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一轮复习7传送带、滑块模型-目标(学生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送带、滑块模型-目标
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
主题内容要求
相互作用与牛顿定律牛顿定律及其应用
超重和失重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高考物理考察能力之一:
d=====( ̄▽ ̄*)b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者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的表达出来。

o(* ̄︶ ̄*)o可以尝试着用自己的话阐述相关概念,并且在还未完全掌握的知识的上打勾
知识 1 牛顿第一定律知识 2 惯性
知识 3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知识 4 牛顿第二定律
知识 5 隔离法和整体法知识 6 超重和失重
1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向右
D.
2
如图所示,传送带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以的恒定速度向上运动,一个质量为物块(可视为质点),沿平行于传送方向以的速度滑上传送带,已知物块与传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则物块刚滑上传送带时的加速度大小
3.小结
1、求解传送带问题的关键
(1)正确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2)注意转折点: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2、处理此类问题的一般流程
弄清初始条件→判断相对运动→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析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及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由物体的速度变化分析相对运动→进一步确定以后的受力及运动情况3、注意传送带是否足够长
如图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摸型,其、两端的距离为,它与水平台面平滑连
接,现有物块以的初速度从端水平地滑上水平传送带,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
,试求:
3若传送带保持静止,物块滑动到端时的速度大小.(1)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的速率恒为,则物块到达端时的速度大小.(2)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的速率恒为
,且物块初速度变为
,仍从端滑上传
送带,求物块从滑上传送带到离开传送带的总时间.
(3)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速度
匀速运动,小物体
、的质量分别为

,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
时刻放在传送带中点处由
静止释放.已知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传送带水平部分两端点间的距离
,不计定滑轮的质量及摩擦,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取,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大小视为相等.
4求经过多长时间滑离传送带.
(1)若从传送带中点开始运动时具有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则至少应多大才能使到达传
送带右端.
(2)A.传送带对物块、的摩擦力都沿传送带向上B.物块先到达传送带底端C.物块先到达传送带底端
D.物块下滑过程中相对传送带的位移小于物块下滑过程中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
如图所示,三角形传送带以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且与水平方向
的夹角均为
.现有两个小物块、从传送带顶端都以
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两物块与
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
,取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5
如图传送带与水平方向夹角,在皮带轮带动下,以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的点,物块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两皮带轮间的距离,小物块在皮带上滑过后会留下痕迹,求:
6
小物块离开皮带后,皮带上痕迹的长度;
(1)
小物块从至的时间.()
(2)
4.课有余时
如图所示,一长的水平传送带,以的速率匀速顺时针转动运动.将一质量为的物块无初速度地轻放在传送带左端,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取
)求:
7
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最大速度.
(1)
若该传送带装成与地面成倾角,以同样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将该物块无初速度地放
上传送带顶端,分析并求出物体在传送带上整个运动过程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
在第(2)中,若传送带的传送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确定,将物块无初速度地放上传送带
顶端,试分析计算物块到达底端的可能速度大小.(结果可以用含的函数式表示)
(3)
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浅色传送带以速率逆时针匀速运动,
时刻将煤块轻放在传送带的
端,
时煤块运动到传送带的端,煤块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8求传送带的倾角以及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若传送带以速率
逆时针匀速运动,将煤块从距离点
处轻放上传送带的
同时,由于故障原因,传送带立即以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请在图()中画出
煤块轻放上传送带后传送带和煤块的图象,并根据图象求出传送带上黑色痕迹的长
度.
(2)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运动的速度可以调节,试推导煤块从端由静止运动到端时的速度
随变化的关系式.
(3)
如图所示,一长
、质量的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的正中央放有一质量的物块(可枧为质点),已知物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取.求:9
恒力为多大时,木板开始滑动.
(1)
恒力为多大时,物块开始相对木板滑动.
(2)
恒力大小为时,从开始运动到木块恰好脱离木板,木板的位移是多少.
(3)
A.在时间内,、间的摩擦力为零
B.在时刻,、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C.在时刻以后,、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D.在时间内,相对于向左运动
如图所示,物块与木块叠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质量为,的质量为,且足够长,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现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变力,随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与、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
如图所示,质量、长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的滑块(可看做质点)从
木板的左端以速度开始向右运动,滑块刚好没有从木板上滑下,已知木板与地面、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取

11分别求开始时木板和滑块的加速度大小.(1)求滑块的初速度的大小.
(2)求滑块相对地面能运动的最大距离.(计算结果可用分式表示)
(3)如图所示,物块与木板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起初长木板在水平地
面上运动,在
时刻将一相对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如图所示.已知物块始终在木板上,且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求:
12根据图象求这段时间内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和分别是多少.
(1)画出
这段时间内物块和木板在水平方向受力的示意图,并求物块与木板间、木板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和.
(2)从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
(3)
如图,两个滑块和的质量分别为
,,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
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木板的质量为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某时刻、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
.、相遇时,与木板
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求:
13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1)、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
(2)
2.课有余时
如图所示,某传送带与水平地面夹角
,之间距离,传送带以的速率转动,质量为
,长度
的木板上表面与小物块的动摩擦因数
,下表面与
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开始时长木板靠近传送带端并处以静止状态.现从传送带上端无初速地放一个质量为
的小物块,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假
设物块在滑离传送带至木板右端时速率不变,重力加速度
),求:
14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物块从到的时间(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1)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物块从运动到时的速度

(2)在上述第(2)问基础上,从物块滑上木板开始计时,求:之后物块运动的总时间.
(3)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地面成
,传送带轮逆时针转动,传送带速率为,、为传
送带的两个端点,一质量为
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地面上,长木板的右端点与传送带的点几乎无缝对接(不黏连).今有一质量为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
的速度通过点和
点连接处冲上传送带,物块与长木板的动摩擦因数,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
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重力加速度
,求:(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15物块沿传送带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1)要使物块不从端冲出,、两端距离至少多大.
(2)若物块未从端冲出,且最终未离开长木板,则长木板至少多长.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