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知识点4:氧化还原滴定法基本原理及常用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则大量的I2与淀粉结合成蓝色物质,这一部分碘就不容 易与Na2S2O3反应,因而使滴定发生误差。
6Fe3+ + 2Cr3+ + 7H2O
试样(铁矿石等)一般用HCl溶液加热分解后,将铁
还原为亚铁,常用的还原剂为SnCl2,其反应方程为
2Fe3+ + Sn2+
2Fe2+ + Sn4+
过量SnCl2用HgCl2氧化:
SnCl2 + 2HgCl2
SnCl4 + Hg2Cl2
适当稀释后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
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半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InOx(氧化态) 十 ne
InRed(还原态)
例: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
一些氧化还原指示剂的条件电极电势及颜色变化
指示剂
In /V c(H+)=1 mol·L-1
颜色变化 氧化态 还原态
次甲基蓝
0.36
二苯胺
0.76
二苯胺磺酸钠
0.84
邻苯氨基苯甲酸
0.89
邻二氮杂菲-亚铁
应用NaAsO2代替Na2S2O3。
标定Na2S2O3溶液的基准物质有:纯碘、KIO3、KBr03、
K2Cr2O7、K3[Fe(CN)6]、纯铜等。这些物质除纯碘外,
都能与KI反应析出I2,析出的I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IO3- + 5I- 十 6H+ BrO3-+ 6I- 十 6H+ Cr2O72-+ 6I- 十 14H+ 2[Fe(CN)6]3-+2I- 2Cu2+ + 4I-
2. I2与硫代硫酸钠的反应
I2和Na2S2O3的反应是碘量法中最重要的反应,I2和 Na2S2O3的反应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因为在碱性 溶液中,会同时发生如下反应:
Na2S2O3 +4 I2+10NaOH
2 N a2SO4 +8NaI+5H2O
而使氧化还原过程复杂化。如果需要在弱碱性溶液中滴定I2,
常用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终点时溶液由绿色(Cr3+颜
色)突变为紫色或紫蓝色。
高锰酸钾法
1. 概述
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
在强酸性溶液中,KMnO4还原为 Mn2+:
MnO4- + 8H+ + 5e
Mn2+ + 4H2O
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还原为MnO2:
=1.507V
MnO4- + 2 H2O + 3e
MnO2 + 4OH-
=0.595V在NaOH浓度大于2mol ·L-1的碱性溶液中,被还
原为MnO42-
MnO4- + e
MnO42-
=0.57V
所以高锰酸钾法一般都在强酸条件下使用。
高锰酸钾法的指示剂:自身指示剂 KMnO4 。 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间接配制法,可用还原剂作基准 物来标定,H2C2O4·H2O、Na2C2O4、Fe(SO4)2(NH4)·6H2O等都 可用作基准物。其中草酸钠不含结晶水,容易提纯,是最常用 的基准物质。
有机物。此法具有一系列优点:
• K2Cr2O7易于提纯,可以直接准确称取一定重量干燥纯 净的K2Cr2O7,准确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
• K2Cr2O7溶液相当稳定,只要保存在密闭容器中,浓度 可长期保持不变;
• 不受Cl-还原作用的影响,可在盐酸溶液中进行滴定。
2 . 应用示例 • 铁的测定 : 6Fe2+ + Cr2O72- + 14H+
I2 + 2S2O32- = 2I-+ S4O62因而可间接测定氧化性物质,这种方法称为间接碘量法。
凡能与KI作用定量地析出I2的氧化性物质及能与过量I2在碱 性。
介质中作用的有机物质,都可用间接碘法测定。
碘量法可能产生误差的来源:
• I2具有挥发性,容易挥发损失; • I-在酸性溶液中易为空气中氧所氧化:
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常见的主要有重铬酸钾法、高锰酸钾法、碘量法、铈量 法、溴酸钾法等。重点介绍三种最常见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重铬酸钾法、高锰酸钾法、碘量法。
