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专题 卤代烃、醇和酚学案 鲁科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 卤代烃、醇和酚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高考复习《化学选修5》
第2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第2节 卤代烃、醇和酚
1. 卤代烃、醇、酚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 卤代烃、醇、酚的典型代表物之间的关系。

3. 碳原子的级数和醇的分类。

4. 卤代烃、醇、酚的性质和应用。

5. 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方法和酚的检验方法。

二、教学目的:
1. 了解卤代烃、醇和酚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关系。

2. 了解碳原子的级数及醇的分类。

3. 掌握卤代烃、醇和酚的性质和应用。

4. 了解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方法和酚的检验方法
三、重点和难点:
1. 卤代烃、醇和酚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 卤代烃、醇和酚的性质和应用。

3. 碳原子的级数和醇的分类。

四、考点分析
本节内容在高考中的考查重点是: 1. 卤代烃、醇和酚的性质及应用。

2. 卤代烃、醇和酚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和性质。

3. 醇的分类以及卤代烃中卤素原子、酚的检验方法。

五、知识要点:
1. 4CH 和2Cl 在光照条件下,产物有___________,其中液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可做灭火剂。

2. →+O H Br CH CH 223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 Br H C 5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酚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醇按照羟基的数目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例如,甲醇属于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色的具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的液体,是一种重要的___________,也可以直接作为___________;乙二醇是___________色具有___________味的___________液体,是汽车发动机___________的主要化学成分,也是合成___________的主要原料;丙三醇俗称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黏稠液体,能与水___________,吸水能力很强,主要用于制造日用化妆品和三硝酸甘油酯。

5. 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烃的沸点差距很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在醇的化学反应中,发生取代反应断裂的是_________键;发生消去反应断裂的是
_________键。

7. 在醇分子中,与羟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的烃基越多,_________越强,氢氧键的极性越强,则羟基氢的活泼性越弱,例如,水_________伯醇_________仲醇_________叔醇。

8. 苯酚俗称_________,纯净的苯酚是_________,有时呈现粉红色是由于_________,常温下,苯酚的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_________,能与水互溶。

苯酚的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_________清洗。

9. 苯酚分子中,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上的氢更容易电离,因此,苯酚显示一定的酸性,苯酚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早生产和使用的合成树脂。

注意: (一) 1. 结构
官能团是-X ,易发生C-X 键断裂。

2. 性质
①物理性质
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沸点随烃基增大而升高。

②化学性质 a. 水解反应
HBr OH H C NaOH
O H Br H C 52252++△
b. 消去反应
O H NaBr CH CH NaOH
Br H C 22252++↑=+醇
3. 检验卤代烃分子中卤素的方法 ①实验原理:
HX OH R NaOH
O H X R 2+-+-△
O H NaX NaOH HX 2+=+
O H NaNO NaOH HNO 233+=+
33NaNO AgX NaX AgNO +↓=+
根据沉淀(AgX )的颜色(白色、浅黄色、黄色)可确定卤素(氯、溴、碘)。

②实验步骤:
取少量卤代烃;加入NaOH 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加入稀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溶液。

③实验说明:
a. 加热煮沸是为了加快水解反应的速率,因为不同的卤代烃水解难易程度不同。

b. 加入稀硝酸酸化,一是为了中和过量的NaOH ,防止NaOH 与3AgNO 反应对实验产生影响;二是检验生成沉淀是否溶于稀硝酸。

4. 氟氯烃(氟里昂)对环境的影响: ①氟氯烃破坏臭氧层的原理
a. 氟氯烃在平流层中受紫外线照射产生氯原子;
b. 氯原子可引发损耗臭氧的循环反应; 23O ClO O Cl +=+
2O Cl O ClO +=+
总的反应式:23O 2Cl
O
O +
c. 实际上氯原子起了催化作用。

②臭氧层被破坏的结果
臭氧层被破坏,会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面,会危害地球上的人类、动物和植物,造成全球性的气温升高。

(二)
醇的结构特点
1. 由于在醇分子中,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比氢原子和碳原子强,O-H 键和C-O 键的电子对都向氧原子偏移,因而醇在起反应时,O-H 键易断裂,氢原子可被取代;同样C-O 键也易断裂,羟基能被脱去或取代。

2. 醇可看作链烃或苯的同系物等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

故醇的组成和结构可由烃的组成和结构衍变而来。

烷烃的通式为2n 2n H C +,则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O H C 2n 2n +,饱和x 元醇的通式为
x 2n 2n O H C +。

烯烃的通式为n 2n H C ,则相应的一元醇的通式为O H C n 2n 。

苯的同系物的通式为6n 2n H C -,则相应的一元醇的通式为O H C 6n 2n -。

3. 醇的同分异构现象
(1)醇分子内,因羟基位置不同产生同分异构体;因碳链的长短不同产生碳链异构体。

例如OH CH CH CH 223--与OH H CH 3
3CH |C ---
OH CH CH CH CH 2223---与OH CH H CH |C CH 23
3--。

(2)醇与醚之间也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如OH CH CH 23-- 与3
3CH O CH --·

