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行政法律文书[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案件完全事实报道
案件完全事实报道是指对已经发生的案件的侦 破、审理及判决方面的事实进行报道。
案件完全事实报道要强调对案件的处理结果(侦破、 判决)的表述,要通过对案件侦破、判决的报道,传 达案件事实中那些应当受到社会和公众排斥、唾弃的 因素,以及对案件及其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的关 注和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所表现出 的社会法制精神、凛然正气和为保一方平安而不惜牺 牲生命的崇高品格。这是其叙事寓意的集中体现。也 是媒体在报道案件完全事实时所应该期待的传播效应。
一般而言,报道的原则是:
危及广大公众利益的案件要在“第一时间”及 时报道。
影响面大、性质清楚的案件应在“第一时间” 报道。
不能形成媒体审判效应
媒体在报道案件事实时,应该遵循“无罪推 定”、“罪行法定”、“罪罚相当”的基本原 则,更何况在“第一时间”时,有关方面对案 件事实的了解仅仅还停留在“发案”阶段。正 确的做法是,在报道时,媒体应该保持一种 “中立”的态势,严格遵循客观、公正、准确 的原则,只报道已发生的事实,而不做任何结 论。
特别提醒
上诉状与申诉状的区别
第十一章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文 书(上)
第一节 公安交通管理简易程序处罚 决定书
一、概念
《公安交通管理简易处罚决定书》是公安机关 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警察对在执勤、执法过程 中当场发现的违法行为按照简易程序进行行政 处罚时制作和使用的决定性文书。
二、适用情境
(一)交通警察按照简易程序现场或非现场对 机动车驾驶人作出200元(含)以下罚款的处 罚决定。
三、案件消息的报道要求
案件消息报道的核心要求是满足受众的安全需 要。
案件消息的倾向性应该隐藏在对事实的客观叙 述中,用事实本身的逻辑展开新闻,揭示事物 真相。
后续报道有两种形式:结果报道和系列报道。结果报 道是承接案发报道,报道该案件已被公安机关侦破或 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的事实,作为一种技巧,在结果 报道中,应将案发报道作为消息的背景事实加以处理, 要避免的是,在报道破案或判决时不提发案或简单的 归一句“本报某某日已报道”。后续报道的另一种形 式是系列报道,也可称之为同步追踪报道。从案件发 生一直到案件破获或判决,进行追踪报道,目的是让 公众全面了解案件事实。
三、材料来源
复议申请人的复议申请; 被申请人的答复; 复议机关自己的调查取证。
第十章 公安行政诉讼文 书
第一节 行政上诉状
一、概念
行政上诉状,是行政诉讼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 的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向其 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请求撤销、变更原审判 决或者重新审理而制作的诉讼文书。
案件事实可以作为新闻报道的价值在于:
它可以向公众提供社会安全的信息。 它可以向公众提供禁止的行为示范,使公众自
觉将自己的言行纳入社会道德和社会法制的规 范。 案件消息还可以对公众起一种警示作用。 案件消息在提高公众的法制意识、增强对罪与 非罪的辨别能力方面,具有直观、形象的教育 意义。
二、案件消息的报道规则
一、概念
公安行政处罚告知笔录是公安机关在按照行政 处罚的一般程序办理行政案件过程中,记载告 知内容和被处罚人对告知事项的陈述和申辩内 容的文书。
二、主题
《公安行政处罚告知笔录》的主题是告知被处 罚人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内容。
三、材料来源
违法嫌疑人的供述、受害人陈述和公安机关调 查到的事实与物证材料。
二、主题
通过对案件事实的叙述和证据的列举,说明原 审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存在瑕疵,请求 上一级人民法院撤销、变更原审裁判或重新审 理。
三、材料来源
公安机关对案件事实的调查。
写作技巧
上诉请求部分请求意思要表达明确、具体,语言 简洁凝炼。
上诉理由部分要做到理由充分有力。对一审判决 或裁定认真研究,注意发掘其存在的错误或不当。 然后,有针对性地据理力争。
(一)数量控制原则
案件消息报道的数量控制原则就是通过对一定 时间内案件事实数量控制的报道,形成一种客 观、真实的“拟态环境”,使新闻报道更真实、 更本质的反映社会现状。
(二)案件处理结果优先报道原则
