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3考核试题题库
一.单选题单选题有且仅有一个答案,选对得1分,多选、错选、不选得0分
1.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产生的粉尘,称为 ;A
A.生产性粉尘
B.无机性粉尘
C. 有机性粉尘
D. 混合性粉尘
2.生产性粉尘的危害程度与因素无关;D
A.理化性质
B.生物学作用
C.防尘措施
D.地域
3. 措施是防治尘肺的根本措施;A
A.工程技术
B.个体防护
C.教育培训
D.加大处罚
A.中毒
B.矽肺
C.中暑
D.职业性哮喘
13.靠近声源的场所,采用措施,通常而言不会取得理想的降噪效果;A
A.吸声 B.隔声 C.减振 D.阻尼降噪
14.车间内噪声源数量较多,而且声源在车间内分布得较为分散时,宜采取的方式降低噪声;C
A.隔声间 B.隔声罩 C.吸声处理 D.消声器
15.在各种噪声控制工程技术措施中,吸声措施一般可取得 dB的降噪效果;B
A.1~3 B.5~12 C.12~15 D.15~20
16.通风除尘是控制的一种方法;B
A.粉尘产生 B.粉尘产生源 C.抑制扬尘 D.粉尘吸入
17.下列不属于通风除尘系统的组成系统的是 ;D
A.吸尘罩 B.除尘器 C.风管和风机 D.滤袋
18.下列不属于全面通风除尘的适用条件的是 ;B
A.现场粉尘浓度低 B.现场粉尘浓度高
C.粉尘原点分散 D.局部通风除尘难以达到效果
19.过滤除尘的优点不包括下列哪些 A
A.风管
B.排风罩
C.风机
D.净化装置
28.在局部排风装置中,将有毒有害气体或含尘气体净化至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装置是 ;D
A.风管
B.排风罩
C.风机
D.净化装置
29.不可作为吸收有毒有害气体的吸收设备是 ;D
A.喷雾塔
B.填料吸收塔
C.筛板塔
D.水塔
30.排风罩的设计原则不包括下列哪种 D
A.形式适宜
B.位置正确
C.风量适中
D.高度足够
31.有害气体净化方法中,不能进行废气回收处理的方法是 C
A.回收法
B.冷凝法
C.催化燃烧法
D.填料吸收塔吸收
32.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职业健康检查由承担;B
A.人民医院
B.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
C.社康中心
D.私立医院
33.为有效地开展职业健康监护,每个健康监护体检项目应明确规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规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是 ;B
A.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
B.职业病、职业禁忌证
C.职业禁忌证,其他疾病或异常
D.职业病、疑似职业病
41.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是 ;B
A.监视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
B.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相关疾病及职业禁忌证
C.评价作业环境与职业危害的关系和危害程度
D.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
42.用人单位在健康监护中的责任和义务哪项是错误的 D
A.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健康检查
B.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在岗期间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C.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D.用人单位可以不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43.应进行上岗前检查的是 ;D
A.即将从事需要开展强制性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
B.变更工作岗位、工作内容人员
C.因各种原因较长时期脱离工作又重新返回工作岗位的人员
D.以上都是
50.可引起腹绞痛的化学物是 ;B
A.碘甲烷
B.铅
C.苯
D.氯丙烯
51.2013年12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4部门联合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该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分为10大类种;C
A.130
B.131
C.132
D.133
52.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是的职责;B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职业健康监护机构
D.卫生行政部门
53.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的日内,可视为离岗时检查;C
A.30
B.60
C.90
D.120
54.正己烷的健康检查周期为 ;A
A.1年
B.半年
C.2年
D.3年
55.苯接触工业甲苯、二甲苯参照执行的健康检查周期为 ;A
A.1年
B.半年
C.2年
D.3年
56.三氯乙烯的健康检查周期为 ;C
A.1年
B.半年
C.2年
D.3年
A.职业性化学中毒
B.职业性肿瘤
C.职业性皮肤病
D.其他职业病
67.我国第一部与劳动卫生有关的国家标准是 ;B
A.尘肺病诊断标准
B.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C.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D.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68.职业卫生强制性标准的代号为 ;D
A.GB
B.GB/T
C.GBZ/T
D.GBZ
69.经口中毒患者,毒物进入消化道后,多长时间内均应洗胃 C
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8小时
70.毒物是否引起中毒,以及中毒的严重程度是由下列哪项因素决定的 D
A.毒物的种类
B.人体接触毒物的途径
C.人体接触毒物的时间
D.毒物在机体内剂量的水平
71.粉尘的超限倍数是 ;B
A.1
B.2
C.3
D.4
72.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应当符合 ;A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地方标准
D.国际标准
A.天那水
B.苯
C.甲醇
D.乙醇
82.苯引起的白血病类型常以多见;A
A.急性型
B.慢性型
C.亚急性
D.迟发型
83.三氯乙烯具有优良的脱脂和挥发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五金等行业的工艺,如清洗表带、线路板、不锈钢五金件等;D
A.粘合
B.焊锡
C.印刷
D.清洁
84.三氯乙烯敏感者,接触左右,一般会出现先发热、后出皮疹和肝损害等症状;A
A.20天
B.3个月
C.一年
D.半年
85.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接触三氯乙烯的量与病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C
A.有明显数量-效应关系
B.有明显剂量-反应关系
C.没有明显剂量-反应关系
D.没有明显数量-效应关系
86.一劳动者从事“洗板水”清洗线路板工作约20天后发现皮肤瘙痒、皮疹等不适,数天后全身皮疹,皮肤、巩膜黄染,尿液呈红色,考虑诊断为 ;C
A.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
B.职业性慢性苯中毒
C.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皮炎
D.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
;C
,影
95.1,2-二氯乙烷可抑制、刺激胃肠道和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B
