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教育思想的演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教育思想的演进
第一节中国教育思想的演进
1、古代教育思想
1)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

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占主导地位。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把“学而优”作为入仕的必备条件。

它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

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把讲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

“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主张不耻下问的同时,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

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

2)墨子的教育思想
墨子所创立的墨家学派和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被称为“世之显学”。

《墨子》是研究墨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

墨子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于人性形成的重要作用。

他提出了著名的“素丝说”,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主张以“兼士”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

兼士应该具有知识技能、思维辩论和高尚道德三项要求。

在教育内容方面,主张进行政治和道德教育,文史知识教育外,还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

在教育原则和方法上,他提倡“虽不叩必鸣”,应积极主动地去说教。

强调“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必须重在创造。

是最早明确提出量力性原则的教育家。

3)《学记》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

《学记》提出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四大原则: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学习观摩原则。

《学记》被称为是“教育学的雏形”,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开始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的一个重要标志。

4)《大学》的教育思想
提出了道德教育较为完整的体系,包括所谓三纲领和八条目。

三纲领就是“明明地”、“亲民”和“止于至善”。

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发扬光大人自身的善性,进而推己及人,将自身的善转化
为民众的善,最后使天下人人都能尽善尽美。

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被称为“我国一本较系统的德育原理教科书”。

5)《颜氏家训》的教育思想
《颜氏家训》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作者是魏晋南北朝颜之推。

《颜氏家训》中最终那个最重要的是关于儿童教育思想。

它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主张实施胎教。

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应采用“风化”方式,即通过长辈自身道德行为的示范作用。

《颜氏家训》被称为我国“家训之祖”。

6)《师说》的教育思想
作者是唐朝韩愈。

主要贡献体现在三方面:1)概括教师的职责主要是传授道理、教授学生和解除疑难。

2)提出以“道”为择师的标准。

3)提出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7)朱熹的教育思想
小学教育阶段:1)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

2)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
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
识技能。

3)方法上,强调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力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
趣;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

大学教育阶段:1)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加光饰”,把他们培养成国家所需要
的人才。

2)内容的重点是“教理”,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

3)方法重视自学,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

“朱子读书法”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
持志。

2、近代教育思想
1)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毛泽东评价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发表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的重要论文,阐述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思想。

主张教育独立。

2)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提倡职业教育,其目的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谋个性之发展
2)为个人谋生之准备
3)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
4)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他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成两句话“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关于职业教育方针,他提出社会化和科学化。

他的“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教育社会化方针,具体包括:
1)办学宗旨社会化
2)培养目标社会化
3)学制社会化
4)办学方式社会化
5)办学过程社会化
黄炎培强调,实施职业教育,必须遵循“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
“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原则。

重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概括为“敬业乐群”。

3)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从事国际平民教育运动,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

在乡村教育实践中,提出“四大教育”“三大方式”。

“四大教育”是文艺教育,生机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

“三大方式”是学校式,家庭式和社会式。

4)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宋庆龄称颂他为“万世师表”。

形成了崭新的生活教育理论,有以下三个最基本的命题:1)生活即教育
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是中国创造教育的先驱。

他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要培养小孩子的创造力,就必须实行六大解放,即解放眼睛,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嘴,解放时间,解放空间。

陶行知强调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教师还应该教做人。

5)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倡导“活教育”。

被誉为“中国的福禄贝尔”。

“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教学论三大部分。

“活教育”的课程形式应该符合儿童活动和生活方式,具体包括五方面的活动,即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和儿童文学活动。

“活教育”的教学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第二节西方教育思想的演进
1、古代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和“产婆术”
他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美德就是知识”的命题,主张教育就是为了发展人的智慧,使人的道德完善。

他最大的贡献是倡导问答法。

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和《理想国》
希腊学园的创始者。

《理想国》是他的主要代表作。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1)重视教育的作用
2)强调早期教育
3)主张德、智、体、美的教育内容
4)进行道德教育
提倡发展学生“探究事物本质”的能力。

3)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和《政治学》
是古希腊最博学的思想家。

《政治学》是他的主要代表作。

主张教育应该由国家负责,受国家控制。

反对女子受教育。

最早提出教育应适应人的自然发展的思想,认为应依照人发展的自然顺序,进行不同的教育。

是教育史上第一位划分教育年龄分期并提出相应教育主张的教育家。

2、近代教育思想
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母育学校》(1630)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详细论述幼儿教育的学前教育专著。

《大教学论》(1632),被称为是“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奠定了现代教育学的基本框架。

《世界图解》(1654)是西方历史上第一本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幼儿看图识字课本。

夸美纽斯被教育史家誉为“教育科学的真正奠基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泛智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最早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相关的学年制、学日制、考察、考试制度。

2)裴斯泰洛奇的教育思想
被誉为“国民教育之父”。

认为教育是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主张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制度。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潜在能力。

与夸美纽斯和卢梭一样,他将教育适应自然作为最基本的教育原则。

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化的思想。

另一重要贡献是他的要素教育思想。

3)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他是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先驱,是“教育性教学”的首创者和教学形式阶段的发明。

《普通教育学》是他教育思想的代表作,被誉为“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

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

他将教学过程分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

4)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誉为“幼儿园之父”。

最早把自然哲学中的“进化”概念引入人的生命和教育。

强调教育必须适应自然,顺应儿童的天性。

3、现代教育思想
1)杜威的教育思想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

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他的主要教育代表作,被称为“进步教育运动最清楚明白、最全面的宣言”。

他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

2)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1907在罗马创办了举世闻名的“儿童之家”。

创立了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

被誉为“幼儿园的改革家”。

蒙台梭利在实验基础上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其影响“几乎遍及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及其幼儿教育”,成为“国际公认的进步幼儿教育的先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