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七讲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学习过程
一、复习预习
上一堂课,主要学习了以下一些知识。
请大家和我一起复习以下知识:
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温度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温度的读法:甲地温度25℃,读做25摄氏度。
乙地气温为-5℃,读做:零下5摄氏度或负5摄氏度。
3、物态变化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
叫做物态变化。
4、熔化
(1)熔化规律: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如图7-1。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如图7-2。
(2)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5.凝固
(1)凝固规律: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如图7-3。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如图7-4。
(2)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本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内容,主要有汽化和液化、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升华和凝华。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汽化和液化
1.汽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
汽化过程需要吸热。
2.液化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
液化过程需要放热。
考点/易错点2.汽化的两种方式:①蒸发
1.蒸发
我们把水洒在地上,过一段时间,地面变干了,这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是蒸发。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衣服展开比折叠起来干的快,说明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在通风处衣服干的快,说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考点/易错点3、汽化的两种方式:②沸腾
1.沸腾
在水烧开时,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这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是
沸腾。
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水沸腾
时的温度称为沸点。
2.水的沸腾实验
(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
在水的沸腾实验中,我们测量发现:沸腾前水温持续升高,温度计示数持续变大,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温度计示数不变,水温不变;沸腾后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沸腾停止。
(3)、比较刚开始沸腾时和沸腾时气泡上升时的变化。
想一想那一张图是沸腾前的、哪一张是沸腾时的?为什么?
回答:
考点/易错点4、液化
1、液化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
液化和汽化是两个相反的过程,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2.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①降低温度: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例:冬天进暖屋,眼镜片蒙水珠。
湿热天气突然降温,玻璃内壁附有大水珠。
②压缩体积:丁烷气体液化后装入打火机。
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液化后装入钢罐。
3.液化放热:汽化和液化是两个相反过程,汽化时要吸热,那么液化时要放热。
考点/易错点5、升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升华吸热。
例如冬天将试衣服晾在室外,虽然结冻成冰,不就还是会变干。
考点/易错点6、凝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称为凝华。
凝华放热。
例如冬天看到树上的树挂,也叫做雾凇。
还有冬天窗户内侧的冰花。
三、例题精析
考点1 汽化和液化
【基础巩固】
【例题1】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一些严重缺水
的国家,露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例题2】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
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
【中等强化】
【例题3】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件后,湖南长沙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向日本捐赠一台62米混凝土泵车,参与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冷却作业,这台62米泵车在给高温机组注入海水进行降温时,机组上空腾起白雾.关于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雾是由于海水升华形成的 B.白雾是由于海水遇热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C.白雾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 D.白雾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培优拔高】
【例题4】深秋的早晨起床时可看到房间玻璃窗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水珠在()A. 窗玻璃朝房内的一面 B. 窗玻璃朝房外的一面
C. 窗玻璃的里外两面
D. 不能断定在哪一面
考点2 汽化的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
【基础巩固】
【例题5】下面的几种方法,可以加快蒸发的是()
A.把蔬菜用保鲜膜包起来 B.把衣服挂在通风处
C.把衣服挂在卫生间里 D.用滴灌代替浇灌
【例题6】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如果从外界吸收不到热,那么液体()
A.蒸发不能继续进行
B.蒸发能够进行,液体温度升高
C.蒸发能够进行,液体温度降低
D.蒸发能够进行,液体温度保持不变
【中等强化】
【例题7】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使杯内的水不断的沸腾,则插在烧杯中试管里的水将()
A.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B.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
C.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将酒精灯火焰加大,多加热一些时间,可以沸腾
【培优拔高】
【例题8】如图所示为某种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压缩机工作时,强迫制冷剂在冰箱内外的管道中不断循环,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剧烈压缩液化并吸收热量
B.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剧烈压缩液化并放出热量
C.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迅速膨胀凝固并吸收热量
D.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迅速膨胀汽化并放出热量
【例题9】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考点3 升华和凝华
【基础巩固】
【例题10】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 .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
B .放在衣柜里面的樟脑丸变小了
C .太阳出来雾散了
D .湿衣服晾干
【中等强化】
【例题11】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例子是( )
A .积雪融化
B .雾、露的形成
C .霜的形成
D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培优拔高】
【例题12】北方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
A .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B .室内的热空气向玻璃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t /m in 0 10 20
t /℃
t /m in 0 10 20 t /℃ t /m in
0 10 20 t /℃ t /m
in 0 10 20 t /℃
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D.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四、课堂运用
【基础巩固】
1.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B. 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C. 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 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
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
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的缘故
3.夏天坐在电风扇前会感到凉快,是因为()
A.电风扇吹来的风使环境温度降低
B.电风扇吹来的风温度较低
C.电风扇吹来的风能够加快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
D.电风扇吹来的风能够加快人和周围空气的热传递
【中等强化】
4.下面的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水分蒸发的是()
A.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并放入冰箱 B. 给墨水瓶加盖
C. 用电吹风把湿头发吹干
D. 把橘子用塑料袋包起来
5.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小明和父亲开车去姥姥家,父亲开了空调一会,玻璃上出现了很多
小水珠,大家说,小水珠应该在玻璃的哪一测()
A. 车窗玻璃朝车内的一面
B. 车窗玻璃朝车外的一面
C. 车窗玻璃的里外两面
D. 不能断定在哪一面
【培优拔高】
6.已知甲苯沸点是111℃,如果在在一个大气压下,甲苯的温度是111℃,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甲苯沸腾
B. 甲苯不沸腾
C. 甲苯继续吸热,则能沸腾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态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
其中有几个物态变化过程:干冰迅速吸热变成CO2;气体。
b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晶;C.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变成雨滴。
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A.汽化、凝华、熔化 B.升华、凝华、熔化
C.汽化、凝固、熔化D.升华、凝华、液化
五、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
1.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B.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2.同学在家中用电热水壶烧水,第一次烧了半壶水直到沸腾,第二次仍用该壶烧了一
壶水直到沸腾,则两次水温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第一次为细线,第二次为粗线)()
3.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A. 刚从水中走出来,感觉特别冷
B. 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
C. 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
D. 夏天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4.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很多“白气”
B.深秋早晨小草上出现的“露水”
C.深秋晚间有时会下霜
D.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就“消失”了
【中等强化】
5.在通常情况下,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液态氦的
沸点是-268.9℃利用液态空气提取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先后分离出来的次序是
()
A. 氧、氦、氮
B. 氧、氮、氦
C. 氦、氧、氮
D. 氦、氮、氧
6.食品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常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保鲜,这是因为干冰()
A.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使食品温度降低,不致变质
B.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食品温度降低,不致变质
C.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使食品温度降低,不致变质
D.以上说法均正确
7.如图所示,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
_____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火箭升空瞬间,看到的白色
“气团”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培优拔高】
8.人工降雨时,飞机将干冰撒入高空的冷云层中,干冰
很快从固态________成气态,并从周围空气________大量的热,
于是高空中的部分水蒸气__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成小冰晶,
这些冰晶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_成水滴,与原来
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人工降雨。
9.“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l 2 3 4 5 6 7 8 温度/℃88 90 94 96 98 98 98 98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10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从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升高/不变/降低)。
图10 图11
课后评价表:
一出勤情况
准时()迟到()旷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上表现情况
优()良()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全部完成()部分完成()未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