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概况导游词 乌兰察布市导游词(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自治区概况导游词乌兰察布市导游词(5篇)
第一篇:内蒙古自治区概况导游词乌兰察布市导游词
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下辖11个旗县、市、区,市政府所在地为集宁区。
乌兰察布市属呼包银经济区和京津唐经济带的结合部,区位优越。
东邻北京门户张家口,西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南靠煤都大同,北与蒙古国接壤,有104公里的国境线。
乌兰察布市的旅游业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五十年代。
为适应中苏友好的国际形势,随着当时的乌兰察布盟交际处的成立,集宁旅行社应运而生。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____年底,乌兰察布市的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初步发展时期,也可以说是一段发展较快的时期。
形成了以集宁区为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管理中心,含概四子王旗生态草原旅游区、察右中旗辉腾锡勒高山草甸草原旅游区、察右后旗火山岩地貌考古旅游区、察右前旗黄旗海旅游度假区、凉城岱海山水风光旅游区和兴和苏木山人造森林公园旅游区等一个中心六大区域的整体布局。
1.四子王旗生态草原旅游区该区位于四子王旗格根塔拉旅游中心及周边地区,距四子王旗政府所在地乌兰花60公里。
格根塔拉旅游中心是国家旅游局首批命名的4A级景区,是乌兰察布市及自治区主要草原旅游景点之一。
按照总体布局,在现有基础上正在逐步完善和建设了综合服务区,民族工艺品制作观览区、观光游览区、游牧民族博览园、草原植物园、草原竞技区、王府游览区、祭祀文化区,民俗风情园等九大园区。
2.凉城岱海山水风光旅游区该区位于凉城县周边地区。
凉城县山川秀丽,旅游资源种类丰富,有开发价值和潜力的旅游资源属地文景观的是蛮汉山、二龙什台森林公园、马头山、洞金山卧佛;属水域风光的是岱海、温泉;属古迹和现代纪念性建筑的是老虎山、园子沟、王墓山人类文化遗址,杀虎口古长城遗址,大庙遗址、鞍子山革命烈士陵园、厂汉营革命烈士陵园、贺龙革命活动旧址等;根据总体规划可逐步完善开发为岱海景区、蛮汉山景区、中水塘温泉疗养区三大景区。
3.察右中旗辉腾锡勒高山草甸草原旅游区该区位于察右中旗科布尔镇南阴山山脉东段。
辉腾锡勒高山草甸草场面积21万亩,植被覆盖率80%95%。
辉腾锡勒草原上天然湖泊星罗棋布,素有九十九泉之称。
辉腾锡勒风能稳定性强,持续性好,品质高,是建设风电场最理想的场所。
辉腾锡勒草场是世界少有且保存完好的天然草甸型草场,并确认十八种草种为珍稀草种。
根据总体规划,可开发建设成为草原避暑胜地和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场。
4.兴和苏木山人造森林野生动物旅游区该区位于兴和县城关镇南,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地带,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很大。
据总体规划,正在招商建设苏木山景区和涝沥海景区。
5.察右后旗火山岩地貌考古旅游区该区位于察右后旗白音察布镇周边地区。
察右后旗旅游区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密度大,现已发现六千万年前死火山6座、喇嘛教寺庙3座、三道湾古墓1处、岩文岩画1处、还有鲜卑族文化遗址和三条古代遗址,同时还有乌兰察布市较大的牧场。
