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中国传统建筑概论复习大纲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清式斗拱
·斗拱是装饰件,斗口是官式建筑的基本模度,常以斗口作为下料标准衡量单位
·斗拱尺度变得纤细小巧,瓒数增多
宋式清式
柱头铺作柱头科
转角铺作角科
补间铺作平身科
华拱翘
泥道拱正心瓜拱
令拱厢拱
慢拱万拱
瓜子拱瓜拱
昂昂
栌斗坐斗
耍头蚂蚱头
交互斗十八斗
出跳铺作数出跳出踩
角昂角昂
由昂由昂
宝瓶宝瓶
散斗三才升
蹓金斗拱铺作数= 跳数+3 踩数:出1跳为3踩;2跳为5踩;出3跳为7 踩
……
拱头昂嘴作法
✹①麻叶头作法:——“三弯九转”——中心以外的3层弧线称3弯
——每两弧线交接处为1转,共9转
✹菊花头(a )
✹霸王拳(b)
(a )
(b)
四大木构架(大木作)一·宋式
▇梁(栿)
·明栿—露明可见的梁。
常于天花下,或不设天花(称彻上露明造)时·草栿—没有经过艺术加工的梁,常于天花上
·乳栿—檐柱与内檐柱之间的短梁. 明乳栿草乳栿
·平梁、四椽栿、六椽栿、八椽栿
·月梁
地栿——建筑物柱脚所安置的联系构件
▇·枋
·普拍枋
·替木——柱头枋拱眼壁上的扁方条
撩檐枋(榑)——檐部令拱承托的枋(榑)。
罗汉枋——撩檐枋和柱头枋之间斗拱承托的枋
▇额
阑额叉手
托脚·驼峰
▇柱·侧脚
▇门、窗
·乌头门→牌坊
♦例1·山西五台山南禅寺
·正殿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平面:面阔3间,进深3间(4椽)
♦ 构造分析
·屋顶:
——单檐九脊殿(歇山)
——收山
——脊饰:鸱尾
——风格:出檐深,坡度平缓
——斗拱分析
——侧脚
例2··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梁架分析
——斗拱分析:柱头铺作、补间铺作(直斗造)
——叉手、托脚、无蜀柱(中国建筑孤例)、明乳栿月梁、草乳栿、
——柱身都是圆形直柱,仅上端略有卷杀、侧脚
▇造型
——单檐四阿顶,大殿屋面坡度较平缓,举高约1/4.77
——正脊及檐口都有逐渐升起曲线,鸱尾
——大殿建在低矮的砖台基上
——阑额上无普拍枋
——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
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
粗壮的柱身、宏大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显得沉雄大度
例3·福州华林寺大殿
·建于北宋于五代交替,建成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 建成于《营造法式》前近200年;较浙江宁波保国寺大殿和福建莆田的元妙观三清殿约早半个世纪。
是长江以南最为古老的木构建筑
·抬梁式木构建筑:大佛样——对日本镰仓时期( 12世纪末) 的建筑风格有着巨大的影响
·单檐九脊殿顶收山
二·清式
▇梁、枋
·一般说来,宋式建筑中梁架以长度(椽数)定名,清式则以所承的檩数命名,如:
宋式清式
平梁三架梁
四椽栿五架梁
六椽栿七架梁
剳牵单步梁
乳栿挑尖梁(有斗拱)
抱头梁(小式无斗拱)
五·宋式大木构架的类型
▇·宋式大木构架的类型
《营造法式》约略将建筑分为5类:
·殿堂式
·厅堂式
·亭榭
·余屋(上述之外单层建筑类型的总称,主要仓库屋、常行散屋、官府廊屋和营屋)
·殿阁与楼阁
不同的类型,大木构架有别
▇ ·殿堂式构架
殿堂式构架用于等级高的建筑,用材较大
·特征
⑴内外柱等高,铺作层的平面形成若干种类型的“槽”;
⑵采用天花(一般平棊)将梁架分为明、草两部分,
“凡明梁只阁平棊,草栿在上,承屋盖之重”;
⑶铺作层明确。
·殿阁地盘分槽
《营造法式》在卷三十卷中,载有殿阁地盘分槽图4 种。
▇· 厅堂式构架
特征
⑴ 内外柱不同高;
⑵采用彻上明造;
⑶常使用插梁(栿)。
分类
?椽架屋?分心?前后?柱
? 对
【练习】判断大木构架的类型
六·《营造法式》
▇ 1·概述
《营造法式》是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为管理宫室、坛庙、官署、府第等建筑工程,颁行的一套规范。
涉及建筑设计、结构和施工。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释名、各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
并附“看详”和目录各一卷,看详说明若干数据。
共34卷。
▇ 2·李诫(?—1110)
北宋建筑专家。
字明仲,郑州管县人,北宋官定建筑设计和施工专著《营造法式》的编修者。