重铬酸钾法 1. 概述
在酸性条件下K2Cr2O7是一常用的氧化剂。酸性溶液中 与还原剂作用,Cr2O72-被还原成 Cr3+:
Cr2O72- + 1 4H+ + 6e
化了反应,使反应速度加快。
生物化学中,过氧化氢酶能使H2O2分解。可用适量的 H2O2 与 过 氧 化 氢 酶 作 用 , 剩 余 的 H2O2 在 酸 性 条 件 下 用 KMnO4标准溶液滴定,以此间接测定过氢化氢酶的含量 。
Ca2+的测定: Ca2+ + C2O42- → CaC2O4↓ → H2C2O4→ KMnO4滴定 → Mn2++CO2+H2O 能与草酸生成草酸盐沉淀的金属离子可以用此法来进 行间接测定。
4MnO4- + 12H+
4Mn2+ + 6O2 的MnO4-使溶液呈现粉 红色而指示终点的到达。
2MnO4- + 5H2O2 + 6H+
2Mn2+ + 5O2 + 8H2O
反应在室温下进行。反应开始速度较慢,但因H2O2 不稳定,不能加热,随着反应进行,由于生成的Mn2+催
酸度 : c(H+)=1mol/L。酸度过低MnO4-会部分被还
原为MnO2沉淀;酸度过高,又会促使H2C2O4分解。
为了防止诱导氧化Cl-的反应发生,应当在H2SO4介
质中进行。
滴定速度 :第一滴KMnO4溶液红色未褪去之前,不要加 第二滴。当溶液中产生Mn2+后,反应速度才逐渐加快,但也 要等滴入的KMnO4溶液褪色之后,再滴加,否则部分加入的 KMnO4溶液来不及与C2O42-反应,在热的酸性溶液中会发生 分解:
3 . 专属指示剂
专属指示剂:有些物质本身并不具有氧化还原性,但它 能与滴定剂或被测物产生特殊的颜色,因而可指示滴 定终点。
例如,可溶性淀粉与I2生成深蓝色吸附配合物,反应 特效而灵敏,蓝色的出现与消失可指示终点。又如以 Fe3+滴定Sn2+时,可用 KSCN 为指示剂,当溶液出现 红色,即生成Fe(Ⅲ)的硫氰酸配合物时,即为终点。
在H2SO4溶液中,MnO4-与C2O42-的反应为:
2MnO4- +5 C2O42-+ 16H+
Mn2+ + 10CO2 + 8H2O
为了使此反应能定量地较迅速地进行,应注意滴定条件。
温度 : 75~85℃。但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在酸性
溶液中会使部分H2C2O4发生分解:
H2C2O4
CO2 +CO + H2O
3I2十3H2O Br-+ 3I2十3H2O 2Cr3++ 3I2十7H2O 2[Fe(CN)6]4-+ I2
2CuI ↓+ I2
上述反应为基准物质标定硫代硫酸钠时析出I2的反应式。
标定时应注意:
基准物(如K2Cr2O7)与KI反应时,溶液的酸度愈大, 反应速率愈快,但酸度太大时,I-容易被空气中的O2所氧化, 所以在开始滴定时,酸度一般以0.8~1.0 mol ·L-1为宜。
铁的测定 试样溶解→ Fe3+ 、 Fe2+ (FeCl4- 、Fe Cl63-) 还原剂还原 → Fe2+ KMnO4滴定→ Fe3+
在滴定前还应加入硫酸锰、硫酸及磷酸的混合液,其作 用是:
避免Cl-存在下所发生的诱导反应。 使Fe3+生成无色的[Fe(PO4)2]3-配离子,就可使终点易 于观察。
直接碘量法(碘滴定法):凡是电极电势小于 ’(I2/I-) 的还原性物质都能被I2氧化,可用I2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I- 为一中等强度的还原剂,能被氧化剂(如K2Cr2O7、 KMnO4、H2O2、KIO3等)定量氧化而析出I2,例如:
2MnO4-+ 10I- 十 16H+ = 2Mn2++ 5I2十8H2O 析出的I2用还原剂N 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2Cr3+ + 7H2O =1.33V
实际上,Cr2O72-/Cr3+电对的条件电极电势比标准电极 电势小得多。
例如在c(HClO)=1.0mol/L的高氯酸溶液中 ’(Cr2O72-/Cr3+)=1.025V 在c(HCl)=1.0mol/L的盐酸溶液中 ’(Cr2O72-/Cr3+)=1.00V 因此重铬酸钾法需在强酸条件下使用能测定许多无机物和
职业教育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化工产品检验》课程
铁含量的测定
承担院校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 定分析法。它的应用很广泛,可以用来直接测定 氧化剂和还原剂,也可用来间接测定一些能和氧 化剂或还原剂定量反应的物质。
氧化还原指示剂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经常还是利用指示剂在化学计量点附近
1.06
蓝 紫 红紫 红紫 浅蓝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红
