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电影影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皮书》电影影评
影片的主角之一是世界一流的黑人音乐家唐,他虽身处社会顶层,但因肤色问题,始终无法真正获得社会的认可。
他内心深处极度自卑,渴望被接纳和认可,于是尽力活出一个脱离底层黑人趣味的高品质生活。
然而,这种自负的背后其实是深深的自卑。
他对黑人低俗的音乐、没档次的炸鸡和不上台面的赌博等一概瞧不起,力求展现出与黑人不同的一面。
但结果却适得其反,白人对他的尊重仅仅停留在表演时,演出结束后,他依然是那个被人藐视的黑鬼。
唐的自负源于他对自己黑人身份的不认同,只有通过与黑人趣味划清界限,他才能获得一种虚假的自尊。
与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托尼,他是一个混迹社会底层的无拘无束的地痞。
由于一无所有,他对一切都持藐视态度,肆意妄为。
他的骄傲资本是顺手牵羊和目无法纪,自负的动力则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但实际上,这些表象的背后是他内心深处的极度不自信。
他做任何事情都不认真,包括写信,并非不在乎,而是害怕自己能力有限,努力后仍遭人奚落。
与唐相处的过程中,托尼逐渐看到了高格调的人格魅力,也开始学会正视自己,不再自甘堕落,而是力争上游。
在拒绝种族歧视的招待和同胞提出的工作两件事上,他发现无需动用拳头和金钱,也能赢得尊重,这种尊重来自于内心的自重。
从某种角度来看,唐和托尼是极其相似的两个人,他们都非常看重尊严,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
唐在行为和人格上无可挑剔,却因肤色而备受羞辱;托尼在外表和生活上没有争议,却因社会地位而被人
轻视。
他们都有自己的底线,唐能忍受实际利益的损失,却无法承受道理上的亏欠;托尼不在乎道理是否合理,只在意实际利益的盈亏。
然而,他们的尊严都建立在他人的看法和认可之上,而忽略了自己的认知。
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又怎能尊重他人,忍受这个社会呢?
在相处的几个月中,他们逐渐看到了彼此的长处,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许多财富。
托尼让唐认识到了自己在艺术上的才华,对自己的信心比社会对他成就的认可更可靠;唐则让托尼看到了自己亲朋好友的温馨,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幸福,比他人对自己自由洒脱的赞许更实在。
因此,他们开始改变自己。
唐放下了包袱,享受起简单的生活;托尼学会了静下心来写信,克制自己的情绪。
他不再以有一个黑人老板为耻,而是尽力将工作做到最好,少挣些钱也无所谓。
别人的看法固然重要,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
影片的世人对他们的看法并未改变,但他们对自我的肯定战胜了自卑心理,为自己赢得了自尊。
托尼张开双臂欢迎这位黑人老兄一起过圣诞节,唐也放下高贵的生活,融入朋友中间。
他们不再在意他人的看法,而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绿皮书》不仅是一部关于种族和同性恋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自尊的作品。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自尊和自重不是来自于他人的认可,而是来自于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和尊重。
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拥有何种肤色,都应该珍视自己的价值,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自卑,努力去寻找真正的自我。
正如绿皮书所指引的,我们每个人都在人生的道路上奔跑,而这部电影就是我们的最佳指南,引导我们走向自尊和自重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