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学期(上海专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欧洲西线战场 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国家→5月进攻法国, 意大利趁火打劫。
德军地面部队在大批飞机的支援 下,侵入丹麦。
1940年4月6日,德军 在威塞尔河口集结,准
备开赴挪威。
德军炮兵部队进入挪威
1940年11月被轰炸的伦敦 圣保罗大教堂周围遭轰炸破坏 1940年6月23日,希特勒在埃 菲尔铁塔前为占领巴黎留影 被德军轰炸破坏的铁路车站 消防人员在轰炸后紧急灭火
4、战争影响:
(1)性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2)消极: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损耗 了大量的财富,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
(3)积极:①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 界的野心; ②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 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③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 的影响。
1944年6月6日英美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的场 景
在诺曼底登陆的美军
03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开罗会议: (1)时间:1943.11
(2)国家:中、美、英
(3)内容:
发表《开罗宣言》, 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 土,例如中国东北、 台湾和澎湖列岛等, 必须归还中国。
开罗会议中的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
1939-1945年(全面爆发)
交战双方
同盟国、协约国 轴心国、反法西斯联盟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转折 点)、诺曼底登陆
性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正义的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结果 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夯实基础
1.下图为1942年盟国阵营的宣传画《联合攻势:省省你的眼泪吧,阿道夫,
(3)欧洲东线战场
VS
德国
苏联
(4)北非战场
VS
意大利 德国
英国 法国
(5)太平洋战场
VS
日本
(1)东方主战场
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成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 队,团结起来,建筑成 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 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 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 幼,无论任何人,皆有 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 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德军装甲突击集群向苏联快速机动
德军机械化部队在飞速前进 斯大林领导苏联卫国战争
10月苏联赢得了莫斯科 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 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5)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 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美军主力战舰“亚利桑那”号被击 中后开始沉没的情景
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对日宣战书
(1)胜利原因
①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正义 战争;
②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5、胜利原
③ 各国人民英勇作战; ④ 轴心国集团内部缺乏紧密合作和战略协同。
因及启示:(2)启示
①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绝不能重演;
② 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材料二:纳粹党巧妙利用德国人民痛恨《凡尔赛和约》,煽动复仇主 义情绪和种族狂热,鼓吹日尔曼人必须以战争“获得生存空间”,要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2、取凡得尔土赛地-”华。盛顿体系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矛盾
材料三: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法西斯势力趁势力发展壮大,
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3、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01
一、二战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一、二战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根据材料分析,第二
1、全面爆发的背景:
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材料一:一战后的近20年,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平衡。德国随着经济、 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 和市场,争夺欧洲霸权。 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02
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及战争转折
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及战争转折
1、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 《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及战争转折
2、战争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苏联胜利
德军向斯大林格勒进攻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反攻激战场面
③ 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共同面对人类 生存与发展的挑战;
④ 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
⑤ 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知实延展
两次世界大战比较表
战争名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起止时间
1914-1918年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知识目标
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了解大战 中的重要战役;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产生的过程及影响; 了解《开罗宣言》、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的主要内容。
本 一、二战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P67-68)
课
知 识
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及战争转折(P69)
结 构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P70-71)
2、雅尔塔会议:
(1)时间:1945.2 (2)目的: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3)国家:中、美、苏 (4)内容:
①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 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 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
②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③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 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雅尔塔三巨头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C 等法属殖民地独立。”材料旨在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 )
A.使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B.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C.削弱了欧洲殖民主义的势力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谢 谢!
D 这只是初步的热身而已》。这说明( )
A.德国法西斯受到夹击 B.盟军转入战略反攻 C.欧洲第二战场已开辟 D.盟军开始协同作战
2.“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对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统治与剥 夺之上。然而在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老牌殖民国家大多不堪一击,以至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德国伤兵战俘
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及战争转折
3、意大利投降: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意大利
宣布无条件投降。
墨 索 里 尼 暴 尸 米 兰 街 头 1943年9月3日,意方代表在西西里岛希 腊库扎附近的盟军司令部签署停战协议
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及战争转折
4、第二战场:1944年6月 美英盟军登陆法国诺曼底
英国人民承受了半年多的狂轰滥炸, 终于挫败了纳粹渡海攻打英国的罪恶企 图,取得了不列颠之战的胜利。全世界 爱好正义与和平的人民无不欢欣鼓舞, 他们从丘吉尔那著名的V字手势中看到了 未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曙光。
戴高乐创建并领导自由法国政府(法 兰西民族委员会)抗击德国的侵略。
(3)欧洲东线战场 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进攻。
3、战争结束:
(1)德国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
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1945年4月25日苏联红军士兵和美 国军队士兵在德国易北河会师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2)日本投降:
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也 参加对日作战。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材料四: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近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 4、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பைடு நூலகம்发
2、全面爆发 的标志:
1939年9月1日, 德国突袭波兰, 英、法被迫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全面爆发。
一、二战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3、主要战场:
(1)东方主战场
VS
日本
中国
(2)欧洲西线战场
VS
德国
丹、挪、荷、比 法国 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