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测试题二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宣城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测试题(二)【含答案】
为了方便您的阅读请点击全屏查察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备选项正确,请将所选项的代号填入答题栏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隋朝大军沿长江兵分八路全线出击,致使守军首尾难顾,仅用四个月时间就消亡陈朝,一致了中国。
这段文字介绍了隋朝可以一致全国的哪一方面的原由?
A.人民盼望一致B.陈朝政权腐败
C.战略战术适当D.隋朝政治稳固
2.“假如说长城是一撇,大运河则是一捺,两者在国都交汇在一同,构成一个厚重的人字”。
这是20世纪80年月中期,惊动全国的电视专题片《话说长江》的第一句讲解词。
这“一捺”A.促使了南北经济文化沟通B.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
C.利于南北重归一致D.致使了隋王朝的消亡
3.“在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是以其‘雄才大概而从谏如流,位及人主而兼听纳下’的开通作风而有名于世的。
”这个评论的依照是唐太宗
A.奖赏军功,依照功绩大小分封爵位B.鼎力增强督查制度,督查地方官员
C.擅长听取臣下建议,鼓舞臣下直言D.推行改革,创办行省制度
4.“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
加之姚崇、宋璟、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
及后承平常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
”这表示A.唐开元年间,出现了宦官专政B.封建帝王不行能励精图治
C.唐玄宗言不由衷D.唐玄宗先期勤政,后期腐化
5.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华、国力富强的盛世场面,如唐朝期间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
从这些盛世场面出现的原由中我们获得的启迪有
①国家的一致和社会的稳固是发展经济的必需条件
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场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③国内各地域、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沟通对社会发展起侧重要作用
④劳感人民的勤劳奋动直接推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我们此刻的高考有“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而在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也有“文状元”、“武状元”之分,“武状元”最早出现于
A.武则天统治期间B.唐高宗统治期间
C.唐太宗统治期间D.唐玄宗统治期间
7.法国启发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评论中国某一制度的作用时指出: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经过考试等门路选拔官吏。
凡是拥有才华横溢的人,无论身世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时机。
该制度
A.削弱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B.不利于尊师重教民风的形成
C.为一般士人供给了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的时机D.提升了高门显贵子弟的地位
8.我国的科举制度经历了从踊跃推进社会进步到约束人们思想、阻挡社会进步的转变。
这类转变始于
A.设置进士科B.设置明经科C.创始殿试和武举D.八股取士
9.“年少参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
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
诗中“赞普”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量民族对领袖的称号?
A.吐蕃B.南诏C.靺鞨D.回纥
10.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奇葩,大多以那个年月的经济和政治为创作基础。
如“诗仙”李白生活在盛唐期间,其诗豪放豪放,想象力丰富;而“诗圣”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期间,其诗或气势雄浑,或沉郁悲怆。
请判断以下诗作中属于杜甫的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楷书盛行于汉代,到唐朝更显出唐人的心胸和胸怀。
被誉为唐朝最有成就书法家的是A.王羲之B.欧阳询C.柳公权D.颜真卿
12.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疆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受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不测,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他成立的政权史称
A.北宋B.辽C.金D.南宋
13.澶渊之盟后,宋辽边疆“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兵戈(战争)”。
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遇到极大地削弱B.宋辽之间保持了长远的和平场面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华的场面D.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华的场面
14.两宋期间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
以下表示图正确的选项是
①②③④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5.“宋此后,无论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仍是文坛领军人物,大多是南方的面貌了。
在科举考试中,南方人的优势显然。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由是
A.考试制度的不公正B.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C.商品经济的发展D.中央集权增强的影响
16.商铺林立,买卖日夜不停。
瓦舍勾栏,整天喧哗不已。
这类喧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此刻
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
17.以下图1、图2、图3反应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状况,其中图3反应的朝代是
A.秦代B.唐朝C.元代D.明朝
18.《国宝档案》:这副画描绘了北宋国都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是汴京当年繁华的目睹,人物绘声绘色,北宋的城市相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呼之欲出。
这幅画是
A.《历代帝王像》B.《步辇图》C.《秋郊饮马图》D.《清明上河图》
19.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
“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者是
A .苏轼
B .关汉卿
C .汤显祖
D .辛弃疾
20.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很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亘古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茂盛期。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茂盛”的是
A .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B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 .发了然活字印刷术
D .形成了词创作的繁华场面
21.明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基于“人君不可以恭览庶政,大臣专权自恣(放纵)”的状况,采纳的举措是
A .设丞相、太尉、御史医生,管理朝政
B .推行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
C .取销丞相,增强君主专制
D .大兴文字狱,监禁知识分子思想
2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秦代成立后,不停获得增强。
军机处的建立进一步增强了封建君主集权。
建立军机处的皇帝是
A .明太祖
B .明成祖
C .雍正帝
D .康熙帝
