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节_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共63张PPT)

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节_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共63张PPT)

东部地区经
济的发展
相互促进
交通网络的 形成和发展
2.影响聚落的空间布局和形态
古代 现代
聚落位置
举例
陆路交通
陆路干道附近
丝绸之路上的 城市、邯郸
水路交通 临水分布 扬州、苏州
铁路 公路
铁路沿线 公路沿线
郑州、石家 庄、徐州
(1)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布局
丝绸之路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
(二)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
青藏高原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已于1979年铺通; 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1142千米于2005年10月15日铺通,计划 于2006年7月1日试运行。下图示意格尔木至拉萨的地形剖面,读 图回答:
海拔/m c 6000
a 5000
4000
3000
2000 格尔木
d b
拉萨
(1) a为 昆仑 山脉,b为 唐古拉山脉; (2)c、d两段地形变化的特点是 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坡度陡,
思考:以上海为例,分析交通运 输与聚落的形成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又有京沪、 沪杭铁路相连,发达的交通和频繁的商 贸活动使其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 最大的商业中心。
【P77活动】完成1~2题
1、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 对交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我国东部地区人口流动、物质交换等非常频繁, 形成了纵横交错,立体交叉,海、河、陆、空并存的立 体化交通网络。这种经济方便、快捷迅速的交通网络促 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员和信息的沟通。
和停泊
港口优劣的评价: 优: 自然条件好:
(1)良好的水域 :水深、水面宽阔、风浪小 (2)良好的陆域:地形平坦开阔 (3)地理位置优越:通江达海,水陆联运 社会经济条件好: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页)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页)

第8页,共49页。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京杭大运河与扬州城的兴衰变化
唐宋:因京杭大运河兴盛,扬州成为繁华的港口和商业城市
元代后:因运河淤塞和海运兴起,扬州迅速衰落
结论: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第9页,共49页。
交通运输与聚落的综合分析与评估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 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 近的线路如右图所示。
M市为主要的食客来源。高速公路快捷、方 便,吸引M市更多的食客,高速公路乙地有 出入口(乙地来往M市远比甲地方便),经营该 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渐盛;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 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
第17页,共49页。
练出高分 基础落实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22页,共49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解析 影响高速铁路选线的自然因素很多,尤其是地形因素,不仅影响铁路的
造价,而且地形坡度对列车的运行速度有很大影响。
交通运输与 聚落空间布

古代:我国北方地区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形成;南方聚落多 临水分布
近代:聚落多沿铁路线和公路线发展 北方地区: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 南方地区:聚落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第5页,共49页。
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河运与城市
古代著名的大都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 在河流冲积平原地区,城市相对密集 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说课稿ppt课件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说课稿ppt课件
• 小结:我国城市分布与交通运输布局有什 么关系?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商业网点的概念、形成条件
山区的商业网点示意 平原的商业网点示意 读图分析,图中两个商业网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密度为什么不同?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说教法
• 3)情景教学法:
• 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架构 新旧知识连接的桥梁。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说教学过程
• 1)理论依据
• 由于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形象化的东西比抽象的东
西更易于接受,因此对知识的引入要遵从具体—抽象—具 体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完成思维的转换并容易 接受新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使抽象的知识具 体化,熟知之后再抽象总结,然后在具体到时候中进行运 用,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说教材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通过了解我国和家乡交通运输的发展,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 感
• 通过对家乡城镇分布和商业网点布局的观察与分析,增强建设美好家 乡的信心
说学法
• 2、说学法指导
• 学生是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教学过程要围绕“学教 并重,以学为本”,不仅教知识,还教方法。本节从以下 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 (共78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 (共78张PPT)

