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民事上诉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写民事上诉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在进⾏民事起诉时都是需要填写民事起诉状的,但是填写民事起诉状也是有要求的,就像是诸如注意事项等等。

那么,在书写民事上诉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对于这个问题,店铺⼩编就整理了以下内容为⼤家进⾏答疑解惑,希望对⼤家起到有⽤的帮助。

⼀、书写民事上诉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标题可以是“民事起诉状”“民事诉状”或者“起诉状”
⼀定注意不要写成“民事起诉书”或者“起诉书”。

因为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只有⼈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中使⽤的法律⽂书,才能称为“起诉书”。

因此,⼀字之差,代表的法律含义、适⽤的程序法和实体法都有着天壤之别。

法律⽂书的标题是否准确,也可以从⼀个侧⾯反映出律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平。

2、当事⼈的相关信息由于其诉讼地位的不同⽽有所区别
作为原告的当事⼈是⾃然⼈的,应当记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作单位、住所、联系⽅式”;作为被告的当事⼈是⾃然⼈的,应当记明“姓名、性别、⼯作单位、住所等信息”。

作为原告的当事⼈是法⼈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记明“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或者主要负责⼈的姓名、职务、联系⽅式”;作为被告的当事⼈是法⼈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记明“名称、住所等信息”。

⼆者相⽐,对于被告相关信息的要求,显然⽐原告要少,符合便利起诉的原则。

由于汉语中同⾳不同字或者同字不同⾳的情况较多,在确定当事⼈姓名或者名称时⼀定要多加注意。

另外,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企业的名称中含有所在⾏政区划的名称(如××省××有限责任公司),有些企业的名称中不含有所在⾏政区划的名称(如××××有限责任公司)。

在当事⼈是单位的情况下,⼀定要注意区分,尽量避免弄错诉讼主体。

3、在确定诉讼请求时,需要注意下列事项:
⾸先,应当根据诉的类型确定诉讼请求事项。

例如,提起给付之诉的,⼀定要有要求被告履⾏给付义务的内容;提起确认之诉的,⼀定要有要求确认何种事实或者权属的事项。

其次,诉讼请求的表述要明确、具体,⼀定要使⽤规范的法律⽤语。

例如,在合同纠纷中,违约⾦和赔偿⾦要分清,利息和逾期付款违约⾦也要分清。

再次,要认真校对诉讼请求所列的各项内容,以免由于笔误给委托⼈带来不利后果。

第四,诉讼请求要全⾯、合理,既要考虑到可执⾏性,也要考虑到现有的证据在多⼤程度上可以⽀持诉讼请求。

4、在表述诉讼请求内容时,需要注意下列事项:
(1)对诉讼请求内容的表述,须使⽤“判令”(给付之诉)、“确认”(确认之诉)等动词作为谓语,但不要加⼊“请求法
院”等类似的内容。

因为起诉状本⾝就是将纠纷提交给法院处理,加⼊上述内容明显是画蛇添⾜。

(2)诉讼请求的内容中有数字的,应当注意分节号与⼩数点的⽤法。

根据会计记账的规范,⼩数点以前的数字每三位需要加⼊分节号以⽅便读数。

例如,100万元应当写作“1,000,000元”(这⾥的分节号应当使⽤英⽂或者中⽂半⾓输⼊法中的逗号)。

在笔者接触到的司法⽂书中,均采⽤分节号的⽅法进⾏分隔。

因此,建议律师在制作法律⽂书时,也采⽤分节号的⽅法进⾏分隔,以避免不必要的⿇烦。

⼩数点在诉讼请求中通常都是在涉及数字,特别是⾦额时使⽤。

根据⼀般的计数规则,⼩数通常保留⼩数点后两位。

例如,⼀百五⼗七万四千九百六⼗三元两⾓三分应当写
作“1,574,963、23元”。

(3)如果⼀项诉讼请求中包括两项或者两项以上的⾦额,应当在该项诉讼请求中注明合计数。

同时,还要注意这两项或者两项以上的⾦额的计数⽅法保持⼀致。

例如,该项诉讼请求中包括本⾦1,000万元,利息96万元。

要么表述为“本⾦1,000万元,利息96万元”,要么表述为“本⾦10,000,000元,利息960,000元”。

注意不要写成“本⾦
1,000万元,利息960,000元”,或者“本⾦10,000,000元,利息96万元”。

5、在事实与理由部分应当先叙述事实再写明理由
为了便于叙述纠纷产⽣的过程,应当尽量按照时间顺序简要叙述事实经过。

根据诉的种类的不同,事实部分的重点要相应有所区别。

例如,提起给付之诉的,要叙述清楚给付义务形成的时间、数量或者⾦额;提起确认之诉的,要叙述清楚⽬前争议的事实或者权属的状态,以及要求确认的理由。

“事实与理由”是起诉状的核⼼内容,在写这部分内容时,既要⽤简练的语⾔把争议的事实经过叙述清楚,⼜要通过事实的叙述对纠纷的性质作出准确的分析。

因此,需要掌握下列基本原则:
(1)⽤词要简练、准确,尽量不要使⽤形容词,特别是带有夸张、攻击性质或者贬低对⽅当事⼈的形容词。

(2)与案件事实相关的名词应当统⼀。

例如,在买卖合同纠纷中,对于买受⼈应当⽀付的对价,应当统⼀称为“货款”或者“价款”。

不要将“货款”和“价款”交替使⽤。

这⼀原则同样适⽤于其他法律⽂书的写作。

(3)在叙述案件事实的时间顺序上,应当以顺叙的⽅式进⾏,不要倒叙或者插叙。

因为起诉状不是⽂艺作品,“事实与理由”的唯⼀任务就是把纠纷的来龙去脉表述清楚,不需要使⽤其他写作技巧来吸引阅读者的眼球。

6、准确表述当事⼈在诉讼中的位置。

原告或者被告为两个以上时,在“事实与理由”部分为了陈述事实⽅便,可以称“第×原告”或者“第×被告”,但是不要在当事⼈基本情况部分就写上“第×原告”或者“第×被告”;也可以使⽤当事⼈名称的简称。

那么,在书写民事上诉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先需要注意的是,标题必须是“民事起诉状”或者“起诉状”,⽽且千万不要写成“民事起诉书”或者“起诉书”。

之后,原告的姓名、⼯作单位以及联系⽅式⼀定要标明。

但是民事起诉状需要注意的事项颇多,如果您有相关的法律问题,店铺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法律咨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