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练案38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8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时间:25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2018·广东佛山顺德一模)英国脱离欧盟问题,由来已久。

早在2013年1月,英国首相卡梅伦首次提及脱欧公投。

2016年6月的公投数据显示,同意脱欧者占51.9%,共1570万人。

这表明导学号 99522863( B )
A.英国民主政治不断完善B.欧洲一体化遭遇挫折
C.欧盟侵犯了英国的主权D.经济全球化弊端显现
[解析] 英国脱离欧盟问题表明欧盟内部矛盾重重,欧洲一体化遭受挫折,英国脱离欧盟主要反映的是英国与欧盟的矛盾,与英国的政治民主化并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欧洲一体化遭遇挫折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欧盟与英国存在矛盾但并不代表欧盟侵犯了英国的主权,故C项错误;欧盟是区域集团组织,英国脱离欧盟不能反映经济全球化弊端显现,故D 项错误。

2. (2018·广东湛江调研)从1995年1月至2001年1月,世贸组织共收到202次贸易纠纷投诉,其中由发达国家起诉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三倍,美国和欧盟共起诉110次,占总量的55.4%。

这种差别说明导学号 99522864( D )
A.多数发展中国家尚未加入世贸组织
B.外贸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中比重较小
C.发达国家的经济更易受到外部冲击
D.国际贸易规则对发达国家更为有利
[解析] 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外贸在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弱势地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发达国家起诉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三倍,美国和欧盟共起诉110次,占总量的55.4%”,说明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贸易规则,更符合发达国家的国家利益,被它们积极利用,故D项正确。

3. (2018·豫西南示范校联考)有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列出了以下图示。

据此判断该同学的研究主题是导学号 99522865( A )
20世纪40年代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20世纪60~80年代
欧共体成立和发展

20世纪90年代
世纪经济全球化
趋势加强
A.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B.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C.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变迁D.二战后西欧走向合作的历程
[解析] 根据材料中第一个课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到欧共体的成立,表达了经济发展区域集团化的趋势,第二个主题“欧共体的成立和发展”到90年代经济全球化,总体上体现了战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故A项正确;由于材料没有展示各个时期经济发展情况的数据,无法得知战后经济经历的历程,故B项错误;图示显示的资料中无法得知各个时期国际组织的发展情况,故C项错误;材料里没有各国相互合作的信息,故D项错误。

4. (2018·湖北黄冈质检)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

”该观点认为导学号 99522866( B )
A.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历史倒退现象
B.经济全球化是新殖民扩张与不稳定的因素
C.应该阻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世界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
[解析]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故A项错误;“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可见全球化对落后国家的挑战更加明显,而对落后地区的环境破坏严重,故B项正确;“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无法体现出阻止其发展的想法,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全球化的核心的概念,故D项错误。

5. (2018·河南八市测评)二战以来,联合国及其相关组织与机构所确定的规范、原则、制度已经日益成为衡量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国际行为主体的政策与行为的合法性依据。

其主要原因在于导学号 99522867( B )
A.联合国是世界影响力最大国际组织
B.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关系制度化
C.世界经济形成多极化的国际格局
D.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解析] 联合国是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组织是对联合国的国际地位的表述,不是材料中联合国影响力大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求国际关系规范化、体制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联合国的原则和制度成为各国的合法依据,是全球化的表现,与世界经济的多极化不符,故C项错误;政治多极化趋势是指影响国际的政治力量多,与材料中各国以联合国的规范原则为法律依据不符,故D 项错误。

6.(2018·衡水金卷大联考) 金砖国家(BRIC)最初指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成长前景看好的新兴市场国家。

2010年12月,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正式吸收南非加入机制,英文名称为BRICS。

综合下表可知,金砖国家导学号 99522868( B )
金砖国家基础设施质量(1=极度不发达;7=广泛有效的国际标准)
C.造成了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D.开创了南北合作的新模式
[解析] 表格显示金砖国家的成员国中极度不发达的国家较多,尤其是基础设施上,说明金砖国家急需通过合作实现转型升级,故B项正确;表格显示基础设施差异较大,故A 项错误;金砖国家不代表国际社会,不会造成了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故C项错误;金砖国家并不是第一次南北合作模式,故D项错误。

7. (2018·河南郑州检测)有学者写道:“很多人相信,随着欧元区和美国经济的停滞,金砖国家正在获得更多的财富、专业技术、消费能力和政治影响力,并且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重新安排世界制度。

