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授课时间
课型
二次修改意见
一历史
必修2
主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
情景再现、历史比较、问题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的学习认识:生产关系改革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发展。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 ------------。
三、质疑探究
探究学习: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解题关键:掌握好理解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 关键措施及其作用;
思路引领: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中对国有企业进 行全面改制。
3.了解我国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二、预习检测
1.概念理解;“十一 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
2.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定以-- ------------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3.以---------------责任制和--------企业改制为主要形式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2.新中国财力初期的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本质上相同。()
3.社会性质不是区分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标准。()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形成了从经济 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 开发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六、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
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从哪些方面开始?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2.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重难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生产经济体制的确立;
教学设想
教法
目标分解法;讲解归纳法;
学法
专题讨论、问题探究、观点阐释。
教具
多媒体展示
课堂设计
一、目标展示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 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 会发展的关系;
四、精讲点拨
分析说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结合今日农村的变化,试说明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在学生了解和学习本课知识内容之后, 注意说明:
(一)理 解说明首先进行农村改革的必要性;
(二)农业的地位、过去农村工作问题的严重性、农村改革未来的方向。
五、当堂检测
判断正误: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