已经破获和已经判决的案件事实,客观上是向 公众表明社会法制的力量,尽管有犯罪案件发 生,但依靠国家的司法力量,完全可以保证人 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犯并进而传达“犯罪 必受惩罚”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大于仅仅报道 案件发生的信息,才有利于形成社会法制的舆 论氛围。
第三节 公安行政案件听证文书·听 证笔录
一、概念
听证笔录是公安机关在举行听证时,记录听证 过程和内容的法律文书。
二、主题
听证笔录的主题是通过记录举行听证的案件的 听证过程和听证内容,反映公安行政案件的听 证情况。
三、材料来源
公安机关办案人员的当庭陈述、违法嫌疑人的 当庭辩述和案件调查中收集到的有关物证材料。
第九章 公安行政复议文书
第一节 复议案件登记表、审 批表
一、概念
公安机关复议案件登记表、审批表是公安机关 复议机构在接到行政复议申请后的5日内进行 审查,填写相关意见的表格式文书。
二、主题
公安机关行政复议机构接到行政复议申请后, 经审查填写出相关意见,表明对复议案件的受 理和审查。
三、材料来源
三、材料来源
人民法院送达的原告起诉状副本; 人民法院送达的上诉人的上诉状; 公安机关原处理裁决书; 调查获取的证据材料。
写作技巧
熟悉案情,掌握材料。 驳立结合,依法论理。 简明朴实,按时提交。
第四节 行政(诉讼)申 诉状
概念
行政申诉状也称行政申诉书,是行政诉讼当事 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 有错误的,向原审人民法院或其上一级人民法 院提出再审请求的诉讼文书。该申诉状也可同 时提交人民检察院。
第二节 侦破通讯
一、侦破通讯的概念
侦破通讯(也称侦破报告或侦破纪实)是案件 新闻中对公安机关侦破犯罪事实进行详细、具 体报道的一种新闻体裁,是法制宣传的一种基 本载体,其报道的内容是侦破与犯罪。
三、材料来源
公安机关对案件事实的调查。
第三节 行政复议决定书
一、概念
行政复议决定书是行政复议机关在查清复议案 件事实的基础上,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规 定,对复议案件作出处理决定的法律文书。
二、主题
行政复议机关在查清复议案件事实的基础上, 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规定,对复议案件作 出维持、撤销、变更及履行的决定。
第八章 公安行政法律文 书
第一节 检查笔录
一、概念
检查笔录是公安行政执法人员在依法对违法嫌 疑人或者可能隐藏违法嫌疑人或者证据的场所 进行调查或检查时,记录调查或检查情况的文 书。检查笔录经核实后是认定案情的重要证据 之一。
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36、38条,《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 定》第68、87条。
(二)对单位处以罚款。
第十二章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文书 (下)
第一节 受理交通事故案件登 记表
一、概念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案件报警 时,记载报警人报案内容以及案件有关情况而 制作和使用的文书。
二、主题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报警人对发生的交 通事故案件的报警。
三、材料来源
报警人对发生的交通事故案件的陈述。
(二)交通警察对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和乘 车人作出罚款的的处罚决定。
第二节 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 决定书
一、概念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警察对在执勤、 执法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行为按照一般程序作出 处罚决定时制作和使用的决定性文书。
二、适用情境
(一)对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人作出二百元(不 含)以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的处罚决定。
二、主题
通过对公安机关为了收集违法证据依法对违法 嫌疑人或者可能隐藏违法嫌疑人或者证据的场 所进行调查或检查的情形记录,真实反映检查 过程和结果。
四、材料来源
公安行政执法人员在依法对违法嫌疑人或者可 能隐藏违法嫌疑人或者证据的场所进行调查或 检查中获得的证据材料。
第二节 公安行政处罚告知 笔录
二、主题
通过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现场、 与交通事故有关的痕迹进行勘查以及调查访问 的情况的记录,反映交通事故现场的真实情况。
三、结构解析与内容要素
正文·现场勘查的内容
