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现代文复习学案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现代文复习学案三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自诩.(xǔ) 脑髓.(suǐ) 玄.虚(xián) 譬.如(bì) 蹩.进(bié) 徘徊(huái) 残羹冷炙.(zhì)
B.恐吓.(hè) 角.色(jiǎo) 胆怯.(qiè) 檄.文(xí) 瘪.三(biē) 卑劣.(lüè) 子丑寅卯.(mǎo)
C.暴露.(lù) 窒.息(zhì) 禁.绝(jìn) 给.予(gěi) 卷帙.(zhì) 发掘.(jué) 量.体裁衣(liàng)
D.狭隘.(ài) 沉浸.(jìn) 跋涉.(shè) 麻痹.(bì) 慰藉.(jiè) 一摞.(luò) 面目可憎.(zēng)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间.隙(jiàn) 戕.害(qiāng) 夹.袄(jiá) 平仄.(zè) 幽僻.(pì) 脉脉.(mò) 兴.奋不已(xīng)
B.着.迷(zháo) 倔强.(jiàng) 煤屑.(xiè) 歧.韵(qí) 霎.时(shà) 坍圮.(pǐ) 孜.孜不倦(zī)
C.血.亲(xuè) 苍穹.(qiónɡ) 颤.动(zhàn) 踱.着(duó) 敛裾.(jū) 亘.古(ɡènɡ) 已臻.佳境(zhēn)
D.接触.(chù) 一椽.(chuán) 袅娜.(nuó)弥.望(mí) 参差.(c ī)猝.然(cù) 牵强.附会(qiǎng)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A. 强.迫(qiǎnɡ) 停歇.(xiē) 恪.守(kè) 白炽.灯(zhì) 普陀.
山(tuó) 混.混沌沌(hùn)
B. 炫耀.(rào) 嘈.杂(cháo) 剥.蚀(bō) 潭柘.寺(zhè) 梵.婀玲(fàn) 妖童媛.女(yuàn)
C. 隽.永(juàn) 干瘪.(biě) 祈.祷(qí) 廿.四桥(niàn) 潜.意识(qiǎn) 鹢.首徐回(yì)
D. 熨.帖(yù) 窸窣.(sū) 曲.折(qū) 棹.将移(zhào) 捋.胡子(lǚ) 蓊.蓊郁郁(wěnɡ)
4.下列字形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精粹枯燥明晰妨害无赖懒婆娘祸国殃民竟相生长
B.吝啬激励闲暇遵循消磨捉谜藏残羹冷炙玉砌雕栏
C.点缀吟啸苍穹嘶叫袅娜峭楞楞礼尚往来专心致志
D.蹩脚自诩沧桑室息慰藉散文抄一劳永逸心神恍惚
5 .下列各项字形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国粹踱步渺茫宛然斑驳丰姿声名狼藉莫明其妙
B.嬉游纷乱敛裾檄文账幕箫索冠冕堂皇心弛神往
C.幽远风致消受稀疏诀意淡褪迁延顾步
散心消遣
D.惦量雕琢熨帖落寞荒芜恪守孜孜不倦窸窸窣窣
6.下列各项字形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幼稚账本安详炫耀焦灼一溜阴凉蓊蓊郁郁
B.细腻音讯羞涩陪衬名誉气象万千卷帙浩繁
C.宣传树梢截瘫暗淡嬉戏颓废色彩毫不逊色
D.崇高纠葛跋涉奈烦凋谢回味不咏恣行无忌
7.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因为中国原有语汇不够用,所以现在我们的语汇中就有很多是从外国吸收来的。
可是我们不是硬搬或_____外国语言,是要吸收外国语言中的好东西,于我们适用的东西。
②为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③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读杰作。
A.乱用熟习必须
B.滥用熟习必需
C.乱用熟悉必需
D.滥用熟悉必须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_____不敢走进门,是孱头。
②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_____;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③有的人也许喜欢民歌,还有的人觉得阅读那种细致_____我们心灵的感受并给予高度理性解释的作品,更加富有魅力和令人欣喜。
A.徘徊心智考察 B.彷徨心志考查
C.徘徊心志考察
D.彷徨心智考查
9.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_____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②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_____。
③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_____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A.坚忍实足偏僻
B.坚忍十足幽僻
C.坚定十足幽僻
D.坚定实足偏僻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并非是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从而使我们生活更加五.
彩缤纷
...,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
B.只在最后的两个月里,论文已经做完,口试也已通过,北平也解放了,我在等船的间隙里在包德林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初夏的阳光给
了馆内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
....了。
C.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
之丰富望洋兴叹
....,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D.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
....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1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
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
....去闻才能明了。
B.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
感到一种不能自己
....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之分呢?