23.元末明初,由日本的武士、浪人及奸商构成的“倭寇”集体,常常到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域进行武装打劫走私,时称“倭患”。
在停息倭患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 .岳飞
B .文天祥
C .戚继光
D .郑成功
24.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国土,历代中央政府都侧重增强对西藏地域的管辖。
下表反应的有关史实中,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朝代 有关史实 清代 清代 设置伊犁将军 设置驻藏大臣
25.钱文忠在叙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和尚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怀宽阔、海纳百川的真切写照……”以下哪位小说家以该和尚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A .罗贯中
B .吴承恩
C .施耐庵
D .曹雪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2分,第28题22分,共50分。
26.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封建帝王,对唐朝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 武德四年(621年)五月,秦王李世民率军攻入隋朝东都(洛阳),进城后看到华丽堂皇的宫殿,叹曰:“逞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
——《资治通鉴·唐纪五》
资料二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四月,唐太宗嫌京城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建了翠微宫。
三个月以后,又谴责宫室吝啬,屈辱了大唐威仪,便重建了玉华宫……位于东都的“洛阳宫”本是隋炀帝吃喝玩乐的地方,唐太宗遂接收过来,创造不已,公私劳费,整座工程,都是黄金白银以致能工巧匠的生命堆起来的。
资料三 宋朝欧阳修曾这样评论道:“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
”……“其(唐太宗)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其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
请回答:
(1)依照资料一,归纳李世民发出上述感触的主要原由是什么?基于此,他即位后采纳了哪些相应的举措。
(6分)
(2)与资料一对比,归纳资料二中唐太宗统治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资料三中欧阳修对唐太宗的评论能否自相矛盾?联合上述资料,说明原由。
(6分)
27.江南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抹亮丽的景色。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两宋期间,在天气平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有名天下的“粮仓”,培养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这些事实表示,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
资料二两宋期间,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经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有名的“粮仓”。
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整体上看也超出了北方。
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添,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资料三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损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扰乱,居住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
从南北朝向来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逗留,合计数百万。
请回答:
(1)资料一中所指的“世界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它出此刻何时何地?纸币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6分)
(2)资料一和资料二共同说了然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影响深远的变化?这类变化最后达成于什么时候?(4分)
(3)从资料三可知,出现以上变化的原由之一是什么?(4分)
28.阅读以下资料,感觉外国人笔下的中国历史,联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一个国家都有人以前进入过唐朝这片奇特的土地……在长安城的外来居民的数目相当大,有很多大食人、波斯人、天竺人。
”
——美国学者谢弗《唐朝的外来文明》
资料二宋朝期间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货真价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要的意义。
……宋朝期间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世界通史》
资料三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究与世界其余地方的贸易。
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长远的影响。
——(新加坡)李灿烂
资料四(清代期间)外国商人入境中国遇到严格限制。
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束甚严。
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陆,各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
请回答:
(1)联合所学知识,剖析出现资料一中所述状况的社会原由。
(6分)
(2)剖析资料二,据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主要表现及政策原由。
(4分)
(3)资料三评论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当时的中国皇帝是谁?(3分)
(4)资料反应了清政府推行的什么政策?请联合所学知识评论这一政策。
(7分)
(5)上述资料所反应的历史给我们如何的启迪?(2分)
宣城历史测试题参照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5CACDD 6——10ACDAA 11——15DABCB 16——20DCDBB 21——25CCCC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4分,第28题22分,共50分。
)26.(1)原由:隋炀帝的暴政激起农民起义,隋朝消亡。
(2分)
举措:汲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归并州县,减少人民负担;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两点即可。
4分)
(2)由励精图治到豪侈腐化、贪恋享福。
(2分)
(3)不矛盾(2分)。
原由:一方面,他统治期间,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场面;另一方面,他暮年骄奢淫逸,不利于经济发展。
评论唐太宗,应当坚持一分为二的看法。
(4分)27.(1)交子(2分)、北宋、四川(2分);携带方便,促使了商业的发展。
(2分)
(2)经济重心南移(2分);南宋(2分)
(3)北方战乱,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4分)
28.(1)社会原由:①唐朝社会发展在亚洲处于当先地位;②唐朝推行和平友善的开放政策;
③陆路、海路交通发达等。
(6分)
(2)主要表现:外国贸易兴隆(2分);政策原由:政府鼓舞外国贸易(2分)。
(3)郑和下西洋(2分);明成祖。
(1分)
(4)闭关锁国政策(2分);
评论: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必定自卫作用;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挡了中外文化的沟通,使中国与世隔断,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和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和技术;阻挡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更为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使中国在世界上落后。
(5分)(不用拘泥于参照答案的文字表述,只需意思邻近,言之有理皆可)(5)启迪:开放沟通才能促使共同发展;开放包含才能实现长远和平。
(言之有理即可。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