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外语教学当中口语焦虑自我图式研究
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焦虑研究
论文摘要几乎所有人在生活学习中都有过焦虑的体验。
焦虑作为一个重要的情感因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英语学习的效率和成果。
自1982年Krashen提出情感过滤假说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
研究发现,口语学习是最容易引发焦虑的英语学习活动之一。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国内外对于英语学习焦虑的研究日益增多。
多数学者对于焦虑和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探讨,发现焦虑一般和成绩呈负相关,并为教师提供了许多建议和策略,以减少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
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学者对于本科生使用焦虑应对策略的状况进行过系统的实证研究。
所以,本文为针对中国人民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口语焦虑现状和焦虑应对策略使用情况所进行的尝试性研究。
本研究以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和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为理论基础,旨在调查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英语口语学习焦虑和策略使用情况。
进一步探讨他们的焦虑程度,焦虑来源,焦虑和性别、年级的关系,他们如何使用焦虑应对策略,从而寻求帮助学生加强焦虑策略使用以减少焦虑对于口语学习影响的建议,以期提高口语学习的效率。
本研究对中国人民大学23个学院的160名本科生进行了口语学习焦虑状况和焦虑应对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
调研由两部分组成:问卷和访谈。
问卷部分包括口语学习焦虑状况问卷和焦虑应对策略问卷。
口语学习焦虑状况问卷改编自Horwitz 等人(1986)的外语学习课堂焦虑量表,将条目集中在口语学习焦虑方面。
焦虑应对策略问卷集中了研究者提到的主要策略。
在使用SPSS对数据分析后,作者从被试中低焦虑组和高焦虑组各选取了4名学生进行了访谈,以便采集更深刻具体的焦虑来源和策略使用数据,并和他们进行了简单的英语口语交流并让其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以便对被试焦虑程度与应对策略进行纵深了解。
通过分析,作者得出以下结论:1.大部分中国人民大学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都存在英语口语学习焦虑。
大学生外语教学当中口语焦虑自我图式研究
大学生外语教学 当中口语焦虑 自我图式研究
摘要 : 相 对于初 中生 , 大学生在学 习的时候 可以支配的时 间比较充足 , 因此在练 习口语的方面应该有得 天独厚的优势 ; 大学相对 于高中来说有着真正 的外教 ,口语练 习的机会也 比 初 中或者是 高中更加纯正。 还有 , 大学主要针 对的是未来的就 业, 英语 口语 作为未来的重要工作能力 , 在 大学生 当中也受到 了重视 。 但是有调查显示, 大学生恰好是在 口语焦虑方面主要 突出的群体。 基于大学生外语教 学当中口语 焦虑的严峻形势 , 本文将就 大学生外语教 学当中口语 焦虑 自我进 行 图式研 究 , 希望能够为解决大学生的哑 巴英语 困境抛砖 引玉,为新 的理
论进行铺路。
风发 , 在英语 口语方面有着极强 的 自 信心 。 但是随之时间的推 移, 学生们 在课 堂上 的学习气氛逐步被淡化 , 所受到的挫折感 关键词 : 大学生 外语教 学 口语焦虑 自我 图式研 究 也越来越强 。 他们开始感觉到了 自己学 习上 的不足之处 , 在经 历很多次尝试之后开始产生了颓废 的情绪 。这个时候 的低 口 对于大学生来 说 , “ 哑巴英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 不敢说 语焦虑者就是这么形成的。针对很多高校在大 三开辟的针对 英语 , 不敢大声把英语有关内容表现 出来 。 这就直接表现出了 于职业或者是能力 的英语课 程 ,这极大地促进 了大三学生在 对 于外语学习 的人士和外语之间 的复杂情感学习因素。在对 英语学习上的努力程度 ,但是这个 时候也就意 味着他们 的英 学习者进行影响的各个 组成部分 当中,对于外语学习的焦虑 语基础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扩散传播 ,反而更加加速 了他 就构成了 口语焦虑 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 换一种说法就是 , 哑 们 的 自 卑感 。 正是这种原因 , 大 的学生在高焦虑性的程度上 巴英语的主要表现就是对于英语学 习者在学 习英语方面产生 要 大于其他年级。 焦虑的主要表现 。基于大学生外语教学 当中口语焦虑 的严峻 2 . 3学校分类 形势 ,本文将 就大学生外语教学 当中 口语焦虑 自我进行 图式 不 同的学校存在着相应 的焦虑 自我图式分布情况。一般 研究 , 希望能够为解决大学 生的哑巴英语 困境抛砖引玉 , 在改 来说 ,是与重点学校的学生在英语 口语的焦虑 图式分布上存 进英语 口语教学的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英语学 习成绩 。 在着低焦虑 占大多数的情况 。这一般是 因为市重点 的高校学 1自我图式的含义 生普遍拥有一定 的优越感 ,同时在竞争压力上也相应 的没有 自我 图式这个概念早在 1 8 9 0年就 已经被正式提 出了。 