C. 如果说印度在禁欲和僧侣式的弃绝尘世方面已臻佳境,令人感动,
那么古代中国在精神修养方面创造的奇迹也当仁不让
....。
D. 文章写好之后,也不多看几遍,像洗脸之后再照照镜子一样,就
马马虎虎地发表出去。
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仿
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
1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堂.
而皇之
...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B.在中国人那里,自然与精神,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不是相互敌对矛
盾,而是相反相成,各得其所
....。
C.读书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视而不见
....无意义的人生,而是正好相反。
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D.随后出版的“中国丛书”不是像往常那样从拉丁文和英文转译过来,
而是直接由一位在中国生活了半辈子,对中国精神一目了然
....的德国人
所译。
13.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拟人、博喻)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
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拟人、比喻)
D.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比喻)
14.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
去,叫作“发扬国光”。
②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③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④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⑤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⑥相反,在书籍的世界中,总不断有某种特殊的爱好使我着迷,有某个新发现令我神往,有某种新的热情叫我兴奋不已。
⑦活人替代了古董。
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A.①⑦/②③⑤/④/⑥
B.①⑦/②④/③⑤/⑥
C.①②⑦/③⑤/④/⑥
D.①②⑦/③④⑤⑥
15.在下面一段话中的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
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①门壁上炫耀着的朱红淡褪了
②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③一段段高墙坍圮了,玉砌雕栏也散落了
④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⑤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⑥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到处都是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际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之一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何为“新基建”?日前,国家发改委明确范围,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
(摘自韩鑫《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人民日报》2020年6月7日)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化升级。
新基建的谋划布局早已展开,为何要选择此时按下“快进键”?
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
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
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更加凸显,基于新时代新使命,基础设施体系也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
加速推动新基建,价值不仅在眼前。
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
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摘编自吴月辉等《为新基建注入强动力》,《人民日报》2020年6月8日)
材料三:
中国出台经济扶持计划,以帮助国家摆脱疫情引发的危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
这一金额看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表现出的更多是审慎。
考虑到至少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没有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
他们从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这一教训。
在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中,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为此中央政府将向税收优惠、贷款利率和
自然垄断产业关税补贴投入资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没有宣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目标。
