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鸣堂赋

合集下载

明山草堂赋第一段赏析【明代】何景明骈体文

明山草堂赋第一段赏析【明代】何景明骈体文
• 清咸丰年间,随着藕池江堤溃决的一路洪峰,明山草堂颓然倒塌。不久,泥沙淤积,明山于湖 水中裸露在陆洲之上。由于地肥水美,人口渐增,地方官僚及坤士为保一方山青水宁,募资在 山顶上修建了洞庭古庙,供奉洞庭王爷。
• 《华容县志》:“其经曰华容河,亦名沱水,是杜预之所通漕道也;有两山夹 河,留石脉焉;其凿形见水中。”这就是说,阻碍河水畅流的石脉被凿断了, 河水可以畅流了,但石脉被凿断后形成的石矶仍然屹立在河边。现在,人们还 可以在石矶上看到开凿的痕迹。
作品赏析
• 《南洲文史》载:“明山草堂为三间茅屋,前有庭院,院中松树拔挺,花草繁茂,门前泊有小 舟,泛舟峋,貌若麒麟,故又名 麟山。其对岸是华容的凤山,麟凤对峙,争奇斗胜,实为壮观。因此,文人雅士多来此登游, 或赋诗,或属文,兴味无穷”。
• 唐宋时期,县境尚在浩渺洞庭之中,仅有寄山、明山、宋田山和太阳山浮峙水面。清咸丰二年 (1852年)六月,湖北省石首县藕池江堤溃决,因频年失修,至咸丰十年(1860年),长江 洪水泛滥,夹大量泥沙从原溃口倾泻南奔,直灌洞庭。同治末年(1874年前后),洞庭湖北 部淤积若干洲渚,其中乌嘴和北洲南岸新淤一个狭长的湖洲,因地处北洲之南,当地群众称之 为“南洲”。尔后洲渚淤积连片,形成百里沃野,泛称“南洲”。随着南洲的形成,各地居民 纷迁麋集,围堤开荒,世代相息。是时分属华容、岳阳、汉寿、沅江、安乡、常德六县管辖。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湖南巡抚吴大澄奏本清廷获准,划割六县交界之地,在境内乌嘴 设置“南洲直隶厅抚民府”,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迁置九都。
猗斯堂之伟构,奠章华之名区。明山萃其岩岩,下俯旷 而冯虚。揽七泽之斥莫,贯九江之荣纡。
……………………………………………………… ………………………………………………………

明堂赋第九段赏析【唐代】李白骈体文

明堂赋第九段赏析【唐代】李白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明堂赋
号称“万象神宫”,是唐、武周神都洛阳的地标性建筑,高达98米, 占地12000平方米,是世界历史上体量最大的木质建筑,亦为中国建筑的巅峰之作。
• 明堂,即“明政教之堂”,是古代帝王用于布政、祭祀的重要礼制建筑。唐、武周明堂始建于 垂拱三年(687年),次年底建成,号万象神宫,允许百姓入内参观。 695年被毁,次年重建号 “通天宫”。明堂共三层,底层方形象征四季。中层十二边形效法十二时辰,上为圆盖,九龙 捧之。上层二十四边形,法二十四节气。顶层置金凤(后改作火珠,被誉为“国宝”),中有 巨木十围(周长15米),上下通贯,其形制及理念为北京天坛“祈年殿”所延用。
又比乎昆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云。于是结构乎黄道,岧嶤乎 紫微。络勾陈以缭垣,辟阊阖而启扉。峥嵘嶒嶷,粲宇宙兮光 辉;崔嵬赫奕,张天地之神威。
………………………………………………………
………………………………………………………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之处。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均在此处举行。 唐代明堂初为武则天所建。武后垂拱四年(685年)二月,毁东都乾元殿,就其地造明堂。证圣元年 (695年)正月,由于佛堂发生火灾,延烧明堂,为火所焚,后又重造,至天册万岁二年(696年)三月 成。据《旧唐书·玄宗纪》云: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来东都,将行大享之礼,因认为武后所造 明堂有乖典制,遂拆,依旧造乾元殿。开元十年(722年)冬十月,将乾元殿依旧题为明堂。开元二 十七年(739年)冬十月将改作明堂,毁明堂上层,改拆下层为乾元殿。
• 明堂是紫微城正殿。紫微宫本为天上星宿三垣的中垣,位于北天中 央位置,故称中宫。紫微垣之内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是天帝内院。 隋炀帝营建洛阳时,仿照天上宫阙命名,故而隋唐洛阳城宫城名为 “紫微城”。又因为天帝在紫微宫布政的宫殿叫明堂,即二十八星 宿中的心宿。 所以到武周时期,武则天一改周礼明堂建在城南的传 统,将明堂建在了紫微城内,并且作为洛阳城的外朝正衙,呼应天 上心宿星座,即“法紫微以居中,拟明堂而布政”。

