商品流通概论-网学-阶段测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流通概论-阶段测评1-1
1.单选题
1.1在商品流通的基本规律中,商品价格的变化主要受到( )的支配。
a价值规律b供求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
1.2工资机制、信贷利率机制在特定的市场存在并发生着作用,故这些机制也称为( )
a具体市场机制b一般市场机制c区域市场机制d总体市场机制
1.3发达商品流通的媒介是( )
a商人b生产c交换d货币
1.4如果某个市场上,由少数几个的生产者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每个生产者对商品的价格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则该市场是( )
a完全竞争市场b寡头垄断市场c完全垄断市场d垄断竞争市场
1.5在下列市场的基本功能中,属于派生功能的是( )
a交换功能b资源配置功能c反馈功能d调节功能
1.6在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中,充当金融商品交易的中心这个角色的是( )
a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b中央银行c政府d企业
1.7下列各因素中,不直接影响供给的因素是( )
a要素的价格b生产技术的变化c政府的消费政策d商品自身的价格
1.8竞争主要在卖方之间进行的市场是( )
a均衡市场b供方市场c卖方市场d买方市场
1.9在市场中,经济个体为了单纯的利益动机和局部利益,有时可能导致盲目行为而侵犯他人和社会的正当利益,这主要是由于竞争规律作用的特点所致,这个特点是( )
a不确定性b激励性c排他性d自发性
1.10商品市场中最具约束力的机制是( )
a价格机制b风险机制c供求机制d竞争机制
1.11在市场主体中,最主要的角色是( )
a中介机构b企业c居民d政府
1.12在以下各种市场中,最主要的市场形式是( )
a现货交易市场b期货交易市场c借贷交易市场d产权交易市场
1.13 W-W交换出现在( )
a原始社会早期b原始社会后期c奴隶社会中期d奴隶社会晚期
1.14交换的深度是指商品交换的( )
a范围b面积c边界d依赖程度
1.15在现实经济中,一般把日用工业品市场视作( )
a垄断竞争市场b寡头垄断市场c完全竞争市场d完全垄断市场
1.16商品在流通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刚性的制约因素是( )
a制度性制约因素b商品差价制约因素c自然性制约因素d经济性制约因素
1.17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资本市场又称为( )
a资本融通市场b货币市场c证券市场d流通市场
1.18将竞争分为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的分类标准是( )
a竞争内容b竞争对象c竞争形态d竞争手段
1.19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终级目标是( )
a交换b生产c消费d流通
1.20在下列各类金融市场中,属于资本融通市场的是( )
a同业拆借市场b企业短期融资市场c国库券市场d证券市场
1.21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是( )
a金融市场b信息市场c商品市场d技术市场
1.22以下各因素中,与货币需求量成反比的基本因素是( )
a流通中的商品数量b商品价格水平c货币流通速度d国民收入水平
1.23市场具有统一的规则,这种规则维系市场活动的秩序,保证资源、商品流动和公平竞争,这体现了市场体系的( )
a统一性b开放性c有序性d竞争性
1.24在要素市场中,被誉为“第四产业”的是( )
a商品市场b劳动力市场c房地产市场d信息市场
1.25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 )
a商品交换b手工业c商人阶级d畜牧业
1.26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为( )
a G-W
b G-W-G′
c W-W
d W-G-W
1.27在以下各项中,属于商品市场的是( )
a金融市场b劳动力市场c生产资料市场d房地产市场
1.28市场机制的特征不包括( )
a动态性b客观性c引导性d内在性
1.29如果某个市场由很多的小规模买者和卖者构成,同类商品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信息畅通,资源完全自由流动,则该市场是( )
a完全竞争市场b寡头垄断市场c完全垄断市场d垄断竞争市场
1.30在简单商品流通中,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是( )
a生产b货币c商品d消费
2.多选题
2.1商品流通环节一般包含有商品的( )
a储存b生产c收购d销售e运输
2.2自愿让渡的客观基础和条件包括( )
a以世界市场为背景b以不同的所有者为基础c以平等互利为条件d以政府调控为主体e以经济利益为核心
2.3商品流通的形式有( )
A G—W b W—G—W c W—W d G—W—G e W—G
2.4 生产要素市场通常包括( )
a金融市场b劳动力市场c信息市场d房地产市场e技术市场
2.5 下列属于市场主体的有( )
a企业b居民c政府d商品e要素
2.6下列因素中,既影响商品需求变动又影响供给变动的主要因素包括( )
a生产技术的变化b商品自身的价格c政府的产业政策d消费者的收入e相关商品的价格2.7市场的主要功能包括( )
a交换功能b反馈功能c激励功能d配置功能e调节功能
2.8按照空间结构,市场可以划分为( )
a买方市场b区域市场c世界市场d有形市场e全国市场
2.9评价市场秩序的指标包括( )
a市场进出指标b市场竞争指标c市场供求指标d市场交易规则e市场风险指标
2.10与货币流通量的大小无关的因素有( )
a流通中的商品量b产业政策c货币流通速度d货币的价值e消费者收入水平