大部分投资不会用于道路和桥梁,而是用于被中国理解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一代信息网络、5G应用、数据中心、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
中国将力求借助这一机会,建成向“工业革命4.0”过渡的基础设施。
(摘编自《俄媒关注:中国“新基建”助力“工业革命4.0”》,《参考消息》2020年6月6日)
16.下列对新基建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基建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是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重点之一。
B.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属于新基建中具有一定超前性的领域,在这些领域投资,其实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C.新基建意味着对基础设施体系进行战略性调整,将有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所凸显的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
D.中国将借助新基建带来的机会,有效地应对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数字动力”。
1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既能在客观上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
B.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将有助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速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C.在俄罗斯媒体看来,我国今年所以采取审慎的经济措施,不再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是因为从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教训。
D.2020年我国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目的是保障城市就业率,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18.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麦子
红柯
他们住在祖国边疆旷野中的土房子里,要一直守护下去。
不管是谁,问他们搬不搬走?他们都说要住下去。
当然了,老婆婆的回答要平和一些:“搬走怎么办呢?你前脚走,草就后脚跟过来,这儿的草
有多凶哇,你刚转个身,它们就爬到窗户上,往屋里钻。
”老头脾气躁:“往哪搬?我搬走你住呀。
”老头总以为他住的是宫殿。
房子又矮又小。
房子高不起来,房子周围的树就不怎么高。
这儿
的树都是矮个儿,都是那种憨厚的榆树,树杈很多,叶子很密,就是长不高。
风大。
树像绿狮子,毛发纷乱,疯狂地扑打风,风疼得满地打滚,蹿到天上,发出长长的哨音,又跌落到洼地里发出猛兽似的嗥叫。
风嗥叫起来,地都动呢。
老头吓唬老婆婆:“树抽打它们呢,树
是老天爷的鞭子,老天爷要抽它们,它们只能哇哇乱叫。
”老婆婆战
战兢兢:“老天爷为啥抽它们?”老头说:“谁让它们乱跑,老天爷可容不得谁整天乱跑。
”
老婆婆走到浓密的树林里,老头发现她竟然一身金黄,飘动着团
团芳香,就像一头金色的豹子。
豹子走在麦田里,麦子哗哗响起来。
麦子的金光洒在榆树上,榆树叶子油汪汪的;麦子的金光洒在云朵上,云就像戴了金笼头,云跟牲畜一样弯下脖子在明净辽阔的苍穹上吃草,云吃草的声音很柔和,窸窸窣窣。
老婆婆摸麦穗呢。
她的手像一只跳鼠,跳到麦芒上,麦芒浓密绵长就像夏天的睫毛,老婆婆触摸到夏天最美丽的地方。
麦子在老婆婆掌心里颤动。
老婆婆的手黄巴巴的,长满了像豆子一般的金黄的茧,那些茧豆
真大呀,又圆又壮实,比麦粒儿大,比麦粒儿好看,就像一颗小太阳。
大漠的太阳都这样子,小小一点,原野就像合起来的手掌,太阳在金色的指缝间回落。
有时太阳会挂在树梢上,挣扎半天也挣不脱,把树
都拉弯了,茂密的树梢牢牢地抱着太阳不肯松手,就像一个粗野的汉子紧紧抱着他心爱的女人。
老婆婆的额头闪动着快乐的光芒,发出梦呓般的叫声:“长高了,长胖了。
”老婆婆搓开一只麦穗,麦粒肥肥胖胖,软乎乎的,就像刚出生的婴儿。
老婆婆用手轻轻拍打着:“哭哇哭哇,快哭上一声。
”
老婆婆曾生过一个孩子,那孩子夭折了。
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生过孩子。
那时,他们年轻力壮,老头自己动手做了几只木碗,换了一口大锅,好像他们要生一大群孩子。
她说:“拿什么养活他们呀?”丈夫自豪得不得了:“咱们这里,想要多少娃娃就有多少娃娃。
”丈夫大手一指,外边是辽阔的原野。
旷野无边无际,伸向远方,好多年以后,从大城市来的洋学生把这辽阔的土地叫太平洋。
老头不知道什么太平洋,老头只知道他要养许多娃娃,老头就从太平洋开始的地方垦荒。
老头端着簸箕①把金黄的麦种大把大把撒出去,那正是落日时分,泥土波涛汹涌就像沸腾的金属。
老头的手臂跟鹰一样伸向苍穹,把落日给遮住了,手臂粗壮的黑影投落到地上,随即发出一阵粗重的刷刷声。
麦种的大网捕获了土地,肥大的土块跟鱼群一样跳起来,向四周奔窜。
太阳落下去,麦子升起来。
老头端着空簸箕,眼睛充满梦幻般的光芒。
那年,他去团部接受重要任务。
他已经30岁,他在农场最偏远的地方开荒种地,领导想起了他的婚姻问题。
传他去团部的重要任务就
是解决这个问题。
他骑马跑了三天三夜,赶到团部。
他喊报告进去的时候,政委正给一个青年女子谈话,政委的脸色不太好看。
那女子却眉是眉眼是眼,长得很好看。
他都看呆了。
女子不看他,他看人家。
政委说:“怪我无能,没把工作做通。
”漂亮女子转身走了。
他劝政委别生气:“那么漂亮的女子根本不适合我。
”政委吃惊地看他,他说:“我那地方需要结实的女人,跟马一样结实的女人。
光漂亮不中用。
”政委说:“你要身体棒的,还真有一个,长相差些,心灵绝对美。
”
他很快就见到那个大块头女人,他们在猪圈见面的,她是炊事班长,兼管猪圈。
她接触过好几个男的,都没谈成。
她跟猪呆在一起,那些猪个个肥壮无比。
大家发出惊叹:谁跟她过日子,谁就能肥壮起来。
就是没人动这个念头。
他们见面,她就说:“你这么壮,你还来找我。
”他说:“谁不想壮。
”“你想壮?”“我想壮。
”“你找对人啦。
”
他们就这么说好了,她跟他走。
她骑上团部最好的大白马,跟他走了。