《玉茗堂赋注评》前言

《玉茗堂赋注评》前言

《玉茗堂赋注评》前言(一)我出生于江西临川七里岗乡封溪村,少时读书于乡村。

听老师说,汤显祖的爷爷汤懋昭就居住在我村边的酉塘。

汤懋昭对汤显祖十分疼爱,祖孙二人常常在一起吟诗作对。

可以说汤显祖的成就利益于其祖父的良好教育。

壮时就职于七里岗乡党政办,工作之余,喜欢到酉塘走走看看。

有村民说汤显祖写戏时就是住在村边那幢老房子里,房子边上有一片罕见的竹林,有一次因过于动情哭晕在竹子林里。

我看到老屋上有石额,上有“玉茗流芳”四字,惜前些年让村民拆售了。

还好我留下了一张相片印在《七里岗乡志》上。

村民又云:汤显祖小时候非常聪明,是因为他喜欢吃这个村种的莲藕。

仔细一看,这地方的莲藕确实比其他地方要多一到二孔。

后来,有人在重庆图书馆找到这个村的民国9年刻印的《酉塘汤氏重修族谱》,说其实这个村与汤显祖家族没有任何关系。

因为族谱中收录了临川毓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张宗载写的序言,序言称酉塘汤氏"与临川玉茗诸汤氏不相为氏者也。

汤氏历酉塘自为族已数百年,与临川玉茗诸汤氏同为宣慰大夫万四所自出,而始祖刚断自银一公,而毫不攀援附和者。

"这位校长就是在汤显祖家族墓地的旁边上的学校教书。

按说应该无疑。

可是,我们大家都知道,族谱作为封建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

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

张校长这样写似乎是正本清源之意。

但是为什么酉塘村边上还有湖墓汤家,为什么不与这个汤家也撇清关系呢?再一个,你修自己的谱,为什么要说到别的地方去呢?为什么特別地强调两者沒有关系呢?据1987年版《临川县地名志》注释:“酉塘下,在七里岗乡正北2公里山脚下。

江、汤二姓杂居。

始迁人江氏于明代嘉靖年间迁入。

又清乾隆年间,汤氏始迁人汤文斌由西津渡汤家迁入。

”而1987年版《抚州市地名志》注释:“西津渡汤家,在上东源2公里处的山脚下,105户557人。

汤氏由抚州城灵芝山迁此建村,已历12代。

”这实际上是表明了酉塘下汤氏是先由抚州城灵芝山(文昌里)迁西津渡汤家,再迁酉塘下村的。

史书关于凤凰的记载

史书关于凤凰的记载

1、黄帝轩辕氏二十年,有凤凰集,止帝之东园,或巢于阿阁,或鸣于庭,其雄自歌,其雌自舞。

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

——《竹书纪年》2、帝喾高辛氏使瞽人拊鞞鼓,击钟磬,凤凰鼓翼而舞。

——《竹书纪年》3、帝尧陶唐氏尧在位七十年,景星出翼,凤凰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润,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竹书纪年》4、帝舜有虞氏元年己未(2042),即位,蓂荚生于阶,凤凰巢于庭,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景星出于房,地出乘黄之马。

——《竹书纪年》5、殷(商)文丁(名杞)《史记》作“大丁”十二年戊子(1113)(周文王元年),有凤集于岐山。

——《竹书纪年》6、周成王十八年甲寅(1027)春正月,王如洛邑定鼎,麒麟游苑,凤凰翔庭,成王援琴而歌曰:“凤凰翔兮于紫庭,余何德兮以感灵,赖先王兮恩泽臻,于胥乐兮民以宁。

