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稿件表达手段重音停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播音中如何运用停连技巧
一、标点符号的作用停连的掌握程度和考生的语言功底和文学素养是离不开的。

在我们平时的书面语言中的停顿都是根据文章中的标点符号来的呢。

在播音主持专业中呢,它
的停顿与连接也应该是以文中的标点符号为依据的。

当然,我们不能够将播读的停顿和标点符号画上等号的。

在文章中有些地方是要有一定的情感
上的听懂或者是其他的处理,但这样的是在标点符号中体现不出来的。

所以还是要考生进行自己进行一定的控制。

二、考生的划分组织句子的能力作为播音专业的考
生呢,最基础的技能就是要有分辨稿件中的语法结构和成分,这样才能够将稿件中想要表达的
东西准确的表达出来。

不管是什么时候,播音员在进行播音的过程中应该是一直保持着激情的,应该说这是播音的一
个灵魂所在,让自己有一个支撑点对于你的作品来说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三、稿件的感情一个
播音专业的人员在拿到一篇要播报的稿件的时候,一般来说呢要先过一遍稿子,在这个时候就
要搞清楚这篇稿件中是讲述了一个什么事情或者是想表达什么事情,还要稿件的感情基调。

之后再进行处理。

2.如何解决播音主持中“节奏单一”的问题
“在播音中,节奏应该是由全篇稿件生发出来的、播音员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


节奏由“全篇稿件生发”,它立足于全篇,由播出目的和稿件主题统率,被基调所制约。

一篇稿
件的基本节奏具有相对稳定的鲜明个性,同时又富有变化性,寓变化于齐整中。

另外,节奏的
整体性还要求节奏布局的相关性,及节奏发展的层次性。

一、节奏的基本转换形式
声音的高低、轻重、疾徐三方面不同的对比组合关系,构成播音节奏的基本转换形式。

(一)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二)欲快先慢,欲慢先快
(三)欲重先轻,欲轻先重
以上几种基本的节奏转换形式,由于它们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因而具有普遍性。

在实际运用时,情况是多种多样的。

有时用一种转换形式,更多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转换形式交织在一起综合
运用。

这样,才愈见节奏的立体性和丰富性。

二、节奏转换的技巧
所谓转换技巧,主要是从转换的速度、幅度和向度(顺逆指向)来说的,即突转、渐转;大转、小转;顺转、逆转。

突转,是指节奏形式的转换速度快,一般在内容发生较大的、明显的变化时采用。

大转与突转有相类似的地方,不过,大转一般用在前后内容衔接不是那么紧凑之时。

逆转,主要地指内容色彩上反方向的转换,重在色彩的变化,而变化的幅度或速度,则视具体
情况而定。

渐转,指节奏形式转换时采用缓转慢回的办法,往往在比较统一而略有变化的氛围中出现。

小转,即指虽有转换,但幅度不大,主要是分寸尺度上的变化。

顺转,是指感情色彩上基本一致,从顺向关系的不同角度,不断积累、逐步深化感情的过程。

这些转换技巧,要视稿件的具体内容,具体的思想感情运动方向和状态,加以选择运用。

同时,既可用单一转换技巧,也可两种以上转换技巧综合运用。

3.播音主持语气应该怎么掌控,有什么技巧吗
语气的表达可以从两个方面下手
语气的感情色彩和分量的确定,从宏观和共性的方面讲,要符合以下四个原则
1.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和积极的精神理念。

3.符合真,善,美的标准。

4.符合大众传播的基本规律和要求。

从具体和个体的方面来讲,要综合把握和融合一下三点:
1.精心,细致,周到的理解和感受稿件的思想感情,内涵和意图。

2.把稿件和节目的特点,风格统一起来,协调把握。

把稿件的特点尽量贴合到节目的要求上来。

对语气的感情色彩,分量和分析和把握不是仅仅停留在备稿的阶段,也不是在感受的积累和酝
酿阶段,而是蓄势待发,要通过声音形式表达出来。

因此,怎样体现感情色彩和分量是确定了色彩,分量之后更重要的工作,这就势必要谈到语气
的声音形式问题,语气的声音形式必须在语流中来讨论。

这就涉及语势的感念。

简言之,语势
就是有声语言的发展趋势或走向。

语势三要素
气息: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它来自思想感情运转,思想感情的运转导致气息的运动,气息的运
动使声音形式发生变化。

声音:声音是音色,音高,音强和音长的综合。

此四项通常是协同发生改变,它们的变化也会
导致声音形式的变化。

口腔状态:指在思想感情的要求下,因吐字归音而导致的口腔松紧,开闭等变化状态,此三个
要素中的一个发生变化,声音形式都会发生变化,而往往是在三者配合下共同作用于语气的声
音形式。

一般地,语势可总结成五种形态:波峰类、波谷类、上山类、下山类、半起类。

峰、谷、上、下、半的形成主要看语句的目的、感情色彩和分量,这些因素成为气息、口腔状态变
化的依据。

当然,语句中词语的客观音色所引发的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的控制也起着重要的
作用。

比如,“昂扬”这个词的音色明亮、高亢,如果正好体现语句目的,就会作为重音存在,
在语势形势上一定体现为波峰而不是波谷。

复杂鲜活的语气是体现有声语言的魅力的主要因素。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语气的体现是多种
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语气本身是播音主持外部技巧的一种,和其他内外部技巧一起影响有声
语言表达效果的。

