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八单元-语文百花园八语文S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么发生的,怎么发展的,结果怎么样?【实际上就是故事的内容。】
★故事中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这一条在教学中有所渗透,但不是对学生习作的要求】
如何编写出有趣的、感人的民间传说?
【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就初步感知一下民间传说的基本构成要素。】
板书设计
(3)他经常看课外书。他的写作水平提高很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学习很好。他还乐于助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歇后语补充完整
竹篮打水――()八仙过海――()
千里送鹅毛――()飞蛾扑火――()
小葱拌豆腐――()外甥打灯笼――()
4.默写《乞丐》
(2)芦叶船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3)请你捎个信儿给他。
(4)我们都是可爱、率真的小孩儿。
(5)我扎了两条小辫儿。
2.用关联词语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妈妈看电视。妈妈大毛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学习成绩很好。小红一点也不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背诵并初步理解四句歇后语的意思。
互学
1.督促同桌展开交流,指导学生记下不懂的问题。
2.观察小组交流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理解上存在困惑的地方。根据学生需要对小组的交流汇报提出建议。引导学生知道通过比较明白儿化音具有区别词义、区分词性的功能。
3.提醒学生要注意倾听,做好补充和质疑。同时记下学生语言中错误或不完整之处。鼓励学生对易错点进行重点强调

3.提醒学生要注意倾听,做好补充和质疑。同时记下学生语言中错误或不完整之处。鼓励学生对易错点进行重点强调
1.对学
交流对学习提示中问题的理解,并记录下自己目前仍不理解的问题。
2.组学
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中提出,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尝试解答。小组确定汇报人员及形式。
3.群学
学习提示中的两个问题交由不同小组进行汇报。自学提示。
3.提醒学生要注意倾听,做好补充和质疑。同时记下学生语言中错误或不完整之处。鼓励学生对易错点进行重点强调
1.对学
交流对学习提示中问题的理解,并记录下自己目前仍不理解的问题。
2.组学
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中提出,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尝试解答。小组确定汇报人员及形式。
3.群学
学习提示中的两个问题交由不同小组进行汇报。自学提示。
导法
谈话法、演示法、
学法
练习法、讨论法、合作法
导学准备
课件
教案来源
第1课时:
导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自学
1.重点是让学生读出词语和儿化词的不同。
师生交流反馈关联词并写在书上。
学习提示:
1.自读儿化音,发现它的特点。
2.学着用“不仅……而且……”“虽然……但是……”两组关联词组造句。
3.背诵《乞巧》,自己查资料理解诗的意思。
能力目标
1学习古诗,并认识体会每句歇后语的意思。
2搜集和讲出民间传说,提高自己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积累语言,提高语文能力。
导 学
重难点
重点:用关联词造句及理解歇后语的意思.
难点:阅读平台、讲一讲收集的民间故事并写下来。
从一开始进入学习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进入情境,才能使学生感同身受,更好地理解课文。
悟学
教师将作文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举例子的形式告诉学生,并指导学生写作:
1.回忆口语交际课的内容,明确写作要求:
(1)注意把时间、地点、人物交待清楚。
(2)要把传说中最有趣、最感人的地方写具体。
【让学生在写作前,一定要想好:故事中的人物有谁?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么发生的,怎么发展的,结果怎么样?激励他们大胆地想,充分地想。】
(2)补充练习:
a.小明的爸爸()会说英语,()还会说日语。
b.()瘟神很厉害,()桓景并不怕他。
c.这()是我们班的光荣,()是全校的光荣。
d.()王子的外表失去了光彩,()穷人不再挨饿,
他的心里比什么都高兴。
如何正确使用关联词,把句子的意思说得更明确?
课堂检测
1.正确读出音节
(1)这事儿真有趣。
语文社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语文百园八
课题
语文百花园八
主备人
导者
课型
综合课
使用时间
课标要求
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积累语言,提高语文能力。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儿化韵;学习运用关联词语造句;积累古诗;认识歇后语,体会每句歇后语的意思。
导学反思
第3课时:
自学
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选材看看是否恰当,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修改。
学习提示:
1.自读自己收集到的民间传说,想想故事中最有趣最感人的地方自己是怎样描写出来的。
讲授
(群学)
1.督促同桌展开交流,指导学生记下不懂的问题。
2.观察小组交流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理解上存在困惑的地方。根据学生需要对小组的交流汇报提出建议。引导学生知道通过选择主要情节把时间、地点、人物交待清楚。
第2课时:
自学
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来解决课后题。
学习提示:
1.自读《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感受古代人类的智慧。
2.搜集一个你喜欢的民间传说故事。并将其复述下来,把最使你感动的、最有趣的记下来。
讲授
(群学)
1.督促同桌展开交流,指导学生记下不懂的问题。
2.观察小组交流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理解上存在困惑的地方。根据学生需要对小组的交流汇报提出建议。引导学生知道通过把传说故事中主要情节的时间、地点、人物交待清楚即是体现把自己感动的、最有趣的内容记下来。
1.对学
交流对学习提示中问题的理解,并记录下自己目前仍不理解的问题。
2.组学
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中提出,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尝试解答。小组确定汇报人员及形式。
3.群学
学习提示中的两个问题交由不同小组进行汇报。自学提示。
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识字能力、挖掘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点学
(1)自己读一读,说说使用关联词有什么好处。
从一开始进入学习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进入情境,才能使学生感同身受,更好地理解课文。
悟学
步骤:(1)要介绍清楚:主人公是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
(2)大胆想象,从而编写出有趣的、感人的民间传说。能把语句写通顺、流畅。
(3)相互修改和自己修改民间传说。
(4)民间传说中应该有哪些内容?
★故事中的人物有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