”——《竹书纪年》8、汉昭帝始元元年(86)二月,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

三年(84)十月,凤凰集东海,遣使者祠其处。

——《汉书.昭帝纪》9、汉宣帝本始元年(73)五月,凤凰集胶东、千乘。

四年(70)五月,凤凰集北海安丘、淳于。

地节二年(68)四月,凤凰集鲁,群鸟从之。

元康元年(65)三月,凤凰集泰山、陈留(《宋书.符瑞》)。

二年(64)三月,以凤皇、甘露降集,赐天下吏民。

夏,神雀集雍。

三年(63)春,神雀集泰山。

五色雀以万数,飞过属县。

四年(62)三月,神雀五采以万数飞过,集长乐、未央、北宫、高寝、甘泉泰畤殿。

南郡获威凤(《宋书.符瑞》)。

神爵二年(60)二月,凤凰集京师,群鸟从之以万数。

四年(58)春,凤凰集京师。

十月,凤凰十一集杜陵。

十二月,凤凰集上林。

五凤三年(55)正月,神雀集京师。

三月辛丑,鸾凤又集长乐宫东阙中树上,飞下止地,文章五色,留十余刻,吏民并观。

甘露三年(51)二月,诏曰:“乃者凤凰集新蔡,群鸟四面行列,皆乡凤凰立,以万数。

其赐汝南太守、新蔡长吏、三老、孝弟、力田、鳏、寡、孤、独。

李白《明堂赋》原文及赏析

李白《明堂赋》原文及赏析

李白《明堂赋》原文及赏析李白《明堂赋》原文及赏析语文课程标准是编写语文教材和实施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有人称其为语文教师的“宪法”。

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李白《明堂赋》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李白《明堂赋》原文大哉乾象,紫微疏上帝之宫;邈矣坤舆,丹阙披圣人之宇。

聿观文而听政,宜配天而宗祖;体神化以成规。

惟圣践极,配永登枢。

浃生成於大冶,销品汇於洪炉。

贯星象而调七政,列山川而宅五都。

开洛阳之宝籍,受河阙之祯图。

总夔龙於国序,集?鹭於天衢,包壮业於元顼,笼景化於黄虞。

功既成矣,道既贞矣。

答后土之嘉祥,蔼上元之殊祉;望仙阁之秀出,瞻月观之宏峙;镂红玉以图芳,肃龟坛而荐祀;道不言而有洽,物无为而自致。

向明南面,高居北辰。

属天下之同轨,率海内以严,想台以应物,考明堂以临人。

协和万,怀柔百神。

降虔心,启灵术,采旧典,询故实。

表至德於吹万,起宏规於太一。

欣作之於有范,伫成之於不日。

工以奔竞,人皆乐康。

访子舆於前迹,揆公玉之遗芳;顺春秋之左右,法天地之圆方。

成八风而统刑德,观四序而候炎凉;跨东西而作甸,掩二七以疏疆。

下临星雨,傍控烟霜。

翔军坠於层极,宛虹拖於游梁。

昆山之玉楼偃蹇,曾何仿佛;沧海之银宫焕烂,安足翱翔?于是览时则,徵月令,观百王,绥万姓。

肆类之典攸集,郊?之礼爰盛。

衣冠肃於虔诚,礼乐崇於景令。

三阳再启,百辟来朝,元?雾集,旌旆摇。

湛恩毕被,元气斯调,罗九宾之玉帛,舞六代之咸韶。

泽被翔泳,庆溢烟霄。

穆穆焉,皇皇焉,粤自开辟,未有若斯之壮观者矣!焕乎王道,昭贲三才,远乎圣怀,周流九垓。

鸿名齐於太昊,茂实光乎帝魁。

浃群山於雨露,通庶品以风雷。

盛矣美矣!皇哉,唐哉!李白《明堂赋》赏析《明堂赋》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词作品,唐代洛阳明堂又谓之万象神宫,是唐代最为恢宏壮丽的`建筑之一。

李白均写明堂赋,是为赞美这座壮观的建筑。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明堂赋》

李白《明堂赋》

李白《明堂赋》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读】唐代(武周)洛阳明堂又谓之万象神宫,是唐代最为恢宏壮丽的建筑之一。

