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二)理综化学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二)
理科综合试卷
本试卷分卷I 和卷II 两部分;卷I 为选择题,卷II 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I (选择题,共47分)
注意事项:1.答卷I 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
1~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生产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羊毛衫 B.汽车轮胎 C.铝合金门窗 D.玻璃钢餐桌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酸雨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分数计算,氧气大约占21%
D.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反应后剩余气体是稀有气体
3.图1所示为4种不同物质.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表示的一定是氧化物
B.②表示的一定是混合物
C.①③④表示的一定是纯净物
D.③④表示的一定是单质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 2242CH 2O 2H O CO =++ 氧化反应
B.
化合反应
C. 置换反应
D. 2322H CO H O =CO +↑
分解反应
5.图2所示是木炭燃烧实验,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相符的是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木炭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对比②和③中木炭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C.在③中木炭最终熄灭的原因是温度降到了木炭的着火点以下
D.在④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燃烧是化学变化 6.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7.图3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①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③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D.④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过量 8.图4所示事例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灯泡发光
B.风力发电
C.太阳能供热
D.烧火取暖
9.下列理化知识的应用正确的是 A.利用金属铝制作菜刀
B.利用超导体材料做电炉的发热丝
C.利用二氧化碳灭火
D.利用烧碱改良酸性土壤
10.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变化的是
①氧气的氧化性和木炭的还原性②水的汽化和干冰的升华
③氯化钠的溶解和蔗糖的结晶④盐酸的酸性和氢氧化钠的碱性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11.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体温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
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
D.5 ml酒精溶解在10 ml水中总体积小于15 ml------------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12.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保险丝烧断了用铜丝代替
B.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C.电器失火时,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D.在房间内放一盆水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13.下列各组物质,在通常情况下全部属于导体的一组是
A.金属、食盐水、橡胶
B.塑料棒、石灰水、铅笔芯
C.陶瓷、油、干木棒
D.硫酸铜溶液、水银、氢氧化钠溶液
14.根据图5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乙实验说明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C.丙实验可证明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反应
D.丁实验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8.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图16所示装置进行导电性实验。
(1)将装置与低压直流电源连接后,会亮起来的小灯泡是 (选填“①”或“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
其原因是。
(2)向烧杯A、B中分别加入适量的同一种物质 (选填物质序号)并充分混合,可以使亮的小灯泡熄灭、不亮的小灯泡变亮。
A.硫酸铜溶液
B.澄清的石灰水
C.氢氧化钡溶液
D.碳酸钙粉末
29.理化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1)包饺子的食材有面粉、韭菜、瘦肉、植物油、食盐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
(2)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化学反应,铁锈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3)从海水中获取食盐晶体,使用蒸发结晶而不是降温结晶的方法,其理由是。
(4)用活性炭可吸收新装修房间中的有害气体,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作用。
30.根据图17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①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操作。
玻璃棒的作用是。
(2)实验②是甲、乙两名同学为测定某土壤的酸碱度,分别取土样与水混合。
充分混合并静置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若甲同学的测定结果为pH= 9,则乙同学的测定结果应为pH (选填“>”“<”或“=”)9。
(3)实验③是验证浓硫酸的性的实验。
实验现象是。
31. A~1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8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B是黑色固体氧化物,C是气态氧化物,E是常见的溶剂,Ⅰ是蓝色沉淀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③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①的现象是。
35.参观溶洞后,同学们对洞中“石笋”的形成产生了兴趣。
[查阅资料]
(1)溶洞中石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会化合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HCO3)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当碳酸氢钙受热时,会分解生成碳酸钙沉积在洞底,最终形成“石笋”。
[提出问题]碳酸钙真的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吗?
[进行实验]小明将图22所示①②装置连接进行实验,依据装置②中现象,得出碳酸钙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结论。
[交流讨论]小刚认为上述实验结论的得出不够严谨,还有可能是与碳酸钙反应。
[改进实验]小红设计了图23所示装置并按“M→______→N”(选填“ab”或“ba”)的连接顺序与图22装置进行组合,再次进行了实验,证明了“碳酸钙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图23中X溶液可以是 (选填“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拓展应用]
(1)水中含有较多碳酸氢钙时会导致水质偏硬,生活中利用操作可以便捷地降低水的硬度。
(2)当水中含有较多氯化钙时,在不改变水的酸碱度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加入适量 (选填序号)来降低水的硬度。
A.食盐
B.蔗糖
C.纯碱
D.食醋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36小题5分,第37小题6分,第38小题7分,共18分。
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36.某兴趣小组按照图24所示实验过程测定一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实验过程中,用电子天平测得不同时刻装置及药品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相关数据见下表。
请计算:
(1)共生成气体 g。
(2)计算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答案
(2)烧瓶内水面上方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28.(1)①稀硫酸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2)C
29. (1)面粉
(2)氧气
+3
(3)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明显(合理即可)
(4)吸附
30. (1)引流
(2)取上层清液滴在pH 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
(3)吸水
烧杯 1内壁的水雾较快消失 31. (1)Cu(OH)2
(2)用于加热(或制熟石灰,合理即可)
(3) ()232Cu 2AgNO Cu NO 2Ag +=+
(4) 黑色固休逐渐消失,得到蓝色溶液(合理
即可)
35. [查阅资料]
[进行实验]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然后再变澄清
[交流讨论]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遇水形成的盐酸 [改进实验]ba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拓展应用](1)煮沸
(2)C
36. (1)0.2
(2)解: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65 2 X
0.2 g
6520.2x g
=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