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word教案 (9)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写检测,学生互相批改并改 错
复习巩固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猜成语在中国历史上,西部是一部凝重的历史,向人们展示着它辽阔、壮丽与神圣的风貌。(图片)那里有大漠戈壁、古城遗址、楼兰佛塔,千年胡杨,这一切无不 诉说着西部的古老和辉煌的过去。现在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令人神往的西部, 去探寻西域交通开拓者的足迹和古老的商旅之途——“丝绸之路”。
小组展示
教师点拨
教师解决疑难问题:
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这是西汉派驻西域的总监 护,是进行军事、行政管理的长官,其职责是管理西域事务,保护往来的商旅。这说明我国新疆和新疆以西的若干地方西汉时就已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说明新疆已纳入 中国的版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在古代 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维持,对中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和其他文明区域建 立了联系,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
学生理解记忆
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能力
通过学生分析、讨论、交流认识到张骞不辱使命克服困难终于达到目的,来培养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献身精神和坚强意志。
知识梳理
5 、学案的练习
6、《学检》随堂演练
复习巩固落实
重点: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与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张骞出使西域。
教后记
板书设计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感知目标
教学
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知道西域的概念。
讲述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史实,了解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情况。
知道丝绸之路的路线。
通过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技能。
能正确认识张骞在西汉民族交往中的作用和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
学生根据板书进行总结
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
1、张骞第二次通西域的时间,距离第一次相差几年?
2、公元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对么?
3、回到汉朝,如果你是一名大秦(或奄蔡)商人,要来长安开一家西域商品专卖店,你要怎么来长安?在这个西域商品专卖店里面,你会卖哪些东西?
4、有 一部关于秦朝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镜头:秦始皇和大臣李斯一边谈论政事一边吃 着葡萄、石榴,旁边还摆放着一壶茶。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说一说,这个情节是真是假?为什么?
西汉张骞通西域,武帝派遣两次出,
汉朝军威震四方,彪悍匈奴终臣服,
西域都护西汉设,新疆地区中央属,
起点长安至欧洲,联欧亚丝绸之路。
学生对照课本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归纳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6课,我们了解了中原与匈奴的和战关系,讲述了张骞通西域的史实,理解了丝绸之路的作用,虽然,张骞已成为历史,丝绸之路也不再辉煌,但它们永远都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提醒着我们以史为鉴,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重视开拓,重视开放与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败。
5、丝绸之路形成后,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怎样?
①中国的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技术相继西传。
②西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魔术、音乐等传入中国。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西域物产传入内地。
6.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是什么?___。
7、请思考:“张骞通西域”与“汉朝与西域的关系”“西域都护的设立”“丝绸之路”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按要求先自学分析、然后讨论,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确定好答案。热情讨论,积极发言
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技能。
课前要求学生搜集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故事以及收集中原王朝通西域互相输出的物品、技术、艺术等史实 ,以此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获取知识的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分析、讨论、交流认识到张骞不辱使命克服困难终于达到目的,来培养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献身精神和坚强意志。
2.通过对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民族历史的学习,激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增强各民族平等团结的意识。
一幅凄凉的西部风光引出课题
引出本课主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复备标注
基础过关
结合自主学习的知识结构进行快速记忆,基础过关
小组互相检查过关人数计入小组考核
巩固基础知识
合作学习
共同
探究
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问题:
1、西域指什么地区?汉朝把和以西,包括今和中亚以至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看“张骞通西域路线图”,找到西域的大致范围)
2、张骞通西 域的目的、时间、作用分别是什么?
目的:
时间:年和年,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作用(意义):
3.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时间、标志分别是什么?
