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 (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A卷
(精编)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共6题;共14分)
1. (2分) (2019八下·番禺月考) 下列各组中划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 桕树(jiù)凫水(fú)蕴藻(yùn)不惮(dàn)
B . 怠慢(dài)潺潺(chán)行辈(xíng)家眷(juàn)
C . 旺相(xiàng)弥散(mí)纠葛(jiū)撺掇(chuān)
D . 归省(shěng)喝采(hè)舟楫(jí)漂渺(miǎo)
2. (2分)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 慢不经心憨态可掬悠然自得最负盛名
B . 濒临灭绝乐不可枝体态丰满毛色奇特
C . 宽敞幽美悬崖绝璧缓坡连绵葱茏茂密
D . 云雾缭绕烟波浩瀚神态温驯细心呵护
3. (2分) (2020九上·岳阳期中)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窗,注定要与诗词结缘的,它是诗人吟咏不尽的题材。

文人墨客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就能信手拈来,有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毛滂的“窗破月寻人”,王维的“来日绮窗前”,这些名诗佳句,至今还广为传诵,因此,人们一般都与窗平易近人.但也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绝无半点诗意的“铁窗”。

人如遭牢狱之灾,失去了自由,那就连窗也变得硬邦邦,冷冰冰的了,此时的窗,就有了某种警世的意味。

A . 结缘
B . 浩如烟海
C . 信手拈来
D . 平易近人
4. (2分) (2019九下·深圳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受了人生的真谛。

B . 大家喜欢的智能手机内置新版软件移动视窗操作系统,拥有通话、上网冲浪和观看视频等。

C . 读书很重要,专家提出建议:学校和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和氛围。

D . 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再一次明确了这样的道理:勤奋、踏实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5. (2分)(2020·和平模拟) 下列句子空格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总有人质疑:“认识植物有什么用①其实熟知一些草木之名,有叶并不是为了它们的功用②而是从中找到一份情感寄托。

当我们从小区绿地经过的时候,看到的就不会是一丛丛无味的绿色,也不会是一朵朵乏味的花儿,而是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一群群熟识的老友③苦荬菜刚刚褪掉黄色的花瓣,月季花即将为花园增添彩虹般的色彩,而樱桃的果子已经被小朋友们觊觎了很久④每一片叶子、每一片花瓣、每一粒果实都在向你讲述它们的生活和变化,而这一切都会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

A . ①?”②,③:④……
B . ①。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

”②,③:④。

6. (4分)在日常交际中使用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请在下列语句的横线上写出与该场合相适应的敬辞谦语。

①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________”。

②与人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未见说“________”。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8分)
7. (8分)(2020·砀山模拟) 校学生会开展“传统佳节与我同行”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元宵节校学生会组织了猜灯谜大会,特邀请校长参加,邀请函如下,请按要求修改:
邀请函
敬爱的校长:
为了宏扬传统文化,喜迎佳节,校学生会3月4日下午3点在阶梯教室举行猜灯谜,特邀请您参加。

校学生会
3月3日
①邀请函里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改为:________。

③邀请函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2)下面是“传统节日文化知识”活动中的三道题,请回答。

①“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诗中之人约的是哪一日的黄昏之后?()
A.正月初一 B.正月十五 C.五月初五 D.八月十五
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是指()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③下面是对一幅春节对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装点神州千古秀
下联:朝霞夕照染就江山△
A.翠柏苍松春万年 B.翠柏苍松万年春 C.柏绿松翠春万年 D.柏绿松翠万年春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
8. (22分) (2017八下·灯塔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第六句中的“这一声”指的是________,“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
(2)结尾一句“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具体指的是________,表现了作者________精神。

