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第13单元课时规范练39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规范练39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一、选择题
1.1926年5月,毛泽东在广州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开设课程中有“革命画”(政治宣传漫画)一课。

这说明当时()
A.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农村
B.农民阶级已成为中国民主革命主力
C.中国共产党已确立正确的革命道路
D.毛泽东认识到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
2.(2019福建泉州二模,30)1927年初,毛泽东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

这一思想()
A.探索出符合国情的中国革命道路
B.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
D.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
3.(2019湖北荆州调研,30)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中国只走新民主主义道路
B.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C.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
D.中国革命应该“毕其功于一役”
4.(2019四川成都一模,31)1982年,邓小平针对社会法治涣散的局面指出:“盗窃国家财产,贪污受贿,这是现钱买卖,清清楚楚,不容易搞错。

所以,现在刹这个风,一定要从快、从严、从重。

”邓小平的目的是()
A.强调经济建设是国家中心工作
B.维护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C.推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强化司法执行和法律效力
5.(2019河南信阳期中,18)1992年2月5日,美国全国公共电台早间新闻在《邓小平从封闭中重新出现》的报道中指出:“邓小平的再次露面及其支持改革的承诺让一些分析家非常疑惑……这让我们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中国是怎么回事。

”让美国人“摸不着头脑”源于邓小平()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对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科学论述
C.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D.提出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6.(2019湖北荆州中学月考,31)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种变化反映了()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到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蕴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开拓创新的实践精神、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理想,中国道路的这些精神特质从不同方面发力,促使“道路自信”得以生成。

——摘自《习近平关于中国道路精神特质的当代审视》
材料二中国经济是“国”与“民”相互支撑的经济,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成功缓解了计划经济缺动力、市场经济缺情义、福利经济缺效率的问题,空前调动了全国工商业劳动者的积极性,刺激了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带来了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使小农中国的工业化得以高度推进。

——摘编自潘维、玛雅主编《人民共和国六十年
与中国模式》
材料三在1979—2010年的32年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9.9%,中国的经济规模发展为1978
年的20.5倍,中国对外贸易年增长率达到了16.3%,在32年间完成了144倍的飞跃式增长。

——摘编自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第二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开拓创新的实践精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时间,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综上,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形成的原因。

课时规范练39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D1927年,井冈山道路的创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城市转向农村,故A项错误;题干中没有将农民阶级和其他阶级进行比较,无法得出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故B项错误;中国共产党正式确立正确的革命道路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上,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26年5月,毛泽东在广州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开设课程中有‘革命画’(政治宣传漫画)一课”可知,毛泽东在此时已经很注重对农民阶级的团结与争取,故D项正确。

2.C题干反映的是毛泽东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在农村建立
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这一思想为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
的基本理论,故选C项;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建立是在1927年10月,而题干的时间是1927年初,排除A项;材料中的思想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发展”一词不妥,排除B项;1927年初国民革命的高潮已经到来,排除D项。

3.C只走新民主主义道路,与材料中“社会主义的任务”不符,故A项错误;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题干中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体现出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思想,故C项正确;题干中毛泽东认为“毕其功于一役”是空想,故D项错误。

4.D强调经济建设与材料中“针对社会法治涣散”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材料中“1982年”不符,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刹这个风,一定要从快、从严、从重”“针对社会法治涣散”相符,故D项正确。

5.D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故A项错误;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科学论述是在20世纪80年代,故B项错误;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是在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故C项错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论述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故D项正确。

6.D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故选D项。

7.参考答案:(1)革命年代:毛泽东思想;建设年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时间:1992年中共十四大。

优势:成功解决市场经济的动力、情义、效率问题;推动物质生产发展;推进工业化。

(3)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及世界贸易组织等。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科学理论的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