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学为主体,师为主导,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解决自然现象,联系生活,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节是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第三章第4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知道了固体物质的溶解平衡;学生学习了化学平衡的建立及其移动的影响因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材在已有基础上又引出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认识物质的新视角,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实验探究是认识化学、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
合作学习法、实验探究法
以美丽的溶洞、难看的龋齿作为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以“先学指导”引领学生做好预习,以“先学检查”为抓手,查知学情确定最近发展区;以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氯化银存在溶解平衡为抓手,引导学生从动态的视角认识溶解平衡,强化动态平衡的思想,帮助学生掌握溶解平衡建立的条件;通过讨论不同条件对氢氧化镁沉淀溶解平衡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自主生成影响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验探究,应用化学原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学科素养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
2. 能描述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
3. 会分析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分析实验,独立思考后交流展示,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概念。
难点: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解决相关问题。
六、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