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简史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学院《舞蹈简史》教学大纲
授课学院:
授课教师:职称:
专业班级: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舞蹈的历史有一个比较概括的了解,特别是对各个时期的舞蹈风格的演变及其深层的文化、历史的根源有所认识,从而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学生的整体的艺术素质。
为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可培养中国舞蹈历史研究和进化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和综合类人才。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远古及夏商舞蹈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概述,百兽率舞之民舞源头,乐舞交流的发轫,君王首领开创纪功乐舞先河
(二)教学具体内容
1.源于现实的舞蹈发端
2.社会各阶层参与的夏商时期舞蹈
3.远古及夏商的民众舞蹈形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夏商时期的舞蹈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岩画舞蹈涉及哪些主题
夏代君王为什么与舞蹈相关
商代主要有哪些舞蹈。
第二章周代舞蹈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概述,周代为何是雅乐舞的璀璨时期,周代为何是以女乐为主体的“新乐”勃兴之时,周代为何是舞蹈观念得到建立和制衡的时期。
(二)教学具体内容
1.分封制和周代的礼乐舞蹈
2.作为人才培养手段的礼乐舞蹈的教育
3.农耕社会中的周代的祭祀舞蹈
4.生产资料再分配与周代舞蹈的分流
5.基于现实的各种乐舞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何为“礼崩乐坏”,礼乐舞蹈的式微,女乐舞蹈的兴起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西周的舞蹈整体局面和风貌
“女乐”的概念是何时出现的
先秦诸子中有的乐舞学说
西周的制礼作乐与六代舞的关系
第三章汉代舞蹈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概述,汉代人对舞蹈与前代不同的理解和不同态度,汉人的乐舞观深刻影响了此后历朝历代。
(二)教学具体内容
1.丰富多彩的“百戏”舞蹈。
2.轶态瑰姿的“女乐”与舞蹈逸事。
3.雅乐与宴乐。
4.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
5.汉代的乐舞思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幻想与现实相融的社会意识,厚重与轻疾共存的审美形态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汉代“女乐”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汉代“百戏”舞蹈的特点是什么
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什么俗乐舞在汉代宫廷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舞蹈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概述,魏晋南北朝建立了“清商乐舞”和“胡乐胡舞”两大体系,这个时代为舞蹈发展创造的价值。
(二)教学具体内容
1.中原清商的以俗入雅
2.中外乐舞的交汇
3.佛教乐舞与石窟中的乐舞形象
4.魏晋南北朝的乐舞理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各民族乐舞杂陈和中西乐舞相融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魏晋南北朝舞蹈的两大体系是什么
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舞蹈是中国舞蹈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第五章隋唐五代十国舞蹈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概述,唐代是中国舞蹈历史上最值得骄傲的一个时代,唐代乐舞对周边国家的乐舞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教学具体内容
1.隋唐典礼乐舞和教坊乐舞
2.宗教舞蹈与节庆歌舞
3.日常的乐舞生活
4.完备庞大的乐舞机构
5.中外乐舞的交流
6.隋唐的乐舞理论
7.承上启下的五代十国乐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中外兼备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层次丰富的“大曲”“法曲”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为什么唐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唐代乐舞对周边国家乐舞发展产生的影响
唐代有哪些主要的乐舞思想
唐代宫廷乐舞机构对唐舞的发展
第六章宋辽西夏金舞蹈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概述,宋代舞蹈所面临的历史转折,辽、西夏、金乐舞与宋代乐舞的联系。
(二)教学具体内容
1.商业化民间舞蹈的蓬勃发展
2.宋代宫廷乐舞
3.宋代宫廷乐舞的传播及辽、西夏、金舞蹈
4.宋代乐舞理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宋代宫廷乐舞的程式、特点与历史意义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宋代“队舞”有哪些特征
宋代“队舞”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何在
宋代民间舞兴盛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宋代乐舞思想对后世舞蹈理论有哪些贡献
第七章元代舞蹈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概述,元代舞蹈具有完全不同于前朝宋代舞蹈细腻、典雅的审美品格,这是元代特殊的社会人文背景所决定的。
(二)教学具体内容
1.元代宫廷乐舞
2.元代民间舞
3.元代宗教舞蹈
4.元杂剧中的舞蹈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元代宫廷乐舞中的宴飨乐舞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乐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元代舞蹈的基本类型、特点及多元发展的文化原因
元杂剧舞蹈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第八章 17世纪:明至清末前舞蹈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概述,明清两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是一个酝酿着转型与巨大变革的时代。
(二)教学具体内容
1.宫廷乐舞的式微
2.祭孔乐舞的发展及变化
3.明清时期民间舞蹈的发展
4.舞融于戏
5.明清时期乐舞理论及舞谱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明清两代祭孔乐舞的定型,祭孔乐舞的历史文化价值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如何理解明清时期“舞融于戏”的舞蹈转型
明清时期各民族民间舞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什么是祭孔乐舞,在明清时期祭孔乐舞有怎样的发展?
