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教学设计
一、 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选修 3 — 1第二章《恒定电流》第 6节的附加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习 《实验:测导体的电阻率》的基础,
实验中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进行测量,
验结果的精确程度。

课标要求学生会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并会正确读数。

内容单独罗列出来,分别阐述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和读数方法,简洁明晰。

二、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初中物理已经学习过用刻度尺这种长度测量工具进行简单地日常测量,
高精准度和更高要求的测量,学生还没有办法。

这使得学习更高精度的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 器更有必要。

学生对于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各自的测量原理能够较好地理解, 但两者放在
一起之后,容易混淆。

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游标卡尺的构造及种类,了解螺旋测微器的结构,知道其各部分的用途及用法。

(2) 理解并掌握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原理。

(3) 掌握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理论学习、演示实验、 准确读数的目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刻度尺、游标卡尺、 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和便利, 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并掌握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学生会准确读数。

2、 难点:理解并掌握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
五、 多媒体与教学用具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教学演示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多媒体课件 六、 教学过程 教学阶 段
师:在初中我们学习过长度的
测量,那我们如何来测量一张纸 的厚度呢?
生:可用刻度尺先测量出 N 张相同厚度的纸的总厚度,再用总厚 度除以总张数,这样可以得到每张纸的厚度。

师:请你用自己的刻度尺测量物理教材中每一张纸(非封面)的 厚度并得出测量结果。

生:书的厚度是8.5毫米,总共50张,每张厚度为 0.17毫米。

师:读数的精确度是1mm ,”0.5”是估读的,有没有比刻度尺精确 度更高的测量仪器?
生: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
理,并会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准确读数。

可提咼实 教材把本节
但对于更 电脑模拟,使学生达到很好的掌握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
螺旋测微器的比较学习,认识测量工具精确度的提高,
感受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技术,并用科技改善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教学过程
教学目的 提出问题, 起学生注意 解决问题, 活原有知识
告知学习 标
1、 了解游标卡尺的构造和用法
游标卡尺教学用具演示介绍: 主尺上面的最小刻度为
1mm.游标
尺,紧固螺钉,外侧量爪,内测量爪,深度尺 电脑模拟动画演示游标卡尺的构造和功能。

师:在未测量时,主尺的 0刻度线与游标尺的0刻度线是对齐 的,测量物体长度时,物体的长度为主尺 0刻度线与游标尺0 刻度线的距离。

2、 理解并掌握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及读数方法 十分度
师:游标上有10格,总长度只有 9mm ,每格长 上的每格少0.1mm.移动游标,让游标尺上的第1 上的第1条刻度线对齐,两测量爪间的缝隙宽度是
量原理和读数方法。

两分钟后请同学 交流。

二十分度
生:游标上有20格,总长度只有19mm ,每格长
0.95mm ,比主 尺上的每格少0.05mm.移动游标,让游标尺上的第 1
新 课 教 学 呈现刺激材
料,介绍游标 卡尺的结构 和用法
讲解游标卡 尺的测量原 理和读数方 法。

小组自主学 习,交流共享
学习成果。

介绍螺旋测 微器的结构,
七、教学板书长度测量工具刻度尺
精确度
1mm
f十分度0.1mm
游标卡尺<二十分度0.5mm
1五十分度0.2mm
螺旋测微器0.01mm
八、教学评价与反思
使用本设计方案进行教学,学生能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清晰流畅,以三种长度测量工具的精确度的提高为主线,学生学得轻松,课后作业完成得好,完全能达到课前提出的三维目标。

但由于本节课设计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和读数方法的学习,以及三种长度
测量工具精确度的比较,理论知识较多,学生动手练习较少,学生对于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
器的读数方法掌握得不牢固。

加上生活中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机会不多,学生课堂
上学懂了,时间一长很容易遗忘。

所以,本节课应设置第二课时,加强对游标卡尺和螺旋测
微器的使用练习,加深学生对两种新的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