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樊剑华
来源:《审计与理财》2011年第09期
为保障居民基本医疗,全面落实“民生工程”目标任务,构建和谐社会,2007年初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由于各级领导重视,经办管理和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群众受惠程度明显提高,并逐步向居民“小病及时治疗,慢性病及时防治,大病及时救助”目标迈进,工作成效较明显。
但由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刚开展不久,城镇居民对参保认识不足,工作人员又没有成功经验可取,所以,笔者最近在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审计调查工作中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参保意识不很强。
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宣传形式单调,使党的惠民政策没有进入千家万户,深入人心,导致城镇居民参保率不到50%。
2.参保人员有水份。
因医保管理机制不健全,医保部门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参保人员任务,争取更多的上级补助资金,以弥补医保基金不足,有虚报参保人数现象。
3.管理机制跟不上。
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城镇居民无病不参保,有病才参保,大病参保多,加之网络建设滞后,医保局和院方不是垂管单位,因此,医院大处方、冒名顶替住院和挂床现象难以控制。
4.人员素质待提高。
由于医保局成立时工作人员未实行公开招聘,大部分是关系户从有关单位抽调组成,又没经过专业培训,业务不熟悉,导致工作差错多。
当然,上述存在问题原因是诸多方面的,因此,要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做到应保尽保,惠及于民,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扩大宣传覆盖面。
医保部门应联动搞好宣传活动,建立居民医保政策宣传长效机制,可采取新闻媒体、宣传月、墙报板报、医保知识问答、宣传单、宣传册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多样形式,广泛宣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让能够惠及千家万户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家喻户晓,从而达到应保尽保的目的。
2.增强政策吸引力。
居民参保实行的是个人缴费、政府补助、社会扶持相结合的筹资模式,若适当提高财政补助资金额度,合理确定个人缴费负担,增加待遇项目,提高待遇标准,为妥善解决居民患大病后顾之忧,建立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让患者感受医疗保险政策的恩惠,从而提高居民参保积极性。
3.完善制度落实处。
建立和完善统一政策制度、统一基金管理和使用、统一业务经办管理、统一监督管理、统一网络管理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五统一”运行机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并真正落到工作实处,有效解决各城区基金分块运作,抗风险能力弱,居民跨地区看病难的问题。
4.强化培训上水平。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成效如何,工作人员素质是关键,因此,招聘人员要严格把关,在岗人员能换则换,不能换则强化业务知识培训,以不断提高适应工作的整体水平,只有综合素质提高了,工作责任心强了,才能提高为居民方便快捷服务水平。
5.保障经费出成效。
由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刚刚起步,办公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都不完善,网络管理系统的信息软件开发和硬件建设都未完全建立,因此,只有财政大力支持,保障工作经费,才能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卓有成效。
(作者单位:南昌县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