唐代刘允济和李白均曾写过明堂赋,赞美这座壮观的建筑。

伊皇唐之革天创元也,我高祖乃仗大顺,赫然雷发以首之。

于是横八荒,漂九阳,扫叛换,开混茫。

景星耀而太阶平,虹霓灭而日月张。

钦若太宗,继明重光。

廓区宇以立极,缀苍颢之颓纲。

淳风沕穆,鸿恩滂洋。

武义烜赫于有截,仁声馺(马沓) 乎无疆。

若乃高宗绍兴,佑统锡羡,神休旁臻,瑞物咸荐。

元符剖兮地珍见,既应天以顺人,遂登封而降禅。

将欲考有洛,崇明堂,惟厥功之未辑兮,乘白云于帝乡。

天后勤莲辅政兮,中宗以钦明克昌。

遵先轨以继作兮,扬列圣之耿光。

则使轩辕草图,羲和练日。

经之营之,不彩不质。

因子来于四方,岂殚税于万室。

乃准水臬,攒云梁,馨玉石于陇坂,空瑰材于潇湘。

巧夺神鬼,高穷昊苍。

听天语之察察,拟帝居之锵锵。

虽暂劳而永固兮,始圣谟于我皇。

观夫明堂之宏壮也,则突兀瞳曨,乍明乍蒙,若大古元气之结空。

巃嵸颓沓,若嵬若嶪,似天阃地门之开阖。

尔乃划岝峉以岳立,郁穹崇而鸿纷。

冠百王而垂勋,烛万象而腾文。

窙惚恍以洞启,呼嵌岩而傍分。

又比乎昆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云。

于是结构乎黄道,岧嶤乎紫微。

络勾陈以缭垣,辟阊阖而启扉。

峥嵘嶒嶷,粲宇宙兮光辉;崔嵬赫奕,张天地之神威。

夫其背泓黄河,垠濑清洛。

太行却立,通谷前廓。

远则标熊耳以作揭,豁龙门以开关。

点翠彩于洪荒,洞清阴乎群山。

及乎烟云卷舒,忽出乍没。

岌嵩喷伊,倚日薄月。

雷霆之所鼓荡,星斗之所伾扢。

挐金龙之蟠蜿,挂天珠之硉矹。

势拔五岳,形张四维。

轧地轴以盘根,摩天倪而创规。

楼台崛岉以奔附,城阙崟岑而蔽亏。

珍树翠草,含华扬蕤。

目瑶井之荧荧,拖玉绳之离离。

(扌致)华盖以傥漭,仰太微之参差。

拥以禁扃,横以武库。

献房心以开凿,瞻少阳而举措。

采殷制,酌夏步。

杂以代室重屋之名,括以辰次火木之数。

壮不及奢,丽不及素。

鸣蝉赋第七段赏析【北宋】欧阳修骈体文

鸣蝉赋第七段赏析【北宋】欧阳修骈体文
绰约双鬓修婵娟者邪?其为声也,不乐不哀,非 宫非徵。胡然而鸣,亦胡然而止。
………………………………………………………
………………………………………………………
《文选·潘岳诗》:“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远 路鸣蝉秋兴发,华堂美酒离忧销。”南宋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 风半夜鸣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清 袁枚《所见》:“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 向云霄里去了。”陈志岁《夏午》诗“插罢前垟绿秧,午间一晌闲静。村边树下风来,不忿鸣蝉 唤醒。”
•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 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 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 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 《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 《宋史》:中子棐(欧阳棐)字叔弼,广览强记,能文辞,年十三 时,见修著《鸣蝉赋》,侍侧不去。修抚之曰:"儿异日能为吾此 赋否?"因书以遗之。用荫,为秘书省正字,登进士乙科,调陈州判 官,以亲老不仕。
作品赏析
• “蝉”又名“知了”。在古人的眼中,蝉是一种神圣的灵物,有着 很高的地位,寓意着纯洁、清高、通灵。蝉在古人的生活当中是一 种不可或缺的物品,被人们推崇着。从汉代开始,人们都以蝉的羽 化来喻之重生。若是身上有蝉的佩饰,则表示其人清高、高洁。史 记中有:“蝉蜕于污秽,以浮游尘埃之外。”蝉的一生虽然大多时间 都在泥土中度过,但待其蜕变为蝉时却攀于枝头远离浮尘,只以树 汁露水为食,正可谓出淤泥而不染,所以用其来比喻人之清高、高 洁的品德。

重阳节诗词

重阳节诗词

重阳节诗词1、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卢照邻《九月九日登玄武山》2、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李白《九日登山》3、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郑谷《菊·王孙莫把比蓬蒿》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

——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6、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

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

——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7、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

——沈辂《九日登高台寺》8、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9、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韩琦《九日水阁》10、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11、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

——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12、短篱残菊一枝黄。

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13、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14、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15、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苏洵《九日和韩魏公》16、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17、秋声咽塞笳,边气肃霜华。

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赵时春《原州九日》18、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

——吴文英《惜黄花慢·菊》19、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曹雪芹《螃蟹咏》20、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21、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九日赋第三段赏析【明代】俞允文骈体文

九日赋第三段赏析【明代】俞允文骈体文
懿嘉名之宜久,故髙会而荐觞。或助术于彭祖,或弥祸 于长房。或羞实以效新,或餐服以致康。
……………………………………………………… ………………………………………………………
《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律中无射,数九俗于此日。以茱萸烈气成熟色赤,折其房以插头 髻,云辟恶。”《礼·月令》:“季秋之月,其音商,律中无射。”“律中无射”指的是秋季到来。 “茱萸”,植物名,古时有缝制茱萸曩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以避灾的风俗。唐代王维《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诗中就有这样的描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 《东京梦华录》:九月重阳,都下贵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 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喜 容菊,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都人出郊外登高宴聚,前一二日, 各以粉面蒸糕遗送,掺饤果实,如石榴子、栗黄、银杏、松子之类。
作品赏析
• “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在《易经》中, 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 “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 更新。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饮宴祈寿之俗。 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 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 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
• 《风土记》: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 除恶气,为禦初寒。 汉俗九日饮菊花酒,以韨除不祥。
• 《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 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 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 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中华姓氏堂联