1、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2、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 3、车辆安全技术状况。 4、当事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及导致交通事
写作规则
要“吃透"案情,详细占有材料 要注意用语的恳挚、平和 不能超越代理权限
第三节 行政(诉讼)答辩 状
一、概念
行政(诉讼)答辩状是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 (被上诉人)的公安机关对原告(或上诉人) 提出的诉讼请求和理由进行答辩的诉讼文书。
二、主题
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被上诉人)的公安 机关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原告(或上诉 人)提出的诉讼请求和理由进行答辩,充分说 明公安机关实施行为的合法性
主要采用驳论方式。一般是先摆不服原裁定或判 决的论点,然后再进行反驳,具体有两种:一是 对原审判决或裁定中存在的错误或不当加以综合 概括,将其归纳为几点,然后集中力量进行反驳; 二是边叙述边反驳,即将概括出来的几点分别摆 出,摆一个驳一个。
第二节 行政诉讼被告代理 词
概念
行政诉讼被告代理词是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 公安机关的诉讼代理人(包括法定代理人、委 托代理人和指定代理人)根据公安机关的明确 授权范围依法参加诉讼活动,行使法律规定的 诉讼权利,在法庭辩论阶段所作的书面发言。
四、案件消息的报道类型
(一)预警消息
通过对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公民 人身财产安全的案件事实进行报道,告诉公众 此类案件的发生特点、发生规律,披露某些案 件的作案手段,以提醒公众提高警惕,避免类 似被害情况再次发生。这类消息叫做预警消息。
(二)案件本体事实报道
案件本体事实报道是指对新近发生的案件事实 进行报道,它只报道案件发生和警方接报案时 的情况,也称发案报道。
第四节 公安行政案件听证文书·听 证报告书
一、概念
听证报告书是听证主持人在听证结束后,经组 织听证人员评议,就听证情况及听证人员对该 案件的意见,以书面形式向公安机关负责人所 作的报告。
二、主题
听证报告书是听证主持人就听证情况向公安机 关负责人所作的书面汇报。
三、材料来源
听证笔录以及听证人员的评议。
故的过错或者意外情况。 5、与交通事故有关的道路情况。 6、其他与交通事故有关的事实。
第十三章 新闻文体写作
第一节 案件消息
一、案件消息的概念
案件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案件发生 和公安机关、法院、人民检察院对案件的处理 的消息种类。案件消息是对在社会现实中发生 的有悖于社会道德和社会法制的、影响到公众 生活和财产安全的事情以及公安机关对这类事 情的处理过程的事实的报道。
第二节 交通事故立案登记 表
一、概念
《交通事故立案登记表》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 部门对受理的交通事故案件,认为符合交通事 故案件立案的情形,决定立案时制作和使用的 内部审批的文书。
第三节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 笔录
一、概念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笔录》是公安机关交通管 理部门的勘查人员,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规 定,运用调查交通事故案件的科学方法和现代 技术手段,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时, 完整、准确地记录与交通事故有关的时间、地 点以及车辆、道路、物品、人身、尸体等的痕 迹与情况和对当事人、证人的调查访问的文字 材料。
(三)案件消息的负面报道、正面 效应原则
案件消息在无法避免对犯罪过程进行报道时, 必须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事实层面的分析、事实叙述角度的选 择等技巧,强化犯罪必受打击的正面效应。
(四)不影响法律评判原则
在警方没有对案件作出判断之前,事实叙述中 不要出现作者的判断句,任何不适当的判断都 可能误导受众、影响法律的公正评判。
申请人的行政复议申请书
第二节 行政复议答复
一、概念
行政复议答复是指作为被申请人的公安机关在 公安行政复议活动中,针对申请人向行政复议 机关提出的复议申请进行回答和辩解的一种法 律文书。
二、主题
作为被申请人的公安机关在公安行政复议活动 中,针对申请人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的复议申 请进行的回答和辩解。给自己的行政行为作出 一种合理的解释,以便于在行政复议活动中取 得有利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