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Cl
g。用木块代替种子模拟选种实验如图 3 所示,若用烧杯 B 中的 NaCl 溶液来选
种,造成的后果及原因是
。
12.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民用客机 C919 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
(1)用铜作导线,利用了铜的
性。
(2)铝常用于制造合金。铝有很强的抗腐蚀性,主要原因是铝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
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 。
【反思结论】为达实验目的,从①~⑥的实验中,选择必要的(不多选)实验组合完成探究任
务,正确的组合有 (填实验序号)。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由以上金属的利用和实验探究归纳出金属的化学性质
有。
(5)工业上用 CO 与赤铁矿(主要成分 Fe2O3)高温下反应冶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某校综合实践小组调查校园内劳动地白菜长势,发现甲、乙两地的白菜长势不佳,叶色
2024 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7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意)
1.持续推进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保护的是
实验一:
(2)学校有标识不清的两袋化肥,分别是 K2CO3 和(NH4)2SO4 中的一种,小组同学设计实验鉴 别。
操作
现象与结论
方案一:取两种化肥样品分别置于盛有熟石灰 的两个研钵中,研磨
方案二一:取两种化肥样品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滴加
(试剂自选)
【分析交流】
(3)实践小组同学认为刚使用过熟石灰改良的土壤不宜施加(NH4)2SO4,其理由是 学方程式表示)。
反应是自然界氮循环的重要反应之一。下列氮循环中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N2
B.NO
C.HNO3
D.NH4NO3
5.“丹霞绝壁,天下奇观”,贵州赤水丹霞是世界自然遗产,其岩石中含较多氧化铁(Fe2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铁呈红棕色
B.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
C.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D.氧化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3
g,在该温度下
将 50gKNO3 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图 2 是用该粗产品提纯 KNO3 并回收 NaCl 的流程图。其中操作 a 的名称是
过滤的原因是
。
。趁热
试卷第 4 页,共 7 页
(3)在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16%的 NaCl 溶液选种,现需要配制 1000g 这种溶液,需要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
置是
。
②检验气体:操作及现象是
,证明 CaO2 能与 H2O 反应产生 O2。
③CaO2 能与 H2O 反应制取 O2 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保存该增氧剂应注意
。
11.某工业粗产品中只含 NaCl 和 KNO3,以该粗产品为原料提纯 KNO3 并回收 NaCl。
(1)图 1 是 NaCI 和 KNO3 的溶解度曲线图。40℃时,KNO3 的溶解度为
8.2023 年 11 月 1 日,我国开启了第 40 次南极考察。此次考察的重点工作是调查气候变化 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建设新的科考站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盖正在加速融化。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属于 (填“物理” 或“化学”)变化。 (2)科学家通过钻取南极不同冰层获得“冰芯”,研究冰芯气泡中 气体含量,可以推断古
6.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条件,实验开始前 K1、K2 均打开,分别完成四组实验(着火点:红 磷为 240℃,白磷为 4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入 O2,可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关闭 K1,通入 O2,可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与 O2 接触 C.关闭 K2,通入 O2,可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与 O2 接触 D.甲中白磷换为红磷,通入 O2,可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7.取等质量的 Na2CO3 和 NaHCO3 粉末各两份,分别加入到等体积、等浓度过量的不同温 度的稀硫酸中,其他条件不变时,测定生成的 CO2 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充分反应 后的四份溶液恢复至相同温度,分别加入过量等体积等浓度的 Ba(NO3)2 溶液。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发黄。小组同学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
【资料显示】白菜适宜生长的 pH 范围约为 6.5~7.0。
任务一:
(1)检测土壤的酸碱度。取土壤样品浸出液,用
测定土壤浸出液的 pH。经测定,甲地 pH
为 5,显酸性;乙地 pH 为 7,显中性。
任务二:改良甲地土壤。在甲地加入一定量的熟石灰,调节土壤的酸碱性。
任务三:提升土壤肥力。小组同学欲给两地施加适量的氮肥,促进白菜生长。
(1)为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遮阳伞”最好选用图 1 中的
材料制作。
(2)由图 2 可知,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
,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许通过的粒子是
。
(3)电解水可以得到 H2 和 O2,在图 3 中画出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4)某纯净物(X)与 CH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H2和 CO,由此可推出 X 的元素组成是
薄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Leabharlann (3)探究 Al、Fe 和 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的 6 个实验(图中“→”表示将足量金属片加入到溶液中,如③
表示将 Al 片加入到 CuSO4 溶液中)。
完成①~⑥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
【交流讨论】甲同学做了③和④两个实验,经过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A1>Fe>Cu。乙
A.积极开展植树造林
B.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C.垃圾回收节约资源
D.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2.如图所示为水沸腾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倾倒液体
B.夹持试管
C.点燃酒精灯
D.加热液体
3.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 2 个氢分子的是
A.H2
B.2H
C.2H2
D.2H+
4.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观田家》中有诗句“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雷电时,N2 与 O2
(4)滴加 Na2CO3 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是
