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盐湖区高二下学期语文验收检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盐湖区高二下学期语文验收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B . 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C . 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里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
D . 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欧洲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9高三上·丰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送客
欧阳明
夜里下过小雨,地里吸足了水分。
太阳一早就出来了,暖乎乎的。
地早翻出来了,种子也早备好了,总算等到这样一个播种的好天气啦!
可老王下不了地,得陪亲家!
亲家三天前就来了,一个人,说是想看看外孙。
亲家母咋没来呢?见面的时候,老王问。
上庙子去了。
亲家说。
亲家有一年多没过来了。
几十里远呢,来一趟不容易。
老王就打肿脸充胖子,大鱼大肉地款待,还放下农活,陪亲家东拉西扯摆闲龙门阵。
原以为亲家看看外孙就会走,可三天过去了,看不出有要走的意思。
老伴脸上早就挂不住了,昨晚对老王说,是不是吃好了,不想走?要不,明天就不办酒办肉了?
不办显得我们小气。
老王说。
没钱了,咋办嘛?
借!估计明天就会走了。
老王说。
可吃过早饭,亲家还是没走的意思。
看着大好天气就这么白白溜走,老王急得发毛,但面子上却不敢表露出来,只能笑眯眯地,继续陪着亲家东拉西扯地闲聊。
老王,过来提潲桶!
老王刚把卷好的叶子烟递给亲家,就听见老伴在灶屋里喊。
一进灶屋,老伴就咬着老王的耳朵,小声说,别陪他摆龙门阵了,想法让他走!一边说,一边拿眼去瞟灶屋的门口。
他不说走,有啥办法?总不能直接叫他走吧?老王说。
管你的,不叫他走,我就走!老伴说完,自己提着潲桶去了猪圈。
即刻,猪圈里就传来了猪的叫声和老伴的骂声,死瘟丧,叫啥?只晓得吃,又不长肉,明天弄去杀了你,看你还叫不叫!
老王怕亲家听到老伴的骂声怄气,赶忙给亲家把烟点上。
然后,搬了条凳子,坐在亲家对面。
看亲家的脸色,没有什么变化,心里才踏实了许多。
几口烟过后,老王叭地一声,吐出一口酽痰,用鞋底来回磨了三次。
然后,清了清牛毛肚一样粗糙的嗓子,对亲家说,亲家母到庙子住多久啊?
一周,说是打佛七。
老王知道,打佛七就是到庙子念经,要七天。
就哦了一声,顿了顿,又问,你家地里下种没有?
没有。
再不种就错过季节,没啥收成了。
错过就算了,反正也卖不了几个钱。
亲家说。
吐出一团白烟。
老王突然找不到话说。
一个劲儿把叶子烟抽得吱吱叫唤,像在喊痛。
这时,院子里突然来了几只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不停地在树枝上跳上跳下的。
鸟们叫喳了一会儿,就轰地一声飞走了。
但没过多久,又飞了回来,叽叽喳喳地又叫。
老王抬头眯起眼睛看了一会儿,突然弯腰捡起几块瓦片。
做啥呢?亲家问。
赶鸟!狗日的,要走不走的,叫得人心烦!老王说完,手中的瓦片就飞了出去。
鸟受到惊吓,轰地一声,全飞走了。
走了,就没再回来。
亲家无语,一个劲儿把叶子烟抽得吱吱叫唤,也像在喊痛。
连续抽了几口烟后,亲家突然起身,烟锅往凳子上狠狠地一敲,将里面的半截叶子烟磕在地上,狠狠踩了几下,就往外走。
做啥呢?老王问。
回家!