均互为同分异构体。

(3)芳香醇的同分异构现象更为广泛。

如与(酚类)也互为同分异构体。

醇的催化氧化规律
1. 与羟基(OH -)相连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的醇(OH -在碳链末端的醇),被氧化生成醛;
O H 2CHO CH R 2Cu
O OH CH CH R 222222+--+--△
2. 与羟基(OH -)相连碳原子上有一个氢原子的醇(OH -在碳链中间的醇),被氧化生成酮;
O H 2R O ||C R 2Cu O HOH R |C R 222+'--+'-△
3. 与羟基(O -H )相连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消去反应发生的条件和规律
醇分子中,连有羟基(OH -)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而形成不饱和键。

表示为:
O H C C SO H |OH
|
C |H |C 2|
|4
2+-=----△浓
含一个碳原子的醇(如OH CH 3)无相邻碳原子,所以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与羟基(OH -)相连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例如:OH CH CH CH |
|C CH 2333--、等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三)
1. 酚与芳香醇及其他羟基化合物中OH -上H 原子的活泼性
OH H -
H SO HO 3- OH CH CH 23- (水)
(硫酸)
(乙醇)
(1)含有OH -的化合物称为羟基化合物,都能跟Na 反应(氧化性除外)放出氢气。

H 原子活泼性:强酸>弱酸(羧酸)>苯酚>水>乙醇。

(2)与碱反应:羧酸、苯酚(其他酚)可以,醇不反应。

(3)与3NaHCO 反应:羧酸可以,苯酚、醇不反应。

256
基苯酚()]互为同分异构体,但其化学性质有较明显的不同。

②含羟基的脂肪醇、芳香醇、酚类都可以与金属钠反应放出2H ,但其羟基上H 原子的活泼性不同。

4. 关于苯酚的弱酸性
苯酚具有弱酸性,但其酸性比碳酸更弱。

因此,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2CO 气体时,可生成苯酚。

3562256NaHCO OH H C O H CO ONa H C +→++
值得注意的是,3NaHCO 不能继续跟苯酚钠作用(可以理解为酸性的相对强弱是:
->>3
5632HCO OH H C CO H ),因此反应只能生成3NaHCO ,不能生成32CO Na 。

另外,苯酚与+3Fe 的显色反应,其实质也是电离后产生的酚氧负离子与+3Fe 的络合反
应。

()+-++→+H 6]O H C Fe [OH H C 6Fe 3656563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卤代烃在KOH 醇溶液中加热不发生消去反应的是___________。


②Cl CH H CH |C CH 23
3-
③()Cl CCH CH 233

22CHBr CHCl -

⑥Cl CH 3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全部
D. ②④ 分析:卤代烃在KOH 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应满足的条件是与卤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应有氢原子存在,据此判断②、④、⑤能发生消去反应。

答案:A
例2. 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下所示:
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 乙醇和钠反应键①断裂
B. 在Ag 催化下和2O 反应,键①③断裂
C. 乙醇和浓42SO H 共热到140℃时,键①或键②断裂;在170℃时键②⑤断裂
D. 乙醇完全燃烧时断裂键①② 分析:当与Na 反应时:
↑+→+--22323H ONa CH CH 2Na 2OH CH CH 2断裂①键正确。

乙醇的催化氧化
断裂①③键。

乙醇和浓42SO H 共热
O H CH CH O CH CH SO H OH
CH CH 2232231404
223+---℃
浓断裂①②键。

O H CH CH SO H OH
CH CH 2221704
223+↑=-℃
浓断裂②⑤键。

乙醇的燃烧分子中的化学键完全断裂。

所以A 、B 、C 正确,D 错误。

答案:D
例3. 化学式为O H C 104的醇,能被氧化,但氧化产物不是醛,则该醇的结构简式是
A. ()OH CH C 33
B. ()323CH OH CH CH CH
C. OH CH CH CH CH 2223
D. ()OH CH CH CH CH 233
分析:醛氧化
OH H H ||C R --,酮氧化OH H R ||C R --',OH R R
||
C R -''-'不能被氧化,则在
O H C 104的4种同分异构体中,OH CH CH CH CH 2223被催化氧化成醛。

OH CH H CH |C CH 23
3---被氧化成醛,
OH H CH |
C CH CH 323---被氧化成酮,OH CH CH ||C CH 3
3
3--不能被氧化。

答案:B
例4. 怎样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有机物的提纯是利用该物质和杂质的性质不同,采用恰当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杂质,但是要注意:在除杂过程中不应混入新的杂质,而且要求杂质跟所加试剂反应的产物和被提纯的物质容易分离。

答案:在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振荡静置后,使其完全反应。

溶液分成两层:上层是油层(苯),下层是水层(苯酚钠溶液),再用分液漏斗分液,取出上层油层即可。

例5. 在下列反应中,既不能说明苯酚分子中羟基受苯环影响而使它比乙醇中羟基活泼,也不能说明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酚中苯环比苯更活泼的是
分析:羟基和苯环连在一起相互影响,一方面苯环使羟基上的H原子活化,比乙醇中羟基上的H原子易电离;另一方面羟基使苯环上邻、对位上的氢原子活化,比苯中的H原子易于取代。

依题意要判断酚羟基比醇羟基活泼,即酚羟基发生的反应而醇羟基不能,B项符合;苯酚苯环上的氢原子比苯上的H原子活泼,即苯酚比苯易于取代,C、D两项符合,而A项反应醇也能发生,无法判断活泼性。

加强对有机物分子结构的认识,有助于对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学习,并能深化所学知识的内容,掌握相关知识的共性和特性。

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