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感染控制与生物安全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P_08-2 临床实验室医院内感染防控管理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树立无菌观念,进行正确的无菌技术操作,严防交叉感染
和疾病传播。

二、适用范围:实验室感染控制与生物安全。

三、操作人员:检验科授权工作人员
四、操作步骤:
1 医务人员:
1.1检验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有关操作规程,随时注意手的清洁消毒,遵照<<卫生洗手
制度>>要求洗手,检验人员在工作前后和手被污染之后,应用肥皂和水洗手,必要时消毒水泡手。

不允许在实验室进食和吸烟。

1.2 细菌室、生化室工作人员操作时应穿隔离衣,操作后严格手消毒。

1.3 定期抽查检验人员手的污染程度。

1.4 检验人员应定期接受体格检查,以了解职业性感染水平。

2 感染控制方法:
2.1 工作室、操作台,每日消毒一次,有污染时随时消毒。

2.2 进入采血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戴口罩、帽子防护。

2.3 每采一份血片后,检验人员必须以浸有消毒水的手巾擦手。

2.4 采血针、血红蛋白吸管、取血玻片要做到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

2.5 采集血标本应坚持一人、一巾、一针、一管、一袋,严格消毒灭菌,止血棉球必须集中
在污物桶内统一焚烧处理,不得随地乱扔。

凡是肝炎病人和透析病人的血标本及疑有黄疸的血标本都视为肝炎的污染标本,应贴上危俭标记。

用过的针头和其它锐器应丢入指定的金属或塑料容器,不能随便丢入废品篓中。

2.6 应小心打开血标本盖,溢出试管外的血液应立即用碘伏擦试干净。

2.7 当针头和碎玻璃刺伤手时,应立即消毒处理,局部可涂上碘酒,若手上有伤口,必须戴
上手套才能接触标本。

2.8 不能用口对吸管吸取标本和其它液体。

作离心或振荡操作时,应将试管或其它容器加盖。

2.9 旋转和振荡血抹片应在盒内进行,以防气溶胶污染实验室。

2.10 防止血和其它生物标本污染实验中清洁区和工具书、操作程序卡等。

2.11 戴上手套,小心地将污染的试管和玻片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才能清洗或废弃,剩余标本
应消毒后弃去或焚烧。

2.12 检验报告单应消毒后发出。

3 特殊实验室(细菌室、PCR等)消毒隔离办法:
3.1 医务人员:
(1) 定期体检,接受有关肝炎、结核的各项检查和免疫接种。

(2) 换上专用工作服才能进入实验室。

离室时脱衣放在指定处,操作服应经常消毒洗涤。

(3) 非必要物品勿放入实验室,必要的文具书籍带入后亦要和操作面远离。

(4) 实验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得高声谈笑,以利集中精力完成实验操作。

不准吸烟、饮食
或用嘴湿润铅笔或标签等,也不要以手抚摸头面等部以免传染。

(5) 如有传染物污染手部,应立即浸入消毒液浸泡或要用碘伏或者0.2%过氧乙酸洗手并以
肥皂及流水冲洗干净。

如有传染物被吸入口内,应立即吐出,并以大量清水漱口,根据需要亦可服用有关药物以防发生感染。

(6) 如有传染物品污染桌面或地面,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如有传染物污染操作服,应立
即脱去,以高压蒸汽法灭菌。

(7) 接种环用后应即用酒精灯火焰上烧灼灭菌。

沾菌的吸管,玻片等用后应分别浸泡在盛
有消毒液的筒或缸内。

其它已污染的试管器皿等亦必须置于专用盛器内,灭菌后再行洗涤。

(8) 易燃物品(如酒精、二甲苯、乙醚、丙酮等)应远离火源,妥善保存。

(9) 空气应使用紫外线灯消毒,并对紫外线灯定期检查,失效灯管及时更换。

⑽分离出甲类或乙类传染病之菌株,除按上级规定办法执行外,未经领导批准不得带出实验室或擅自处理。

⑾离实验室前,工作台用浸用消毒液之抹布擦试干净,工作人员应将双手用消毒液浸泡后用肥皂、清水刷洗干净并将有关特别注意事项详细告诉接班人员。

⑿保存菌毒种工作室及冰箱,必须专用并加锁,菌种收发使用等必须有登记。

3.2 感染控制方法:
(1) 收集标本区:
①收集标本的人应戴手套,如容器外面受污染,则用消毒水抹净,重写标签,将旧标签
扔进污物桶,若标本本身已被污染,则要求重送标本。

②试管及液体容器必须直立。

(2) 工作台上的标本:
①试管应直立在试管架上,工作单不要直接与已接种的培养基接触。

②棉签应放进装有消毒液的容器,然后集中销毁,每日工作完毕消毒工作台。

(3) 生物安全柜与净化台或罩的使用:
① PCR样本实验操作均需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标本可能含有高度传染性的微生物,特
别是可能通过呼吸传播的微生物如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炭疽杆菌、分枝杆菌、球孢子菌属、组织胞浆菌属和军团菌等的培养、鉴定,必须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操作。

②排气扇应以最少每分钟15-23米的风速通风。

风要通过整个工作台面。

整个操作
过程中都要开动风扇。

至少每3个月检查一次风扇效能。

③操作过程中不要打开紫外线灯,工作完毕紫外线灯至少照射2小时,紫外线灯管至少
每2周一次用洒精擦去灰尘。

至少每3个月检查一次其杀菌效能。

④在进入工作区之前标记检验号,而后和检验单分开。

⑤在打开标本容器之前,要戴上手套和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

⑥用消毒剂浸泡过的纱布垫盖及在工作区域表面所有用过的物品应丢进装了1%的过
氧乙酸消毒液的容器中。

4实验室操作要求:
4.1 离心时应用密闭的试管,如发生了试管破裂或溶液溢出,则应消毒离心机内面。

4.2 不用口对吸管吸液,研磨操作应在安全柜中进行。

4.3 在净化台上操作时,接种环和接种针必须烧灼至红色。

5污物处理和卫生工作:
5.1 定期消毒地面、工作台和仪器设备。

5.2 将研磨器放进装有消毒剂的盘中至少浸泡12小时,然后高压灭菌。

5.3 用过的器皿先消毒后洗涤,洗玻璃皿时要戴手套,最后高压灭菌。

5.4 PCR实验和有菌生长的培养基和病人标本等,应收集在盘中进行高压灭菌,然后集中送院
污物处理中心处理、废弃。

参考文献:
1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医学分委员会.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与认可指南,2004:9
2 王毓三主编.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168
3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M].北京:2000:1~2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