这 那么严重 ; 2 1 1 重点大学 的学生则属 于高焦虑 的主动 型 占据 个概念在心理学上以及语言学上就被认为是产生个 人情 绪的 大多数 , 这就是因为相对 于其他学校来 说 , 同龄人给这些学生 十分重要 的来源之一。一般 的观点认为 , 每个人都有双重性 , 的压力一直呈现 出一种上升的趋 势 ,他们必须 主动学 习才能 包括 主动性 的 I 以及被动性的 m e 。 在这双重性当中 , 主体的 I 获得更好的竞争位置 , 而正是这种高压力的竞争 , 直接导致 了 能够具有相 当正度的主观能动性 ,而作 为客体的 m e则是主 他们高压力高焦虑的主动型人群上升。 相 比较之下 , 对于一般 体的所积 累的知识能量总和。这就在哲学上具有 了一定程度 的院校来说 , 高 口语焦虑的回避型则 占据了大多数 。 因为他们 上的层次结构 的特点 。 在1 9 7 7 年, 有学者提 出了相应的概念 , 自身学校 的原因 , 他们对于 自身的1 : 3 语学习态度最为消极 , 这 认为 自我的概念是 由一系列的图式所组成 的。 也就是说 , 自我 是因为没有强大的压力 , 还有对 自身学校定位产生的差异 。 同 表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对于 自我的认 知之 上 ,而这些活动就 时学校 当中很多学生来 自于英语基础不好的外地 ,这对学生 是 由客体逐步转移 到主体之上的。 正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之上 , 来说产生了一种 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 的感觉 ,这极大地拖累 了 很多在特定领域上的 自我 图式研究被 如火 如荼 的展开 了。这 学生们学 习口语 的积极性 。因此在表现上处于被动消极性的 其 中也包括学生外语教学 当中口语焦虑 自我 图式研究。 学习方式。 2口语焦虑 自我图式研 究分类 结论 :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 , 研究者们可 以把大学生关于外语的 对于大学生来说 , 高焦虑 的 自 我图式 占据了主体 , 同时在 焦虑症状分成 以下的几种类 型 : 低口 语 焦虑者 ( 主动型和 回避 进行学 习的时候 ,女生所表现出的学习积极性往往要 比男 生 型) ; 高口 语焦虑者( 主动型和 回避型 ) ; 中口语焦虑者。 这其中 更强 , 在这方 面, 三年级 的学生最 为颓废 , 其次是 二年级和一 占据了主要 的份额的就是高 口语焦虑者 。下面将对这五种类 年级 。 重点学校的图式表现要 比一般学校 的学生好得多 。 2 1 1 型的人群进行详细描述。 的表现 主动性最强 , 普通的市重点大学 的学生 图式压力最小 , 2 . 1男 女 比例 但是一般 的学校表现的情况最为消极 , 呈现 出逃避的状态 。 在这五种人 群当中,我们可以很 显著地发现了这样 的一 参考文献 : 个问题 , 在低级 阶段 , 男生所处 的 比例要远远大 于女生 , 而在 [ 1 】 秦晨; 大学生外语 焦虑状况 的调查 与分析【 J 1 ; 河海大 学 高级 阶段情况则相反 。 这说明相对 于男生来说 , 女生在语 言学 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 0 0 6 ( 0 3 1 习方 面的天赋上更加强大 ,因此在外语学习以及相应的方面 [ 2 】 俞国良 ; 董妍; 学业情绪研 究及其对学 生发展的意义『 J 1 ; 上女生更容易获得成功 ,并且在这种激励机制下更加正确的 教 育研 究; 2 0 0 5 ( 1 0 1 对待他人 , 以及在对 待 自己的时候更加积极 。 这些方面 主要也 『 3 1 卢家楣; 教学领域情感 目标的形成性评 价研究f J ] ; 教育 影响了女生在学 习外语方面的积极主动 的行为 。随着不断的  ̄ ; 2 0 0 7 ( 1 2 )
大学生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关系的研究
大学生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关系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外语能力已成为大学生必备的核心技能之一。
然而,许多大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面临焦虑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外语成绩。
为了深入了解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探讨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为外语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对外语焦虑和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它们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梳理国内外关于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关系的研究现状,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两者之间或三者之间的单一关系探讨,缺乏对三者整体关系的系统性研究。
因此,本文拟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以大学生为样本,通过统计分析揭示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之间的关系。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深入剖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文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之间的关系,为外语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外语焦虑程度和自我效能感水平,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提升外语成绩。
