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D(A.jiān/jiān qì/qièdì/tíB.yān/yèyí/dài kuì/kuìC.zhù/chù gǔ/ gǔ qiǎng/qiáng D.tà/tuòzhì/sh guǐ/jiù)
2.A(B.盛名之下,其实难副C.张弛有度D.掂量)
3.D
4.B(B.师心自用一是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A.“充耳不闻”指堵住耳朵不听,用来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C.“细大不捐”形容小的太的都不抛弃。
此处属望文生义。
D.“心劳日拙”贬词褒用,意思是费尽心机,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处境越来越糟)
5.C(A.“精神境界健康发展”搭配不当B.“原因可能是弱势心理在作怪”句式杂糅D.“产生强烈的反感”却少主语)
二、(9分,每小题3分)
6.C(“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是“中”而不是“中庸”)
7.D(这是孔子倡导“中庸之道”的缘由)
8.B(A.句末应该加上“之一”;C.“根本原因”属于无中生有;D因果关系颠倒)
三、(l2分,每小题3分)
9.A(乱:混淆)
10.D(A于:介词.在/介词,比。
B.以:介词,因为/连词,表目的。
C.乃:副词,就/副词,甚至。
D.而:都表并列兰系)
11.C(③④是君主不善用人的表现)
12.B(“晋文公鼓励”不合文意)
四、(24分)
13.(1)天下所有的人得相互伤害,这是治世的最高境界。
(重点词“相伤”“治”“至”)(2)君臣利益,没有比这更深远的了。
(重点词:“上下”“利”“长”)
(3)用成了隐患的臣子去侍奉孤立的君主,这就叫危险。
(重点词“隙穴”“事”“独”“此之谓”)
14.(1)沽酒时的豪爽和与朋友聚会时的兴奋之情;(2分)感慨人生易逝、饱经沧桑的凄凉沉痛之情。
(2分)
(2)一个“更”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约后期”,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2分)突出对下一次相聚的期盼,使诗歌主题得到深化。
(2分)
15.(1)夙兴夜寐/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三顾频烦天下计/奉宣室以何年(3)似曾相识燕归来/飘飘乎如遗世独立(4)楼船夜雪瓜洲渡/只留清气满乾坤
五、(12分)
16.戴相龙建议延长退休年龄弥补养老金缺口(“戴相龙”1分;“建议”l分;“延长退休年龄”l 分;“弥补养老金缺口”1分)
17.(1)“你”改为“您”(2)“深感荣幸”改为“我深感荣幸”(3)“刮目相看”改为“十分钦佩”(4)“鼎力”改为“全力”)(每点l分,改对三处即可)
18.答案略。
(词语用全2分,修辞2分,语言表现力1分)
六、(18分)
(一)
19.①好学上进。
一边工作,一边坚持学习,准备上大学。
②工作认真负责。
在施工现场看守电梯,能让电梯在尘土飞扬的环境下保持得十分干净。
③热情友好。
主动向乘客解释。
④善鳃人意,有责任感。
父亲牺牲,帮助母亲分担抚养弟弟的责任。
(每点l分)
20.(1)神态(或细节)描写,(1分)表现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使娜达莎非常疲惫。
(1分)
(2)环境(景物)描写,(1分)表现了建设中城市的勃勃生机。
(1分)
21.(1)突出表现战后苏联青年虽然学习条件艰苦但学习热情极其高涨。
(2分)(2)使小说线索清晰,情节前后呼应,结构完整。
(2分)
22.示例:①作者登上高楼,从“天空”俯瞰莫斯科的建设,标题与小说的相关情节照应;(2分)②“天空”象征高远,以“莫斯科的天空”为题,显示了前苏联人民建设家园的远大理想;“天空”象征未来,以“莫斯科的天空”为题,显示青年在国家重建中的作用,预示国家美好的未来。
(4分)
(二)
19.冷峭而严峻的美,表现为简洁美、抽象美和通感美;(2分)“惹是生非”的挑逗美,数学研究得愈深入,就会发现更多问题,叫人争论,令人遐想,促人深思。