。根据以上实验,可推测该化肥的成分是
,可确定该化肥一定没有的物质 (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试卷第 6 页,共 7 页
【拓展延伸】 (5)若测得实验二的化肥中 K+与 Cl-的数目之比为 2:1,则该化肥的成分是 。 【解决问题】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可以用实验二中化肥提升甲乙两地的肥力。 14.20g 氢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理论上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运输观赏鱼时通常采用向水中加入“增氧剂”给鱼供氧。为此,小明同学开展了用“增氧剂”
制取氧气的实践活动。
【资料显示】一种增氧剂的主要成分是白色固体过氧化钙(CaO2),过氧化钙跟水反应生成氧 气和一种碱,该反应速率较慢,可较长时间供氧,加入二氧化锰可加快反应速率。
①制取气体: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 CO 液化分离,说明 H2 的沸点比 CO 的沸点
(填“高”或“低”)。制
得的 H2 可用石墨烯储存。
10.养鱼爱好者购买观赏鱼,长途运输时,需要给鱼提供充足的氧气。
(1)通过一年化学学习,我们掌握了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方法,
请写出其中一种方法的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
(用化
实验二:学校还有一包化肥,可能由 KNO3、Ca(NO3)2、K2CO3 和 KCl 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 组成。取少量化肥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得无色溶液;取样品溶液分别置于两支
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 Na2CO3 溶液,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AgNO3 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 【解释结论】
A.曲线 a 对应的反应是温度较高稀硫酸与 Na2CO3 的反应 B.曲线 b 在 10~20s 时间段比 20~30s 时间段反应速率慢 C.50s 时,曲线 b、d 对应的溶液中,剩余的 H2SO4 质量相等 D.加入 Ba(NO3)2 溶液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沉淀质量相等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7 个小题,共 46 分)
答案第 1 页,共 8 页
【详解】A、N2 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NO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C、HNO3 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NH4NO3 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5.B 【详解】A、氧化铁是红棕色的固体,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铁中氧元素显-2 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铁元素显+3 价,符合题意; C、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铁会导致贫血,不符合题意;
1.D 【详解】A、积极开展植树造林,能净化空气,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生态保护,不 符合题意; B、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污染,有利于生态保护,不符 合题意; C、垃圾回收,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有利于生态保护,不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生态保护,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正确; B、用试管夹时应从下往上套,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错误; D、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用外焰加热,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正 确。 故选:C。 3.C 【详解】分析: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 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根据标在离子符 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进行解答. 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因此 H2 表示一 个氢分子由 2 个氢原子构成,故 A 不符合题意; 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所以 2H 表示 2 个氢原子;故 B 不符合 题意; C、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所以 2H2 表示 2 个氢分子;故 C 符合题意; D、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所以 2H+表示 2 个氢离子;故 D 不符合题 意;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 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 4.B
D、氧化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56 2 : 16 3 7 : 3,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6.C 【详解】A、通入 O2 后,甲中白磷温度未达到着火点不燃烧,乙中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能 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关闭 K1,未通入 O2,乙中白磷不燃烧;通入 O2,乙中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 与 O2 接触,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关闭 K2,未通入 O2,甲中白磷不燃烧;通入 O2,甲中白磷不燃烧,不能说明可燃物燃 烧需要与 O2 接触,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甲中白磷换为红磷,通入 O2,甲中红磷温度未达到着火点不燃烧,乙中白磷温度达到着 火点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详解】A.设 Na2CO3 和 NaHCO3 粉末的质量均为 106g,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的质量为 x,碳酸氢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y。
试卷第 2 页,共 7 页
代的气候变化情况。 (3)新建科考站突破性地全面采用了聚氨酯塑料来制作建筑外壳,聚氨酯塑料属于 (填“合 成”或“天然”)材料,聚氨酯塑料应具备的性能有 (答一条即可)。 (4)我国南极科考站已经成为极地研究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 请写出一种你的低碳生活方式 。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单层碳原子晶体,有广泛的用途。石墨烯可做遮阳伞材料,复 合纤维中石墨烯含量对紫外线透过率的影响如图 1。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 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淡化海水,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 2。石墨烯还可用于 常温吸附氢气储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