走进荒漠她就显出优势,她在空旷荒凉的景象中亮丽起来,他不停地看她,他故意把她让到前边,她圆浑浑的长脖子跟枯死的胡杨打个照面,胡杨就亮起来。
坚实的木纹显得很清晰,她整个庞大的身躯一下子让大荒漠充满了生机。
女人和骏马走在太阳的谷地里,女人就像起伏的群山。
他没想到他能娶这么大一个媳妇儿,一个顶三个。
“你说我一个顶三个。
”
“三个女人才顶你一个。
”
“从来没人这么说过我。
”
“我是你男人才这么说你。
”
“你是我男人,你就天天这么说我,我喜欢你这么说我。
”
跟那个年代所有的边疆故事一样,他们的洞房在地窝子里。
他们说:“我们虽然住的是地窝子,但我们种的是太阳。
”麦子生长的样子就像太阳升起来……
长满谷地的麦子,大片大片的麦子……太阳落下去,麦子长起来。
老头端着大簸箕,麦种撒光了,簸箕里还有泥土的光芒。
“我把泥土的光芒端回来啦。
老婆子开门啊。
”泥土金闪闪的,老婆婆被吸引住了。
“我们是簸箕命。
”
他们伸出手,手指蛋上指纹的纹路,没有一只斗,全是簸箕。
斗才聚财,簸箕不聚财。
老婆婆说:“咱不要财。
”老婆婆搓开一只麦穗,搓出几十颗胖乎乎的麦粒,轻轻拍打着:“哈哈我有这么多孩子。
”
(有删改)【注】①簸箕:用竹篾或柳条编的器具,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用来簸粮食等。
19. 第二自然段描写环境有何用意?(4分)
20. 赏析文中画线部分比喻、象征手法的艺术效果。
(4分)
21. 小说用多种风格的人物语言塑造了主人公多方面的品格,试作分
析。
(6分)
22. 探究“麦子”在全文中的作用。
(6分)
现代文复习学案三
一、基础知识
1.答案:D 【解析】A项“玄虚”中“玄”应读“xuán”,“譬如”中“譬”应读“pì”;B项“角色”中“角”应读“jué”,“卑劣”中“劣”应读“liè”;C项“给予”中“给”应读“jǐ”。
2.答案:C 【解析】C项“颤动”中“颤”应读“chàn”,“亘古”中“亘”应读“ɡèn”。
3.答案:B 【解析】B项“炫耀”中“耀”应读“yào”,“嘈杂”中“嘈”应读“cáo” A项“白炽灯”中“炽”应读“chì”; C项“潜意识”中“潜”应读“qián”;D项全部正确。
4.答案C 【解析】A项“竟相生长”中“竟”应为“竞”;B项“捉谜藏”中“谜”应为“迷”;D项“室息”中“室”应为“窒”,“散文抄”中“抄”应为“钞”
5.答案:B 【解析】B项“账幕”中“账”应为“帐”,“箫索”中“箫”应为“萧”,“心弛神往”中“弛”应为“驰”;A项全部正确;C项“诀意”中“诀”应为“决”;D项“惦量”中“惦”应为“掂”
6.答案:D【解析】“奈烦”中“奈”应为“耐”,“回味不咏”中“咏”
应为“永”
7. 答案:D【解析】①“滥用”,无限制地用,不必用也用,不该用也用,指程度、数量等。
“乱用”无条理、无秩序地用,该用这而用那。
②熟悉侧重对人、事物、地方,不是一知半解,不是生疏的。
“熟习”指了解得深透而熟练。
熟习侧重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
③必需”表示一定要有,不可少。
“必需”是动词,作定语或谓语。
“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
“必须”是副词,作状语,后面常接动词或形容词。
此处应为必须。
8.答案:A【解析】①“徘徊”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也表示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②“心智”强调的是“智”,智慧。
“心志”强调的是“志”,意志。
③“考察”侧重于对事物进行观察、了解、研究,从而掌握事物真相或问题本质,对象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人。
“考查”侧重于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检查、衡量,以达成某种评定或审核,常见对象是学生的学习效果或者工作人员的业绩。
9. 答案:B【解析】①“坚忍”侧重指忍耐,忍受。
“坚定”侧重指意志力强,不动摇。
②“十足”指十分充足,与之搭配的词语可以是“信心、干劲、神气”等,也可以是表示某种身份、想法的词语。
“实足”指实际上足够、确实足够。
常跟年龄或数量词搭配。
③“幽僻”指幽静、僻静,强调环境幽静。
“偏僻”指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强调地点远。
10.答案:A【解析】五彩缤纷:形容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使用错误,此处应该用“丰富多彩”。
丰富多彩:形容花样很多,内容丰富。
B 项豁然开朗,意思指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使用正确。
C项望洋兴叹,意思是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使用正确。
D项心神不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使用正确。
11.答案:C 【解析】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情,积极主动地担当起来,毫不推辞。
使用错误。
此处应用“毫不逊色”。
毫不逊色:指一点儿没有不及之处。
A项“身临其境”意思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
使用正确。
B项“不能自已”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使用正确。
D项“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指文章写了一大篇,但和主题毫不相关。
使用正确。
12. B【解析】“各得其所”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
使用正确。
A项“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
也形容体面或气派大。
不合语境,应改为“冠冕堂皇”。
“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C项“视而不见”尽管睁着眼睛,却什么也没看见。
指不注意,不重视。
此词后面不能加宾语。
使用错误。
D项“一目了然”指一眼就能看清楚。
不合语境,应改为“了如指掌”。
“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别人看。
13答案:D 【解析】不是比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