第九章近现代舞蹈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概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舞蹈、新秧歌和边疆舞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交汇铸就了符合时代需要、代表人民利益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舞蹈的灵魂,
代表了舞蹈在中国近现代的真正复兴。
(二)教学具体内容
1.中国近现代舞蹈复兴的先兆
2.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开创者吴晓邦
3.中国民间舞蹈的发掘者戴爱莲
4.革命歌舞的应运而生
5.都市舞蹈顺势而起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欧风美雨催生普通学校舞蹈教育,歌舞艺术的兴起与沉浮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中国近现代普通学校舞蹈教育何以复兴,如何开展
黎锦辉儿童歌舞的特点及美育价值是什么
吴晓邦的历史地位及其贡献有哪些
戴爱莲为现代中国的舞蹈做出了哪些贡献
第十章当代舞蹈(一)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的舞蹈是中国当代舞蹈事业的开端。
舞蹈体制的转轨、舞蹈院校的设立及党和国家对舞蹈艺术规模化、体系化的建设为舞蹈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具体内容
1.民间舞的继承与发展
2.古典舞的创建与引进
3.军队舞蹈的专业化发展
4.“双百”方针和“三化”精神指引下的舞蹈创作
5.舞蹈理论工作起步
6.群众性舞蹈活动兴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民间舞的广泛发掘和艺术升华,中国古典舞的创造性建设。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中国民间舞如何继承和发展
中国古典舞如何创建和引进
群众性舞蹈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第十一章当代舞蹈(二)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舞蹈进入百花争艳、繁荣昌盛的黄金发展期。
思想解放、视野打开、观念转变以及对舞蹈本体的探讨和舞蹈主体意识的觉醒,促成了中国舞蹈在创作、教学、研究等各方面的大发展。
(二)教学具体内容
1.改革开放初期的勃勃生机
2.改革开放深化后的求索和开拓
3.舞剧创作的繁荣和本体化探寻
4.舞蹈的多元发展
5.舞蹈理论研究和学术建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舞蹈研究的热点问题,舞蹈学术建构初具规模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中国传统民间舞和古典舞如何面对当代化的问题
中国舞剧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现代舞在中国如何发展?中国当代舞有什么特点了解古典音乐的风格特点、交响曲的来源、各类风格的代表人物
三、考核评价方式及评分要求
(一)评定成绩总则
以百分制计算总成绩,其中平时成绩(作业、讨论及参考出勤率)占30%,期末考试占70%。
总成绩60分以上即可获得该课程2学分。
(二)期末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四、课程教材准备要求
指定教材:《中国舞蹈史》,袁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对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知识准备、态度、纪律等的要求
本课程属于民族表演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学生须掌握中国舞蹈从远古到现当代的历史脉络,熟悉每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懂得"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同时,重视各转折点上舞蹈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了解每一个阶段舞蹈主要的艺术成就和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因此,要求学生养成较强的学习思维能力,按时上课,课后认真阅读制定书籍及资料,并完成相关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