A.消化系统
B.中枢神经系统
C.周围神经系统
D.运动器官
96.ABS514胶、3435胶、快干胶等可能含有高毒成分;A
A.1,2-二氯乙烷
B.正己烷
C.乙酸乙酯
D.丙酮
97.2011年底至2012年初,广州发生多起的“毒胶水”职业中毒事件中,“毒胶水”的主要成分是 ;D
A.苯
B.三氯乙烯
C.正己烷
D.1,2-二氯乙烷
98.焊锡、蓄电池焊接、铅板制板等生产工艺存在职业危害;D
A.苯
B.锡
C.铬
D.铅
99.铅中毒可用进行驱铅治疗;C
A.活性炭
B.硫代硫酸钠
C.金属络合剂
D.阿托品
100. 职业性铅中毒治愈后必须调离铅作业岗位;A
A.重度
B.轻度
C.中度
D.其他
101. 中毒可能与麻痹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管蛔虫症、肠系膜淋巴结炎等难以辨别,导致误诊;B
A
109.白指发作特点是 ,局限于手指末端,随病情发展到全手指变白,发作时间一般5-10min,最长可达30min;C
A.一过性和持续性
B.持续性和间断性
C.一过性和时相性
D.间断性和时相性110.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诊断根据年以上手传振动作业的职业史,以手部末梢循环障碍、手臂神经功能障碍和或骨关节肌肉损伤为主的临床表现;A
A.1
B.2
C.3
D.4
111.常见于“三氯水”、“洗板水”的成分是 ;A
A.三氯乙烯
B.正己烷
C.苯
D.甲苯
112.三氯乙烯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作用;C
A.其他
B.兴奋
C.麻醉
D.刺激
113.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以防治为重点,积极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B
A.运动障碍
B.中毒性脑病
C.呼吸系统
D.神经系统
114.出现牙龈边缘蓝黑色线带的是所致的中毒;C
A.苯
B.锡
C.铅
D.锌
115.矽肺病人常见的首发症状是 ;B
怀
防
123.下列属于油性颗粒物的是 ;D
A.煤尘
B.矽尘
C.水泥尘
D.沥青烟
124.听觉器官防护用品主要有、耳罩和防噪声帽盔三大类;A
A.耳塞
B.棉塞
C.木塞
D.布塞
125.指定防护因数Assigned Protection Factor_ APF__是在个人防护设备行业,用于界定呼吸类产品的一个重要指标;即一种或一类适宜功能的呼吸防护装备,在适合使用者佩戴且正确使用的前提下,预期能将空气污染物浓度降低的倍数值;B
A.质量等级
B.防护等级
C.品质等级
D.量化等级
126.常见的产生紫外线危害作业有金属制品的金属材料切割工序、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的等离子喷涂与电喷涂工序、机械工业的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氩弧焊、电渣焊、碳弧气刨和气割作业;由于紫外线穿透力小,因此,接触紫外线作业人员的重点防护部位为部;C A.头面 B.鼻面 C.眼睛和面 D.口面
127.噪声强度在的场所,可以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品;A
A.80分贝以下
B.85分贝以下
C.80分贝以上
D.85分贝以上
128. 手持振动机械立姿作业应配备的防护用品:耳塞;耳罩;防振手套;建议配备的防护
力保护;
C.轻轻的往外拉耳塞,它不应该轻易移动;如果耳塞被轻易拉出,请重新按正确方法佩戴耳塞,耳塞的三分之一部分应在耳道外;
D.每种耳塞的尺寸以及形状不相同,请选择正确的产品;确保您得到听力保护及舒适的耳塞佩戴效果;
134.某喷砂岗位总尘12%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矽尘监测结果为45mg/m3,其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为1 mg/m3,适合该岗位劳动者使用的呼吸防护用品是 ;D
A.随弃式N95防尘口罩
B.活性炭口罩
C.自吸过滤式半面罩配N95系列滤尘棉
D.自吸过滤式全面罩配N95系列滤尘棉
135.某作业场所劳动者需要称量乙酸丁酯和铁氧体粉,并将两者搅拌混合;现场检测显示两者均超标1倍,最适合该劳动者在作业时使用的呼吸防护用品是 ;B
A.随弃式N95系列防尘口罩
B.自吸过滤式半面罩配防尘防毒双重防护滤盒
C.自吸过滤式全面罩配防尘防毒双重防护滤盒
D.自吸过滤式全面罩配N95系列滤尘棉136.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 ;B
告知内容与警示标识;B
A.高毒物品目录 B.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
C.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D.高毒物品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实用指南
143.在可能突然泄漏或者逸出大量有害物质的密闭或者半密闭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安装事故通风装置以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 ;A
A.报警装置
B.检测装置
C.探测装置
D.感应装置
144.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 ,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
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A
A.评估
B.评审
C.评价
D.评定
145.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方向疏散;B
A.下风
B.上风
C.顺风
D.原地
146.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 ;A
A.防毒面具
B.眼镜
C.手套
D.口罩
147.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工作地点,宜采用固定式,当不具备设置固定式的条件时,应配置 ;A
MAC
流
C.通风排毒
D.实施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155.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而慢性中毒主要为系统的损害;C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造血系统 D.泌尿系统
156.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尘毒危害的最重要的方法是 ;A
A.生产过程密闭化
B.通风
C.发放保健食品
D.加强抽风157.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也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是 ;D
A.最小致死剂量
B.最大耐受剂量
C.绝对致死剂量
D.半数致死剂量158.化学物中毒的特点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C;
A.化学物中毒是一种全身损害性疾病;
B.不同的毒物中毒可有不同的靶器官;
C.凡是多系统、多器管损害就是中毒;
D.在同一环境中,同时或短时间内相继发生的类似综合症,要想到中毒的可能
159.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几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
165.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 ;B
A.举报
B.建议
C.意见
D.批评和意见
166.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D
A. 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B. 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D.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
排的工作的