2、影响聚落的空间布局和形态
(1)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布局
思考:我国南方和北方聚落形态各 有什么特征?简要分析其原因。
(2)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形态
(2)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形态
(2)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形态
(2)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形态
(2)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形态
货 性质、数量 运 运距、价
格、时效
贵重急需货 物、数量不大
航空
易死亡、变质 短途 公路 的活物、鲜货 远程 铁路
大宗笨重货物 水运
液体、气体、 粉末状固体
管道
价格、安全 客 时效、目的 运
练习: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练习: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练习: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 √
练习: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因为有大量人流、物流在这里集聚、中转
右图为河流与 城市区位图
(1)A城位于_河__口_,它既是_河__港,又是_海_ 港。 (2)B城形成的原因是_过_河__点__的_位_ 置 (3)C城位于两条河流的__汇__合__处,这里有大
量的_人_流__、__物_流__集_散__、_中__转_ (4)D城形成的原因是__位_于__河_流__运_输__的起点 (5)ABCD四城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河流提
2、作用:
一、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况
1、概念: 指利用各种交通工具,使旅客、 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 移的过程。
2、作用: 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 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一、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况
3、方式:
4、现代交通运输的特点:
一、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况
3、方式: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 道。

湘教版必修2: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共19张PPT)

湘教版必修2: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共19张PPT)

现代
铁路、公路兴起
沿铁路线、公路 线发展
郑州、石家 庄、徐州等
二、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四大文明古国是哪些? 世界古代的多数城市主要诞生在哪里?
河流水运的起 点和终点;
两条河流的汇 合处;
河口
上海位于长江河口地区,广州位于珠江河口地区, 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的汇合处,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 江的汇合处。但是,在黄河入海口,为什么未能形成 大的城市呢?请想一想。
蚌埠:
位于京沪铁路 与千里淮河的交汇 处,是淮河上最大 的港口。
扬州的变迁 扬州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 北,有“淮左名都”、“富甲天下” 的美誉。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后, 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曾是我国水陆交
道路兴,城市盛,道通 东枢 南路纽 第衰和 一盐大,运都城中会心。市,到南了败北清,漕代运,的扬咽州喉城, 扬州市,承一脉,运市 大人 城河口 市塞超 之过 一,5。0发万,展为衰当时。世界上著名
3、商业网点是如何形成的?
阅读教材P81-82页
比较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差异:
位置
组织 形式 交通条件 主要职能
商品 专业 种类 性能
商 业 中 心
区域核 商业街、便捷;对
心位置 商业小 交通运输