中华姓氏堂联

中华姓氏堂联林氏堂联:九龙新世第,十德旧名家。

丁氏堂联:凫游家池水化鹤归辽乡卜氏堂联:钜野振家声,续署乌罗,文学渊源东鲁重;杭川为牧守,疆开太古,风规道理西河传。

马氏堂联:绛帐家声远,铜标世泽长。

上官堂联:天水家声远,上官世泽长。

文氏堂联:信国昭日月,潞公品圭璋。

方氏堂联:正学家声远,壮猷世泽长。

王氏堂联:三公槐树,一甲梅花。

车氏堂联:京兆家声远,萤照世泽长。

毛氏堂联:风雅诗宗第,洁廉世望家。

邓氏堂联:东汉家声远,南阳世泽长。

石氏堂联:万石家声远,双莲世泽长。

龙氏堂联:日射风平第,星交龙宇长。

古氏堂联:勇冠鲁齐,名扬东汉。

冯氏堂联:文武世第,道德家声。

卢氏堂联:德为师表,学乃儒宗。

叶氏堂联:冠裳累叶第,科甲榴花香。

丘氏堂联:渭水家声远,河南世泽长。

包氏堂联:秉政清廉第,执法严峻家。

艾氏堂联:陵邑新世第,天水道脉长。

江氏堂联:文擅家声远,正阳世泽长。

汤氏堂联:铭盘世德,理学家声。

池氏堂联:西平旧居远,垣河流源长。

许氏堂联:高阳世泽,洛水家声。

刘氏堂联:藜阁家声远,彭城世泽长。

吕氏堂联:岳阳仙家,渭水耆英。

朱氏堂联:汉代名臣长,宋朝理学家。

华氏堂联:清平夙称康直,攻守令仰云龙。

危氏堂联:声振江南长,名登天府家。

邬氏堂联:世袭将军长,名贤双冠家。

孙氏堂联:金声播誉,良史传名。

阮氏堂联:竹林家声远,陈留世泽长。

江氏堂联:歙邑源流远,平阳世泽长。

沈氏堂联:修文彦士,匡正名贤。

巫氏堂联:治勤戴星,功称息警。

李氏堂联:西平世长,北海名家。

严氏堂联:楚辞章句长,沧浪诗话家。

杨氏堂联:四知门第,弘农世家。

连氏堂联:赋笔见称,连陂存爱。

苏氏堂联:眉山世第,武陵名家。

何氏堂联:东海家声远,庐江世泽长。

邹氏堂联:尊亲家声远,仁厚世泽长。

余氏堂联:四谏家声远,三台世泽长。

吴氏堂联:渤海家声远,吴山世泽长。

陈氏堂联:妫水源流远,太邱世泽长。

张氏堂联:金鉴千秋长,青钱万选家。

宋氏堂联:西河源流远,京兆道脉长。

杜氏堂联:兆陵世泽,杜甫家声。

九龙山赋第七十五段赏析【明代】邹迪光骈体文

九龙山赋第七十五段赏析【明代】邹迪光骈体文
• 头茅峰道观,已在1976年改建成游人休息处,大厅三间,四周围墙,中立拱圈门三个。从头茅峰到三茅峰,一路峰峦 起伏,不远处,有一块天然石峰,上有岩石自然形成的足迹一个,刻着“仙人脚印”四字。一路还有“福、禄、寿、 禧、康”等刻石,。
作品赏析
• 二茅峰,道观已改建成电视转播塔。在南坡下,有北宋大词人秦观墓,墓面对碧水一泓的东大池,环境清幽。二茅峰 过去,宋坞之上,有“拔船湾”。传说八仙从芙蓉湖经过惠山,将所乘的船拔过山头,由此经太湖出海,留下一个大 山坳。镜光石、凉棚石、狮子石、天公足迹就在这里。
国学 骈体文
九龙山赋第七十五段 Nhomakorabea明代 邹迪光
作品赏析
• 惠山在历史上有很多名称。秦汉六朝时名历山,《隋书》称九龙山,《太平寰宇记》引《郡国志》称冠龙山,唐朝顾 欢《吴地记》称华山,陆羽《慧山寺记》称斗龙山和古华山,老子《枕中记》称西神山。据《蠡溪笔记》载:晋代开 山禅师、西域僧人慧照,来到此山,常与名家交往,一时声名很大,后人用慧照的名字命山,称慧山。慧、惠相通, 故今称惠山。
• 三茅峰 在将近三茅峰的松林深处,石峰面上,有明万历乙卯年(1615)秦致舜侄秦光启书刻“三吴第一山”的五个大 字。山脊西、石路之侧,在宽约二尺五寸,高二尺许的石壁上,刻有宋苏轼的诗句:“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 湖天。”顶峰有古道观。这一带,是登绝顶远眺太湖的胜处,可见碧波万顷,峰峦点点,七十二峰,忽沉忽浮,景色 美妙。
• 半岭松风 从天下第二泉处登山行到半山腰,便迎来惠山的第一个景点。这里有平坡约半亩,同锡山龙光塔平齐相对, 绿树成荫,松涛滚滚。在一块天然直立的苍褐古石上,刻着“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风万壑传”的苏东坡诗句,故 名“半岭松风”,可见松涛接天的景色。在几块石砌的坐墩中,置放着一块古石,长五尺、宽三尺、厚二尺,石上刻 着一个围棋盘和一个象棋盘,侧面大书“棋盘石”三字。传说这里曾有两个仙人相对下棋,留下遗迹。一说与无锡明 末清初著名弈棋国手过百龄有关。 1983年,在这里建一亭院,面阔三间,四周用黄石驳砌,左边一间有高阁,用倚 山旱桥接通,由此经过二重月洞门,便是面东而立、飞檐翘角的半亭,可眺望锡山龙光塔、黄公涧和惠山全貌。

四海苍生望霖雨,九疑虞舞不可追的意思

四海苍生望霖雨,九疑虞舞不可追的意思

四海苍生望霖雨,九疑虞舞不可追的意思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四海苍生望霖雨,九疑虞舞不可追——探析古诗中的深邃意境"四海苍生望霖雨,九疑虞舞不可追",这是一句充满哲理与深情的古诗句,其内涵丰富,寓意深远。