在美国滞留不去的经济危机也被看作是美国霸权终结的开始和新强国出现的信号。

”据此,该学者认为导学号 99522869( D )
A.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在逐渐消退
B.金砖国家推动新的区域经济集团崛起
C.多极化趋势有效抵制了霸权主义
D.多元化经济实体促进多极化趋势增强
[解析] 材料中强调的是金砖国家的兴起对美国的冲击,并未说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消退,故A项错误;材料中仅仅说明金砖国家兴起,并未说明形成新的区域集团,故B 项错误;C项说法太绝对;材料中金砖国家的兴起及“有利于自己的方式重新安排世界制度”对美国造成了一定的制约,说明经济实体的多元化有助于促进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故D项正确。

8. (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联考)根据长期跟踪监测贸易保护主义活动的全球贸易预警(Global Trade Alert)组织的最新报告,从总量上来说,2015年出台的贸易保护措施的数量相比于2014年多出了50%,同时它也是当年实施的自由贸易措施数量的三倍。

就一季度的数据而言,从2000年以来,一般采取的保护主义措施的数量在50~100之间,但2016年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50个了。

这说明导学号 99522870( C )
A.各国在经济发展中摒弃了新自由主义
B.经济全球化即将走到尽头
C.新时期需要建立新型的经济新秩序
D.民众反全球化的呼声日趋渐高
[解析] 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多,并不能说明“摒弃了”自由主义,故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2015年出台的贸易保护措施的数量相比于2014年多出了50%……2016年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50个了”,说明原有的经济秩序,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发展修正,故C项正确;贸易保护不能等同于经济全球化,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20分)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导学号 99522871
材料一欧洲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超过了工业革命以来的任何时间段:20世纪50~60年代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美国……像这样的高速增长在西欧十分普遍,而且没有被经济萧条打断,这主要依靠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欧洲食物产量的提高是在参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稳步减少的情况下获得的……50年代,欧洲由于工厂的兴建,产业工人的数量迅速膨胀,但是到了60年代,工厂工人的数量也开始下降,而产量却持续提高。

服务领域的人员,如教师、职员、医务人员、保险和银行业人员以及从事“休闲工业”的从业人员的人数却迅速增加。

欧洲和美国一样,开始从一个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向具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和服务产业的社会过渡,但是并没有危及工业产量的提高。

材料二整个20世纪的发展从许多方面强化了全球化的进程。

例如,飞机和无线电加快了通讯、交通的速度。

国际机构,比如说与国联和后来的联合国相联系的国际机构,它们跨过国境,共同致力于健康或劳动标准问题。

我们必须把全球化看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逐渐发展而来的。

但20世纪90年代对全球化的重新关注真正地反映了几个新的发展。

首先,冷战的终结和系统性国际冲突模式的缺乏意味着全球联系的新机会和对全球联系的新关注……世界各国越来越致力于更多的自由市场安排、更少的国家干预,这就为外国投资和生产扩展到其他地区开拓了新的机会。

——均摘自迈克·亚达斯、彼得·斯蒂恩等
著《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经济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欧洲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国际因素,并结合有关史实谈谈你对“我们必须把全球化看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观点的理解。

(12分) [答案] (1)特征: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第一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减少;西欧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并超过美国。

原因:科技的迅速发展(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国
家加强交流与合作,建立欧共体;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二战后欧洲各国政局稳定,福利国家的建立;第三产业的发展等。

(2)因素:科技进步的推动;各种国际组织与机构的推动;“冷战”结束和世界局势总体走向缓和;世界各国加快对外开放;市场经济的普遍建立等。

理解:这一观点是符合史实的。

16世纪,新航路开辟和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18~19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展与殖民扩张不断加剧,使全球联系进一步加强;20世纪,交通、通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大加快了全球化进程。

(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1)第一小问,从“20世纪50~60年代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美国”“工厂工人的数量也开始下降,服务领域的人员……以及从事‘休闲工业’的从业人员的人数却迅速增加”总结;第二小问,结合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新变化和西欧走向联合的知识进行说明。

(2)第一小问,依据“飞机和无线电加快了通讯、交通的速度”“国际机构……它们跨过国境,共同致力于健康或劳动标准问题”“冷战的终结”“世界各国越来越致力于更多的自由市场安排、更少的国家干预”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国际因素;第二小问,结合世界市场形成到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史实阐述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