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一、引课:
课件呈现图像(方形和方块)
提问:每组图像中的两个图形有什么区别?
生:一个是平面的图像,一个是立体的图像
提问:如何区分?
生:平面的图像有长、宽、立体的图像有长、宽、高。
师:对,也就是说一个是二维的平面空间表达,一个是三维的立体空间表达,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就是三维立体空间的表达即立体图像的表达,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立体图像。
呈现立体图像的概念---立体图像指在平面中运用绘画等形式表达具有长、宽、高三种空间度量效果的三维立体形象。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这样的三维立体形象,请同学们一起来观赏。
课件呈现图片---生活中的立体形象:建筑物、小车、礼品盒、蛋糕等等
师:同学们也常常会看到生活中关于立体形象的描绘课件呈现用立体图像表达的形象:楼房、车辆、物品等等
提问:同学们看了这些立体图像的表达有什么感觉
生:形象生动、逼真
师:说的好,运用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能最直观、最形象地体现出
物体的形状、结构与特征,因此立体图像的表达也同样具有记录、说明、叙事、交流、抒情的功能。
比如课本上的图例:“吸尘器产品说明书”“多用柜的设计”等,那么,怎样来表达所看到的立体形象呢?有什么方法可学吗?
展示手绘线描平面和立体的作品,请学生分析二者的差别,从而引出课题—立体图像的表达(提问、讨论)
二、新课:
(一)平面——立体
正方体为例,物体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
1、立体:具有长、宽、高三个维度的物体。
2、什么是立体图像?
立体图像指在平面中运用绘画等形式表达具有长、宽、高三种空间度量效果的三维立体形象。
立体图像能最直观、最形象地反映出它们的形状、结构与特征。
3、PPT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形象:
长城、悉尼歌剧院、埃菲尔铁塔、篮球运动员的扣篮动作、雕塑作品、摄像机
(二)立体图像与平面图像
1、正是因为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立体形象,所以我们常常能在生活中的许多地方看到关于立体形象的描绘。
这些立体图像比平面的图像更能够体现物体的空间感和体积感,而当我们要把一个物体的形象向别人描述时,立体图像会省掉许多形容的语言——立体图像比平面图像更能体现出物体的体积与量感。
2、平面:二维空间无透视装饰易
立体:三维空间有透视真实难
3、展示图例:
(三)为什么我们需要用受绘线条来表达立体图像?
——手绘线条图像具有记录、说明、叙事、交流、抒情的功能,并且是一种最简洁、最形象的日常交流的语言。
——与素描、色彩画相比较,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显得不仅快,而且还具有一种简洁、清爽的美感。
(四)手绘立体图像表达的三种形式:
1、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
按照物体的视觉现象予以表达,一般要符合透视规律。
这种方法能较真实地再现各种立体物象。
2、表达结构分析的方法:
把一个物体看成是透明的,将被遮挡的部分画出来。
这种方法能更清晰地表现物象三维关系的本质特征。
3、表达主观理解的方法:
根据作者对物体结构认识、理解的一种表达方式。
(五)关键:
描绘各种立体图像应首先把各种复杂图形在头脑里归纳成几个基
本形体,只要表达出物体的三个面就能把物体的高度、宽度和深度的立体感表现出来。
(六)手绘立体图像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作业练习:
选择一种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画一件物品。
一、导入:
教师在生宣纸上,用大笔以浓淡不同,相互重叠渗化的点线面笔墨,信手表现几种不同的造型。
以无声的语言,加上笔随意转的举动,把学生引入微妙的遐想和情思,趁机提问,“老师用什么工具材料画出来的?你们画过这种画吗?有什么体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中国画的笔墨情趣”这个话题
用笔用墨技法及艺术情趣
1、用笔法(结合欣赏、教师演示与学生尝试)①笔锋运用练习: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2、用墨法:(结合欣赏、教师演示与练习)
①墨色:浓、淡、干、湿
②墨法:笔、墨、色、水相互交融
②笔触练习:点、线、面
三、墨法(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宿墨法)
泼墨法:一般以大面积的浓淡墨色,采用写意手法,势如泼出,有的先以重墨落纸后,接着以水笔晕开找出形象再加点景
破墨法:是以不同的水量、不同墨色,分先后相叠加而产生一种新的墨色效果的表现手法
积墨法:主要是依据形象由浅到深层层积点,但要干后再接画第二遍,它在形象塑造方面更具特点
宿墨法:指砚中隔宿之墨,当宿墨开始脱胶之际,既粘而又浓黑,画时留有笔痕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墨着缣素,笼统一片,是为死墨。
