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学习建议
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特别是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有 助于人们更完整地理解、理解教育技术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 地应用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形成的3条主线、教育技术的定义 和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本章学习的主线,学习过程中,能够在 教师以及各种资源的支持下,把本章中一些关键知识点串联在这 样一条主线索上。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内容比较抽象,应该预 先复习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课程内容。同时建议:在通读 和理解本章知识的基础上,归纳主要的概念和内容,写出读书笔 记。查询电大在线的网上辅导及相关内容,认真完成作业。展开 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的活动,交流学习体会。本章知识比较抽象, 有些需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实行专门的记忆。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 组织实行教学参观,理解教育技术的使用情况,并作一篇调查报 告。
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 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 讯息设计 教学策略 学习者特征
评价
问题分析 标准参照测量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开发
印刷技术 视听技术 基于计算机的技术 整合技术
关于学习过程 和学习资源
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的定义
利用
媒体利用 革新推广 实施和制度化 政策和规定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
第一章我国的教育技术 第三节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
础
第一节 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概念形成
国外教育技 术的发展
视听教育传播技术 系统方法的教育应用 程序教学及个别化教学 1994年教学技术定义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形成与发展的三个方面
系统科学方法(系统方法、系统方法 教育应用)
传播理论 (传播模式、传播要素)
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 理论
强调学习者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同化、顺应)通过有意义的自行 建构获得知识
皮 亚 杰
西蒙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巴 甫 洛 夫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把学习者 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
斯
金
强调刺激--反应,把学习者看作纳是对外部 刺激作出被动反应、即作为知识灌输对象
本章小结
教育技术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教育条件发展到一定水平 的产物,也是人们的现代教育意识达到一定水准、教育改革发展 到一定水准的客观要求。从表面看它是新的教学手段的应用,实 际上它代表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发展。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 展源于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学习理论及相对应的教学 理论)、信息技术对人体水平的扩展“延伸”和系统理论方法在 教育中的引进。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3个主干分别 是:视听教学传播及媒体资源的应用、程序教学及个别化教学和 系统方法的教育应用。教育技术学是建立在学习理论、教学理论、 系统科学方法和教育传播理论的基础上的一门学科。
本章学习要求
1.理解 AECT 1994教育技术定义。 2.知道视听传播技术实践、教学系统方法、程序教 学对教育技术形成发展的作用。 3.知道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的区别和联系。 4.理解教学传播与教育技术的关系、教学传播过程 中的五个基本要素和传播模式的内容。 5.理解系统科学方法对教育技术的重要作用、基本 内容和教育教学应用。 6.理解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和刺激一反应、 认知信息加工、人本主义和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 容。 7.理解教学理论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和布鲁姆、罗杰 斯、加涅、奥苏贝尔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传播理论模式
拉斯威尔模式(五W模式)
谁 说什么 传播者 讯息
通过什 么通道
媒介
对谁说 受传者
有什么 效果
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
传播过程的最终效果不是由传播过程中某 一部分决定的,而是由组成传播过程的传播者 与信息源、信息内容、传播通道、接受者和有 什么效果五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而 传播过程中每一组成部分又受其自身因素的制 约。他仅仅单向的线形传播模式,忽略了反馈 的作用。
早期的系统观 教学系统方法 教学设计与开发
教
育
视觉教学
视听教学
视听传播
技
术
学
程序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教育应用
1994年教学技术定义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表西 尔斯(Seels)与瑞奇(Richey)合写的专著《教学技 术的定义和研究领域》。书中对教学技术这门学科作 了如下的定义:
传播模式
共同经验领域
信源 编码 信道 译码 信宿
干扰 反馈 香农—施拉姆传播模式
1、传播过程的理论模型说明了教学传播过 程所涉及的要素(5w模式)
2、传播理论揭示出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之 间的动态的相互联系,并告之教学过程是一个 复杂动态的传播过程。
3、传播理论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 4、传播过程要素构成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 要素,其相对应领域如传播内容分析、受众分 析、媒体分析、效果分析及反馈评价等研究成 果也在不同水准上为教学设计中的学习内容分 析、学习者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以及教学评 价等环节所吸收。
管理
项目管理 资源管理 传送系统管理 信息管理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技术
我国教育 技术
的发展
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 术、教育技术
建设和发展:学科建设、 组织机构发展、发展 经验
第三节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教育技 术的理 论基础
学习理论(刺激反应、认知信息加工、 人本主义、建构主义)
教学理论(布鲁纳、罗杰斯、奥苏贝尔、 加涅、建构主义等的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