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期中-瑞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安中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历史(文科)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14年7月28日,在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的当天,法国大使遵照其政府的指示向俄国外交大臣声明:“在必要的时候,法国完全准备履行它作为一个盟邦的义务。

”法俄两国成为“盟邦”是在
A.1882年 B.1892年C.1904年D.1907年
2.丘吉尔说:“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究竟是哪一个国家…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具有支配力的暴君。

因此.我们不要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

如果情况有变.我们同样可以亲德反法。

”这一说法反映出来英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A.民族自决 B.势力均衡 C.绥靖主义D.严守中立
3.一战后期,德国成立了“战时粮食公司”、“中央饲料局”、“中央马铃薯局”、“战时动植物油脂管理委员会”、“中央水果蔬菜局”等机构,主要是因为
A.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B.逐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 D.战争促使政府改变职能
4.美国的史学家鲍德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中说:“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

”鲍德温此言
A.批评了极端民族主义 B.表达了自己的民族观念
C.肯定了民族解放运动 D.总结了人类历史行动
5.某士兵回忆道:“毒气久久不散。

我还看到一些中毒的战友一连几天咳嗽着……”上述情形最早可能出现于下列哪次战役中
A.索姆河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日德兰海战
6. 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电影《我的1919》出现了一些有关巴黎和会的镜头,下列符合历史史实的应该是
A.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 B.威尔逊带头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会议开得一团和气 D.日本代表积极参与欧洲事务的讨论
8.“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德国海军只能保留一些轻型水面舰艇,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水艇”等规定最突出地反映了哪一国家的意愿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9.下图是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的漫画。

下列对该画的分析理解正确的是
A.巨兽的五个头寓意美、英、苏、中、法五国
B.被踩在脚下开膛破肚的人象征法西斯
C.协约国在处置战败国方面完全一致
D.德国对《凡尔赛和约》极其愤怒
10.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历史,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政治人物的言论顺序正确的是:
①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

——英·格雷
②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

——德·皮洛夫
③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法·福煦元帅
④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

……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捍卫者。

——美·威尔逊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
11.华盛顿会议后,美国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美国领导人喜形于色,这是因为
A.《四国条约》彻底消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障碍
B.《五国海军条约》使美国海军得以超越英国海军的传统优势
C.华盛顿会议剥夺了日本在一战期间夺得的德国殖民地
D.《九国公约》让美国可以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侵华中抢占先机
12.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及建立以后,世界上主要国家对这一新的国际秩序感受各不相同。

有人概括了这么几种不同的状况:
①先悲后喜的获胜者;②得胜得利不得势的衰败者;
③得胜得利的寝食难安者;④被排斥的孤独者。

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①是美国,②是德国 B.③是法国,④是苏俄(联)
C.②是德国,③是英国 D.①是苏俄(联),④是美国
13. “缔约各方应个别或集体地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间、德国和法国间边界维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地区的规定得到遵守。

”该材料出自
A.《日内瓦议定书》 B.《拉巴洛条约》 C.《洛迦诺公约》 D.《非战公约》
14.《非战公约》虽未能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但它的进步性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①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②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
③规定了各国的裁军问题④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审判德、日战犯提供了法律依据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歌曲《雅拉玛》中唱道:“西班牙有个山谷叫雅拉玛/人们都在怀念着它/多少个同志倒在山下/雅拉玛开遍了鲜花/国际纵队留在雅拉玛/保卫自由的西班牙/他们宣誓要死守山旁/打败法西斯狗豺狼”。

上述歌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A.19世纪3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
16.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到:“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

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这个计划是指
A.吞并奥地利 B.割占苏台德地区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突袭波兰
17.20世纪30年代至二战前的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波谲云诡,一同学在讨论中概括为下列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挑战,逐步崩溃 B.欧、亚策源地形成,局部战争开始
C.全世界面临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 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8.下图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

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

下列各项是对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左边床上人说的话代表了英法的绥靖苟安心理
B.反映的时间可能在二战前夕或二战初期
C.形象揭示了当时欧洲危机重重
D.讽刺了美国对形势发展的错误判断
19.欧洲曾经受过启蒙思想的洗礼,但在20世纪又发生了在一些学者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事:人们居然又会贬低自己的身份,去迫害有不同信仰的人,去严刑逼供或甚至否认人权”。