商品流通概论-阶段测评1-2
1.单选题
1.1 市场具有统一的规则,这种规则维系市场活动的秩序,保证资源、商品流动和公平竞争,这体现了市场体系的( c )
a统一性b开放性c有序性d竞争性
本题考查的是对市场特点的把握。
市场具有四个特点,也就是上述的四个答案,在这其中统一性和有序性联系最为密切,可以说有序性是统一性的后发延续,维护了市场的秩序,故选答案C,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A、B、D三项都不正确,可见,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把握市场统一性和有序性的联系。
1.2 将竞争分为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的分类标准是( d )
a竞争内容b竞争对象c竞争形态d竞争手段
本题考查的是从广义上对竞争划分的把握。
从广义上讲,竞争的内容有四个划分标准:竞争形态、竞争对象、竞争手段、竞争内容,其中按照竞争手段,竞争可以被划分为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故选答案D。
按照竞争内容可以划分为经营形式、经营内容等;按照竞争对象可以划分为卖方竞争、买方竞争和买卖双方竞争;按照竞争形态可以划分为有形竞争和无形竞争,所以A、B、C三项都是不正确的。
1.3 在市场主体中,最主要的角色是( b )
a中介机构b企业c居民d政府
本题考查的是对市场主体内涵的把握。
市场主体包含五个,分别是企业、居民、政府、中介机构和非赢利性金融机构,其中后四项所需要的产品均有企业来提供,故本题选答案B,A、
C、D三项都不正确。
1.4 如果某个市场由很多的小规模买者和卖者构成,同类商品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信息畅通,资源完全自由流动,则该市场是( a )
a完全竞争市场b寡头垄断市场c完全垄断市场d垄断竞争市场
本题考查的是对市场内涵的把握。
完全竞争市场是所有市场形式中最具开放性和公平性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卖方间公平竞争,信息和资源自由流动,故本题选A。
寡头垄断市场是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卖者,完全垄断市场是指整个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这与题干中“有很多卖者”相违背,垄断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中虽有众多卖者,但是其手中的商品质量不相同,这与题干中“同类商品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相违背,故B、C、D三项都不正确,可见,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完全竞争市场的内涵。
1.5 工资机制、信贷利率机制在特定的市场存在并发生着作用,故这些机制也称为( a )
a具体市场机制b一般市场机制c区域市场机制d总体市场机制
本题考查的是对市场机制内容的把握。
市场机制可以划分为一般市场机制和具体市场机制,具体市场机制是指在特定的市场中发生的机制,它只存在于特定市场并发生作用,故选答案A。
一般市场机制是指例如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在任何市场都存在并发生作用,市场机制没有具体划分为区域市场机制和总体市场机制之说,故B、C、D三项都不正确。
可见,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把握具体市场机制的内涵。
1.6 在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中,充当金融商品交易的中心这个角色的是( a )
a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b中央银行c政府d企业
本题考查的是对金融市场内涵的把握。
金融市场有五大参与者,即企业、居民、政府、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其中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是双方进行金融交易的地方,故选答案A。
企业、中央银行可以视为货币的供给者;居民既是货币的供给者又是货币的需求者;政府可以视为货币的需求者,故B、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可见,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的地位。
1.7 发达商品流通的媒介是( a )
a商人b生产c交换d货币
本题考查的是对发达商品流通形式的把握。
发达商品流通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在这次社会大分工中,商业产生了同时也产生了商人阶级,这些商人先把手中的货币转化成货物,再把货物销售出去,故在其中起到了衔接作用,故选答案A。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交换成为可能,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商品生产和以货币为媒介的流通形式,所以B、C、D三项不是本题的可选之项。
可见,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每种流通形式的重点内容。
1.8 W-W交换出现在( b )
a原始社会早期b原始社会后期c奴隶社会中期d奴隶社会晚期
本题考查的是对物物交换产生时间的把握。
W-W是物物交换的表达形式,物物交换是三大交换形式中最原始、最简单的形式,它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后期,故选答案B。