9. (16分) (2016七上·苍南期末) 现代文阅读。

【甲】
气味的印痕
包利民
有些东西,往往会于不觉间在心上留下不可察的印痕,只是在多年以后,在某些酷似从前的情境里,蓦然触动,才唤醒了所有的昨日。

比如气味,一生的记忆中,仔细回想,似乎很少有留下印象的,可是在某些时刻,一缕似曾相识的气味,便会引出难忘的人和事。

就像有的人一闻到某种气味,便会想起儿时母亲做的某种食品,便会记起那段岁月的深情。

我小的时候,外公是木匠,每天都在外屋的空地上打造着各种木制品。

那时一进门,便是满屋的木屑味儿,不同的木头有着不同的气味,平时闻不出来,当它们在锯子下流淌出粉屑,清新的气味便飘满了屋子。

外公几乎每天都这样忙碌着,那些木头的气味伴随着我的成长。

后来外公去世,那些木头便没有了,气味更是消散,而我家搬到县城后,更远离那些树。

那种气味在生命中渐远渐淡,直至遗忘。

直到10多年以后,有一次我偶尔经过一个空房子,闻到了熟悉的木屑味儿。

(A)那一瞬间,我忘了迈步,就像时光深处飘来的一缕水汽,让我找回曾经失去的温暖海洋。

想起当年的草房,想起屋里的散乱木头,还有挥舞着斧锯的外公,他的发上沾满了细碎的木屑,仿佛只是刹那间,这一切便如轻烟飘散。

原来以为淡去的,其实一直在心底。

那个下午,我就站在那个门口,看着房子里的人做家具,一如看着我永不再来的童年。

与气味的重逢,有时也不必到多年以后。

我家附近有个中药店,不知哪天起,下班时总能看见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背着一个书包坐在药店门前的台阶上发呆,不知他在想些什么。

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便去问他。

他说,他每天放学后来这儿坐会儿,就是为了闻药店里熬中药的味儿。

从他记事起,他的妈妈就一直卧病在床,每天都喝着中药,他也每天给母亲熬中药。

后来,妈妈去世,他仿佛一下子长大了。

再后来,转到新的学校,那天放学后路过这里,他闻到了熟悉的中药味儿,一下子想起了妈妈。

所以,每天放学,他都会来这里,闻闻曾经的气味,想着妈
妈。

也想起曾经认识的一个人。

他在一个偏远小镇的中学当教师,患了绝症,住院治疗,可依然没能留住生命。

弥留之际,家人问他有什么心愿,他说他只想再闻闻粉笔的味道。

家人从附近的商店买来粉笔,他就在熟悉的气味中微笑着离去。

也许,那一刻,他只是想从那熟悉的气味中怀念曾经的讲台岁月,最后纪念不再重来的洁白时光。

是的,悠悠的粉笔香,染白了他的发,也将他的生命染得清澈无比。

真的,就在我们的生命中,草气花香,寻常烟火,那种种不同的气味,都可能记录着曾经的感动和怀念。

那些气味,总会有一种在我们心里刻下无形的印痕,盛满着眷恋,也是心灵憩息的花园,累了倦了时,或不期而遇时,为我们献上不期然的美好。

(选自包利民新浪网博客)
【乙】
好的画,通常都有气味
蒋勋
①你知道,梵·高在阿尔勒画的画,几乎都有麦田的气味,看着看着,好像把一束麦穗放在齿间咀嚼,麦粒上还带着夏天的日光曝晒过的气味。

②我觉得,元朝的王蒙,他的画里就有牛毛的气味。

有一次,在上海美术馆看他的《青卞隐居图》,我闭着眼睛,那些停留在视觉上的毛茸茸、蜷曲躁动的细线,忽然变成一种气味。

③绘画并不只是依靠视觉吧。

莫奈晚年,因为白内障失明,失去了精准的视觉。

但是那一时期,他作画没有中断,好像依凭着嗅觉与触觉的记忆在画画。

一张一张的画,一朵一朵的莲花,从水里生长起来,含苞的蓓蕾,倒映水中,柳梢触碰水面,漾起一圈圈涟漪。

④我在那画里听到水声,触摸到饱满的花苞,我嗅到气味,水塘里清凉的气味,莫奈并不只是用视觉在画画。

⑤视觉只是画家所有感官的窗口吧。

开启这扇窗,你就开启了眼、耳、鼻、舌、身;你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也都一起活跃了起来。