开发种类多样、特色突出的察右后旗旅游区对于发展乌兰察布市旅游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和吸引力,据总体规划布局,正在兴建乌兰哈达火山群,草原蓝天蒙古大营,阿贵庙、岩文岩画四个景点。
6.察右前旗黄旗海旅游度假区该区位于察右前旗土贵乌拉镇北5公里处,20世纪5060年代,这里盛产黄旗海鲤鱼,供国宴专用,后来湖水污染、干枯,近年来水质逐渐变好,处于待开发阶段。
目前,全市境内现有4A级景区1家,2A级景区2家,还有多家以上规模的旅游景点和景区正在开发和建设中。
国内旅行社已发展到10家,上星级的宾馆已达到7家,初步形成了能具备每年接待140万人次国内外旅游者的接待能力和规模。
乌兰察布市幅员辽阔,景观类型多样。
既有草原、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观,又有古迹、庙宇、民俗等人文景观,颇为国内外大量游客垂青。
每到盛夏时节,美丽的草原如诗如画,蒙古风情厚重浓郁。
神奇的九十九泉、壮观的辉腾锡勒风电场、茂盛的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烟波浩淼的凉城岱海,以及古朴的察哈尔民俗文化,勾勒出乌兰察布旅游的壮美画卷
您可以访问(www.9_)
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下辖11个旗县、市、区,市政府所在地为集宁区。
乌兰察布市属呼包银经济区和京津唐经济带的结合部,区位优越。
东邻北京门户张家口,西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南靠煤都大同,北与蒙古国接壤,有104公里的国境线。
乌兰察布市的旅游业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五十年代。
为适应中苏友好的国际形势,随着当时的乌兰察布盟交际处的成立,
集宁旅行社应运而生。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____年底,乌兰察布市的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初步发展时期,也可以说是一段发展较快的时期。
形成了以集宁区为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管理中心,含概四子王旗生态草原旅游区、察右中旗辉腾锡勒高山草甸草原旅游区、察右后旗火山岩地貌考古旅游区、察右前旗黄旗海旅游度假区、凉城岱海山水风光旅游区和兴和苏木山人造森林公园旅游区等一个中心六大区域的整体布局。
1.四子王旗生态草原旅游区该区位于四子王旗格根塔拉旅游中心及周边地区,距四子王旗政府所在地乌兰花60公里。
格根塔拉旅游中心是国家旅游局首批命名的4A级景区,是乌兰察布市及自治区主要草原旅游景点之一。
按照总体布局,在现有基础上正在逐步完善和建设了综合服务区,民族工艺品制作观览区、观光游览区、游牧民族博览园、草原植物园、草原竞技区、王府游览区、祭祀文化区,民俗风情园等九大园区。
2.凉城岱海山水风光旅游区该区位于凉城县周边地区。
凉城县山川秀丽,旅游资源种类丰富,有开发价值和潜力的旅游资源属地文景观的是蛮汉山、二龙什台森林公园、马头山、洞金山卧佛;属水域风光的是岱海、温泉;属古迹和现代纪念性建筑的是老虎山、园子沟、王墓山人类文化遗址,杀虎口古长城遗址,大庙遗址、鞍子山革命烈士陵园、厂汉营革命烈士陵园、贺龙革命活动旧址等;根据总体规划可逐步完善开发为岱海景区、蛮汉山景区、中水塘温泉疗养区三大景区。
3.察右中旗辉腾锡勒高山草甸草原旅游区该区位于察右中旗科布尔镇南阴山山脉东段。
辉腾锡勒高山草甸草场面积21万亩,植被覆盖率80%95%。
辉腾锡勒草原上天然湖泊星罗棋布,素有九十九泉之称。
辉腾锡勒风能稳定性强,持续性好,品质高,是建设风电场最理想的场所。
辉腾锡勒草场是世界少有且保存完好的天然草甸型草场,并确认十八种草种为珍稀草种。
根据总体规划,可开发建设成为草原避暑胜地和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场。
