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互替商品需求影响的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从2016年6月份以来,羊肉的价格不断上涨,究其原因是由于养殖成本提高和产量减少。
图像中横轴为供求量Q,纵轴为价格P,D为需求线,S为供给线,E为均衡价格,E1为变化后的均衡价格。
下面能够正确反映这种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2.2014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贬值2.64%,改变了人民币近九年来单边升值的状况,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较强。
在此背景下,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中,能反映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国内企业对进口大豆需求变动的是
A.A B.B C.C D.D
3.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对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
高速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机控制总成等关税降低,相应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售价也会再次降低。
关税调整后
①会直接拉动国内汽车消费②会提高我国汽车生产行业的劳动生产率③国内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局面将得到缓解④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国家发改委宣布于2015年11月18日零时起下调国内汽柴油价,这是国内成品油价年内第11次下调。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下列各项中正确显示了油价下跌对居民消费状况影响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小明运用所学知识,为下列四个现象对相关商品供求或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分别描绘了四个图形(均不考虑其他因素),其中描绘正确的有()
①我国启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推进网络提速降费
②人民币纳入SDR以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中间价总体呈上升趋势
③我国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
④2016年7月,A市牛肉价格不断上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国家统计局2015年11月10日发布数据:2015年1—10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5.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同比下降6.0%。
PPI、IPI“双降”,表明中国经济仍未完全走出低迷局面。
从长远来看,PPI、IPI的不断下滑对生产的影响传导合理的是:
①工业产品价格下降
②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③企业生产规模缩小
④企业营利能力减弱
A.①—②—③—④B.②—③—④一①
C.②—③一①—④D.①—④—③一②
7.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接受采访时表示“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必然的潮流,网店的价格比实体店低了很多,实体店经济注定要被淘汰,就像狮子注定会吃掉绵羊一样”,“我
们双十一要做100年,还有93年要做,这才刚刚开始”。
如果经济发展水平用E表示,互联网需求用I表示、价格用P1表示,实体店需求用R表示、价格用P2表示。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能支撑马云“狮羊论”的是
A.①→③→②B.④→①→②C.②→③→①D.②→④→③
8.假如汽车的价格(P)与其需求量(Q)存在如图所示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汽车的价格由PA向PB运动时,其需求量会增加
②汽车的需求量由QB向QA运动时,其价格会上涨
③汽车的价格由PB向PA运动时,汽油的需求量会减少
④汽车的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时,电动车的价格会上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9.2014年夏季,我国东北地区发生63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导致玉米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
这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有()
①玉米价格上涨,猪饲料生产企业改用大麦作原材料
②猪饲料价格上涨,猪肉价格上涨,生猪养殖规模扩大
③玉米种植户收入减少,来年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减少
④农田水利建设受到重视,节水灌溉技术得到推广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0.在市场中,商品价格的变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下列选项中能导致商品价格下降的因素有()
①商品供给小于需求
②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③其互补品价格下跌
④货币实际供应量小于流通中需要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1.下图反映的是2016年5月某商品供求量(O)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
其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
假定其它因素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当D O向D l移动时,可能是该商品的替代商品价格下降了
②当D O向D2变动时,可能是该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升高了
③当P O向P l变动时,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将增加
④当P O向P2变动时,可能该商品处于卖方市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2.下列曲线中(P为价格,Q为需求量),一般说来,能正确说明近期“中国大妈”抢购黄金首饰现象的是
A.
B.
C.
D.
13.近年来随着大量保障性住房陆续推出,一些城市商品房价格(P)逐步回落,新楼盘开盘量(Q)减少。
下图中Q1为变化前新上市商品房数量,Q2为变化后新上市商品房数量。
其中可以描述这一现象的是()
A.B.
C.
D.
14.2022年北京将举办冬奥会,这给冰雪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冰雪产业主要包括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冰雪赛事、冰雪运动培训、冰雪营销五大板块。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冰雪产业链的延伸使五大冰雪产业的可替代性更强
B.对冰雪装备企业减税降费,会提高冰雪装备产品的价值量
C.冰雪营销产业的发展会使冰雪旅游消费的需求弹性变大
D.冰雪赛事产业的发展会增加冰雪运动培训产业的消费需求
15.在我国古代,每逢丰年谷贱,官府就出钱收购粮食储存起来,每逢灾年谷贵,官府就开仓平价卖粮,做到“物价常平,公私两利。
”这里面所蕴含的经济学道理是
①供求变化影响商品的价格②价格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③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④价格变动是由政府决定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6.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智能家电以代替传统功能家电。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人们的收入(Y)与传统功能家电的需求量(Q)之间的关系的是()
A.B.