高考古诗文名句默写《滕王阁序》王勃

高考古诗文名句默写《滕王阁序》王勃

1
2
3
4
5Hale Waihona Puke 65. 在《滕王阁序》中,描写了宴会时雨过天晴、阳光朗照的好天气的句子是“ 云 销雨霁 , 彩彻区明 ”。 6. 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 “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也曾出现过:“ 雁阵惊寒 , 声断 衡阳之浦 。”
1
2
3
4
5
6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 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 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 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 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 于上路,访 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 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 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 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名句默写 1. 《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时间已是深秋的句子是“ 时维九月 , 序属三 秋 ”。 2. 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 的秋景图的句子是“ 落霞与孤鹜齐飞 , 秋水共长天一色 ”。 3. 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 潦水尽而寒潭清 , 烟光凝 而暮山紫 ”两句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一浓一淡,动静结合,展现了秋日 的山容水态。 4. 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 渔舟唱晚 , 响穷彭蠡之滨 ”两句形象地表 现了渔舟在晚霞中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重视城市中的“风谷”与“风穴”问题

重视城市中的“风谷”与“风穴”问题

重视城市中的“风谷”与“风穴”问题
王宪恭;谭炳璜
【期刊名称】《住宅科技》
【年(卷),期】1991(000)008
【总页数】4页(P12-15)
【作者】王宪恭;谭炳璜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12.1
【相关文献】
1.临济四世风穴延沼与风穴寺——序《风穴志略》《风穴续志》 [J], 麻天祥
2.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城风乡渐”现象 [J], 何小民
3.汝州风穴寺考——兼论荆三林先生对风穴寺研究的贡献 [J], 麻天祥
4.基于"开阖枢"探讨"风穴"和"风象"病 [J], 葛开发;梁永林;史光伟;姚小强;毛慧芳;薛进旭;李东顶
5.持续用力正风肃纪扎实解决“四风”和腐败问题——省国资委纪委组织召开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题座谈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千字文第七课

千字文第七课

千字文第七课
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
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旁启
甲帐对楹肆筵设席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弁转疑星右通广内
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
大意:
在古代中国,东西两边分别有洛阳、长安两大都城,其中洛阳背靠北邙山,面对洛水;长安则被渭水所贯穿,并紧挨着泾水。

高低错落的宫殿盘旋曲折,楼台观阙凌空欲飞,触目惊心;而其建筑内部不仅刻画着飞禽走兽,还彩绘着栩栩如生的天仙神灵;正殿两旁的配殿从侧面开启,用珠宝装饰的帷帐正对着楹柱。