4.兴和苏木山人造森林野生动物旅游区该区位于兴和县城关镇南,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地带,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很大。
据总体规划,正在招商建设苏木山景区和涝沥海景区。
5.察右后旗火山岩地貌考古旅游区该区位于察右后旗白音察布镇周边地区。
察右后旗旅游区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密度大,现已发现六千万年前死火山6座、喇嘛教寺庙3座、三道湾古墓1处、岩文岩画1处、还有鲜卑族文化遗址和三条古代遗址,同时还有乌兰察布市较大的牧场。
开发种类多样、
特色突出的察右后旗旅游区对于发展乌兰察布市旅游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和吸引力,据总体规划布局,正在兴建乌兰哈达火山群,草原蓝天蒙古大营,阿贵庙、岩文岩画四个景点。
6.察右前旗黄旗海旅游度假区该区位于察右前旗土贵乌拉镇北5公里处,20世纪5060年代,这里盛产黄旗海鲤鱼,供国宴专用,后来湖水污染、干枯,近年来水质逐渐变好,处于待开发阶段。
目前,全市境内现有4A级景区1家,2A级景区2家,还有多家以上规模的旅游景点和景区正在开发和建设中。
国内旅行社已发展到10家,上星级的宾馆已达到7家,初步形成了能具备每年接待140万人次国内外旅游者的接待能力和规模。
乌兰察布市幅员辽阔,景观类型多样。
既有草原、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观,又有古迹、庙宇、民俗等人文景观,颇为国内外大量游客垂青。
每到盛夏时节,美丽的草原如诗如画,蒙古风情厚重浓郁。
神奇的九十九泉、壮观的辉腾锡勒风电场、茂盛的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烟波浩淼的凉城岱海,以及古朴的察哈尔民俗文化,勾勒出乌兰察布旅游的壮美画卷
您可以访问(www.9_)
辉腾锡勒导游词
一、景区介绍
辉腾锡勒是蒙古语,意为“寒冷的山梁”。
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部、察右中旗科布尔镇南、阴山北麓,距首都北京市430公里,距呼和浩特市区110公里,距京包铁路卓资山站30公里,距集宁市67公里,距208国道65公里,公路、铁路交通便捷。
辉腾锡勒是典型的高山草甸草原,平均海拔2100多米,面积600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80%—95%。
辉腾锡勒草原上天然湖泊星罗棋布,素有“九十九”泉之称。
辉腾锡勒风能稳定性强,持续性好,品质高,是建设风电场最理想的场所。
辉腾锡勒草场是世界少有且保持完好的天然草甸型草场,并确认十八种草种为珍稀草种。
根据总体规划,可开发建设成为草原避暑胜地和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场。
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悬崖壁立,山势蜿蜒伸展。
每当夏秋之季,这里绿草如茵,黄花似锦,湖水如镜,羊群如雪,牧歌悠扬,鸟语花香。
这里曾是自北魏以来历代帝王将相经常幸临之地。
这里,有战国时期赵长
城遗址、秦代南长城和北长城遗址、汉代边塞重镇沃阳城遗址和明代洪武年间所置官司山卫旧址;有北魏第一代皇帝拓跋珪观九十九泉时建造的石亭;有蒙古大汗(元太宗)窝阔台练兵习武用过的“点将台”和“兵器库”遗迹(正在修复中);还有历代战争留下的许多烽火台、长城戍堡和议事台;有史称“九十九泉”、达到矿泉水质的火山湖群;有极富传奇色彩的敖包;有民族风格浓郁的蒙古包群和蒙古族人民欢歌起舞的篝火场;有一群又一群的鸿雁、天鹅、灰鹤以及其他名目繁多的水鸟;有成片的天然桦木、山杨以及人造落叶松、樟子松和云杉林带;有雷雨之后长出的一圈圈的可食蘑菇;有蒿草、狐茅、脉苔等300多种植物;有世界级大型风电场;有神奇的神葱岭、圣母泉、石门湾、一镜天、驼骆峰、哈蟆峰、贤人轩、鹰嘴岩、佛手山、双羊峰、夕阳崖、木鱼台等景观。
