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C管桩在岩溶地区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PHC 管桩试验段主要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层号 W / % γ / ( kN·m-3 )
e
IL
IP
a1- 2 / MPa-1
Es / MPa
c
φ
② 36.2
18.2
1.006
0.58
14.5
0.384
4.96
18
13.6
③ 33.6
18.8
0.907
0.21
18.2
0.523
3.63
27
17.9
④ 32.6
18.9
0.901
0.18
14.3
1.095
2.15
5
13.8
2 岩溶地区软土地质勘察
岩溶地区软土工程地质勘察,应采用物探、钻探、静力触 探、室内试验等手段,着重查明软土性质、软土厚度、持力层 性质、持力层厚度、岩土交界面岩溶( 土洞) 发育情况、基岩埋 深等。
物探能有效 查 明 岩 溶 的 分 布 范 围、埋 藏 深 度 和 发 育 情 况。钻探是工程地质勘察最直接的勘探手段,精确度高,能 直接、准确获取土层的信息,获取土样,用作物理力学试验, 获取参数。根据物探、钻探资料,有针对性的布置静力触探
【关键词】 PHC 管桩; 软土地基; 收锤标准; 岩溶地区; 单桩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 U416.1+ 6
【文献标志码】 A
石灰岩在我国广泛分布,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长期作 用,岩层产生溶 蚀,形 成 溶 洞、溶 槽、溶 沟、漏 斗、暗 河、石 芽、 土洞等岩溶现象。岩溶地带被其后来次生的风化或冲积物 所填充和覆盖,深埋于地下,在沟谷的开阔地带、河流两侧、 河漫 滩 等 地 段,细 颗 粒 物 质 常 沉 积 于 此,形 成 淤 泥、淤 泥 质 土、软塑状粉质 黏 土 等 软 弱 土 层。该 类 土 层 承 载 力 低、压 缩 变形大,在岩溶地区软土地基上修筑高速公路,易产生沉降 及稳定问题,需进行地基处治。预应力管桩作为一种空心细 长混凝土预制构件,具有单桩承载力高、对桩端持力层起伏 变化大的地质条件适应性强、施工速度快、工效高、工期短、 抗弯性好、成桩质量可靠等优点,可应用于处理高等级公路 软土地基处治。本文以某高速公路岩溶地段软基处理为基 础,从勘察、设计方面对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处治岩溶地区 软土地基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 PHC 管桩复合地基的计 算和设计方法。实践证明,运用 PHC 管桩复合地基进行软 土地基处 理 能 取 得 良 好 的 加 固 效 果,可 为 类 似 工 程 提 供 借鉴。
·铁 路 与 公 路·
PHC 管桩在岩溶地区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黄锐
(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覆盖层较厚,在软弱土层上修建高速公路,如不对地基进行处理,路 基会产生沉降及稳定问题。PHC 管桩施工速度快、成桩质量好,能有效解决软土地区路基质量问题。文章结 合高速公路项目从勘察、设计等方面对岩溶地区软土地基应用 PHC 管桩进行了总结。采用 PHC 管桩复合地 基处治岩溶地区软土地基加快了施工进度,提升了工程质量,可为今后类似工程勘察、设计提供参考。
3 岩溶地区软基处治设计
3.1 方案选择
高等级公路软基处治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施工工
期、工程造价、处治效果、施工技术可靠度、资源消耗、机具条
件、对环境的影响等。
本场地由于本项目工期紧张,故考虑采用 CFG 桩或预
应力管桩等刚性桩进行加固。而相比 CFG 桩单桩承载力较
PHC 管桩低,单 根 桩 处 理 面 积 仅 为 PHC 管 桩 处 理 面 积 的
用 300 mm 或 400 mm。根据类似工程经验教训,路堤填土
较高时,300 mm 管桩的断桩率较高,易产生稳定问题; 而管
桩直径较大,承 载 力 得 不 到 充 分 利 用,易 造 成 浪 费。考 虑 本
项目路堤填土荷载为 7 ~ 11 m,上部荷载较大,故采用直径
400 mm 管桩,正方形布置。
1 工程概况
某项目场地属北江二级阶地地貌,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填 土层、冲积层、泥盆系灰岩组成。根据钻探资料,地层自上而 下依次为:
①第四系人工堆积层: 厚度 1.00 ~ 1.5 m。 ②第四系冲洪积层粉质黏土: 灰褐色,软塑,中压缩性, 低强度,厚度 5.0 ~ 5.5 m。 ③第四系更新统冲洪积层黏土: 灰色,软塑 ~ 可塑,高压 缩性,低强度,厚度 5.5 ~ 5.7 m。 ④粉质黏土: 黄色、黄褐色,软塑 ~ 可塑,高压缩性,低强 度,层厚大于 6.0 ~ 6.5 m。 ⑤砾砂: 灰褐色,稍密,饱和,主要为石英质砂,含少量卵 石,厚度 6.4 ~ 7.0 m。 ⑥泥盆系天子岭组微风化灰岩: 灰色,隐晶质结构,块状 构造,岩体较完整,局部岩溶发育。 其中第②、③、④层为主要压缩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见 表 1。
[定稿日期]2019-01-25 [作者简介]黄锐( 1985 ~ ) ,男,硕士,工程师,从事公路 勘察设计工作,研究方向为道路与桥梁勘察设计。
86
四川建筑 第 39 卷 2 期 2019. 4
·铁 路 与 公 路·
管桩试桩时,发现详勘钻孔入岩深度和实际试桩深度存在较 大差异,通过分析详勘资料及试桩资料,得知由于岩面起伏 较大所致。施工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施工补充钻探,施工勘 察钻探间距调整为 100 m,并按 30 m 间距补充了大量静力触 探孔,为管桩复合地基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基础资料。
1 /3,且 CFG 桩易出现塌孔、缩孔等问题,质量难以保证。预
应力管桩一般为工厂预制,质量可靠,对软土地基加固也更
加有效。因此,综合考虑确定采用预应力管桩对软弱地基进
行加固。
3.2 基本参数的选择
3.2.1 桩径
管桩桩径的选择与上部荷载、桩间距、桩侧、桩端阻力等
力学参数有关。公路工程软基处治中预制管桩直径一般采
孔,可确定软土、黏 性 土 和 砂 类 土 的 承 载 力。对 于 覆 盖 型 岩 溶,还可查明第四系覆盖层中有无隐蔽土洞存在、土洞的规 模及埋藏位置。
对于一般地区软土工程,规范规定按 200 m 间距布置钻 孔。对于覆盖型 岩 溶 地 质,规 范 未 作 特 殊 规 定,建 议 详 勘 钻 孔间距宜不大于 100 m。本场地在管桩在大面积施工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