其他三项都不是本题可选之项,所以A、C、D三项都不正确。
可见,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物物交换的产生时间。
1.9 如果某个市场上,由少数几个的生产者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每个生产者对商品的价格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则该市场是( b )
a完全竞争市场b寡头垄断市场c完全垄断市场d垄断竞争市场
本题考查的是对市场内涵的把握。
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卖者,每个卖者不能单独决定价格的高低,但对价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故本题选B。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在市场上又很多的卖方,这与题干中“有少数几个卖者”相违背;完全垄断市场是指整个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而且这个卖者对价格具有决定作用,这与题干中“有少数几个卖者”相违背;垄断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中虽有众多卖者,但手中的商品质量不相同,价格只能由供求决定,这也与题干中“有少数几个卖者,对价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相违背,故A、C、D 三项都不正确,可见,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寡头垄断市场的内涵。
1.10 以下各因素中,与货币需求量成反比的基本因素是( c )
a流通中的商品数量b商品价格水平c货币流通速度d国民收入水平
本题考查的是对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的理解。
货币的需求量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货币需求量=商品数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从上述的公式中不难看出:货币需求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故本题选答案C,而流通中的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需求量成正比,国民收入水平与货币需求量的多少无关,所以A、B、D三项都是不正确的。
可见,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货币需求量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1.11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为( d )
aG-W bG-W-G′cW-W dW-G-W
本题考查的是对商品交换形式的理解。
以货币为中心进行交换,则货币应处在所交换货物的中心位置,即为简单商品流通,故选D。
G-W不是商品交换的形式,G-W-G′和W-W两个表达式虽然是商品交换的另外两种形式,但前者是以商品为媒介进行的交换,后者是最原始的交换形式,没有媒介的介入,所以A、B、C三项都是不正确的。
可见,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商品交换的三种形式及其各自的特点。
1.12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是( c )
a金融市场b信息市场c商品市场d技术市场
本题考查的是对市场内涵的把握。
按照不同的要素,可以将市场进行不同的划分,其中按照客体的不同,市场可以分为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又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而且人们衣食住行所需要的一切物品均来自于商品市场,故选答案C,其余三项均属于要素市场,故A、B、D三项都不正确。
1.13 下列各因素中,不直接影响供给的因素是( c )
a要素的价格b生产技术的变化c政府的消费政策d商品自身的价格
本题考查的是对影响供给的因素的把握。
在本题中要明确消费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针对对象,政府的消费政策是针对消费者所制定的,它能够影响消费者却不能直接影响供给者,而产业政策是政府针对企业即供给者制定的,故选答案C,其他三项都是影响供给的因素,所以A、B、D三项不是可选之项。
可见,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消费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针对对象。
1.14 交换的深度是指商品交换的( d )
a范围b面积c边界d依赖程度
本题考查的是对交换两方面的把握。
交换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广度,一个是深度,其中交换的深度是指社会经济生活对交换的依赖程度,故答案D。
商品交换的广度是指商品交换的范围,而面积和边界并不用来描述商品的交换,所以A、B、C三项都不正确。
1.15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 b )
a商品交换b手工业c商人阶级d畜牧业
本题考查的是对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结果的把握。
商品流通的过程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工,其中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两个结果,一个是出现了商品生产,另一个是手工业与农业相分离,故本题选答案B。