⑥我去普罗旺斯的时候,是为了感觉塞尚画里的气味。

那条通往维克多的山路,塞尚为了写生,走了二十年。

我走进那一条山路,远远可以听到海风,海风里有海的气味。

和故乡潮湿咸腥的海不同,那里的海,气味比较干燥清爽,比较安静,是地中海的气味。

我一路走下去,空气里有松树皮辛香的气味,有一点橄榄树木的青涩气味。

⑦许多艺术工作者,是带着气味的记忆,去写诗,去跳舞,去画画,去作曲,去拍摄电影的。

没有生命的气味,其实很难有真正动人的作品。

你记得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吗?我读他的诗,总觉得有浓郁的南方豆蔻或榴楗的气味,有热带女人浓密头发里郁闷的气息,有吗啡或海洛因一类毒品慢慢燃烧渗入肉体的气息。

⑧德彪西的音乐,总是有非常慵懒的海风和云的气味,有希腊午后阳光的气味,有遥远的古老岁月神话的气味。

拉威尔就好像多了一点鲜浓的番红花与茴香的气味。

如果没有这些气味,艺术便不像“母亲”、“童年”或“故乡”了。

我们说过,“母亲”、“童年”和“故乡”都充满了气味。

⑨像你在南方,闭着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把整个海洋的气味吸到身体里了。

海在你的肺叶里,海在你的皮
肤上,海充盈了你身体每一个细胞的空隙。

(B)海占领了你的视觉、听觉,海包围着你,海从心里压迫着你,使你心里哽咽着。

有一天,你要写诗,你要画画,你要歌唱或舞蹈起来,那海,就在你心里澎湃回荡起来,不是你去寻找它,是它铺天盖地而来,包围着你,渗透着你,无以自拔。

⑩你要走向那感官的国度,去经历比生死更大的冒险吗?我不是在说写诗、画画、作曲、舞蹈,我不是在说一切与艺术有关的形式。

我说的是“感官”,是打开你的视觉,开启你的听觉,用全部的身体去感觉气味、重量、质地、形状、色彩;是在成为艺术家之前,先为自己准备丰富的人的感觉。

那些真实的感觉,真实到没有好坏,没有美丑,没有善恶,它们只是真实的存在。

像一只蜜蜂寻找花蜜,它专注于那一点蜜的存在,没有旁骛,没有妄想。

⑪气味,如此挥之不去的记忆!
(摘自《读者》2016年第1期,有删改)
(1)甲乙两文都围绕“气味”来写:甲文写了“我”闻到木头的气味,想起外公和童年;一位身患绝症的老师想闻粉笔的气味,怀念曾经的讲台岁月;还写了①。

乙文写了梵·高在阿尔勒画的画中有麦田的气味,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诗里有浓郁的南方豆蔻或榴楗的气味,还写了②。

(各填一例即可)
(2)结合语境,赏析下列句子。

A.那一瞬间,我忘了迈步,就像时光深处飘来的一缕水汽,让我找回曾经失去的温暖海洋。

B.海占领了你的视觉、听觉,海包围着你,海从心里压迫着你,使你心里哽咽着。

(3)甲文中说:“有些东西,往往会于不觉间在心上留下不可察的印痕,只是在多年以后,在某些酷似从前的情境里,蓦然触动,才唤醒了所有的昨日。

”乙文中能用来阐释“唤醒”一词内涵的语句是:________。

(4)“诗,竟也是一种气味吗?那么音乐呢?”这句话是从乙文中抽取出来的,应插到第________段和第________段之间,理由是:________
(5)甲文中身患绝症的老师,弥留之际想再闻闻粉笔的味道,最后在熟悉的气味中微笑离去。

从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老师?
(6)乙文的文末写到:“气味,如此挥之不去的记忆!”请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内容说说气味的记忆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 (共6题;共14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8分)答案:7-1、
考点:
解析: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答案:8-1、
答案:8-2、
考点:
解析:
答案:9-1、
答案:9-2、
答案:9-3、
答案:9-4、
答案:9-5、
答案:9-6、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