反正你也不忙,再多住几天嘛。
老王劝。
不了,得回去看看田里的水。
亲家说。
当地农村,喜欢在谷子收割前,把田里的水放干,待打完谷子后,再种上一季油菜,好多点收入。
以前没放嗦?老王问。
放了,口子挖浅了,狗日的,要流不流的!亲家说。
说完,拍了拍屁股上面的灰,抬脚就冲出了院坝,头也没回。
望着亲家的背影,老王笑得像颗核桃。
(选自《四川文学》2011第1期《送客》)
(1)请简要分析小说第一段划线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2)小说中老王夫妇多次暗示亲家回家,请简要概括。
(3)简要概括小说中老王的形象。
3. (9分) (2019高二下·西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下面小题。
近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兴通讯激活拒绝令一事,让自主创新的议题备受关注。
不少人提到的“缺芯少魂”一词,也让自主研发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问题,进入公众视野。
如果说芯片是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世界的硬件“神经中枢”,操作系统则是让计算机硬件具备“灵魂”的基础。
作为最基础、最底层的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十分重要,有了操作系统,冰冷的机器才有“生命”,人们才有机会赋予其更多功能。
长期倡导自主开发操作系统的倪光南院士做过比喻,操作系统就好像地基,应用程序就好像地基上的房子。
谁掌控了操作系统,谁就掌握了小到一台电脑、大到一个网络的“开关键”,甚至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去掌控所有的用户信息和操作行为。
因此,操作系统事关信息技术竞争力,更关乎国家信息安全。
研发出一款国产操作系统,像微软 Windows系统一样供广大用户使用;是我国科技人员的夙愿。
经过刻苦攻关,我们取得了包括银河麒麟、普华操作系统等在内的一部分成果。
不过,研发一款通用的操作系统并广泛应用,难度超乎想象。
以 Windows系统为例,有人甚至用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来形容其研发工程之庞大。
而且, Windows还经历了多个版本的更新,每一次升级也耗费了不少成本。
然而,一款操作系统的成功,蕴藏着巨大价值。
它能构建起一个包括硬件开发者、应用软件开发者和用户在内的上下游生态链条和产业空间,围绕操作系统形成“生态圈”。
同时,这也为后来者构筑了壁垒:即使研发出新的操作系统,也很难再去改变既有格局。
正如有人说的,除非出现颠覆性的机会,否则很难改变这种现状。
奋力自主创新、实现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才能真正维护网络安全,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当年王选院士立足创新前沿,自主攻克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不仅改造了传统铅字印刷行业,还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电子出版产业。
回溯改革开放40年,正因唱响了自主创新的主旋律,我们才创造出网络大国、科技大国的气象,也才拥有了向网络强国、科技强国进发的底气。
今天,我们亟须开启新一轮全球视野下的自主创新浪潮,让芯片、操作系统以及高端制造装备等关键领域不再有“卡脖子”的隐忧。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领导人强调,“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
筑牢自主创新的理念和信念,攻坚克难,久久为功,我们的科技强国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摘编自余建斌《开启全球视野下的创新浪潮》,《人民日报》2018年4月25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缺芯少魂”一词让研发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问题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B . 操作系统是最基础、最底层的计算机软件,它会让冰冷的机器有“生命”。
C . 芯片是计算机的硬件“神经中枢”,是让计算机硬件具备“灵魂”的基础。
D . 谁掌控了操作系统,谁就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去掌控一些用户的信息和操作行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由“中兴事件”引出“自主研发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话题,对研发的重要性、难度、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B . 第二段作者通过倪光南的比喻,阐明了计算机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操作系统的重要性。
C . 第三段采用喻证法,指出 windows系统研发工程庞大,升级需要耗费许多成本,论证了研发一款通用的操作系统并广泛应用难度很大。
D . 文章在结尾强调了我国在信息领域要加快推动核心技术的突破,要自主创新,攻坚克难,持之以恒。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长久以来,我国科技人员一直想研发出一款国产操作系统供广大用户使用,经过刻苦攻关,目前取得了一些成果。
B . 成功的操作系统能构建起一个生态链条和产业空间,后来者很难改变既有格局,除非出现颠覆性的机会。
C . 回溯改革开放40年,我们国家之所以成为网络大国和科技强国,是因为我们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
D .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我们必须解决在芯片、操作系统以及高端制造装备等关键领域被“卡脖子”的问题。
4. (12分) (2019高一上·大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说话
贾平凹
我出门不大说话,是因为我不会说普通话。
人一稠,只有安静地听,能笑的也笑,能恼的也恼,或者不动声色。
口舌的功能失去了重要的一面,吸烟就特别多,更好吃辣子,吃醋。
我曾经努力学过普通话,最早是我补过一次金牙的时候,再是我恋爱的时候,再是我有些名声,常常被人邀请时。
