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德育工作是我们学校教育教学之中的重中之重,作为班主任,一个班级的管理,更是离不开德育。
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事物的处理,我们都是依靠德育展开,仅仅是依靠我们的班会课是远远不足的,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我想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由此可见,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至关重要,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以及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我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希望各位同行的指正。
一、利用阅读教学,渗透德育。
在小学阶段,我们主要德育的渗透主要要借助我们的教材,教材中每一个学段,每个年级,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了专家们精心的选材,都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的,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应该从“情感价值观”这个教学目标去备,设计好目标之后,我们让学生去认真的品读课文,抓住文中的重点句,重点词进行品读和感悟,以完成目标,达到情感价值观的熏陶。
我在教授《选择》(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短文两篇》)这篇短文的时候,根据这个单元的导读,我预设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从具体的事件中受到教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我让学生先自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小女孩王渊的爱国行为。
然后我让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再次感受王渊为什么会放弃“总统学者奖”。
同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她与父母的对话,感受王渊那颗赤赤的爱国之心。
在感,读,悟的基础上,学生达成了学习的目标,同时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熏陶。
我利用了单元的课文,很好的渗透了爱国主义这个德育主题教育。
学生不会觉得“爱国”是那么空洞的一个概念,而是在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事情都可以体现。
利用这样的契机,我还上了一堂口语交际课《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应该怎样爱国》,学生畅所欲言,达到了很好的德育的效果。
二、利用口语交际课堂,渗透德育。
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明确提出,具有深刻的意义。
这一明确规定,从信息时
代的社会需要出发,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充分体现了大语文教育观。
口语交
际课堂往往会被忽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学生展示自我,并进行德育渗
透的机会,在小学阶段,学生明白事理的能力不是特别的强,学生可能经常会犯下
各种各样的错误,让我们班主任苦不堪言,无论你如何的说理,学生下次继续犯下
同样的错误,例如,在我们学校,学生浪费粮食的情况很严重。
很多学生把食堂打
来的饭菜几乎不吃就倒掉,让那些经历的艰难的岁月的食堂工作人员心痛不已。
针对这个问题,我利用语文口语交际课上了一堂深刻的思想教育课。
首先我播放
了许多缺少粮食的国家哄抢食物的画面,还有非洲饥民那双渴望食物的眼神等等。
先感化学生的内心,在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自己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没有做好,
身边又有哪些浪费粮食的现象。
最后,让学生汇报。
学生通过这堂课,对粮食的
珍贵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自己曾经浪费粮食的行为也有了深刻的反省。
后来,我
们班学生很少出现浪费粮食的现象了。
如果,针对这样的一种行为,班主任只是
简单的说教,学生并不会引起多大的重视,然而我们通过这样一堂口语交际课,
把德育渗透了进去。
学生才能真正去感受和体会。
同时,你的班级工作也能很好
的开展。
三,利用习作课,渗透德育。
结合写作来进行德育,在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我们都知道文如其人,小学生可塑性很强,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还不成熟,我们教师在作文指
导中,如果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灌输一些正能量。
学生会在自己的写作中,
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自己教育自己,那比我们学校单纯的思想教育会更符合实际。
六年级上册有一篇习作是写景的,我第一课时,先指导了学生写景的方法,
到了第二课时,我带着学生,来到我们的校园,仔细的观察我们的美丽的学校。
学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美丽的校园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树木上满目苍痍,刻
满了各种各样的字;学校小花园里的各种花遭到无情的破坏;健身器材同样也难
逃厄运…… 当我带领着同学们看到这美丽的校园被破环得如此的时候,我引导
学生去感受,在这次的习作中同学们对美丽环境的保护意识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同时,他们也呼吁其他同学对我们的校园环境和身边的环境保护好。
我们班的同
学还写了倡议书,在学校掀起了保护环境的好风气。
如果我们只是利用班会课,
告诉学生,不准折树枝,不准摘花,不准破环学校的公共设施……可能会一点效
果都没有。
通过这样的习作教学,学生能更好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把德育在
我们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了。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很好的结合语文课堂渗透德育,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
我们教师也要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引入到语
文课堂教学当中,并渗透到小学生的心灵中,这样就能实现我们语文教学的德育
目标,培养学生道德情操。
刘泽平(1976.8——)男,汉族,湖南宜章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本科,宜
章县湘南红军学校副校长,小学语文教育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