元丰八年(1085)初入仕,元佑七年(1102)入将作监任主簿,绍圣三年(109 6)升监臣,崇宁元年(1102)升少监,官至监,总管全监事务。
李诫在将作监任职13年,经管新建和重修的工程有:辟雍、五王邸、尚书省、龙德宫、朱雀门、九成殿、开封府廨、太庙等。
除编修《营造法式》外,另著有《续山海经》十卷、《续同姓名录》二卷、《古篆说文》十卷、《琵琶录》三卷、《马经》三卷,《六博经》三卷,均失传。
▇ ·3·《营造法式》特点
①以“材”为模度,规定了拱、昂等构件用材制度,确定了古典模数制;
②对唐宋以来技术经验进行了总结;
③附有“随宜加减”的小注;
④装饰与结构的统一;
⑤严密有序的施工管理。
▇ 4·材栔制度
1·建筑模度制
模度制取某一基本单位,建筑物中的其他尺度用此基本单位的倍数表示。
例·西方古典建筑的模数制
柱底部半径为基本模度(M)
▇模度的特点
1·模度不宜太大;
2·有些非数字模度制可能不反映绝对尺度。
例如西方古典建筑的模度制3·基本模度的选择要方便,最好在建筑物中可直接找到,以参照。
▇·《营造法式》模度制
a·基本单位——材
宋式建筑使用的基本模度是“材”。
《营造法式》:
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材有八等,度物之大小因而用之,屋宇之高深,名物之短长,曲直举折之势,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之材,
以为制度焉。
何谓“材”——材是单拱(或素方)用料的断面尺寸为一材(单材) 。
材的高宽比为3:2,材的具体尺寸根据用材的等级而定。
《营造法式》将材分为八等.即是说:材是斗拱中拱或木方的断面选择材作为基本模度,有3个主要特点:
①材的实质是面积和截面形态。
首先,因为以材作为基本模度具备了
面积要素,它有可能(因为材本身并不能描述绝对尺度)和我们通常所说的“材料”(古建筑中当然指木材)
建立一定的联系。
第二,关于材的截面形态,有可能和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建立一定的联系(截面模量)
②取“材”作为基本模量,具有模度适中,建筑物中大量运用,可直接以参照。
③既然材的实质是面积和截面形态,不包含长度单位,必须再找一个长度性质的基本模量——即分。
将材的广(高)定为15份,厚(宽)定为10份,每一等份称做一“分”。
《营造法式》有“广2材3栔”之类的记述,实际是“广2材3栔之广”的缩略语。
▇·其他单位
①分
特征:·长度模量,·不纯为长度模量——因其与“材”
的联系,避免了“不知以材而定分”
②栔
单纯用“材”作衡量建筑物比例权衡的单位,还嫌不够灵活,《营造法式》把两层拱之间的填充的断面尺寸定为一“栔”,栔高6分,宽4分。
③足材
单材加栔称足材。
有了材、栔、分基本单位,就可以将其他构件用统一的权衡尺度,如梁为x材x 栔, 瓜子拱长62分,慢拱长92分。
这套古典模数制又名“材分制度”,或“材栔制度”
④材广、栔广
除了分为长度单位,《营造法式》还用材广和栔广为长度单位。
【问题】材广= ?分
栔广= ?分
▇ 3·材的等级
《营造法式》将材分为8 等。
这不仅使材分制度具有绝对尺度的意义,也可避免“大材小用”。
材的递减率
材的递减率不是等量的,以材厚看:
一等材:广9寸,厚 6 寸
二等材:广8·25寸,厚 5 ·5 寸,广减0·75寸厚减0·5寸三等材:广7· 5寸,厚 5 寸,广减0·75寸厚减0·5寸
四等材:广7·2寸,厚4· 8 寸,广减0·3寸厚减0·2寸五等材:广6·6寸,厚 4 ·4寸,广减0·6寸厚减0·4寸六等材:广6 寸,厚4 寸,广减0·6寸厚减0·4寸七等材:广5·25寸,厚 3 ·5寸,广减0·75寸厚减0·5寸八等材: 广4·5寸,厚 3 寸,广减0·75寸厚减0·5寸
例1 试计算 1 等材、3等材、8 等材的栔广的绝对尺度。
1 等材的栔广= 0 · 6 * 6 = 3 · 6 (寸)
3等材的栔广= 0 · 5 * 6 = 3 (寸)
8 等材的栔广= 0 · 3 * 6 =1· 8 (寸)
例2 试计算 1 等、3等、8 等足材广的绝对尺度。
1 等足材广= 0 · 6 * (15+6 )= 1
2 · 6 (寸)
3 等足材广= 0 · 5 * (15+6 )= 10 · 5 (寸)
8 等足材广= 0 ·3 * (15+6 )= 6 · 3 (寸)
例3 图示单拱造斗拱尺度
高4 材 3 栔广
若1等材
9 * 4 + 3·6* 3
=36+ 10·8
=46·8(寸)
或高3足材加1材
12· 6* 3 +9 = 37·8 + 9 = 46·8(寸)
▇构造
例4单拱造铺作每跳上安2材1栔
【练习】
重拱造铺作每跳上安?材?栔
▇5·《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述评(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