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九周测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九周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
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2.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
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
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 )
A.①③
B.②③
C.②③
D.①④
4. 下图为“某地某日气温实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高气温出现在14: 00,原因是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
B.最低气温出现在6:00,原因是地面温度达到最低值
C.1:00 -2:00降温幅度最大,原因是大气逆辐射最弱
D.9:00 - 11: 00气温不断上升,原因是地面辐射不断增强
5. 下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的各种力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③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B.图中②是使风力增强的地面摩擦力
C.图中③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D.图中①是指大气产生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总是由南向北
6. 读下图,有关该图叙述正确的是
A.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温度:a > b > c > d
B.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气压:d > a > b > c
C.若此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侧视图,④为热力原因引起的下沉气流
D.若此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侧视图,b处有冷暖气流相遇
7. 根据下列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图中①、②、③三个圆依次代表的是()
A.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B.花岗岩沉积岩岩石
C.冬季风季风环流大气环流
D.棉花生物资源自然资源
8. 夏天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是因为()
A.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弱
B.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强
C.云层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比较差
D.云层对地面辐射吸收能力太差
9. 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日温差)较月球表面要小得多。
主要原因是()
①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③地球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④大气逆辐射产生的保温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0. 青藏高原地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C.海拔高,离太阳近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11. 深秋或早春的晴夜,农民往往在田间熏烟以防霜冻,其原理是()
A.直接加热大气
B.通过熏烟增强大气逆辐射
C.直接加热地面
D.增强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
12. 我国下列地区中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区是()
A.四川盆地
B.东北平原
C.海南岛
D.青藏高原
13. 读下左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四个点的气压关系为①<②<③<④
B.甲地多晴朗天气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14. 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下图中能说明青藏高原日较差大的原因的是()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15. 谚语云:十雾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指大雾多发生在晴天时,因为()
A.晴天时大气运动速度慢
B.晴天时空气中水汽充沛
C.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
D.晴天时尘埃多
16. 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地表增温快
B.水汽少,地面辐射强,地表增温慢
C.水汽少,地面辐射弱,地表降温慢
D.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18. 空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
A.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
B.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差异
C.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
D.大气的升降运动
19.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
A.地面辐射
B.大气辐射
C.太阳辐射
D.大气逆辐射
20. 大气受热过程,按热量传递顺序,前后排列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
B.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太阳辐射→地面吸收
C.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吸收
D.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大气辐射→太阳辐射
二、综合题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军事航空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假设某部队欲从下图中H地出发,乘直升机超低空飞行到L地执行某项任务,下图为两地附近相应高度等压线图。
(1) 若图示虚线为该直升机超低空飞行路线,则前往L地与返回H地两过程中哪个更节能?为什么?
(2) 据图判断a地近地面风向。
(3) 飞机在往返过程中,当飞行至a点和b点时,所受风力影响较大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2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这个能源“新星”。
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材料二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
(1) 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于下图中的时段。
17. 下列区域中,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的交角最小的是()
A.海洋
B.山地
C.丘陵
D.高原
(2) 由材料一可知: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 ( 填“变大”或“变小”)了。
(3) 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
(4) 下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
①该图所示地区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 东半球
D.西半球
②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力的方向,用F 1 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 2 表示地转偏向力,F 3 表示摩擦力。
23. 读某地区等压线图(北半球),完成下列各题。
(1) 在图中标出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位置。
(2) 图中甲地的风向是风,乙地的风向是风。
(3) 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 , 原因是。
(4) 若丙与丁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 , 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的
是。
24.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 在B、D、F代表的风带内画出风向箭头。
(3) 低纬环流圈(除高空风外),近地面包括的气压带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字母),风带有
________(填字母)。
25. 读下图,回答问题。
(1) 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 一般地说,A地比B地降水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C 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4) 气流相对上升的地区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
________。
气流相对下沉的地区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A
4、D
5、A
6、D
7、C
8、B
9、A10、B11、B12、D13、C14、B15、C
16、D 17、A 18、C 19、C20、A
二、综合题
21、 (1) 前往L地时更节能,因为大体为顺风。
(2)a 地近地面风向为西北风。
(3) 飞行至a点时受风力影响较大。
因为a点处等压线密集,b点处等压线稀疏。
22、 (1)9~17 时 (2) 变小 (3) 如下图所示
(4) ①A ②如下图所示
23(1) 见下图
(2) 西北东南 (3) 大甲地区等压线较密集,气压梯度力较大 (4) 丙丁
24、 (1) 赤道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西风带 (2) 略 (3)A C B
25、 (1) 冬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 (2) 丰富A地(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 (3) 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较暖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 气流,被迫抬升。
(4) 南北纬60°赤道地区低多阴雨天气南北纬30°极地高多晴朗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