浓淡分明,便是活墨,死墨无彩,活墨有光”。
四、作业要求:
1、墨色的浓淡与水分把握的关系(随堂练习)
2、墨和色相互作用的效果(练习重点)当堂作业的练习,要提醒学生注意水分与浓淡掌握的情况,检查试笔纸和衬纸的运用的情况。
五、板书设计: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一、中国画笔法
二、中国画墨法
二、写意花卉:
(教师讲授)写意花卉是针对工笔花卉而言的,写意总体比较抽象,讲求意境,工笔就比较逼真,讲求真实。
写意的用纸为生宣,工笔为熟宣,技法上写意泼墨为主,工笔则要先打底,再上色。
三、写意花卉与工笔花卉图片对比欣赏(结合图片)
写意花卉抽象讲求意境用纸为生宣泼墨为主
工笔花卉逼真讲求真实用纸为熟宣先打底再上色
四、欣赏画家的作品,同时对画家略作介绍(简略介绍 4 位国画大师以及欣赏他们的作品。
齐白石、潘天寿、徐悲鸿、黄宾虹)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
大凡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
为现代中国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
黄宾虹:(1865—1955)祖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开派巨匠,有“千古以来第一的用墨大师”之誉。
与齐白石合称“南黄北齐”,擅长山水、花卉,并注重写生
潘天寿:(1897—1971)浙江海宁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
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擅长画鹰、八哥、蔬果、松、梅。
他的艺术博采众长,不仅笔墨苍古,凝炼老辣,而且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感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
他的作品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身,在我们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他创作的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等,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
五、观看荷花教学视频,学习写意荷花的画法
1、荷花(又名水芙蓉)的结构:荷叶、莲蓬、荷花
2、荷花的画法:荷花先画出花瓣,大概画十瓣左右,再画莲子和莲蓬,等画面稍微干一些的时候,就点花蕊,再在花蕊上画出纹路。
毛笔上蘸淡墨,笔尖蘸一点浓墨勾出花瓣。
一般的都画白荷和粉荷,白色染色时候用藤黄加一点点花青,粉荷加一点曙红
3、荷叶的画法:先画正面的叶子,用大提笔或斗笔饱蘸水墨,侧缝握笔挥写,笔顺由边缘向中心画。
侧面的叶子以稍重的墨色先画出近处翻开的一边,再用淡墨画也的背面。
蘸浓墨在叶脐处画一个圆圈,并在叶子的墨色将干未干时勾勒叶脉,在靠近边缘处多加些支脉和小脉分支
4、莲蓬的画法:侧缝画出莲蓬的侧面,再用中锋蘸墨色画花的叶和梗,并在梗上画出小刺。
中锋蘸浓墨依花心作辐射状画出蕊丝,以点花蕊。
可用黄加三绿给莲蓬上色六、布置作业:用写意技法临摹一幅花卉画,可尝试加上自己的想象发挥。
六、课堂总结:
写意花卉是针对工笔花卉而言的,写意总体比较抽象,讲求意境,工笔就比较逼真,讲求真实。
写意的用纸为生宣,工笔为熟宣,技法上写意泼墨为主,工笔则要先打底,再上色。
利用中国画笔法和墨法对花卉进行写意描述,用笔肯定,表现花卉达到形与神的统一
七、板书设计:
写意花卉
一、牵牛花画法步骤
么?请同学们用心观察联想,大家可以拿起笔来画一画,彼此间相互讨论一下。
学生:观察、讨论,尝试绘画表现。
教师:评价总结作品1、联想到什么?2、通过什么方法实现的?
教师:大家请看,我联想到了什么?
将圆锥圆柱罗列、变形。
(2)通过切割、组合进行联想。
(3)提问:将圆柱和圆锥进行穿插又会让你联想到什么?
学生:欣赏,感知创作过程。
三、范画赏析
教师:在来欣赏几幅优秀作品
作者用了哪些几何形体?
通过什么方法完成的?
整个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欣赏、讨论。
四、教师范画:
教师:同学们,让你们选择自己们感兴趣的几何形体,大家会如何表现呢?同学们能否创作出更有意思的画面呢?我非常好奇、期待。
想不想我是怎样表现的?教师现场示范。
学生:观察、欣赏。
五、手工欣赏:
教师:当然我们还可以利用其它材料表达联想,同学们请看。
学生:欣赏。
教师:手工组的同学,能否创作出更有意思呢?
六、作业练习:
老师: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你感兴趣的几何形体,通过你选择表现形式进行联想创作。
希望同学能否创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
学生:创作。
七、评价欣赏:
绘画组:1、你的创意源自哪些几何形体?
这幅作品表现的是一个什么场景?
3、用了哪些几何形体?
大家认为哪个最有创意?
手工组:1、学生自述、自评作品
八、板书设计:
几何形体的联想
一、欣赏联想
二、联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