材料中的“人们”主要是指
A.德国人 B.日本人 C.英国人 D.法国人
20. 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讲话中说:“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害怕,”“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的兵工厂”。

随后不久,美国
A.通过了新的《中立法》 B.通过了《租借法》
C.与英国宣布支持苏联 D.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21.一位英国学者回忆道:“从德国电台中我起先只听到欢呼胜利的大喊大叫和恶毒的咒骂。

希特勒相信宣传的力量,战争头两年里的成功超出了最大胆的期望”。

德国在战争头两年的“成功”表现在
A.占领和控制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 B.完全吞并了宿敌法国
C.不定期推迟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D.入侵苏联并攻占了莫斯科
22.“不要指望这些乌克兰人穿着俄罗斯人的军装拿着捷克人的武器站在法国的土地上,居然为了德国人的利益与美国飞机掩护下的英国人战斗。

”这句话最有可能是对二战哪一年战局的叙述?
A.1938年 B.1939年 C.1940年 D.1941年
23.二战中某重大事件发生之后,英国首相丘吉尔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

”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则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

此处“某件重大事件”应该是
A.1940年5月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 B.1940年9月德国被迫搁置“海狮计划”C.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 D.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
24.“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

”宣言中“野蛮和残暴的力量”指的是
A.德、日、苏 B.德、意、日 C.德、苏、奥D.德、意、奥
25.一战后航空母舰出现,但只是海上辅助的作战舰艇;二战中航空母舰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下列哪一次战役是航母在海战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开始?
A.偷袭珍珠港 B.中途岛海战 C.瓜岛战役 D.“火炬”两栖登陆
2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形势根本转折发生在1942-1943年,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太平洋战场率先展开反攻 B.北非战事最早胜利结束
C.苏德战场的转折最激烈最艰难 D.中国战场也转入战略反攻
27. 许多漫画可以提供丰富的历史信息,但是必须要注意结合史实进行解读。

下列对反映1943年战场形势变化的漫画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负隅顽抗
C.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结束
D.苏军基本收复国土,并进入东南欧乘胜追击德军
28.美国学者贝尼斯在《外国外交史》中曾说“雅尔塔实际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下列史实可以为这一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A.主张以“国际合作”的方式管理东北三省 B.强行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
C.同意苏联提出的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 D.对部分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于起诉
29.杜鲁门总统曾经把二战的一次代号为“公共交通起讫点”的会议,称为“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现的会议”。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30.早在战争结束之前,美国军事策划人员已经预见到“反对当前敌人的战争一旦结束,世界在国家军事力量对比方面将出现深刻变化,……打败日本后,美国和苏联将是仅有的头等军事大国。

”这些预见变为现实的证据有
①欧洲衰落②德国分裂③美苏争霸④日本崛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1. 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

“意识形态之战”的准确含义是指
A.独裁与民主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D.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32.下图所示是17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重要文献。

它们
①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争端频繁②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
③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持续努力④成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33题27分,34题25分,共52分)
33.(27分)两次世界大战后都出现了世界性的国际组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序言缔约各国为促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
第十一条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国际联盟盟约》
(1)材料一体现了国际联盟的哪些原则(2分)?为实施国际联盟盟约,国联设立了哪些主要机构?(3分)
材料二联合国建立过程大事年表
——据人民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整理维护和平的任务主要交给安全理事会执行。

……安理会拥有解决国际争端的广泛权力。

它可以采用诸如调解或仲裁之类的和平方式,也可以强行实施经济或政治制裁。

如果这些措施解决不了问题,安理会还有权“通过海、陆、空部队来采取维护或恢复国际和平所必需的行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补全材料二表格中的空缺部分(4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安理会的主要责任及履行方式。