C.D.
17.2018年12月28日,中国油价迎来了“五连跌”。
这对汽车生产和销售带来的影响是A.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的意愿增强
B.大排量汽车的销量大幅增加
C.燃油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可能增加
D.小排量汽车的销量大幅减少
18.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是替代商品。
2019年1~4月,国家发改委7次调整,油价累计上涨0.40~0.48元/升。
若其他条件不变,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变动图示是
A.
B.
C.
D.
19.某企业生产的D产品的供求曲线如右图所示,E0为供求均衡点。
若D产品价格提高到P1,不考虑其他因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D的替代品需求量减少,D的互补品需求量增加
②D增产到Q2,是该企业自觉遵循价值规律的体现
③如(Pl×Ql)(P0×Q0),则说明D是生活必需品
④如(Pl×Ql)(P0×Q0),则说明D是高档耐用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面对企业招工难、用工贵现状,“机器换人”近年在沿海地区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首
选。
“机器换人”()
①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②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价值
③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表现
④能根除招工难、用工贵问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1.某企业有甲、乙两种可相互替代的原材料,假设乙原料的价格下降,而甲原料的价格不变,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该企业对甲原料需求变动的是
A.
B.
C.
D.
22.如图表示某品牌汽车的供求量和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求量,纵轴为价格。
D1为变动前曲线,D2、D3为变动后曲线)。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汽车的需求量会从D1向D2移动
②央视3•15晚会曝光某品牌汽车的质量和安全隐患,某品牌汽车的均衡价格会从E1向E2移动
③新能源汽车的价格降低,传统能源汽车的需求量会从D1向D2移动
④汽油的价格降低,汽车的均衡价格会从E1向E2移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3.2018年8月的鸡蛋成了名副其实的“火箭蛋”,从7月初的每500克3元左右,到8月的每500克4.9元,上涨幅度惊人。
这可能导致
①消费者大幅减少鸡蛋消费②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
③消费者买鸡蛋少花钱④消费者寻找其他替代营养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4.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是替代商品。
2019年11月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国内汽油、柴油零售价格随之上调。
本次调价是2019年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出现的第十二次上调。
若其他条件不变,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变动图示是
A.
B.
C.
D.
25.“两会”以来,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不断吹风,上海、北京以及广州等地正酝酿新的扶持政策,给予新能源汽车购买者一定的财政补贴。
与政策预期相呼应的是企业的产销也出现快速增长势头。
对这一快速增长势头的出现,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A.新的扶持政策→购买成本降低→消费需求增加→生产规模扩大
B.新的扶持政策→生产规模扩大→生产成本降低→消费需求增加
C.新的扶持政策→生产成本降低→生产规模扩大→消费需求增加
D.消费需求增加→生产规模扩大→新的扶持政策→购买成本降低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由题意可知:供给量减少,需求量不变,均衡价格上升,D符合题意。
C表示均衡价格下降,不符合题意。
AB题肢是需求曲线变动,不选。
故本题选D。
【点睛】
价格需求曲线或价格供给曲线中的点与线的移动。
在价格需求曲线与价格供给曲线的解析中,如果出现点的移动,是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或供给量的变化。
如果出现了线的移动则是价格之外的因素引起的需求或供给的变化。
也就是价格不变,需求或供给量发生的变化。
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区分,灵活运用。
2.B
解析:B
【详解】
题目中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市场对人民币贬值预期较强,其他条件不变,则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国内企业对大豆进口需求量减少,因为人民币贬值,兑换外币减少,不利于商品进口,故B符合题意。
ACD不合题意,舍去。
答案选B。
3.C
解析:C
【解析】
高速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机控制总成等关税降低,相应电动
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售价也会再次降低,这时更多的人愿意选购汽车,从而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故①④入选。
②错误,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会引起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③在题目中没有体现。
选C。
4.C
解析:C
【解析】
国家发改委宣布于2015年11月18日零时起下调国内汽柴油价,当油价下调后,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汽车的需求量,故汽车的购买会增加,故③入选。
天然气作为柴油的替代品,天然气的消费量会下降,故②入选。
故选C。
5.B
解析:B
【详解】
我国启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推进网路提速降费,会导致网费的下降和网络需求的增多,①正确;②不选,因为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中间价总体呈上升趋势,即人民币贬值,②代表了人民币升值;③不选,因为我国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会导致大排量汽车的均衡价格的下降;④正确,A市牛肉价格不断上涨会导致对该商品的进口量的增加。
故答案选B。
【点睛】
6.D
解析:D
【解析】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该指数下降意味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因为工业产品价格下降会导致企业营利能力减弱,从而使企业生产规模缩小,最终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所以传道路径为①-④-③-②,选D。
【考点定位】价格变动的影响
【方法技巧】选择题考查的内容也不外乎三部分:识记、理解、运用。
近年的考试中理解、运用的比重增加,很少看到识记的题型,识记已经渗入了理解和运用中。
