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流磁场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电流磁场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电流的磁效应,知道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2. 通过演示实验,提升观察能力。
3.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激发对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电流的磁效应。
教学难点:对电与磁关系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 教师展示手中用细线悬挂起来的小磁针,提问学生:如果不用手或者物体直接去触碰,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磁针转动呢?
2. 学生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出相应的评价。
3. 教师继续追问: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办法吗?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电流的磁效应》。
二、新课讲授
1. 教师讲解: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多次实验证明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2. 演示实验:介绍实验器材:电池、导线,开关和小磁针。
进行实验,闭合开关,观察小磁针的变化。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以物理兴趣小组为单位,针对小磁针为什么会发生转动进行小组讨论。
4. 学生讨论结果:小磁针发生转动的原因是导线通电后也像一个磁铁一样有了磁性。
5. 教师总结:通电导线周围会存在磁场。
三、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1. 提出问题: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和什么因素有关?
2. 演示实验:继续进行刚才的实验,改变电流方向,观察小磁针的变化。
3. 学生观察并得出结论: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四、磁场分布
1. 教师讲解: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2. 演示实验:展示通电螺线管,观察其周围的磁场分布。
3. 学生用小磁针测试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进一步理解磁场分布的特点。
五、安培定则
1. 教师讲解:安培定则,引导学生用手掌判断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2. 学生练习使用安培定则,加深对电流与磁场关系的理解。
六、课堂小结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流的磁效应。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对电流磁场有更深入的认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电流的磁效应,认识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对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