167.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D
A.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B. 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A.60
B.20
C.10
D.100
17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规定,在有毒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和 ;D
A.告知栏、警示说明
B.警示标识、警示说明
C.告知卡、警告说明
D.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
174.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要求从事井下、管道、地窖、船舱、油箱、油罐检修等密闭空间作业的用人单位,需要有专人对密闭空间进行检测:包括、
和 ;D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
B.一氧化碳、氧化氮、硫化氢
C.二氧化碳、氧化氮、硫化氢
D.测氧、测爆、测有毒气体
175.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的作业;B
A.35
B.规定限值
C.32
D.37
176.重症中暑,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重症中暑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C
,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硫化氢
D.氰化氢
183.某黄金冶炼公司在处理尾矿废液过程中,发生有毒HCN外溢事故,造成人员中毒;已知HCN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遇皮肤或通过呼吸道吸入均会造成严重的中毒或死亡,HCN遇明火或强灯光均会易燃或易爆;它的水溶液是一种极弱的易挥发酸,结合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C
A.为了防止冶金络合剂氰化钠产生HCN,废液排放前应加入足量石灰和漂白粉
B.检查HCN外溢时,必须穿特制防护服,并用特制的手电筒
C.河水有自净能力,冶金废水可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进行稀释、降解
D.实验室配制氰化钠溶液时,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184.生产、使用有毒物品工作场所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生产、使用高毒、剧毒品工作场所应当设置区域警示线;C
A.黑色
B.白色
C.红色
D.橙色
185.工作场所内存在多个产生相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临近的作业岗位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和告知卡 ;B
A.不能共用
B.可以共用
C.部分共用
D.必须共用
附
C.岗位公共告知劳动者
D.培训中告知劳动者193.警示线设在生产、使用有毒物品的车间周围外缘不少于30 cm处,警示线宽度不少于cm;A
A.10
B.20
C.30
D.40
194.维护和检修装置时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在设置相应的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B
A.附近
B.工作区域
C.醒目位置
D.过道
195.下列哪些属于职业性眼病 B
A.红眼病
B.白内障
C.色盲
D.细菌性眼炎
196.下列哪种属于职业性肿瘤 A
A.苯所致白血病
B.脑癌
C.胃癌
D.尿毒症
197.职业病目录分为 ;B
A.9大类118种
B.10大类132种
C.10大类118种
D.9大类132种198.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人对劳动关系、工种、工作岗位或者在岗时间有争议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告知当事人依法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部门申请仲
;A
;B
的作业场所工作;B
A.32℃以上
B.33℃以上
C.34℃以上
D.35℃以上
205.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而扣除或者降低劳动者工资;每年6月至10月期间,劳动者从事露天岗位工作以及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所需费用在中列支;B
A.企业工会费
B.企业成本费
C.工人工资
D.企业所得税
206.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配备 ;劳动者出现中暑时,应当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病情严重的,应当立即送医院治疗;A
A.常用防暑药品
B.必备降温措施
C.应急救助药品
D.清凉饮料
207.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向申请鉴定;B
A.原诊断机构
B. 原诊断机构所在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诊断机构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上级医院
208.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每年至少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进行 ; C
215.对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C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
D.应急健康检查
216.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进行集体诊断;B
A.2
B.3
C.5
D.6
217. 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B
A.市级
B.省级
C.国家级
D.县级
218.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数为人以上单数;B
A.3
B.5
C.7
D.9
219.在我国, 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C
A.平均浓度
B.超限倍数
C.职业接触限值
D.阈限值
220.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B
,及
A.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B.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D.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226.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应当按照 GBZ/T203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告知卡应当载明高毒物品的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等告知内容与警示标识;B
A.高毒物品目录 B.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
C.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D.高毒物品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实用指南
227.在可能突然泄漏或者逸出大量有害物质的密闭或者半密闭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安装事故通风装置以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 ;A
