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茨文化梳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一定形态下的自由的精神生产。

”(马克思:《资本论》)
●“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合体”(E.B. Taylor)
●文化是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人在后天习得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

●一个受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支配的符号系统,包括知识(宗教、哲学、语言、文学、
科学);价值规范(民族精神、集体心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规范、规则、礼仪、行为准则、风俗习惯);艺术(艺术形式、美感等)
●“文化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梁漱溟)
格尔茨(Geertz):文化和人
●人天生是一种文化的生物。

生物素质和文化从一开始就是相互补充的,是一个统一
体中的两个互补的环节。

●由于要通过较高能力来弥补现存(生物素质)缺陷,人成了”不断求新的生物“,不
定型、本质上还处在发展中的动物。

格尔茨:文化和人性的关系
●没有独立于文化的人性存在
●文化进化论
●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普适的人性观(全人类一致性观点)
格尔茨:关于人的观念的文化解释
●从人的文化特点——人的独特性中找到人的普遍性的有益启示
●方法:在不同的现象中寻找系统的关系,而不是在类似的现象中寻找实质的认同
●人类文化的基本特点是符号的和解释性的
格尔茨:文化的“控制”机制
●人的思维是社会的和公共的,是在有意义的象征性符号中进行交流构成
●不受人的文化模式——有组织、有意义的符号象征体系——指引的人的行为最终会
成为一个纯粹的无意义的行动和突发性情感的混合物
●结论:文化作为(意义符号组成的)模式的集大成者,是人存在的基本条件
●人对某种学习的极端依赖:掌握概念,理解和运用特殊的符号意义系统。

●文化作为控制行为的一套符号装置为人从天生的能力转变为后天实际的行为提供了
联结,使得人成为个体的、具体的人
●通过文化理解人就是去除标签和刻板印象,把人还原到他生活的情境(由意义符号
组成的文化)中
教化作为社会化的过程
●越是发达的社会,正规教育对人的塑造就越强
●学校作为传递国家(state)意识形态的功能,而不是培养人的心灵或自由探索精神
的场所
●学校作为社会化的一部分要求统一的标准答案和标准化考试;个性被最小化,统一
被最大化
●不断地变换教师以免学生对某个教师产生强烈认同而失去统一的集体认同
●教化的特点:强调普适价值、标准和成绩的标准化评估;强调忠诚和权威
文化和教育的关系:内在矛盾
●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
VS.
教育作为文化创新的载体(通过培养人的创造性而改变文化)
●学习成绩的好坏由个体的智力和学习动力决定
VS.
学习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在一定学习条件下的文化适应性
●学校教育所传递的文化的一致性
VS.
个体成长所追求的个性
文化和社会变革:杜威的观点
●“文化就是不断扩大一个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的范围,增加理解的正确性的能力,也
许没有比这更好的文化的定义了。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p. 136)
●文化是培养观念、艺术和广泛的人类兴趣的鉴赏能力…..(是)活动的精神和意义….
发展特异的品质,形成特异的人格,并对社会服务做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