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
可见,选择题也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处理信息的能力。
因此技巧始终是技巧,不能代替基本功。
要想解答好选择题,首先,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准确把握概念和原理。
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是选择题主要考查内容,否则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第二,养成好的习惯:做题习惯,如建立错题本,或在资料中对不同难度的题做不同的标记,对反复出错的题进行重点分析;总结选择题的干扰方法和做题经验。
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好的思维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只要我们能夯实基础,注重培养能力,善于总结和灵活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高考中是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的。
7.C
解析:C
【解析】
马云的“狮羊论”,表明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需求的发展;网店商品价格的
优惠,促进了网店的发展;网店挖走了实体店的部分消费者,使得实体店逐渐减少,故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②③①,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价格变动的影响
【名师点睛】曲线类型试题解题思路
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
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8.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商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呈反相关,价格由PA向PB运动意味着汽车价格下降,所以汽油的需求量会增加,故①正确;在供给一定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正相关,QB向QA运动意味着汽车的需求量减少,这会导致汽车价格下降,故②错误;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减少,PB向PA运动意味着汽车价格上涨,其需求量会减少所以汽车的需求量会减少,故③正确;汽车的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意味着其需求量增加,在交通工具总体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电动车的需求量会减少,价格会下降,故④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9.C
解析:C
【详解】
供求影响价格,玉米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玉米价格上涨,猪饲料生产企业改用大麦作原材料,故题肢①正确。
同时也会导致玉米种植户收入减少,来年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减少,故题肢③正确。
题肢②④不是玉米大面积减少的直接连锁反应,故排除。
故答案选C。
考点:供求和价格相互影响
10.D
解析:D
【详解】
当商品供给小于需求时,商品的价格会上涨,①不符合题意。
当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商品的价值量会下降,进而带来价格下降,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当其互补品价格下跌,其互补商品需求会上升,该商品的需求也会上升,带来商品价格的上涨,③不符合题意。
货币实际供应量小于流通中需要量,导致货币升值,物价下降,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解析:B
【详解】
①错误,根据图示分析当DO向Dl移动时,该商品价格上涨,对该商品的需求减少,那么可能是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增加;
②正确,根据图示分析当DO向D2变动时,需求量减少,那么可能是该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升高了;
③正确,根据图示分析当PO向Pl变动时,该商品价格上升,那么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将增加;
④错误,当PO向P2变动时,价格下降,可能该商品处于买方市场;
故选B。
12.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一般来讲,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对其需求量会减少。
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较大,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较小。
黄金属高档耐用品,黄金价格上涨,人们对其需求量会大幅减少,故C正确;B属生活必需品的变动曲线;A、D没有体现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相关性,明显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3.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图示类试题,通过材料“商品房价格(P)逐步回落,新楼盘开盘量(Q)减少”可以看出是价格影响供给,一般来说,价格下降,供给减少,故本题曲线是供给曲线,排除A、B;通过“新楼盘开盘量(Q)减少,Q1为变化前新上市商品房数量,Q2为变化后新上市商品房数量”可以看出OQ1>OQ2,故D适合题意,C是错误的。
考点:价格变动的影响
1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冰雪产业链的延伸会推动五大冰雪产业的发展,而不是增加五大冰雪产业的替代性,二者是互补关系,而不是互为替代关系,A选项说法错误。
B: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对冰雪装备企业减税降费,无法扩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法提高冰雪装备产品的价值,选项B说法错误。
C:生产决定消费,冰雪营销产业的发展会增加冰雪旅游消费的需求,但并不是增加其需求弹性,商品需求弹性大小与商品自身类型有关,一般来讲,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C选项说法错误。
D:冰雪赛事的发展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冰雪运动上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冰雪运动培训产业的就业机会,选项D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15.A
解析:A
【详解】
①符合题意,在我国古代,每逢丰年谷贱,官府就出钱收购粮食储存起来,每逢灾年谷贵,官府就开仓平价卖粮,做到“物价常平,公私两利。
”这里面所蕴含的经济学道理是供求变化影响商品的价格。
②符合题意,上述材料表明价格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③不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④说法错误,因为价格变动不是由政府决定的,是由价值决定的。
故选:A。
16.D
解析:D
【详解】
