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听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听雨》
教学目标
1.学习认识诗歌《听雨》
2.听懂朗读诗歌的内容并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
3.能够模仿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4.通过诵读和表演起到培养孩子语感和情感表达的目的
教材准备
诗歌《听雨》的书面材料,课堂板书,口胡棒,画纸、颜色笔等。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老师与孩子们进行简短的交流,询问孩子们最近的天气,是否下雨等,引入本堂课要学习的诗歌《听雨》。

2.诵读诗歌(10分钟)
老师带领孩子们诵读诗歌,可以分段,多次重复。

在诵读过程中,让孩子们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语言的基本要素,并结合生动形象的场景说明。

3.情感理解(10分钟)
老师演示朗读完整的《听雨》诗歌,并带领孩子们聆听,帮助孩子们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提问、对话等方式,让孩子们思考诗歌想要表达的情感。

4.模仿朗读(10分钟)
老师带领孩子们模仿自己的朗读,包括语音节奏、语音语调等。

并附加肢体动作,让孩子们感受诗歌内在的韵律感。

5.情感表达(10分钟)
老师带领孩子们借助口胡棒,表演《听雨》的情形,让孩子们充分表达自己对于诗歌所表达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6.语文启蒙(10分钟)
老师通过问题、对话等方式,教授孩子们部分诗歌中的词汇、语法,包括“拉”“刮”“须弥山”等,在给孩子们解释的同时培养孩子们对于语文认识的兴趣和体验。

7.创意绘画(15分钟)
老师向孩子们展示不同的《听雨》诗歌图画,帮助孩子们了解同一首诗歌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和表现,然后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想象与感受,自行创造或临摹《听雨》诗歌的图画,可以随时交流创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理解。

8.总结(5分钟)
老师引导孩子们回顾本堂课所学习的内容,帮助孩子们理解诗歌的韵律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并鼓励孩子们日后多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情感上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诗歌。

教学评估
1.课堂观察:关注孩子们朗读、表演、创作的过程和质量。

2.作品展示:让孩子们拿着自己的作品向全班展示,让大家互相鼓励,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

教学反思
本堂课结合诗歌的语言特点,既注重了孩子们对于语文语言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基本要素的学习,又注重了孩子们的情感表达和创造能力。

然而,孩子们的个体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老师也需要根据孩子们的实际能力和具体情况进行灵活教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