时间:公元前年;标志:西汉设置。
4、丝绸之路形成于何时?请依次写出丝绸之路的起点、经过和最终到达
的地区,并在“丝绸之路示意图”上找出长安、河西走廊、安息、大秦。
3.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认识西汉时期在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的交流,以及吸取他国先进科技文化对促进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与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张骞出使西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备标注
启
动
课
堂
预习反馈
听写检查
1、听写
2、检查“自主学习”完成情况。
复习巩固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猜成语在中国历史上,西部是一部凝重的历史,向人们展示着它辽阔、壮丽与神圣的风貌。(图片)那里有大漠戈壁、古城遗址、楼兰佛塔,千年胡杨,这一切无不 诉说着西部的古老和辉煌的过去。现在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令人神往的西部, 去探寻西域交通开拓者的足迹和古老的商旅之途——“丝绸之路”。
小组展示
教师点拨
教师解决疑难问题:
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这是西汉派驻西域的总监 护,是进行军事、行政管理的长官,其职责是管理西域事务,保护往来的商旅。这说明我国新疆和新疆以西的若干地方西汉时就已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说明新疆已纳入 中国的版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在古代 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维持,对中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和其他文明区域建 立了联系,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
学生理解记忆
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能力
通过学生分析、讨论、交流认识到张骞不辱使命克服困难终于达到目的,来培养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献身精神和坚强意志。
知识梳理
5 、学案的练习
6、《学检》随堂演练
复习巩固落实
重点: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与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张骞出使西域。
教后记
板书设计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感知目标
教学
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知道西域的概念。
讲述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史实,了解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情况。
知道丝绸之路的路线。
通过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技能。
能正确认识张骞在西汉民族交往中的作用和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
学生根据板书进行总结
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
1、张骞第二次通西域的时间,距离第一次相差几年?
2、公元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对么?
3、回到汉朝,如果你是一名大秦(或奄蔡)商人,要来长安开一家西域商品专卖店,你要怎么来长安?在这个西域商品专卖店里面,你会卖哪些东西?
4、有 一部关于秦朝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镜头:秦始皇和大臣李斯一边谈论政事一边吃 着葡萄、石榴,旁边还摆放着一壶茶。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说一说,这个情节是真是假?为什么?
西汉张骞通西域,武帝派遣两次出,
汉朝军威震四方,彪悍匈奴终臣服,
西域都护西汉设,新疆地区中央属,
起点长安至欧洲,联欧亚丝绸之路。
学生对照课本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归纳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6课,我们了解了中原与匈奴的和战关系,讲述了张骞通西域的史实,理解了丝绸之路的作用,虽然,张骞已成为历史,丝绸之路也不再辉煌,但它们永远都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提醒着我们以史为鉴,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重视开拓,重视开放与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败。
5、丝绸之路形成后,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怎样?
①中国的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技术相继西传。
②西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魔术、音乐等传入中国。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西域物产传入内地。
6.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是什么?___。
7、请思考:“张骞通西域”与“汉朝与西域的关系”“西域都护的设立”“丝绸之路”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按要求先自学分析、然后讨论,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确定好答案。热情讨论,积极发言
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技能。
课前要求学生搜集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故事以及收集中原王朝通西域互相输出的物品、技术、艺术等史实 ,以此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获取知识的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分析、讨论、交流认识到张骞不辱使命克服困难终于达到目的,来培养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献身精神和坚强意志。
2.通过对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民族历史的学习,激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增强各民族平等团结的意识。
一幅凄凉的西部风光引出课题
引出本课主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复备标注
基础过关
结合自主学习的知识结构进行快速记忆,基础过关
小组互相检查过关人数计入小组考核
巩固基础知识
合作学习
共同
探究
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问题:
1、西域指什么地区?汉朝把和以西,包括今和中亚以至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看“张骞通西域路线图”,找到西域的大致范围)
2、张骞通西 域的目的、时间、作用分别是什么?
目的:
时间:年和年,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作用(意义):
3.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时间、标志分别是什么?
时间:公元前年;标志:西汉设置。
4、丝绸之路形成于何时?请依次写出丝绸之路的起点、经过和最终到达
的地区,并在“丝绸之路示意图”上找出长安、河西走廊、安息、大秦。
3.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认识西汉时期在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的交流,以及吸取他国先进科技文化对促进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与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张骞出使西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备标注
启
动
课
堂
预习反馈
听写检查
1、听写
2、检查“自主学习”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