在这三次分工中,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也产生了两个结果,即畜牧业与农业相分离,使交换成为可能,也就是本题中的答案A和D;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商人即本题中的答案C,所以A、C、D三项都是不正确的。
可见,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每次社会大分工所带来的成果。
1.16 在现实经济中,一般把日用工业品市场视作( a )
a垄断竞争市场b寡头垄断市场c完全竞争市场d完全垄断市场
本题考查的是对各种市场的代表市场的把握。
垄断竞争的最大特点是虽然在市场上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但是卖者手中的商品并不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即商品不同质,而在日用工业品市场,同样存在着这种卖者销售同一系列商品,但商品不同质的现象,故本题选答案A。
寡头垄断市场是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卖者,完全竞争市场是指众多卖者手中的商品质量相同,完全垄断市场是指整个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这三种市场均和日用工业品市场的特征不吻合,故B、C、D三项都不正确,可见,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的内涵。
1.17 在市场中,经济个体为了单纯的利益动机和局部利益,有时可能导致盲目行为而侵犯他人和社会的正当利益,这主要是由于竞争规律作用的特点所致,这个特点是( d )
a不确定性b激励性c排他性d自发性
本题考查的是对竞争规律特点的把握竞争规律包括六个特点,其中自发性是单位个体为了单纯的利益动机和局部利益所作出的自发行为,故选答案D。
竞争的不确定性是指通过竞争,所产生的结果及其这过程中所出现的因素具有可变化性;在市场经济中,通过竞争可以使卖方或买方获得一定的利益,正是这种利益的趋势使得竞争具有了激励性;竞争是建立在利害或损益关系上的,这体现了竞争规律的排他性,所以A、B、C三项都是不正确的。
可见,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好竞争规律的特点。
1.18 在下列各类金融市场中,属于资本融通市场的是( d )
a同业拆借市场b企业短期融资市场c国库券市场d证券市场
本题考查的是对长期资本市场的把握。
金融市场中的长期资本市场有两个别称,它既可以被称为资本融通市场,又可以被称为证券市场,两者是并列关系,故选答案D。
答案A、B、C均属于短期资本市场,故A、B、C三项都不正确,可见,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长期资本市场的内涵。
1.19 竞争主要在卖方之间进行的市场是( d )
a均衡市场b供方市场c卖方市场d买方市场
本题考查的是对买方市场内涵的把握。
竞争主要在卖方之间进行,说明是卖者之间争夺买者,也就是说此时市场上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当供大于求时,买方占主导,被称为消费者主权,即为买方市场,故本题选D。
均衡市场是指在市场上供给等于需求,这和题干相违背;供方市场(一般没这种说法)和卖方市场是指在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卖方占主导,被称为生产者主权,也和题干相违背,故A、B、C三项都不正确,可见,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买方市场的内涵。
1.20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终级目标是( c )
a交换b生产c消费d流通
本题考查的是生产、交换、流通、消费地位的把握。
社会生产过程包括四个部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其中消费处于最后一个环节,它是生产的目的,也是交换的根本目的,故本题选答案C。
生产决定交换;交换对生产起反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而流通是市场永恒的主题,故A、B、D三项都不正确,可见,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消费的地位。
1.21 商品在流通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刚性的制约因素是( c )
a制度性制约因素b商品差价制约因素c自然性制约因素d经济性制约因素
本题考查的是对影响商品流通过程的制约因素的把握。
商品流通的过程的制约因素有三个:自然性制约因素、经济性制约因素、制度性制约因素,其中自然性制约因素即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它的改变会影响到商品使用价值的完整性,进而关系到商品价值能否实现,故本题选答案C。
而经济性制约因素和制度性制约因素都是在社会的发展中,根据本国国情和形势所需而制定的可调整性因素,所以A和D两项都是不正确的。
将经济性制约因素展开来看,它包括四个方面即商品差价制约、供求制约、生产力布局制约和产业结构制约,故答案B 不是本题的可选之项,所以A、B、D三项都是不正确的,可见,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每类因素的地位。
1.22 在要素市场中,被誉为“第四产业”的是( d )
a商品市场b劳动力市场c房地产市场d信息市场
本题考查的是对各个市场地位的把握。
要素市场包含了五个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其中信息具有先导性,慢慢成为了知识经济的命脉,掌握前沿信息成为企业竞相追逐的砝码,故本题选答案D。