(2分)20.(1)运用排比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数学的通感美。
(2分)(2)一些大数学家因爱数学而不结婚,全身心投人到数学的研究中,从而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2分)
21.(I)首尾都引用了科学家的话,突出了数学的美,增强了说服力,形成结构上的首尾照
应。
(2分)(2)文中引用古今中外诗文名句,使抽象说理变得形象生动,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和可读性。
(2分)
22.示例:①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拉普拉斯方程,爱因斯坦质能转换公式等等,一个简明形式就囊括了世间万事万物。
(2分)②人们常说:大道至简,就是说最基本的原理、方法和规律都是极其简单的,正如搏击高手总是一招制敌,高人指点总是一语中的。
一门技术或一门学问,如果搞得很复杂,往往是因为没有抓住关键。
(4分)
七、(60分)
注意事项:
1.基础等级评分以立意、文体、语言为重点,全面衡量。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选定的文体要求。
2.发展等级评分依据7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最突出点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发展等级独立于基础等级,必须在内容与表达等级较高者相同或相邻等级给分,不能跨等给分。
3.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不足600字,“基础等级”不高于三等,“发展等级”不给分。
4.缺题目扣2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最多扣5分;不足字数(篇幅在2/3以上),每少50个字扣1分。
参考译文:
听说古代善于用人的君主,必定会遵循天道顺应人情并且赏罚分明。
遵循天道,就能够少用气力而建立功业;顺应人情,就能够少用刑罚而推行法令;赏罚分明,伯夷、盗跖就不会混淆。
这样一来,黑白就分明了。
太平国家的臣子,为国立功来履行职守,为公尽能来接受职务,依法尽力来担任职事。
做臣子的都能发挥他们的才能,胜任他们的官职,完成他们的任务,而不需要把余力保存在心里,不需要对君主承担兼职的责任。
所以在国内没有心怀怨恨的祸乱,在国外没有像赵括那样轻敌冒进的祸患。
明君使职事不相干扰,所以不会发生争吵;使臣下不兼任官职,所以各自都有拉长的技能;使人们不为同一件事情而立功,所以不会发生争斗。
象这样,天下所有的人不得相互伤害,这是治世的最高境界。
听别人说:“办事不出差错,就是尧也做不到。
”而社会从没有平安无事的时候,敞君主的不肯放手赏给臣下爵禄和富贵,就不能解救危亡的国家。
所以明君鼓励廉耻之心,提倡仁义之举。
过去介子推没有爵禄,凭着“义”追随晋文公出亡;途中饥饿难忍,又凭着“仁”割下身上的肉给晋文公吃,所以君主铭记他的德行,书上著录他的名字。
君主乐于使臣下为公尽力,而苦于他们为私夺权;臣子安于量才录用,而苦于身兼二职。
所以明君除去君臣苦恼的
事,设立君臣快乐的事。
君臣的利益,没有比这更深远的了。
不考察大臣私下的活动,轻率地考虑重大的事情,过重地处罚犯轻罪的人,长期怨恨臣下的小错,频繁地用忍惠来补偿给人造成的灾难,这就像砍断手臂而接上玉一样。
假如燕王对内憎恨本国民众,对外喜爱鲁国人,那么燕人就不为他所用,鲁人也不会依附他。
燕人被憎恨,就不能尽力来求得功劳;鲁人被喜爱,但不能冒死罪去亲近别国君主。
如果这样,臣子就成了缝隙一样的隐患,君主就会陷于孤立。
用成了隐患的臣子去侍奉孤立的君主,这就叫危险。
放弃靶子而胡乱发射,即使射中很小的东西也不算技艺高超;放弃法制而乱发脾气,即使大肆杀伐,好人也不会害怕。
甲犯了罪,祸归于乙,怨恨就产生了。
所以治理得最好的国家,实行赏罚,但不凭个人喜怒,所以圣人能达到治国的极致;建立刑法,但不送私威杀人,所以好人服罪。
射箭中靶,赏罚得当,所以尧可复生,羿能再生。
这样一来,君主就没有殷、夏亡国的祸患,臣下就没有比干剖心的灾难,君主高枕无忧,臣下乐于尽职,法术普遍地实行于天下,恩德流传千秋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