要求高
城市和地区 的物资集散 中心和综合 服务中心

突出
商 散布于 业 居民区 若干个 对交通运 网 或广大 商店 输要求低 点 乡村
为消费者 提供提供 购物服务
少 较差
课堂小结

聚落形成 与分布
水运交通 沿河沿海分布 陆路交通 沿陆路干道、公路、铁路分布
通பைடு நூலகம்
河流 沿河呈条带状
运 输 聚落的

交通运输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课件

交通运输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课件
27
(3)20世纪70年代后,淮南铁路、京九铁路相继建成, 阜阳成为重要的 铁路枢纽 城市,火车站附近形成 河东 工业 区和 仓库 区。 (4)阜阳对外通商口岸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变迁,说明 交通因素对 城市空间地域形态和商业中心位置 的 影响。
28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布局对城市发展变迁 的影响。由材料及图可知图示范围内河流、铁路等地 理事物的分布;城区由①~④的扩展是逐步向南、向 东扩展。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正确从图中获取信息,并 分析信息之间的因果关系。第(1)题,①处为泉河沿岸, 内河航运便利,因而形成商业码头区。第(2)题,②处 位于泉河与颍河交汇处,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内 河航运更为发达,因而商业中心移至三里河一带。第 (3)题,铁路的修建,使城区沿铁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扩 展,且主要布局对交通条件要求高的工业区和仓库区。 第(4)题,通过通商口岸的变迁,说明交通对城市空间 地域形态和商业中心的位置都有影响。
4
②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 区位原则:交通最优为原则。 区位选择: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市区 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5
6
【考点1】 交通运输方式 【1—1】(晋江一中2012届高三月考)下图是我国公路、 水运、铁路、航空的客运、货运周转量百分比变化示 意图。据此完成(1)~(2)题。
继续保持安静
9
【解析】第(1)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判断。我国 主要运输方式中,铁路是客运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 故为甲;公路运输运货少、运客较多,目前是客运的 主要方式,且比1985年增长较多,对应图中乙;水 运货运量大,而客运量小,为丙;航空运输客运量大 于货运量,且发展较快,为丁。第(2)题,考查交通 运输方式的选择。综合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中途运输中,铁路速度快且运费低。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课件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课件
铁路: ③京广铁路的中间位置,还通过汉丹线等铁路与焦 柳线、京九线相连接(3分) ; 其他: ④并有公路、航空第等34与页/共其73他页 地区相联系(2分) 。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南起宁波慈溪, 北至嘉兴海盐,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河闸 南防波堤 利于江海联运;
天津港略图
地处京津唐工业区出入海洋的
门户,经济腹地广阔;
以天津市为依托,经济实力强。
(3分)
不利条件: 位于海河口,泥沙淤积严重; 冬季封冻,不利通航。(2分)
第22页/共73页
典型题例 (1)
武汉是我国重要的水陆交 通枢纽,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河流名称:a 长江 , b 汉水 . (2)图中铁路名称:c 京九线, d 京广线 .
第10页/共73页
速度最快运量
下图为海运、河运、航空、铁路、公路五种基本运输方最式小的为比航空较和选择。
灵活性最好 为公路运输
速度最慢 为河运 运量仅次于 海运为铁路
D 运量最大运价
最低灵活性最 差为海运
第11页/共73页
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高速化————缩短时间,增加通过能力
第12页/共73页
第14页/共73页
网络化——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形成
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网
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形式由单一到综合, 层次从低级到高级。第15页/共73页
拓 展
资料:21世纪理想的交通工具
•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并不深奥。它是运用磁铁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使磁铁具有 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即“磁性悬浮”。
第8页/共73页
课堂检测:

4.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共27张PPT)

4.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共27张PPT)

3.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讨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
3.①“一带一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和 基础,提供了一种新的国际合作模式;
②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际上就推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 ③“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是全球基础设施的共享互通。“一带一 路”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范围内更好的经济互联互通、经济之外其 他方面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④“一带一路”强调民心相通,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不同文 明的对话与交流,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仅从经济层面,而 且从文化、社会、政治各方面都做到完整的融合。
活动
认识“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加强区域间联系的作用
2.我国连云港的货物运至荷兰鹿特丹,请从运距、运时、运费几方面,比较陆路运输与海 上运输的优劣
2.连云港货物运至荷兰鹿特丹港通过陆路运输(主要通过铁路 运输)的运距、运时要比通过海上运输短,但运费要高。
活动
认识“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加强区域间联系的作用
(1)近原料(红木);市场需求旺盛;高速 公路和铁路经过,交通便捷;基础设施较完 善。(每个得分点2分,共6分) (2)利于企业间交流信息,提高企业创新能 力;近家具厂,省运费;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节约生产成本。(每个得分点2分,共4分)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①提升沿线房价 ②促进跨城就业 ③增加货物运量 ④加剧大气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C 2.A [第1题,京津地区人口密集,耕地资源紧张;经济发达, 交通线路密集。建设“空中铁路”可防止交通线相互干扰,也可少占耕 地。第2题,京津城际铁路缩短了出行时间,把京、津两座城市连为一体, 会提20升沿线房价,促进跨城就业。]

