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SRC)梁柱节点施工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SRC)梁柱节点施工探究
发布时间:2022-01-04T05:17:27.211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23期作者:柴旭
[导读] 与传统施工混凝土相比,型钢混凝土更加适用于复杂度较高的混凝土施工结构中,并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上限,尤其是承载力高、结构抗震性优秀等等特点,更是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但同时,型钢混凝土组合施工的难点也相对较多,这也导致了各工程团队的施工质量有较大差别,因此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分析了新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施工要求,并详细说明了此技术在良渚节点施工中的主要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工程建设质量提升作出贡献。
柴旭
中铁十二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省邢台市 054001
摘要:与传统施工混凝土相比,型钢混凝土更加适用于复杂度较高的混凝土施工结构中,并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上限,尤其是承载力高、结构抗震性优秀等等特点,更是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但同时,型钢混凝土组合施工的难点也相对较多,这也导致了各工程团队的施工质量有较大差别,因此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分析了新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施工要求,并详细说明了此技术在良渚节点施工中的主要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工程建设质量提升作出贡献。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技术提升
在现代施工建筑中,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开始应用于各种建筑类型当中,并开始受到施工人员的青睐。
但随着建筑类型的增加,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这也要求施工人员加强对工程结构的理解,并提高施工熟练度,从而保证工程的最终质量。
另一方面,建筑行业本身也要尝试引入新兴技术,从而不断提升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施工上限。
一、目标工程类型
本次目标建筑为超高层建筑,项目名称为顺德投资大厦,建筑总体类型为综合性办公楼。
楼层地上层数为34层,地下为两层,并包含三层的裙楼。
工程总面积为999990平方米,楼房整体高度为166.4米。
此次建筑中,混凝土柱的数目为22根,土柱直径控制在1600毫米,并在内部设置型钢柱和翼板。
经过计算可得,此次新钢柱的总高度为75.75米,并需要对垂直度进行精准控制。
另外,只是工程工期相对较短,所以先跟各部分结构的连接需要一次性完成,不可出现失误。
二、工程施工中的重难点
(一)梁柱节点的复杂性提高
随着工程环境的逐步复杂,现阶段大多数建筑的梁柱节点构造难度也有了明显提升,这也进一步提升了后期的焊接作业难度。
比如在此次施工中,套筒内部由于受到型钢结构的影响,所以可操作空间也明显下降,这也大大提升了工程施工难度。
而另一方面,复杂性的提升也增大了梁柱节点区域的定位、穿筋难度。
在此次施工中,施工人员要提前把握好三道隔板的位置。
如果施工位置不到位,那么将直接影响结构的最终质量[1]。
(二)工程细节处理整体较差
在节点连接处,由于钢筋的排布密度较大,所以是该处的施工难度也较高。
另外,现阶段大部分施工团队的整体素质较低,所以对复杂连接处的技术处理精度也相对较低。
实际上精度较低情况不仅发生的施工阶段,其他各阶段也有类似现象,比如在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常常会以自身的主观印象来进行结构设计,这也致使工程细节难以达到当代的建筑标准。
而工程设计图的细节缺失会使施工人员很难保证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
而在水泥浇筑中,型钢混凝土的施工的精度要求会更高,所以质量保证也会更加困难[2]。
三、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SRC)梁柱节点施工策略
(一)提升定位精度
由于型钢混凝土的定位精度需求较高,所以施工团队可以提前设置施工小组,并对施工情况进行研讨,以帮助型钢等其他结构的定位。
首先,施工小组要对预埋件进行核查,并将连接处作为核查重点。
如发现施工中存在问题,则需要立即对预埋件进行更换处理。
处理完成后,并需要针对底板铺设作出相应调整。
其次,在位置确定上,施工人员还可以根据建筑的实际类型采用不同的定位方式。
比如在高层建筑中,就需要用复合定位方式来保证定位精度。
在底层的定位中,就可以利用吊车来进行定位,也能够充分保证低层楼房的定位精度。