A.报警装置
B.检测装置
C.探测装置
D.感应装置
228.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 ;B
A.警告性标志
B.放射性标志
C.指示性标志
D.安全性标志
229.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C
C.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D.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235.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确定;C A.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B.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C.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D.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236.用人单位应当首先通过“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进行电子数据申报,同时将加盖公章并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连同有关文件、资料一并上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D
A.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表 B.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表
C.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D.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
237.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日内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D
A.5
B.10
C.15
D.30
238.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日内进行申报;C
A.5
B.10
C.15
D.30
,并
A.化学品成分说明
B.化学品安全标签
C.化学品安全报告
D.化学品检测报告245. 是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全面负责;A
A.用人单位
B.职业卫生服务机构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职业健康服务公司246.用人单位应当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 ;A
A.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
B.承担部分职业健康检查费用
C.由劳动者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
D.由劳动者部分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
247.用人单位应当选择由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并确保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身份的真实性;C
A.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国家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248.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安排劳动者进行的职业健康检查;B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
D.应急时期
249.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有关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一接触
;二
A.职业相关疾病
B.疑似职业病
C.职业病
D.职业禁忌
256.劳动者或者其、劳动者委托的代理人有权查阅、复印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A A.近亲属 B.亲属 C.朋友 D.熟人
257.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上签章;A
A.复印件,复印件
B.原件,原件
C.复印件,原件
D.原件,复印件
258.用人单位未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由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
的罚款;A
A.1万元以下
B.5千元以下
C.1万元以上
D.5千元以上
259.建设项目职业病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简称职业卫生“三同时”;A
A.防护设施
B.生活设施
C.康复设施
D.附属设施
260.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 ,对其实行分类监督管理;B
A.强度
B.风险程度
C.规模
D.后果
261.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向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备
C.放射事故预评价报告
D.放射剂量预评价报告
268.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C
A.评价机构
B.咨询单位
C.设计单位
D.施工单位
269.建设单位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 ,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评审;C
A.编写人员
B.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C.职业卫生专家
D.行业专家
270.对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完成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后,应当向职业卫生监管部门提出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的申请,并提交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书等;B
A.一般
B.严重
C.较重
D.特殊
271.对已经受理的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申请文件、资料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审查同意的,自受理之日起个工作日内予以批复;C
A.10
B.15
C.20
D.25
收,并自验收完成之日起日内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备案;C A.10 B.20 C.30 D.40
279.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并提交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的审查意见;A
A.职业卫生专家
B.行业专家
C.编写人员
D.职业病防治机构
280.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当向职业卫生监管部门申请建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