4.2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PPT课件

4.2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PPT课件
B.货运一直以铁路和水运为主,客运一直以铁路和公路为主 穿中欧班列梭在欧亚大陆上的中欧班列,成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大动 脉”,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畅通带来可靠高效的运 力保障
在客、货 吞吐量大的交通枢纽会集聚与货 物相关的制造业,并促进其他产 业的发展,往往会形成规模较大 的城市 二、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 地方,服务于客、货集散的餐饮、 旅馆、装卸、包装、批发和零售等 行业便在交通枢纽集聚。 铁路线和国道线基本以直达为主,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从城市边缘经过。
油气管道,以及电网、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 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
的优先领域。
(2)“一带一路”建设的必要性
第四章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 也 是加强与沿线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
(3)“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加强区域间联系的作用
一带一路”内部区域差异明显 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一带 一路” 倡议推动构建开放、创新、活 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已经与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相连。穿中欧班列梭在欧亚大陆上的中欧班列,成为国 际物流陆路运输的“大动 脉”,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畅通带来 可靠高效的运 力保障
展水平。
(3)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示意
①发展交通运输,可以直接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等行
三、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
(1)“一带一路” D.货运一直以公路和铁路为主,客运一直以铁路和水运为主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等
互通,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 1.记忆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ppt课件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ppt课件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 ⑷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 • 依据运输需求、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尽量少占土地等。
原则
依据运输需求
适度超前
因地制宜
尽量少占土地 发挥综合运输优
势 其他
内容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设计标准,以及交通网的密度等,都应 依照运输需求而定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 件 交通线、站布局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 输网 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等
• 交通运输布局应重点关注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并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 ⑶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 • ①使交通运输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为减弱。 • 我国的青藏铁路建设,攻克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级难题。 • 青藏高原日温差大。有些地方在冬春和秋冬过渡时期,土壤层反复冻融。当表层土壤冻结而下层土壤未冻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 ⑸.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 • ①变化:新的交通线、站建设;原有交通线、站的改建、扩建或废弃;专用线建设。 • ②影响:使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逐渐完善、优化。 • 2.交通运输需求决定了交通运输线的标准和站点的规模;
需求量
较小 较大
交通线标准
较低 较高
场站规模
较小 较大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知识点2 影响聚落发展 • 1.交通运输影响聚落的规模 • 交通枢纽是旅客和货物集散、周转的地方,相关产业会在交通枢纽附近集聚,这里往往会形成规模较大的

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共16张PPT)

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共16张PPT)
主要运输 方式 北 古 方 代 南 方 现代 陆路交通 水路交通 铁路 公路 聚落位置 陆路干道附近 举例 丝绸之路上的 城市、邯郸
临水分布
铁路沿线 公路沿线
四大米市、 扬州、苏州
郑州、石家 庄、徐州
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布局
地区
聚落形态
形状比较则,
形成原因
地形平坦开阔
北方 多呈团块状,
河网密度较大;铁路、公路 南方 沿河道、铁路、公路 的兴建使聚落多沿铁路线和 呈带状分布 公路线发展
2、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的空间分布有何差异?请分析其成因。 平原的商业网点 山区的商业网点 ① 集中分布于道路两侧和街角路口 ①主要沿河谷或山谷分布。 ② 数量多,比较密集。 ② 数量少,较分散, ③ 商业网点的等级分化明显。 ③ 商业网点的等级差异不明显。
河谷地带是山区交通相对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所以商业网点多沿 河流分布。由于山区人口稀少,交通闭塞,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 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点难以伸展到那里,所以商业网点密度较小。平原地区 地形平坦,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商品流通便捷。
二、交通运输与聚落
聚落的形成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几乎所有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都与主要交通干线相连。
交通便利
商贸活动
较大居民点
读下图,探讨:内河运输与聚落的形成的关系及其原因
2、两条河流交汇处 河流入海口
水运交通便利 商贸活动频繁
形成比较大的 城市
⑶中国城市分布与河流
沿河设城,是我国 南方城市布局的一 般规律。
10° E
20° E
10° E
20° E
B 0°
500
B
500