(8分)
材料三(国联)盟约是在匆忙中起草的,尤其是将盟约与战胜国处置战败国的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以及其他和约结合在一起,……联合国是由战时盟国在反法西斯的战火中经过长期的酝酿和磋商,最后在比较广泛的民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当时世界大国俱乐部中仅剩下了英法两国,国联失去了一个作为世界最大国际组织应具有的广泛性。

……(联合国)在创建之初就有51个创始国,遍布世界各大洲,代表了世界上80%的人口。

……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会员国普遍拥有否决权,在这种情况下国联几乎无法采取有效的行动。

……联合国是建立在大国的协调与合作基础上的,大国一致原则是联合国生命力的源泉。

——于琳琦《国际联盟的历程》
(3)根据材料二、三,从产生背景、成员国构成和运行机制三个方面分析国联和联合国在维和方面效果不同的原因(10分)。

34.(25分)大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活动往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际局势的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我担任目前职务以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欧洲的绥靖……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最后的,说不定还是最危险的一个问题。

既然我们已经走过来了,我觉得可以沿着这条通向稳定的道路继续前进了。

——1938年10月3日张伯伦在下院的辩论词
材料二这是我们迄今体验到的最严重的后果。

由于我们五年来所做的和没有做的一切所造成的结果……五年孜孜以求尽量不抵抗路线的结果,五年英国势力不断退让的结果……我们处在一场降临于英国和法国的最大灾难面前。

——1938年10月5日丘吉尔在下院的辩论词(1)张伯伦和丘吉尔的辩论缘于何事(2分)?此事反映了英国当时推行什么政策(1分)?张伯伦和丘吉尔在对该事的评价、该政策之前的效果和前景预测三方面有何不同看法?(12分)
材料三德国在任何情况下都关心维护一个强大的民族主义的波兰……一支强大波兰陆军的存在意味着大大改善德国的处境;波兰部署在俄国边界一侧的陆军师节省了德国相应数量额外的军事开支。

——1939年1月5日希特勒与波兰外长贝克的谈话
材料四……布拉格的情况是不能容忍的。

……然后将轮到波兰。

……至于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它们当然属于德国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空间。

……到1940年和1941年德国将一劳永逸地同自己的宿敌——法国进行清算。

……当法国被击败后,德国能轻而易举地确立对英国的统治……我们将以英法两国在美洲的领地为基地,同美国……进行清算。

——1939年3月8日希特勒在德国政、经、军界重要人士会议上的讲话
(2)希特勒的两个讲话,其中哪一个给了张伯伦和丘吉尔的辩论以最好的回答?(2分)为什么?(2分)另一个讲话又可以说明什么问题?(2分)
材料五……不论德苏协定属于什么性质,它都不能改变英国对波兰所承担的义务……并且决心加以履行。

……我希望向您重申我的信念: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战争将是所能出现的最大灾难。

……我看不到德波之间有什么问题不能够以及不应该通过和平手段得到解决。

我们已经准备并将一直准备协助创造条件来进行这种谈判……
——1939年8月22日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
(3)与张伯伦的辩词相比较,他写给希特勒的信反映出对德态度有什么变化(2分)?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瑞安中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文科班
历史参考答案
33.(1)原则:维护和平;集体安全。

(2分)主要机构: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处。

(3分,各1分)
(2)①大西洋宪章②苏、中、美、英③敦巴顿橡树园④纽约(4分,各1分)
主要责任:维护国际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2分)履行方式:调解或仲裁(2分);经济或政治制裁(2分);采取必需的军事行动(2分)。

(3)
34. (1)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2分) 实行绥靖政策(1分)
不同点
(2)希特勒在德国政、经、军界重要人士会议上的讲话。

(2分)因为它是希特勒的内部重要讲话,以后的历史证明了这个讲话。

(2分)
另一个讲话说明了希特勒的狡猾,一是欺骗波兰;二是给英法等西欧国家以德国的敌人是苏联的假象;三是不刺激苏联。

(2分,答出其中任何一句即给分)
(3)张伯伦的态度已与捷克斯洛伐克危机时有所不同,他对波兰危机作出了较为强硬的表态(2分);
说明英国意识到德国法西斯侵略野心根本无法满足,但仍对绥靖政策抱有幻想。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