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琵琶行课件新课标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写
侧面烘托
具体的弹奏过程中,其乐调有何发展,可 分为几个乐段?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序曲)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总写) 珠落玉盘,急切愉悦(第一乐段) 幽咽凝绝,低沉停顿(第二乐段)
铁骑突出,激越雄壮(第三乐段 高潮)
曲终收拨,戛然而止(曲终)
比喻、摹声、侧面烘托
音乐欣赏
欣赏古曲《十面埋伏》,用自 己的语言描绘出感悟到的内容



Hale Waihona Puke 出自京都: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 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 才华出众: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 溢的大诗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落魄失意: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敢 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 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 为何在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①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 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 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 ②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 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 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 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 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 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和 琵琶女虽然经历、地位不同, 但都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艰 难处境,生活都同样地飘零、 凄凉、失意。诗人把对琵琶女 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 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 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因 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 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所以能 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 同情。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此句描写音乐的诗句堪称绝唱。诗人 通过通俗新颖、生动恰切的比喻,不 但能唤起人们的想象,而且使读者对 乐声有了更为具体的感受,可谓形象 鲜明,韵味无穷;且乐声的富于变化, 使人觉得这位“平生不得志”的琵琶 女仿佛在向人们倾诉着满腔的怨愤和 哀愁。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左迁,贬官 明年: 第二年。今指今年下一年 委身: 托身,嫁的意思 贾人: 商人 命酒: 叫(人)摆酒。命,叫;酒,摆酒 畅快 快: 出官:京官外调 因为:因:于是;为:作,写 长句:指七言诗 作歌,名作动 歌: 字 言: 命名,取名 命: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特征
急促沉重 轻柔尖细 清脆圆润 悠扬婉转 缓慢低沉 沉咽暂歇 突然激昂 戛然而止
以声喻声,以形绘声
暗写

琵琶女有几次演奏?
略写

诗人送客闻琴 暗示沦落、被贬 “醉不成欢惨将别” 侧面烘托 “主人忘归客不发” 详写 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 音乐描写 明写

“感我此言”“却坐促弦”略写 “江州司马青衫湿”


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
送客 → 听曲 → 倾诉 → 感伤 → 重闻
文章情感基调如何?从那些句子可以看出?
极其孤寂伤感,凄凉落寞。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去司马青衫湿。
琵琶女
少年欢乐:年轻时色艺双绝,富贵子弟争献 宠,生活中充满欢乐,但以色取悦于人,饱 含悲苦; 晚年沦落: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动乱,门前 冷落,嫁作商人妇,转徙江湖,过着凄清生 活。 揭示封建社会中 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

诗人听了美妙的琵琶曲及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后, 最大的感慨是什么?为何如此说?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句道出了“无声”与 “有声”之间的辨证关系,道出了音乐上停 顿的奇特功效。在特定的场合下,乐曲的暂 时休止比连续不断的演奏更能触动人们的心 弦,更易让人受到感染。创造出了曲止情续、 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 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 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 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 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 技艺的高超绝妙。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 有着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著有《白氏长庆集》,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 著,歌诗合为事而 作”,继承现实主义 优良传统,是新乐府 运动的倡导者。
行:又叫“歌
行”,是乐府 歌辞的一种体 裁,源于汉乐 府,篇幅长, 句式灵活,用 韵自由,富于 变化。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 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 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 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 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 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 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 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五年 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 回长安。
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 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 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 成语“高山流水”, 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 比喻知己或知音, 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 也比喻音乐优美。 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 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 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 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 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 要好的朋友。 ——《列子· 汤问》 当人们在某个具体的情境中听到某种音乐时, 会与这种音乐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 这就是音乐的作用。
主旨
通过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及沦落天涯的 悲惨身世, 表现了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 抒发 了诗人谪居江州在政治上的失意之感,控诉 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
音乐描写
演奏之前,先写她 的调弦动作和神情, 有何作用?
“未成曲调先有情”, 说明她已先进入乐曲 中的境界。
喻体
急雨 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莺语花底 泉流冰下 冰泉冷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裂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