海 湾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商业布局有深刻的影响。随着
4○5
__________的大规模建设,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结合
部。随着○ 46__________和4○7 __________的发展,出现了各种类型
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 48__________、4○9 __________
的发展,使商业网络的组织形式发生显著变化,5○0 __________、
__________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⑳__________式。南方地
区,河网密度较大,聚落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
呈2○1__________状。
二、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1.古代著名的大都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 区。如世界上的2○2__________、○ 23__________、2○4__________、 ○ 25__________地区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2.从我国城市的发展来看,大多数城市都是沿湖、沿河、 沿海发展起来的。 ○ 26 __________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 律。 3.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地区的 ○ 27 __________发展, 也可促进一些○ 28__________的崛起和繁荣。
考点1 交通运输与聚落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聚落的形成与交通运输的关系:在交通便利 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 的居民点,进而发展成为城市。
2.交通运主输要影运式响输着方聚落聚的落空位间置布局
古 北方 陆路交通 陆路干道附近 代 南方 水运交通 临水沿线
3○2济宁 3○3聊城 ○ 34人流 ○ 35物流 ○ 36物资集散 3○7综合服务 ○ 38交通运输业 3○9 核心 ○ 40 居民区 4○1 广大乡村 ○ 42 交通运输 ○ 43更多 ○ 44 突出 ○ 45 高速公路 4○6 集装箱运输 4○7 现代物流业 ○ 48电子计算机 4○9互联网技术 5○0网上购物 ○ 51电子商务 ○ 52无 人自动售货
○ 51__________、 ○ 52 __________等正在 推广, 并成 为现 代商业 发展
的潮流。
自我校对:①铁路 ②公路 ③水运 ④航空 ⑤管道 ⑥ 高速度 ⑦网络化 ⑧全方位 ⑨商贸 ⑩居民点 ⑪水运
⑫商贸 ⑬马车 ⑭陆路干道 ⑮水运 ⑯水 ⑰铁路线 ⑱公路线 ⑲团块 ⑳棋盘 ○ 21带 2○2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 23尼 罗河谷地 2○4印度河谷地 2○5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2○6沿河设城 ○ 27社会经济 ○ 28城市 2○9布局 3○0发展 3○1扬州
三、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的布局 1.交通运输对于商业布局具有重大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是 通过○ 34__________和3○5__________来体现的。 2.一般来说,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的 3○6 __________中心 和3○7 __________中心。商业中心的繁荣,又会促进3○8 __________ 的发展。 3.商业中心通常位于区域的 ○ 39 __________位置;商业网点 多 散布于4○0__________或○ 41__________。两者相比,前者对○ 42 __________的要求更高,所经营的商品种类 ○ 43________,专业性 能也更加○ 44__________。
2.以文字资料为背景考查影响交通布局的区 位因素,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交通工程的建设与 布局是常见的命题方式。
3.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和对交通运输方式、 布局的区位因素理解和运用能力 。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已经十分先进,① __________、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和⑤__________等种类齐全、方 便快捷,经济安全,形成了⑥__________、⑦ __________、⑧__________的交通运输综合体 系。
地区3.交通运聚落输形与态聚落形态 形成原因
北 方
多呈团块状,形 态比较规则,道 路呈棋盘式
地形平坦开阔
南 方
沿河道、铁路、 公路分布,多呈 带状布局
河网密度较大,用水 和交通方便。铁路、 公路的兴建使聚落多 沿铁路线和公路线发 展
针对训练1 阅读材料,完成(1)~(2)题。
下图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 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 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 生活造成影响。
2.聚落的形成与交通运输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开展⑨__________活动, 通常会形成比较大的⑩__________。在河流干流 与支流的汇合处,在河流入海处,因拥有发达的 ⑪__________条件和频繁的⑫__________活动,

3.在古代,我国北方把⑬__________作为交 通工具,以陆路交通为主,聚落往往在⑭ __________附近形成。南方以⑮__________交 通为主,聚落则临⑯__________分布。随着铁路 和 __公_4_.北路_方_的_地_区兴_,_建由发于,展地使。形平聚坦落开阔多,沿聚落⑰布_局_多_呈_⑲______和⑱
第三节
考纲点击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能够 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 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了解本地(县、市)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 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考情分析
1.地理环境对交通线路的影响为考查的重点, 也是近两年的常考点,交通工程建设的影响因素 及重要意义的考查也较多;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 的重要性考查较少。
4.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 2○9 __________和3○0 __________带来很大影响。如,历史上京杭运河 的开通,○ 31__________、3○2__________、○ 33__________等沿运河 城市得到充分发展。当运河严重淤塞后,这些城市的发展明显受 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