辉腾锡勒气候多变,有时西边浓云密布,大雨滂沱,而东边却晴空朗朗、光辉熠熠;有时阴晴雨降就在一山之间,一沟之隔。
多变的天气,带来奇异的温差,忽儿凉爽如秋,忽儿湿馨如春,有时炎热如夏,却偶尔还会有轻盈的雪飘,故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之说。
二、旅游开发
1980年以来,当地党委政府作出了将辉腾锡勒资源高地变为经济高地的决定,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开发原则,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
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宽松开放的投资环境,吸引着区内外热爱旅游事业的有志之如痴如醉。
三、景点讲解
〔第一站,来到九十九泉〕大家现在看到的一个又一个小湖,就是九十九泉。
它高居于辉腾锡勒草原上,史书上有记载,历史地图上有描绘。
其实,密布于辉腾锡勒草原上的大小泉池,何止九十九个呢?这里有名目繁多的小“海子”,如石门海子,鸿雁海子、马尾海子、小青海子等。
夏季,圆圆的海子像一面面“明镜”。
一丛丛、一簇簇、一片片、一圈圈的野花装点在大大小小海子四周,犹如仙境一般。
这些海子为什么都是圆圆的呢?原来,这里是史前火山带,火山爆发形成无数“火山坑”,若干年后,积满厚厚的一层黑土,长满野草,积满雨水,而形成圆形的海子。
所以它并不是泉,称海子也不太确切,因北方少数民族生活
在大漠,很少见到水面,只要有水面,就称之为“海”。
后来,蒙古人在北京建起元大都,把这儿对水面的称谓带到了北京,从而有了南海、中海和北海。
北方游牧民族的几代皇帝,都把这里当成他们的行宫别墅之地,常来避暑观光。
第一个来九十九泉的皇帝是北魏的开国之君拓跋珪。
北魏的后几朝皇帝都来过九十九泉。
契丹首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以及辽兴宗都曾来此避暑观光,部署军事行动。
清初康熙大帝在征讨噶尔丹叛乱途中,路过九十九泉,看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凉爽,曾想在此建避暑行宫,据说只因泉不够百眼,花不足百种而舍弃。
如果当年康熙帝真的在这里建成避暑行宫,那么承德避暑山庄就不一定“横空出世”了。
九十九泉还有一种神奇的色彩,天旱湖水不减不降。
相传有一年,辉腾锡勒草原上没有下一滴雨,大地象乌龟壳,全是裂缝,寸草不生,赤地千里,而九十九泉照样是满湖碧绿的水,滋润着辉腾锡勒草原,照样绿茵如毯,鲜花烂漫。
天涝,湖水也不外流。
据说有一年,阴雨连绵,时而狂风暴雨,山洪暴发,辉腾锡勒草原上的洪水源源流入九十九泉,而九十九泉不溢不泄,平静得象一面镜子。
九十九泉像母亲的奶水一样喂养滋润着辉腾锡勒的苍生万物。
九十九泉神,神就神在九十九。
史书还记载窝阔台曾避暑于九十九泉。
窝阔台是一代天骄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三太子,是蒙古汗国开国大将,在辉腾锡勒有两处点将台。
公元12____年,即元太宗二年五月,窝阔台避暑于九十九泉。
窝阔台同他的父亲一样是马背上的英主,率领的将士都是英勇善战的骑兵。
由于久战沙场,将士们有受伤的,有腰腿痛的,个个脸上饱经风霜,虽年轻却满脸皱纹。
将士们打仗猛于虎,但下战场后形象不佳,有损军威军容。
这成了窝阔台的一块心病。
于是他命令将士下九十九泉洗澡。
常言道,南人会水,北人会马。
窝阔台的将士们绝大多数是北方人,骑马是他们的硬功夫、真本领,可是下湖洗澡玩水却成了一件难事。
你推我,我推你,推来推去,谁也不肯第一个跳入湖中。
于是一个聪明的士兵想出一个聪明的办法,10个士兵脱光衣服互相挽着臂膀,从湖边浅水畔慢慢走向深处。
走着走着,这10个士兵不见踪影了。
湖边的将士急得团团转,每人捏着一把汗,谁也不敢下湖去救这10个士兵,只好望湖长叹。
等到日当午时,烈日暴晒,个个将士汗流浃背,十分难受。
此时下湖的10名士兵赤条条水凌凌地从湖中走出来,特别精神爽快。
他们高声呼喊:“下湖吧,湖里实在好玩,浑身凉快。