因此,在实践中,必须具体分析综合运用播音主持的内外部技巧。

4.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
语音是通过什么办法来表达意义的?通俗地说,就是靠语音的差别性。

每一种语言,都是使用约定俗成的不同的语音,给各种事物命名(名词),同理以不同的语音
划分出形容词、代词、介词……等,然后按照语法,把不同的语音系列组织起来,就成为表达
意义的声音语言。

索绪尔因此指出,无论何种语言,规定用什么样的语音来表达各种词义都是随意的。

例如,汉语把狗发音为“gou”,英语把狗的发音定为“dog”,法语把狗的发音规定为“chien”,它
们都是任意的。

由此可见,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性。

[1] 一旦发音被众多人约定俗成地规定下来,这就成了可以交流的某种语言。

在语言系统中,
语音“只有差别,没有正面的规定性”。

[2] 换句话说,是任意规定的语音之间的差别,构成了语言的意义。

然而,同样是说话的语音,主持人与其他人是大不一样的。

对于日常的语言表达,只要求表达者的发音能让受听者听清楚、按照语法把意思说明白、最终
目的让受听者听懂表达者的想法就够了。

可是,对于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音要求,就不仅
是以受听者听懂为基准,他们的语音是经过匠心独运的艺术品。

这个语音艺术品不仅要让人听懂,还要让人有着强烈的审美感受。

主持人创造语音艺术品的关键,就是现代语言学指出的,在于塑造好“语音的差别”,因为“差别即意义”。

主持人对“语音差别”的创造,可分下面几个层次。

语音艺术化创造的三个层面一,在汉语施指(字音与声调)上的创造语言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索绪尔称之为语言的“历时性”。

但是语言在一定时期内又相对稳定与统一,这就是所谓的“共时性”。

以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书
面语言,主要是由思想家、作家来规范,成为某种语言“共时性”的楷模。

在今天的多媒体时代其有声语言“共时性”的规范者,却是由示范作用最强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
人来担纲了。

每一种语言都要有统一的规范,不然就不能高效地交流。

这个规范是每个国家官方语言或民族语言的标准。

中国汉语的发音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
音的普通话。

不言而喻,主持人天经地义地要通过严格的普通话训练,不折不扣地按照普通话(施指)的规
范来发音,以此成为说汉语公众的样板。

然而,目前中国大陆有一部分主持人为求“前卫”,一
味仿效港台主持人,故意说着不标准、不规范的“港台国语”。

这在一定程度上搅乱了汉语的“施指”标准度;或者说,所谓“港台国语”,混淆了汉语的“语音差
别性”,而“语音差别性”恰恰是表达意义的根基。

在汉语施指的构成中,不仅是每个字的发音,还有对每个字规定的声调(阴、阳、上、去四声)。

外国人学汉语最难掌握的便是这个“四声”。

汉语的四声造就了语句的抑扬顿挫,抑扬顿挫又大
大加强了每个字发音的差别性。

主持人在汉语施指上的第一个艺术追求,便是“字正腔圆”。

字正,就是对每个字的发音严格遵
守普通话的规范;腔圆,就是四声声调的准确性,并有着鲜明的抑扬顿挫。

要达到字正腔圆,必须像电影、话剧演员那样接受专业的训练。

腔圆的含义还包括语音音色的
优美,因此主持人应该接受一些科学发声训练。

在字正腔圆的艺术化中,对于主持人来说,要特别指出的有一个“合度”的问题。

话剧演员、戏
曲演员等为了高清晰度地把语音传到每一位听众的耳中,无论是他们的咬字还是区别四声音调,都很夸张;而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对话,咬字较松,声调较平,不甚讲究。

倘若主持人与戏曲演员一样说话,人们就觉得在装腔作势,拿腔拿调,很不自然;如果像平常
人那样谈吐,又会觉得太水,语音的差别性很差,受众听起来会觉得很累。

因此,主持人的语
音(施指)艺术化的“度”,应该介于话剧演员与常人之间,其分寸是既有艺术创意而又不觉得
乖张。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合乎比例乃是美”,合度也;中国哲人孔子倡导的“中庸之道”,是
合度的另一种表述。

二,在逻辑重音上的创造用现代语言学来解析,汉语规定的每个字的读
音与四声声调,只是汉语施指固有的基础部分,倘若上升到语句的层面,其施指构成还有外加
进去的逻辑重音与潜台词等。

主持人讲出的每一句话都要有准确的逻辑重音,以凸显索绪尔说的施指的差别,在句子的层面
上达到“差别即意义”,由此增强语言的艺术表现力。

主持人在下列三个方面追求逻辑重音的艺
术表现力。

1、在一句话中,为了体现主持人的表意重点,要将表示肯定、否定、对比、比喻、夸张、反
复等词语,都读成逻辑重音:(下划线者是重读的部分,即逻辑重音)是的,你说得不错,我是这样说过的。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完了完了,这场球输定了。

2、在一句话中,为突出表达主持人强烈感情的词语,如表示诘问、愤慨、憎恶、惊惧、讥讽、敦促、夸赞等感情色彩的词语,也将读为逻辑重音:难道这个字你不认识?无耻叛徒,你出卖了我们!多美啊,北京的初冬![3] 3、逻辑重音的功能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