铺上坐垫席,摆上席子,弹奏起瑟,再吹起笙管;文武百官登上台阶,进入宫殿,官帽不停转动,仿佛满天的星辰。

西京长安的皇宫里向右通向广内殿,向左到达承明殿;广内殿是收藏图书典籍的地方,承明殿是皇帝会见文武大臣的所在;其中广内殿藏有杜度的草书手稿,钟繇的隶书真迹,用漆书写的书简,以及从孔子旧宅墙壁中得来的经书,可见其藏书之丰。

闻道国学:琴堂指金歌

闻道国学:琴堂指金歌

闻道国学:琴堂指金歌琴堂虚实五星,术家独称验于我朝,余取而细读之,见其议论活泼,理趣深邃,姑举其大者:如本四住以定三盘,分阴阳以辩虚实,倒五行以论生克,补地煞以配天曜,随国运以验人事,乃发前贤所末发,而琴学所独得者。

通载博而寡要;总龟详而无体;殿驾意圆语健,而道则未尽;望斗理复词重,而识有未融;耶律传自高鹿,颇有发明;乔拗补出邓史,亦多旨趣,然得失互有,吉凶难凭。

若琴堂识玄机之幽隐,泄天文之骨髓,推人富贵贫贱寿夭,无不奇验,可谓兼诸家而独得其妙者矣。

古今一理,百世可知,又岂特用于今而独验哉。

余病近世刻本脱漏不全,参差失次,乃取家藏全书,合玉板之旧琴堂注解,得一行之心,共六十四条,分为上中下三卷。

六十四条备卦数也,上中下三卷法三才也。

于乎论人命而不究五星,论五星而不精琴堂,是犹卜筮者而不考之易也。

欲断吉凶、明祸福,不亦难乎!余非专门者,然于琴堂独观其深,间试诸缙绅命,其术颇中,与子平相为表里,学者宜细详焉。

易水育吾子识。

《虚实五星源流序》(兹叙余笔削润色,非尽季公元旧文。

)昔唐玄宗朝有高僧号一行者,乃郯国公张公谨之孙元素之侄。

隐居篙山,精天文星历术数之学,尝测影定候,作气盈朔虚岁差之法,以补历家之末备。

又作星术书十二家,誓曰;国兴书则现,否则隐。

其术以为日月五星皆积气动物,行度有迟速之不齐,军转有舒缩之或异,历千百年自是不同,必当随时占候,立法观察,以求合乎天道之自然。

人亦积气中之动物也,气运有否泰,世道有升降,人之贵贱寿夭吉凶用舍,其机之所系,命之所遇,咸有经常时义之道焉,逐可据一定之法而概论哉!末学支离,胶今泥古,往往多按图索骏,遂使先正至精至微之学,不信于异代,良可叹息。

洪武六年秋,予不敏,自福州府长幕获戾系御史狱,值蒲寇师来,复以说法忤上意,同待罪。

及至夜四鼓,天忽大风雨,雷电交作,余因感天道,与师极论世运古今气变升降不同。

师选出是书以授,作而言曰:是书,于昔得之天界寺古佛殿壁箧中,其源流则传自青城僧灵椿,椿传之江西僧普澄,澄传之四明僧慧月,月又质诸西竺国师耶律。

丰城市龙光书院观后感

丰城市龙光书院观后感

丰城市龙光书院观后感
丰城市稳博院馆龙光书院,在丰城西南部荣塘境内,即丰城古县治之地,为宋代私办,宋高宗赵构赐名的龙一所著名书院,收入《中国书院辞典》。

龙光书院建筑规模,是丰城历史上所办书院中佼佼者。

其建筑风格,具有四合院式布局的特点。

院落坐北向南,分前后两进。

中轴线上,首为大门、上石匾嵌有“龙光书院”四个黑色字,真字体,长2米,宽0.5米,今仍存,中为大殿,置先师孔子圣像;后为六经楼,藏经书三千余册;之后为仰止堂。

院内东西两翼,前有左右庑;
中两侧为讲堂、设衣亭、客馆、花台、读书室百间、会膳堂、心广堂(文明堂)等建筑物,均属砖木结构。

院内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

龙光书院建筑规模,是丰城历史上所办书院中佼佼者。

其建筑风格,具有四合院式布局的特点。

院落座北向南,分前后两进。

中轴线上,首为大门、上石匾嵌有“龙光书院”四个黑色字,真字体,长2米,宽0.5米,今仍存,中为大殿,置先师孔子圣像;后为六经楼,藏经书三千余册;之后为仰止堂。

龙光书院四周红墙环抱。

院外附属建筑有山寺、望光亭、剑光祠、晚晴斋、仓廒等。

整个院落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

其建筑布局严谨规范,造型雅致、奇丽,具有地方特色。

此地,古木参天,松柏积翠,环境优美。

山海经全文译文

山海经全文译文

山海经全文译文山海经全文译文《山海经》山经·北山经主要讲述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山海经》山经·北山经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山海经》山经·北山经原文北山经之首,曰单狐之山,多机木,其上多华草。