2. 自身指示剂
自身指示剂:有些标准溶液或被滴定物质本身有很深的 颜色,而滴定产物无色或颜色很淡,在滴定时,这种试剂稍 一过量就很容易察觉,该试剂本身起着指示剂的作用。
例如KMnO4本身显紫红色,而被还原的产物Mn2+则几 乎无色,所以用KMnO4来滴定无色或浅色还原剂时,一般 不必另加指示剂,化学计量点后,MnO4-过量2×10-6mol/L 即使溶液呈粉红色。 KMnO4就是自身指示剂。
碘量法
1 . 概述
碘量法:是利用I2的氧化性和I-的还原性来进行滴定 的分析方 法。
由于固体I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0.00133 mol·L-1),
在实际应用时通常将 I2溶解在 KI溶液中,此时I2在溶液中
以I3-形式存在:
I2 十 I-
I3-
半反应为:
I3- 十 2e
3I-
’(I2/I-)= 0.5338V
4I- 十 4H十 + O2
2I2十 2 H2O
碘量法一般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及低温(<25℃)下进 行。I2 溶液应保存于棕色密闭的试剂瓶中。在间接碘法中, 氧化所析出之I2 必须在反应完毕后立即进行滴定,滴定最好 在碘量瓶中进行。滴定时不应过度摇荡。 碘量法的终点常用淀粉指示剂来确定。淀粉溶液应用新 鲜配制的。 碘量法也可利用I2溶液的黄色作自身指示剂,但灵敏度较差
K2Cr2O7与KI的反应速率较慢,应将溶液在暗处放置一 定时间(5分钟),待反应完全后再以Na2S2O3溶液滴定。 KIO3 与 KI的反应快,不需要放置。
以淀粉作指示剂时,应先以Na2S2O3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 黄色(大部分I2已作用),然后加入淀粉溶液,用Na2S2O3溶液 继续滴定至蓝色恰好消失,即为终点。淀粉指示剂若加入太
时颜色的改变来指示终点。
1. 氧化还原指示剂
氧化还原指示剂:本身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有机化合物,
它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具有不同颜色,能因氧化还原作用而发
生颜色变化。
例如常用的氧化还原指示剂二苯胺磺酸钠,它的氧化态
呈红紫色,还原态是无色的。当用K2Cr2O7溶液滴定Fe2+到化学 计量点时,稍过量的K2Cr2O7,即将二苯胺磺酸钠由无色的还 原态氧化为红紫色的氧化态,指示终点的到达。
6Fe3+ + 2Cr3+ + 7H2O
试样(铁矿石等)一般用HCl溶液加热分解后,将铁
还原为亚铁,常用的还原剂为SnCl2,其反应方程为
2Fe3+ + Sn2+
2Fe2+ + Sn4+
过量SnCl2用HgCl2氧化:
SnCl2 + 2HgCl2
SnCl4 + Hg2Cl2
适当稀释后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
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半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InOx(氧化态) 十 ne
InRed(还原态)
例: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
一些氧化还原指示剂的条件电极电势及颜色变化
指示剂
In /V c(H+)=1 mol·L-1
颜色变化 氧化态 还原态
次甲基蓝
0.36
二苯胺
0.76
二苯胺磺酸钠
0.84
邻苯氨基苯甲酸
0.89
邻二氮杂菲-亚铁
应用NaAsO2代替Na2S2O3。
标定Na2S2O3溶液的基准物质有:纯碘、KIO3、KBr03、
K2Cr2O7、K3[Fe(CN)6]、纯铜等。这些物质除纯碘外,
都能与KI反应析出I2,析出的I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IO3- + 5I- 十 6H+ BrO3-+ 6I- 十 6H+ Cr2O72-+ 6I- 十 14H+ 2[Fe(CN)6]3-+2I- 2Cu2+ + 4I-
2. I2与硫代硫酸钠的反应
I2和Na2S2O3的反应是碘量法中最重要的反应,I2和 Na2S2O3的反应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因为在碱性 溶液中,会同时发生如下反应:
Na2S2O3 +4 I2+10NaOH
2 N a2SO4 +8NaI+5H2O
而使氧化还原过程复杂化。如果需要在弱碱性溶液中滴定I2,
常用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终点时溶液由绿色(Cr3+颜
色)突变为紫色或紫蓝色。
高锰酸钾法