但我一学说,舌头就发硬,像大街上走模特儿的一字步,有醋熘过的味儿。
自己都恶心自己的声调,也羞于出
口让别人听,所以终没有学成。
后来想,伟人也不都说普通话,我也不说了。
而我的家乡话外人听不懂,常要一边说一边用笔写些字眼,说话的思维便要隔断,越发觉得说话没了激情,也没了情趣,于是就干脆不说了。
数年前同一个朋友上京,他会普通话,一切应酬由他说,遗憾的是他口吃,话虽说得很慢,仍结结巴巴,常让人产生没有气儿了、要过去了的危险感觉。
偏有一日在长安街上有人问路,这人竟也是口吃,我的朋友就一语不发,过后我问怎么不说,他说,人家也是口吃,我要回答了,那人以为我是在模仿戏弄,所以他是封了口的。
受朋友的启示,以后我更不愿说话。
有一年夏天,北京的作家莫言去新疆,突然给我发了电报,让我去西安火车站接他。
那时我还未见过莫言,就在一个纸牌上写了“莫言”二字在车站转来转去等他,一个上午我没有说一句话,好多人直瞅着我也不说话。
那日莫言因故未能到西安,直到快下午了,我迫不得已问一个人X次列车到站了没有,那人先把我手中的纸牌翻了个个儿,说:“现在我可以对你说话了,我不知道。
”我才猛然醒悟到纸牌上写着“莫言”二字。
这两个字真好,可惜让别人用了笔名。
我现在常提一个提包,是一家聋哑学校送我的,我每每把“聋哑学校”的字样亮出来,出门在外觉得很自在。
不会说普通话,有口难言,我就不去见领导,见女人,见生人,慢慢乏于社交,越发瓜呆。
这么说的时候,心里很悲哀,恨自己太不行,自己就又给自己鼓劲。
所以在许多文章中,我写我的出生地绝不写是贫困的山地,而写“出生的地方如同韶山”;写不会说普通话时偏写道:普通话是普通人说的话嘛!我虽不会说普通话,但我会骂人,用家乡的土话骂,很觉畅美。
一个和尚曾给我传授过成就大事的秘诀:心系一处,守口如瓶。
我的女儿在她的卧房里也写了这八个字的座右铭,但她写成:心系一处,守口如平。
平是我的乳名,她说她也要守口如爸爸。
不会说普通话,我失去了许多好事,也避了诸多是非。
世上有流言和留言——流言凭嘴,留言靠笔——我不会去流言,而滚滚流言对我而来时,我只能沉默。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不会说普通话,别人说普通话“我”也不全能听懂,只有安静地听,能笑的也笑,能恼的也恼,或者不动声色。
B . “普通话是普通人说的话嘛!”,作者不是贬低普通话及说普通话的人,而是表明不会说普通话也无可厚非,不必拘泥于世态人情而深受困扰。
C . 文章语言平实、幽默,如在火车站等候作家莫言的事,出门带着聋哑学校的提包的事,很生活化,又令人忍俊不禁。
D . 文章通过多件小事的叙述,写出了自己不会说普通话的种种窘迫;又通过女儿化写的座右铭渗透出“我”对于家乡话的坚守。
(2)文中“我”自始至终不会说普通话,有哪些原因?请分点概括。
(3)分析划线句子在全文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20高二上·大庆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
本名议,世江东大族。
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
袁术与康有隙,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
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
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
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逊后诣都,言次,称式佳吏,权曰:“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逊对曰:“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
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也。
”权曰:“此诚长者之事,顾人不能为耳。
”
黄武元年,刘备率大军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督朱然、潘璋等五万人拒之。
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先遣吴班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欲以挑战。
诸将皆欲击之,逊曰:“此必有谲,且观之。
”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逊曰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
其后,逊上疏欲击备,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衔持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
”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
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
”乃先攻一营,不利。
诸将皆曰:“空杀兵耳。
”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
”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
一尔势成,破其四十馀营。
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
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
备因夜遁,驿人断后,仅得入白帝城。
初,孙桓别讨备前锋于夷道,为备所围,求救于逊。
逊曰:“未可。
”诸将曰:“孙安东公族,见围已困,奈何不救?”逊曰:“安东得士众心,城牢粮足,无可忧也。
待吾计展,欲不救安东,安东自解。
”及方略大施,备果奔溃。
桓后见逊曰:“前实怨不见救,定至今日,乃知调度自有方耳。
” 加拜逊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即改封江陵侯。
(节选自《三国志•陆逊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逊曰/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
B . 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逊曰/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
C . 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逊曰/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
