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考试
八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菡萏( hán)古刹( shā)眼睑(jiǎn)倾盆大雨(qīnɡ)
B.跛脚( bǒ )哈达( hǎ )氤氲( yùn)三缄其口(jiān)
C.解剖( pāo)冗长(rǒnɡ)佞臣(nìnɡ)不卑不亢(hánɡ)
D.疮疖( jiē)信笺(jiàn)赭色( chì)鸢飞戾天(yuān)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截然不同东施效颦万籁俱寂光明磊落
B.煞费心机草菅人命阿谀奉迎接踵而至
C.脍灸人口虎视眈眈门廷若市拈轻怕重
D.名副其实融为一体瞬息万变奋不顾身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完善和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C.假期里,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读书不仅是开启个人成长、成功、成才之门的钥匙,而且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复兴、繁荣富强的
必由之路。

4.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水浒传》中吴用一行七人经过精心策划,相互合作,劫取了生辰纲。

B.《五猖会》记述了鲁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而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论语》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C.《西游记》一书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

D.《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搭救并训练了一个野人“星期五”,使他成为自己忠实的奴仆。

5.古诗文默写。

(7分)
⑴问君何能尔, ______________ 。

(陶渊明《饮酒》)
⑵ ___________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⑶“推敲”一词出自贾岛《题李凝幽居》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⑷荷花,自古就是文人的爱物。

周敦颐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 ”的高洁品质;杨
万里惊叹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 ”的绚丽色彩;周邦彦喜爱荷花“水面清圆,_________ ”
袅娜风姿。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7分)
材料一:3000多年前的《诗经》,今人甚至小学生都还能阅读,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毫不夸张地说,汉字成就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魅力。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许嘉璐
材料二: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

“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

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
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

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

那是汉字书写吗?或者,是我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许多年来,汉字书写,对于我,像一种修行。

——蒋勋《汉字书法之美·自序》
材料三:经过多次反复的测试,得出来的结果是,日本的孩子小时候如果不学习汉字,他们的智商也和欧美儿童一样是100。

但是学习了汉字的儿童,情况就不同了:如果从5岁开始
学起,到入学前一年,智商能达到110;要是从4岁开始学起,学两年,智商能达120;若从3岁开始学习三年,智商在进入学校前就能达到125至130。

——(日本)石井勋《幼儿智力开发法》
(1)请从上述三则材料中,各提取一个关于汉字(汉字书写)的关键信息。

(3分)
(2)材料二中说汉字书写“像一种修行”,请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说一说你在书写“和(忠、信……)”
字时,所想到的中华经典故事及其影响。

(2分)
(3)中国的汉字结构都有一定的内涵,掌握了它,不仅能够领会该字的诗意,还能从中悟出不少的哲理。

请仿照下面示例,从“出、思、沙”中任选一个字造句。

(2分)
示例:林——两棵树挽着,站成绿色的风景。

恩——无论施恩还是报恩,都因有颗善心。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13分)
母亲的事与儿子的事
① “三九四九,冻破石头”的季节,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老家县城一位老朋友邀请我下个双休日带上全家到他那儿去做客。

我的小家庭都住在市里,到这位朋友家途中要经过我的乡下老家,因为自己有车,我准备到时候顺便“拐”一下,看看独身寡居的老母亲。

②当天晚上,我预先给母亲打了电话。

母亲牵挂我,在电话里问我要不要地菜,我说“有就挖点吧”。

她又问要多少,我就随口用家乡话说了一句:“就一半斤吧!”母亲犹豫了一会儿,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那好那好……”
③地菜,是我最爱吃的天然食品之一。

可在滴水成冰的季节,就不易采到了。

我要求母亲采一半斤,不过是图个新鲜。

④周六说到就到。

好久没回老家了,总得给老母亲带点好吃的。

妻子提醒我说:“女儿前天过生日,朋友们送了很多奶油蛋糕,提上两大盒就是。


⑤驱车两个多小时,我们回到了农村老家,母亲居住的老屋却是锁着的。

一位邻居分明是听过母亲的交代,对我们说:“你妈一大早就去后山沟里挖地菜去了,她说今天再挖一点儿,就够十八斤了。

”“什么什么,十八斤?可我只说要一半斤呵!”我不由心里暗暗叫苦;母亲近年来的确耳背了,我当时怎么就忘了把挖地菜的事多重复几遍呢?要知道,在这样的时节,那些寥若星辰的地菜,都是从野草避风的根部和长势最好的麦苗的缝隙中一小朵一小朵“剔”出来的。