”
就这样,窝阔台的将士满脸皱纹没了,变得眉清目秀,英俊潇洒,精神饱满。
战争中的创伤也好了,腰腿也不痛了,尤其是心情也开朗了,视死如归,变成了一支铁一般的文明之师。
相传,打那以后,九十九泉成了人们的天然浴池。
在辉腾锡勒草原上放牛放羊的人,几乎天天跳入湖中洗澡,消除疲累烦恼。
一牧羊人曾对我说,跳入湖中,浑身飘然,如入仙境。
〔第二站,来到黄花沟旅游区〕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本次旅游的第二景区——黄花沟。
它位于辉腾锡勒草原西端,是一道蜿蜒的山谷。
这道山谷是远古冰川遗迹,在地壳运动中,由于地表的扭曲、断裂而形成。
山谷长达10多公里,沟深约300米,宽100—200米,这就是被誉为塞外名胜的黄花沟。
黄花沟具有独特的地形风貌和秀美的自然景观。
走进黄花沟,但见山脉上的石头就觉得有些出奇了。
那石头全然不像其他山上的“土石”,而是尽都裸露,圆钝纯朴,斑斑驳驳,纹理纵横,显得十分老道、苍劲。
进得入口,顺坡而下,只见两侧悬崖峭壁、重峦叠嶂、奇石林立,有的像剑门,有的像金龟,有的像石人。
石缝间长满了倔强的绿树、青草。
下到沟底,一股泉水潺潺流过,水边一派葱笼。
清水绕着卵石,绿草伴着黄花,果然别有洞天。
顺溪而下,常有峰回路转之感。
在此,大家可攀石留影,可俯首采花,还可品泉水之甘甜。
下到沟底,还可体验农家游,品尝内蒙古特有的风味。
有道是“下山容易上山难”,特别是那些穿高跟鞋的女士们就更艰苦了,此时,男士们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
租一匹马,骑马上山确实是明智之举,既省时又省力,悠闲自得,其间还可跟牵马的马倌聊聊家常。
回到沟顶,站在山头上,举目远望,沟下是一片坡梁地,种有开蓝花的葫麻,开黄花的油菜,还有绿绿的小麦和浅蓝色的莜麦,块块相隔,层层尽染,背后衬托着一片片贴在沟壁上的松林,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美哉,壮哉!黄花沟,奇石的沟,青翠的沟,让人难忘的沟,它已成为内蒙古中部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深受中外游客的青睐。
黄花风景区的神葱岭顶端,生长着神葱。
神葱沟里有两股清泉,一股从巨大的绝壁深处源源不断地冒出来,在巨石下面形成滴水潭。
潭中圣水,冬暖夏凉,清甜可口,清脑提神,故称圣母泉;另一股从石缝间汩汩流淌,千年不息。
两股神泉在风景区汇合后,使奇峰怪石、花草林木相映成辉,如诗如画。
另有仙气袭人的一镜天和高达十几米的佛手山;有由驮水神驼形成的骆驼峰;
有喝了圣母水、天长地久蹲在山巅上的蛤蟆峰;有石神制做了园形石桌,供上古贤士下棋的洞穴——贤人轩;有想吃神葱但难以如愿的双羊峰;有石片层叠,恰似经书经卷的夕阳崖;有水绕石流、形似木鱼的巨石木鱼台等等。
游人进入这里,定会为不加雕饰的自然风光所陶醉。
〔第三站,来到神葱岭景区〕大家眼前看到的就是具有神秘色彩的神葱岭。
沿神驼峰背往上攀,即可上神葱岭。
传说,王母派神农种的神葱就长在神葱岭的顶端。
每逢草绿花红、百鸟争翔的盛夏,神葱一片翠绿、葱香四溢。
在三年一度的蟠桃盛会上,神葱作为一道佳肴佐菜被王母点上宴席。
因为神葱有防病治病的奇特功效,王母耽心被人盗入凡间,特命两个神童看管。
后来邻近的百姓发现了“人闻神葱、百病不生”的神奇功效,便在每年农历五月十三烧香许愿,求天神保佑神葱,多降吉祥、普救众生。
因为神葱岭巨石光滑,无法登攀,多少年来,没有一人到达最顶端,没能探究神葱岭的奇妙之处。
传说有一年,一个牧羊人看见神葱一片翠绿,想吃点尝尝鲜,可转了几天也采不到手,于是找来一根很长的牧羊鞭抽下几片绿叶来,六月天杀了牛羊,把神葱叶放在上边,居然七天不腐坏,下锅一齐煮,肉味鲜美,胜过一切佳肴。
进入神葱岭风景区,映入眼帘的是圣母泉。
这是西天王母派水神从天上运下来的水,所以叫圣水。
只见一股清粼粼的泉水从巨大的绝壁深处源源不断地冒出来,一流三叠,在巨石下面形成了一个滴水潭,仿佛一个圆圆的梳妆镜。
这儿的泉水冬暖夏凉,绵甜爽口,喝上一口清脑提神,常年饮用,益寿延年。
大家不妨先用圣水洗一洗脸,定能消暑解乏,带给您吉祥、平安与好运。