A: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智能家电以代替传统功能家电,图示表示传统家电需求不断增加,不符合题意,A错误。
B:收入是消费的前提,随着收入增加过程中,传统家电需求会增加,但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减少,但图示表示随着人们的收入增长,传统功能家电的需求量下降,B错误。
C:图示表示收入不变,传统家电需求减少,不符合题意,C错误。
D:由材料可看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智能家电以代替传统功能家电,因此人们的收入与智能家电的需求量之间应该是:首先,在收入水平不高时,人们对传统家电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在收入水平提高后,会减少对传统家电的需求量,D 正确。
故本题选D。
1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价格变动影响的知识。
选项A错误,油价下降,燃油汽车需求上升,其替代品新能源汽车需求下降,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的意愿下降,而不是增强;选项B错误,“大幅增加”说明过于绝对,夸大了油价变动对大排量汽车消费的影响;C正确,油价下降,其互补品燃油汽车需求增加,生产和销售可能增加;选项D错误,油价下降,其互补品燃油汽车需求增加,小排量汽车的销量增加,而不是大幅减少。
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
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①价格变动影响生活消费需求,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需求弹性)。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需求弹性大)。
③商品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价格上升,替代品需求增加,互补品需求减小。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时,生产者会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该产品的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
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哪种生产要素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18.C
解析:C
【详解】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其他条件不变,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价格不变,A反映的是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与题意不符;B反映的是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与题意不符;新能源汽车价格不变,价格箭头平移,汽油和燃油车为互补商品,油价上涨,汽油需求量减少,燃油车需求量减少,其替代品新能源车需求量增多,C符合题意;D反映的是燃油车需求量减少,其替代品新能源车需求量减少,错误。
故选C。
【点睛】
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购买。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
在两种替代商品中此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正比,彼此两种商品需求量反向变化;在两种互补商品中此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反比,彼此两种商品需求量同向变化。
1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D产品价格上涨,会导致入们对D的需求量减少,不考虑其他因素,入们会增加对D的替代品的需求量,减少对D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不选①;价格调节产量,D价格上升,意味着有利可图,因此企业选择扩大生产是遵循价值规律的表现,②入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即价格上涨的幅度要大于其需求量下降的幅度,因此,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总收益会增加,③入选,不选④。
故选C。
20.A
解析:A
【详解】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替代品需求量的影响。
“机器换人”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①正确;“机器换人”并不能提高产品的价值,如果普遍采用机器,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品的价值反而会下降,②不选;价格影响供求,受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影响,企业选择了劳动力的替代品——机器,这说明“机器换人”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表现,③正
确;“机器换人”并不能根除招工难、用工贵的问题,④错误。
故选A。
2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目的表述,甲、乙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原材料,现在乙原料的价格下降,而甲原料的价格不变,此时企业会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乙原料,对甲原料的需求相对会下降,故甲原料的需求曲线会向左侧平移,A图像正确。
B、C图像反映了供给的变化,这在题目中没有体现。
D图像反映了需求的增加,与题意不符。
选A。
【点睛】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1)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
(2)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
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1)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消费者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而且会减少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
22.D
解析:D
【详解】
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将增加对商品的消费,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汽车的需求量会从D1向D2移动,①符合题意。
②:央视3·15晚会曝光某品牌汽车的质量问题,人们将会减少对该品牌汽车的购买,该品牌汽车的需求量减少,即会从D1向D3移动,均衡价格从E1向E3移动,②错误。
③:新能源汽车的价格降低,人们将减少对传统能源汽车的购买,传统汽车的需求量由D1向D3移动,③符合题意。
④:汽油价格降低,作为汽油互补品的汽车的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由D1向D2移动,均衡价格由E1向E2移动,④错误。
故本题选D。
23.C
解析:C
【详解】
①:鸡蛋是生活必需品,其价格大幅上涨,不会大幅减少鸡蛋消费,①说法错误。
②④:鸡蛋价格大幅上涨,养殖户会扩大养殖规模,消费者寻找其他替代营养品,②④符合题意。
③:鸡蛋价格上涨,消费者买鸡蛋多花钱,③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