按照客体的不同,市场可以划分为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因而这两种市场是并列关系,故答案A不正确;答案B和C虽然属于要素市场,但它们担任的是要素市场支柱的角色,故A、B、C三项都不正确,可见,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信息市场的地位。
1.23 在下列市场的基本功能中,属于派生功能的是( c )
a交换功能b资源配置功能c反馈功能d调节功能
本题考查的是对市场功能的把握。
市场功能包括交换、反馈、激励、调节、资源配置和社会评估六大功能,其中交换功能是基本功能,而反馈功能和激励功能是交换功能的派生功能,故本题选答案C。
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干,故A、B、D三项都不正确,可见,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市场功能的地位。
1.24 在简单商品流通中,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是( c )
a生产b货币c商品d消费
本题考查的是对简单商品流通形式的把握。
简单商品流通的表达形式是W-G-W,这个公式循环的起点是W,终点也是W,即商品,故选答案C。
生产和消费是社会生产过程的环节,没有循环的往复,故排除答案A和D;发达商品流通的表达形式G-W-G′,它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是货币,故答案B不是本题可选之项,所以A、B、D三项都不正确。
可见,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简单商品流通的形式。
1.25 市场机制的特征不包括( c )
a动态性b客观性c引导性d内在性
本题考查的是对市场机制特点的把握。
市场机制有六个特征:联系性、制约性、客观性、内在性、动态性、滞后性,故选答案C。
答案A、B、D均属于市场机制的特征。
1.26 在以下各项中,属于商品市场的是( c )
a金融市场b劳动力市场c生产资料市场d房地产市场
本题考查的是对商品市场内容的把握。
按照市场客体的不同,市场可以划分为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又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故选答案C,其余三项均属于要素市场,故A、B、D三项都不正确,可见,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商品市场包含的内容。
1.27 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资本市场又称为( b )
a资本融通市场b货币市场c证券市场d流通市场题考查的是对短期资本市场的把握。
金融市场包含四个内容:长期资本市场、短期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短期资本市场又称货币市场是指融资期小于等于一年的金融市场,故选答B。
而长期资本市场又称资本融通市场货证券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大于等于一年的金融市场,故排除答案A、C;流通市场是指已发行股票进行转让的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是证券市场的一种,故排除答案D。
故A、C、D三项都不正确,可见,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短期资本市场的内涵。
1.28 商品市场中最具约束力的机制是( b )
a价格机制b风险机制c供求机制d竞争机制
本题考查的是对各个市场机制地位的把握。
风险是每个市场都存在并极力引导的机制,每个市场活动都要考虑到这种机制带来的影响,故其具有约束力,故选答案B,价格机制是最重要的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故A、C、D三项都不正确,可见,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把握风险机制的地位。
1.29 在商品流通的基本规律中,商品价格的变化主要受到( b )的支配。
a价值规律b供求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
本题考查的是对商品流通基本规律的把握。
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中心,在供求的影响下上下波动,根据这个规律,答案A和答案B进入我们的视野,但是需要知道的是,虽然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但是在市场的运行中,经常会出现价格和价值相偏离的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供给和需求的不均衡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故本题选答案B。
而答案C是固定规律,它可以在供求规律导致价格变化的基础上,通过竞争形式对价格和销量产生影响,答案D主要是衡量商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的数量,所以A、C、D三项都是不正确的。
1.30 在以下各种市场中,最主要的市场形式是( a )
a现货交易市场b期货交易市场c借贷交易市场d产权交易市场
本题考查的是对市场内涵的把握。
按照时间结构,可以将市场分为现货交易市场、期货交易市场和借贷交易市场,其中现货交易市场是指购买商品和交付货款同时进行,这是人们日常生活和交易中最常用到的方式,故选答案A,期货交易市场是成立合同在先,交付货物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