顺着淙淙泉水往下走,现在大家看到的便是鬼斧神工之力造就的“脱凡洞”。
传说,洞是西天王母派大力神用神斧劈通的,洞口很小,仅能容一个人钻过。
洞内充满仙气,从脱凡洞爬出,等于父母重生一回,让人脱胎换骨,弃俗成仙。
大家来试试,体验一下重生的感觉。
爬过“脱凡洞”,便见一块巨型石壁迎面而立,遮天蔽日,抬头仰望,方可见天。
巨石间露出一道夹缝,仿佛微微开启的石门。
石壁下面一股泉水,弯弯曲曲,依绕石壁而行。
这就是传说中王母命神童守护神葱的第一关“石门湾”。
过了石门湾向西望去,是一个有洞的山峰。
据传,当年,王母派风神向洞内灌满了仙风。
洞口能容一人进出,洞的入口在一棵老榆树下边,人爬进去拐过几个弯,是一个巨大的岩洞,冷风贯耳,仙气袭人。
从岩洞向东走,有一天窗象一面圆镜,看天是一小白点,向西走一段,天则犹如一丝线,故名“一镜天”,又曰“一线天”。
顺着软梯向上爬几十米,可由沟底入洞在峰顶出现,让人感受您神出鬼没,飘然欲仙的“特异功能”。
下面我们要看的是佛手山,必须往远站。
站在“一镜天”对面的山顶上看佛手山,佛手山不仅五个指头十分清晰,甚至连掌纹都能数出来,每个指头高十几米。
传说,这是王母派石神刻下的佛手。
佛手山之所以扬名,恐怕就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手了。
所谓“一手遮天”,被佛手山体现得淋漓尽致。
紧依在神葱岭一边的是骆驼峰,即神驼峰。
相传,这是当年王母派出驮水的神驼,因为神童卸水太猛,篇二:内蒙古之旅导游欢迎词
内蒙古之旅导游欢迎词
各位团友,女士们、先生们、小朋友们:大家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好!请允许我代表内蒙古____旅行社全体员工,并以内蒙古各族同胞的名义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请让我用蒙古语向前来作内蒙古之旅的每一位朋友深情地问候一声“他,赛白呶(náo)”!——这句蒙古族日常礼仪用语的确切含义是“您好”!(边说边微笑、鞠躬示意)中国有句古话,记得是孔子说的吧——“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确实,对来自五湖四海、七洲四洋的中外宾朋,好客的内蒙古人真是感到无比的欢欣。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是中国成立最早的蒙古族聚居的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她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还早两年零五个月,是新中国5个自治区中成立最早的一个,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模范自治区”。
____年夏秋之交,适逢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大庆盛典,大家恰好在此时踏上这块物华天宝、地灵人杰的神奇热土,亲眼目睹内蒙古万象更新、欣欣向荣之胜景和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市场繁荣、异彩纷呈之盛况,真是幸运有福之人啊!让我们在内蒙古草原城乡纵情游览,有福同享吧。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边临俄、蒙二国,毗邻黑、吉、辽、冀、晋、陕、宁、甘八省区,靠近京、津两大都市,土地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近1/8,在全国34个省、区、市和特区中位列第三(仅次于新疆、西藏),接近于5个英国的面积,比两个法国或3个日本都要大出好几万平方公里。
北部与俄罗斯、蒙古接壤,边境线长4221公里,东西横跨2500公里,南北纵距1700多公里。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