逢漨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芘石文石。

又北二百五十里,曰求如之山,其上多玉,无草木。

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诸毗之水。

其中多滑鱼。

其状如鱓,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

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又北三百里,曰带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

有兽焉,其状如马,一角有错,其名曰灌疏,可以辟火。

有鸟焉,其状如乌,五采而赤文,名曰鵸余?,是自为牝牡,食之不疽。

彭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芘湖之水,中多鯈(tiao)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

又北四百里,曰谯明之山。

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

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

有兽焉,其状如貆而赤毫,其音如榴榴,名曰孟槐,可以御凶。

是山也,无草木,多青雄黄。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涿光之山。

嚣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

其中多<同习>々之鱼,其状如鹊而十翼,鳞皆在羽端,其音如鹊,可以御火,食之不瘅。

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棕橿,其兽多{鹿霝}羊,其鸟多蕃。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虢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

其阳多玉,其阴多铁。

伊水出焉,西流注于河。

其兽多橐驼,其鸟多窝,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又北四百里,至于虢山之尾,其上多玉而无石。

鱼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文贝。

又北二百里,曰丹熏之山,其上多樗柏,其草多韭韭,多丹囗。

熏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棠水。

有兽焉,其状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獆犬,以其尾飞,名曰耳鼠,食之不?采,又可以御百毒。

又北二百八十里,曰石者之山,其上无草木,多瑶碧。

泚水出焉,西流注于河。

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是善伏,其鸣自呼。

北京故宫西翼咸安宫楹联欣赏

北京故宫西翼咸安宫楹联欣赏

北京故宫西翼咸安宫楹联欣赏
咸安宫位于西华门内,清内务府在宫内为三旗子弟及景山官学中之优秀者而开设的官学设于此,称咸安宫官学。

清雍正七年(1729)在宫内设官学,原址位于寿康宫后、长庚门内的咸安宫,为明代建筑,天启年间客氏曾居之。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改建。

康熙时废太子允礽曾禁锢于此。

雍正六年(1728)奉旨:咸安宫见在空闲,著设立官学。

七年,咸安宫内修理读书房三所。

乾隆十六年(1751),咸安宫改建后称寿安宫,为皇太后、妃等居住之所。

将咸安宫官学移至西华门内、武英殿西,尚衣监处,后因尚衣监年久失修,房屋倾圯,二十五年(1760)在尚衣监西边为咸安宫官学新建校舍,门三间,门内影壁一座,内为三进院,每进院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共有房二十七间。

新建校舍依官学的名称仍命名为咸安宫。

1914年,古物陈列所在咸安宫址上建宝蕴楼,作为文物库房。

今仅存宫门3楹,南向开门,匾曰咸安门。

行庆恩涤,阳春资发育;右文典重,云汉仰昭回。

——佚名题咸安宫右文:崇文,右为尊;云汉:天河;昭回:光旋六、内东部内东部,中宫东侧,为东一长街,有一组由6个相同形
式的院落组成的建筑,人们称其为东六宫,即钟粹、景阳、承乾、永和、景仁和延禧等六宫。

原为明、清两代后妃们居住的地方。

该处各院落中均有主殿一座,而殿前是一座与殿名相同的门,门外左右又各有一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鸣堂赋
亘古生正气,凌云九鸣堂。

夫天地之浩瀚,得天地之广昌。

摄万物之精华,抒日月之光芒;集江海之汤汤,汇千秋之华章。

九鸣之歌兮,惊天动地。

九鸣之舞兮,绚丽辉煌。

天生九鸣兮,凤鸣飞翔;以九鸣曰堂兮,天下无双。

琴樽容啸傲,荟萃四围岚翠,泉石亦经纶,揽湖湘多少楼台?胜景画图开,试论李杜当年,风雨送春归,闻梅垄十里清香。

万卷书能读五车,驾长风,苍山云海闲经过;歌一曲重上九宵,将进酒,再到江南品汉唐。

观无尽,雪峰连绵;堂有源,长江浩荡。

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传惊人之句,浩若江河行大地;扬不清,沉不浊,大雅琴书,铸承世佳作,依然风雨画凤凰。

噫吁乎,祖国勋昭,正气永存椽笔史,奇才代有作栋梁。

九鸣之风,山高水长;九鸣之德,万世流芳。

高山仰止,其心向往。

壮哉,千秋怀抱洞庭水,万里云山九鸣堂。

贺志弘撰
乙未年仲秋于安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