而在中高层的建筑定位中,就需要利用塔吊进行定位处理[3]。
定位中,工作人员要保证中心线的位置。
在钢柱安装时,施工人员要对钢柱的相关数据记录,尤其是标高、轴线,要尽可能的保证数据的规范度和收集精度。
等到监测数据完全符合施工标准时,才能使用螺栓进行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螺栓连接后依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所以施工人员需要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核验。
另外,螺栓连接需要用高强度螺栓,以便于尽可能的降低偏移量。
测量完成后,则需要对连接处进行焊接,以保证结构强度[4]。
(二)加强对工程细节部的处理
(1)设计阶段的细节部处理
设计人员要提前做好施工现场调查,并根据目标建筑类型来确定行钢混凝土的具体施工方法,不可过度依赖以往施工经验。
尤其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更是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配合。
在施工图完成之后,要进一步对关键部位进行审核,并做好相关批注。
审核团队中要增加施工测的人员比例,以增加施工图的易操作性。
(2)尝试利用BIM技术
作为新兴的施工建筑绘图方式,BIM技术的3D特征可以详细的描绘出建筑施工细节部的结构特点,从而进一步提升工程的施工精度。
而另一方面,BIM技术本身还拥有数据库系统。
所以施工团队也可以根据数据库的数据比对来选择最佳的定位方案[5]。
(三)梁桥面断裂处理
如果梁桥面出现了裂缝,施工团队要对裂缝的分布情况进行记录,并对裂缝的出现时间、出现条数以及出现位置全面分析。
一般情况下,梁桥面断裂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两端横梁的转动与梁端本身的转动不同步,所以产生的压力会使磁结构出现裂缝。
第二,此结构本身就相对较为薄弱,若要技术达不到要求,则会导致此部分的提前开裂。
在确定开裂原因后,只需要根据相关数据来进行有限元分析。
在得到结果后,施工人员还需要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重新验证,并尽可能的将误差值控制在10%以下。
而在问题处理上,则可以通过调整栓钉间距来改变梁桥面的连续受力情况,通过釜底抽薪的方式进一步缓解该部分的结构应力。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模型与实际模型通常存在着一定的数据偏差,所以需要施工人员针对两者数据偏差情况进行调整[6]。
(四)对传统安装技术进行方案优化
传统梁柱节点施工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在受力位置的固定上,就可以尝试利用套筒的结构特征来与型钢进行固定。
固定方式为焊接固定,必要时可以增加劲板数量。
在部分施工作业中,施工人员会遇到钢骨柱截面小于标准值且梁宽大于标准值的情况,而此时就可以尝试通过两侧通过的方式来进行连接。
如果差异数过大,就需要考虑对梁截面进行扩增,并对对配筋值进行调整。
(五)提高对型钢混凝土的外形控制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型钢混凝土的外形影响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在施工初期就需要尽量降低外向对建筑的负面影响。
首先,施工人员要保证水化反应的质量,主要是通过对棱角结构进行水分保持。
如果水分流失较为严重,就需要及时在结构处补充清水。
若目标施工区域存在降雨风险,则需要施工队提前与提前部门进行数据互通,从而提前做好将预防措施,以免水分过多。
除此之外,模板处理方式对钢筋混凝土的外形影响也相对较大,所以施工团队需要按照模板处理规范来进行模板的搭设、安装与拆除。
在此处理中,模板的拆除时间往往并不固定,所以只有当确定好混凝土强度后,才可进行拆模处理。
四、结束语
型钢混凝土本身操作就较为复杂,而在高层建筑的利用中,复杂程度会再次上升。
但与此同时,型钢混凝土不可否认地提升了建筑的操作上限,并有望成为未来高层建筑的主流施工方式。
所以,施工团队要尽可能地提高新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技术储备,以便于适应未来的建筑环境。
参考文献:
[1]岳晓东.型钢混凝土施工中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15):105-106.
[2]张智涛.基于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8(11):119-122.
[3]王维,韩晓冬,牛增聪,刘洪延.型钢混凝土结构快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20):35-36.
[4]庄洁.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99.
[5]柴文静,张新爱,孙超.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及应力分析[J].钢结构,2017,32(4):100-104,86.
[6]张智涛.基于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8(11):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