山野里的风是那样的寒冷刺骨,我的母亲居然一朵一朵积累了十八斤──这分明是,她在接我电话的一星期里,每天都泡在冬野里东挖西采,紧张忙碌……
⑥大约半小时之后,母亲从野外回来了,头上围着一条旧围巾,不停地咳嗽,满手都是冻裂的口子,浸着鲜血,但见了我和妻子就极开心地笑了起来,掂掂臂弯里的菜篮,说:“总算挖够了……”
⑦儿子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母亲总会十分郑重地挂在心上。

我直觉鼻子猛地一阵发酸,好久没有说出话来。

⑧母亲看到我们给她带来的食品,顿时激动得跟什么似的。

她把邻居招了来,炫耀地说:“你们都看看,明天是我生日,我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提前给我送蛋糕来了。

两个蛋糕都这么大,我哪里吃得完,今天就请你们先尝尝。

”说着,母亲的眼泪都流出来。

我一下子愣在那里,不知该说什么好。

⑨母亲的生日,每年只有一次,于她的儿子而言,应是一件大事啊!可多少年来,我居住在并不遥远的城市,却几乎常常把母亲的生日忘得干干净净。

⑩我为自己的不孝愧疚不已,决定和妻子儿女留在母亲家里,好好地给她老人家过个生日。

第二天下午,临走的时候,我掏出自己兜里所有的钱,放到母亲床头。

母亲却怎么也不肯收下,临了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在箱子底里摸出一沓钱,与我给她的那些钱加在一起,硬塞进我的兜里,她说:“我好像听你说过,你不是想花两三千元买台跑步机嘛,妈已经给你凑够了,你明天就去买吧,锻炼身体要紧啊!”
我连忙把钱塞给母亲,说那些钱是让你添置过冬衣物的,你穿的、盖的也太薄太旧了。

母亲笑笑说:“这些事用不着你操心,妈这一辈子都这样过来了,习惯了!”
我真的弄不明白了:母亲她挨冻受苦的事小,而儿子买那可有可无的跑步机,竟成了她牢记在心的大事!但不管我怎么坚持,最终还是没能说服母亲。

车子启动缓缓离去,在反光镜中看着站在村口寒风中仍向我们频频招手的老母亲,我禁不住在心底喊了一声:“母亲啊,我的生身亲娘!”眼泪滚滚而下……
(作者:路长青,原载《人民日报》)
7.题目中“母亲的事和儿子的事”在文中具体指什么?(4分)
8.第②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9.“我为自己的不孝愧疚不已”,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我的“不孝”?(2分)
10.文中写“说着,母亲的眼泪都流出来。

”和“我禁不住在心底喊了一声:‘母亲啊,我的生身
亲娘!’眼泪滚滚而下……”请简要说说母亲的泪和“我”的泪蕴含的不同感情。

(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

(11分)
离开手机,你能活下去吗?
①你有感觉到视力模糊吗?总隐约听到手机铃声?无论上厕所还是进卧室,手机都24小时不离身?手机没带就好像失去了方向感?……如果你发觉自己有这些“症状”,恭喜你!你很可能已经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手机在今天已经亲密得俨然我们的一个身体器官,在家也好出门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手机已经全面占领我们的生活。

离开手机,你能活下去吗?在“手机依赖症”已经严重泛滥的今天,要回答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容易。

②患上手机依赖症,给人带来诸多苦楚,轻则患上知识焦虑,看不完的文字图像令人烦扰;重则遭受身体精神双重折磨,眼疲劳,手臂肌肉酸痛,形成“触屏手”。

五光十色的手机屏扰乱了正常生活作息,导致机主难以深度睡眠,第二天精神萎靡,生物钟全盘紊乱,长期下来免疫力下降疾病滋生。

更主要还是对精神方面的影响。

如果说电子通讯能起到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作用,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隔着屏幕恐怕不太好抒发。

长此以往,人类的人际交流能力也可能慢慢退化,让位于所谓的“人机交流能力”。

③从客观上看,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日益发达,手机智能化给大众带来更多选择,也让大众不知不觉“囚禁”其中。

以前手机只能通话、发短信,现在手机的娱乐、休闲,甚至办公功能大大丰富。

无论身处何地、任何时刻,手机提供丰富的娱乐、休闲方式,都能让人投入其中,停不下来。

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手机智能化带来不少“掌上业务”,很多工作必须随时用手机保持联系,如淘宝客服、微店、APP运营商等。

工作被“绑在”手机上,久而久之也难以摆脱。

另外,现在不少单位利用手机便捷、通用的特点,建立各种各样的Q群、微信群,不少工作都在手机上讨论,人际关系也在各类群的“打情骂俏”上活络起来,因此,用不用手机有些时候已经无关个人选择,而是被科技绑架、被工作所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