1. 概述
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
在强酸性溶液中,KMnO4还原为 Mn2+:
MnO4- + 8H+ + 5e
Mn2+ + 4H2O
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还原为MnO2:
=1.507V
MnO4- + 2 H2O + 3e
MnO2 + 4OH-
=0.595V在NaOH浓度大于2mol ·L-1的碱性溶液中,被还
原为MnO42-
MnO4- + e
MnO42-
=0.57V
所以高锰酸钾法一般都在强酸条件下使用。
高锰酸钾法的指示剂:自身指示剂 KMnO4 。 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间接配制法,可用还原剂作基准 物来标定,H2C2O4·H2O、Na2C2O4、Fe(SO4)2(NH4)·6H2O等都 可用作基准物。其中草酸钠不含结晶水,容易提纯,是最常用 的基准物质。
有机物。此法具有一系列优点:
• K2Cr2O7易于提纯,可以直接准确称取一定重量干燥纯 净的K2Cr2O7,准确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
• K2Cr2O7溶液相当稳定,只要保存在密闭容器中,浓度 可长期保持不变;
• 不受Cl-还原作用的影响,可在盐酸溶液中进行滴定。
2 . 应用示例 • 铁的测定 : 6Fe2+ + Cr2O72- + 14H+
I2 + 2S2O32- = 2I-+ S4O62因而可间接测定氧化性物质,这种方法称为间接碘量法。
凡能与KI作用定量地析出I2的氧化性物质及能与过量I2在碱 性。
介质中作用的有机物质,都可用间接碘法测定。
碘量法可能产生误差的来源:
• I2具有挥发性,容易挥发损失; • I-在酸性溶液中易为空气中氧所氧化:
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常见的主要有重铬酸钾法、高锰酸钾法、碘量法、铈量 法、溴酸钾法等。重点介绍三种最常见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重铬酸钾法、高锰酸钾法、碘量法。
重铬酸钾法 1. 概述
在酸性条件下K2Cr2O7是一常用的氧化剂。酸性溶液中 与还原剂作用,Cr2O72-被还原成 Cr3+:
Cr2O72- + 1 4H+ + 6e
化了反应,使反应速度加快。
生物化学中,过氧化氢酶能使H2O2分解。可用适量的 H2O2 与 过 氧 化 氢 酶 作 用 , 剩 余 的 H2O2 在 酸 性 条 件 下 用 KMnO4标准溶液滴定,以此间接测定过氢化氢酶的含量 。
Ca2+的测定: Ca2+ + C2O42- → CaC2O4↓ → H2C2O4→ KMnO4滴定 → Mn2++CO2+H2O 能与草酸生成草酸盐沉淀的金属离子可以用此法来进 行间接测定。
4MnO4- + 12H+
4Mn2+ + 6O2 的MnO4-使溶液呈现粉 红色而指示终点的到达。
2MnO4- + 5H2O2 + 6H+
2Mn2+ + 5O2 + 8H2O
反应在室温下进行。反应开始速度较慢,但因H2O2 不稳定,不能加热,随着反应进行,由于生成的Mn2+催
酸度 : c(H+)=1mol/L。酸度过低MnO4-会部分被还
原为MnO2沉淀;酸度过高,又会促使H2C2O4分解。
为了防止诱导氧化Cl-的反应发生,应当在H2SO4介
质中进行。
滴定速度 :第一滴KMnO4溶液红色未褪去之前,不要加 第二滴。当溶液中产生Mn2+后,反应速度才逐渐加快,但也 要等滴入的KMnO4溶液褪色之后,再滴加,否则部分加入的 KMnO4溶液来不及与C2O42-反应,在热的酸性溶液中会发生 分解:
3 . 专属指示剂
专属指示剂:有些物质本身并不具有氧化还原性,但它 能与滴定剂或被测物产生特殊的颜色,因而可指示滴 定终点。
例如,可溶性淀粉与I2生成深蓝色吸附配合物,反应 特效而灵敏,蓝色的出现与消失可指示终点。又如以 Fe3+滴定Sn2+时,可用 KSCN 为指示剂,当溶液出现 红色,即生成Fe(Ⅲ)的硫氰酸配合物时,即为终点。
在H2SO4溶液中,MnO4-与C2O42-的反应为:
2MnO4- +5 C2O42-+ 16H+
Mn2+ + 10CO2 + 8H2O
为了使此反应能定量地较迅速地进行,应注意滴定条件。
温度 : 75~85℃。但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在酸性
溶液中会使部分H2C2O4发生分解:
H2C2O4
CO2 +CO + H2O
3I2十3H2O Br-+ 3I2十3H2O 2Cr3++ 3I2十7H2O 2[Fe(CN)6]4-+ I2
2CuI ↓+ I2
上述反应为基准物质标定硫代硫酸钠时析出I2的反应式。
标定时应注意:
基准物(如K2Cr2O7)与KI反应时,溶液的酸度愈大, 反应速率愈快,但酸度太大时,I-容易被空气中的O2所氧化, 所以在开始滴定时,酸度一般以0.8~1.0 mol ·L-1为宜。
铁的测定 试样溶解→ Fe3+ 、 Fe2+ (FeCl4- 、Fe Cl63-) 还原剂还原 → Fe2+ KMnO4滴定→ Fe3+
在滴定前还应加入硫酸锰、硫酸及磷酸的混合液,其作 用是:
避免Cl-存在下所发生的诱导反应。 使Fe3+生成无色的[Fe(PO4)2]3-配离子,就可使终点易 于观察。
直接碘量法(碘滴定法):凡是电极电势小于 ’(I2/I-) 的还原性物质都能被I2氧化,可用I2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I- 为一中等强度的还原剂,能被氧化剂(如K2Cr2O7、 KMnO4、H2O2、KIO3等)定量氧化而析出I2,例如:
2MnO4-+ 10I- 十 16H+ = 2Mn2++ 5I2十8H2O 析出的I2用还原剂N 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2Cr3+ + 7H2O =1.33V
实际上,Cr2O72-/Cr3+电对的条件电极电势比标准电极 电势小得多。
例如在c(HClO)=1.0mol/L的高氯酸溶液中 ’(Cr2O72-/Cr3+)=1.025V 在c(HCl)=1.0mol/L的盐酸溶液中 ’(Cr2O72-/Cr3+)=1.00V 因此重铬酸钾法需在强酸条件下使用能测定许多无机物和
职业教育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化工产品检验》课程
铁含量的测定
承担院校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 定分析法。它的应用很广泛,可以用来直接测定 氧化剂和还原剂,也可用来间接测定一些能和氧 化剂或还原剂定量反应的物质。
氧化还原指示剂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经常还是利用指示剂在化学计量点附近
1.06
蓝 紫 红紫 红紫 浅蓝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红
2. 自身指示剂
自身指示剂:有些标准溶液或被滴定物质本身有很深的 颜色,而滴定产物无色或颜色很淡,在滴定时,这种试剂稍 一过量就很容易察觉,该试剂本身起着指示剂的作用。
例如KMnO4本身显紫红色,而被还原的产物Mn2+则几 乎无色,所以用KMnO4来滴定无色或浅色还原剂时,一般 不必另加指示剂,化学计量点后,MnO4-过量2×10-6mol/L 即使溶液呈粉红色。 KMnO4就是自身指示剂。
碘量法
1 . 概述
碘量法:是利用I2的氧化性和I-的还原性来进行滴定 的分析方 法。
由于固体I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0.00133 mol·L-1),
在实际应用时通常将 I2溶解在 KI溶液中,此时I2在溶液中
以I3-形式存在:
I2 十 I-
I3-
半反应为:
I3- 十 2e
3I-
’(I2/I-)= 0.5338V
4I- 十 4H十 + O2
2I2十 2 H2O
碘量法一般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及低温(<25℃)下进 行。I2 溶液应保存于棕色密闭的试剂瓶中。在间接碘法中, 氧化所析出之I2 必须在反应完毕后立即进行滴定,滴定最好 在碘量瓶中进行。滴定时不应过度摇荡。 碘量法的终点常用淀粉指示剂来确定。淀粉溶液应用新 鲜配制的。 碘量法也可利用I2溶液的黄色作自身指示剂,但灵敏度较差
K2Cr2O7与KI的反应速率较慢,应将溶液在暗处放置一 定时间(5分钟),待反应完全后再以Na2S2O3溶液滴定。 KIO3 与 KI的反应快,不需要放置。
以淀粉作指示剂时,应先以Na2S2O3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 黄色(大部分I2已作用),然后加入淀粉溶液,用Na2S2O3溶液 继续滴定至蓝色恰好消失,即为终点。淀粉指示剂若加入太
时颜色的改变来指示终点。
1. 氧化还原指示剂
氧化还原指示剂:本身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有机化合物,
它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具有不同颜色,能因氧化还原作用而发
生颜色变化。
例如常用的氧化还原指示剂二苯胺磺酸钠,它的氧化态
呈红紫色,还原态是无色的。当用K2Cr2O7溶液滴定Fe2+到化学 计量点时,稍过量的K2Cr2O7,即将二苯胺磺酸钠由无色的还 原态氧化为红紫色的氧化态,指示终点的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