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单元练习题(试题)-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4单元练习
一、小小书法家,拼写人人夸。

(20分)
zhì zào xī miè zāo gāo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 ) ( ) ( ) ( )
sǎng zi liú tǎng fèi wù sè cǎi bān lán
( ) ( ) ( ) ( )
mí yǔ chājù fáng yù huòrán kāi lǎng
( ) ( ) ( ) ( )
chóu bèi bīn kè bào zhà wēi fēng lǐn lǐn
( ) ( ) ( ) ( )
二、按要求选择正确的选项。

(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羞.涩(xuī) 笨拙.(zhuō) 单薄.(báo) 糊.弄(hū)
B.恍.惚(huǎng) 抡.起(lūn) 悬.挂(xuán) 蜷.缩(juǎn)
C.疙瘩.(da) 揪.住( qiū) 昼.夜(jìn) 鏖.战(lù)
D.攒.着(cuán) 陨.石(yǔn) 额枋.(fāng) 废墟.(x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和谐吉祥吟诵襟飘戴舞
B.拨转潇洒笨拙硕大无朋
C.凝视摇拽琼桨心弛神往
D.沸腾歼敌瞻昂全神贯注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侮辱”的“辱”不认识,可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寸”部,再查7画。

B.不认识“诣”,可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Y”,再查音节“yi”。

C.“贼”字不认识,可用部首查字法,先查“贝”部,再查6画。

D.“乃”字不认识,也不知道偏旁,可用数笔画查字法,查2画。

4.下面句子中“漫”的意思为“到处都是”的一项是( )
A.大水漫过桥面,情况十分危急。

B.生活上的懒惰慢慢就会演变成为你学习上的漫不经心。

C.漫山遍野的枫叶,犹如一片片火海。

D.学习知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5.下面不属于环境描写的一句是( )
A.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B.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

C.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

D.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6.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

B.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C.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D.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既总结全文,又点明中心。

B.《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都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

C.《宇宙生命之谜》告诉我们人们已经找到可以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D.《穷人》的主人公桑娜是一个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人。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

①最有价值的,是恬淡宁静的心和丰富无悔的回忆。

②最温暖的,是纯洁无瑕的真挚感情。

③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善良、单纯做底色。

④最悦目的,是纤尘不染的青山绿水。

A.④②③①
B.②④③①
C.④②①③
D.②④①③
三、名言诗句积累。

(13分)
1.儿童相见不相识,。

2. ,无边光景一时新。

3. ,乌蒙磅礴走泥丸。

4.祖宗疆土, , 。

5. 忘忧国。

6. ,死而后已。

7. ,视死忽如归。

8.慈母手中线,。

,意恐迟迟归。

9. ,江清月近人。

四、课内阅读我最棒,展开想象触摸草原。

(23分)
草原(节选)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
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
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
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
地望见了一条迂.( )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
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
似.( )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
的衣裳.( ),群马疾.( )驰,襟.( )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
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
刻拨转.( )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
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
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3分)
2.找出文中的一组反义词。

(2分)
( )-( )
3.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4分)
(1)洒脱:
(2)襟飘带舞: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比作
,“”突出了河水的清澈;破折号的作用
是。

(2分)
5.本文作者是 ,他被授予“”的光荣称号,著有长篇小说《》《》等,本文是一篇优美的 ,以上文字主要写了的场面。

(3分)
6.画横线的句子能不能改为“走三百里还是草原”?为什么?(2分)
7.草原行车的洒脱表现在哪里?(2分)
8.从“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分)
9.发挥想象,想一想当“我们”看到蒙古族同胞来迎接,心情会怎样?会想些什么?(3分)
五、课外拓展我能行,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20分)
三峡之秋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

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树和柚树开始。

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

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是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

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的气息。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树和柚树上撒下一层洁白的霜,清新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水消失了,橘树和
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而一面又把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

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

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

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涌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夜,终于来了。

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

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样,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连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

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了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

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1.在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

(2分)
近义词:( )-( ) 反义词:( )-( )
2.三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的原因是 ;“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的原因是。

(2分)
3.第4自然段重点写 ,写出了三峡时的特点: 。

第5、6两个自然段先写,重点写,突出了三峡的特点: 。

(7分)
4.作者是按顺序描写三峡在一天之中的景色变化的。

在文中用“”画出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3分)
5.用“”画出文中含有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各一句。

(2分)
6.全文描写 ,表达了作者热爱的思想感情。

(2分)
7.不少古诗描写了长江及三峡的壮丽景色,你能默写一首吗?试试看。

(2分)
六、写作平台
大自然是美丽的,你见过哪些让你心动的景致?它们让你想到了什么?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把自己心中的美景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吧。

(20分)
要求:1.把自己观察的过程变成亲近自然的过程,变成欣赏和陶醉的过程来写
2.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