D . 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逊曰/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幕府,本指将帅在外的营帐,后亦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
仕幕府,指在文武官署中担任一定官职,做军政大吏的佐助人员。
B . “出”,指官员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
“出”一般指贬官,有时也指平调。
古人一般以出任京官为荣。
C . “诣都”,是到京城,到朝廷的意思,和它同义的词还有“诣阙”、“谒阙”。
“诣阙上书”指越级上书中央司法机关申冤。
D . “领”即加封、兼任,是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或官职较高的官员兼任级别较低的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陆逊少年不幸,年轻有为。
陆逊年少时失去父亲,跟随堂祖父陆康长大,二十一岁就到孙权的幕府中做官,历任东西曹令史。
B . 陆逊一心为国,不计私仇。
会稽太守淳于式上奏章揭发陆逊非法掠夺百姓,而后来陆逊却在孙权面前称赞他是好官。
因为陆逊认为淳于式是为民着想,且互相诋毁的风气不可助长。
C . 陆逊胸有谋略,坚持己见。
刘备派吴班带人挑战。
吴将都想要迎击刘备,陆逊认为必定有诈,没有出战,使刘备的计策失败。
等时机成熟,才火烧了刘备四十余营,大获全胜。
D . 陆逊用兵奇巧,调度有方。
在与刘备的作战中,在对方军队疲惫,士气沮丧时才寻找战机出战;在孙桓被围求救时,陆逊观测到孙桓得人心,城牢粮足,不需要去救,就能解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
②初,孙桓别讨备前锋于夷道,为备所围,求救于逊。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17高三上·贵阳开学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这首诗通过描写送别友人严士元途中所见景色,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当下处境的感叹。
B . 诗歌一,二句写景叙事,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诗人与友人严士元在水国江边偶然相遇,驻桨停船,短暂停留。
C . 诗人善于写景,三,四句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得看不见,“落”的听无声,可见诗人观察入嫩,下笔精细。
D . 诗人运用远近结合的手法,“细雨” “闲花”是近景,“斜日”“绿草”是远景,描写出水国阖闾城的春日风光。
E . 诗人善用婉曲,表面写春寒,实际写心寒:表面写静景,实际写心境;表面写江水,实际写相思:皆为双关意。
(2)诗歌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 (3分) (2019高一上·玉溪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岸势参差、源头悠远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西湖景色怡人,诗人意犹未尽,流连忘返。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点名送别之地和友人将去之地,描绘出一幅意境开阔画面是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8. (5分)(2019·四川模拟) 下面是一则面试通知书,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先生(女士):您好!
感谢您对我公司的关注,我们通知您荣幸地通过了初选,为加强沟通和了解,恳请您于约定时间来我公司小试牛刀。
一,面试时间:2019年4月15日9点(身份证与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要带起)。
二,公司地址:四川省××市×××路××号
三,联系人:张三
四,联系电话:××××
预祝您取得优异成绩,旗开得胜!
××××公司人事部
2019年4月10日
9. (5分) (2017高三上·宁波期末) 仿照划线的句子的句式,请以一位作家为例,续写下面这个句子。
悲观和乐观,都起源于个人的感觉,而且常是偏重主观的感觉。
悲观主义者不管外界的处境如何,总能从中我到一些让自己沮丧败兴的生活因子。
譬如柳宗元,登山游玩,他想到的是仕途坎坷;雪中垂钓,他体验的是孤独凄清。
譬如卡夫卡,优裕的家境,会让他觉得无比压抑;严谨的制度,会让他觉得无比苦闷。
而乐观主义者不管外界的处境如何,总能我到使自已快乐超来的生活因子,譬如________。
譬如海明威,战壕写稿,他姿意着人生的快意恩仇;远海捕鲸,他饕餮着自然的慷慨伟岸。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9高三上·吉林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2017年5月31日,肯尼亚人心中的“一号工程”蒙内铁路正式建成通车。
蒙内铁路的建设全部采用“中国标准、技术、装备和管理”,是中国铁路全产业链“走出去”的成功案例。
②丁秋歌生于1966年,长在河南农村。
在她年轻时,从没想过在2018年,52岁的自己还能出国旅游。
出国之前女儿小张曾担心过语言问题。
小张说:“家里人都不会讲英语,我还准备了很多翻译的工具,但发现当地中国游客不少,许多商家也会讲中文”。
③敞开大门,形成对流,新鲜空气吹进来,中国在与世界的交流中,变得更加自信,更加从容,更加坚定。
——人民日报《开放是中国当代鲜明的标志》
改革开放推动了越来越多中国人走出国门,同时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繁盛,读了上述材料,你对如何自信的与世界交流有了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1、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1、
5-2、
5-3、
5-4、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1、
6-2、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1、
7-2、
7-3、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8-1、
9-1、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