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也可通过了解这些关系,调整学习策略,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外语学习效果。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研究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之间的关系,为外语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促进大学生外语学习的发展和提高。
二、文献综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外语能力已成为大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
然而,许多大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挑战,如焦虑情绪和自我效能感的不足等。
这些心理因素不仅影响学生的外语学习体验,还可能对其外语成绩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之间的关系。
外语焦虑是外语学习领域广泛研究的一个心理变量。
交际恐惧、自我效能感和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实践的研究
作者 简介 : 刘圣 明( 99 , 湖南辰溪人 , 1 6 -)男, 硕士, 湖南交通职 业技术学院讲 师, 研究方向: 跨文 化交际和英语学科教 学。
维普资讯
-●■■—● _ l
I 让学生体验国内英语交际的环境 , 刺激学生英语交际的意愿 , 明学 生 害怕 V语交 流 时会 出现错 误 丢 面子 。而 且 实习 前 和实 习后 增强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了解学生在“ 英语语言环境下的外语 的两次调查的变化不大 ,这表明学 生的面子观念 比较根深蒂固, 亚” I 每次在课 焦虑感和自我效能感 , 以及它们对英语V语训练的影响。通过实习, 即便是通过 V语实习也难 以改变他们的选择。学 生在“ I
一
、
问题提出
自我效能感是美 国心理学 家班 杜拉( . adr, 7 ) 出 A Bnua1 7 提 9
指“ 中国人学英语难 , 难在英语语 言环境的匮乏以及学生 自身缺 的概念 , 人 们对 自身完成既定行为 目标 所需的行 动过程的组 但与人们对 乏 自信 、 缺乏 口语意识和自觉的口语训练。对于高职英语专业学 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它与一个人拥有的技能无关 ,
学生学习的开放性英语活动课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思维释放学生的个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标志学生们可以不拘泥于课本和课堂走出了狭窄的教材内容进入了网络时代的跨时空学习走出了依赖教师口授的课堂进入借助网络信息资源获取更多更广知识的无限空间如多媒体教学topictalkinterview等活动o4
语学习过程和课堂外语学习相联系的有关 自我知觉、 信念、 情感和行 为的独特的综合体。” o i等又把外语焦虑细化为三个相互关联 H rt wz 的语言行为焦虑: 交际恐惧 、 考试焦虑和对消极评价的恐惧. 交际恐
大学生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 生外语焦虑 、 自我效能感 与外语成绩 的相关性研 究
郑 潇
南京 2 1 0 0 0 0 ) ( 南 京航空 航天 大学 , 江苏
摘要: 以1 4 8 - g南航 大 学 生 为研 究 对 象 , 采用t 检 验 探 讨 不 同成 绩水 平 、 不 同性 别 、 不 同专业 学生 的 外 语 焦虑 、 自我 效 能 感 和 外语 成 绩之 间的 关 系。结 果表 明 : 性别、 专业、 外语 焦虑 、 自我 效 能感 是 外语 成 绩 的 显著 预 测 变量 。 关键 词 : 外语 焦 虑 ; 外语 自我 效 能感 ; 外语 成 绩
学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o r w i t z , E . K . 最早于1 9 8 6 年提 出 外语 焦 虑 的 概念 , 他 认 为“ 外语 焦虑 是一 种 产生 于外 语学 习过程 和课 堂 外语 学
以性别和专业为 自变量 , 对大学生 的外语成绩 、 外语 焦虑和 自 我效能感进行 了多元方差分析 , 结果表明外语 自
1 . 被试。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 个系别随机选取正在 学 习英语 的非英语 专业 一年级大学生 1 4 8 名 ,平均 年龄 2 0 . 9 岁, 其 中男生7 0 人, 女生7 8 人; 文科学生8 8 人( 男生3 3 人, 女生 5 5 人) , 理学6 0 人( 男 生3 7 人, 女 生2 3 人) 。 2 . 研究工具 。①外语焦虑量表 。经作者同意 ,采用 H o r w i t Z , E . K . 编制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 ( 简称 F L C A S ) , 量 表共3 3 个项 目, 采用L i k e n 5 点 量表 形 式 , 1 表 示 非 常符 合 , 5 表示非常不符合 , 得分越高 , 表明被试的焦虑程度越高 。 采用本研究 采集 的数 据对该 量表进行 考察 ,结果 显示 C h r o n b a c h a 系数为0 . 9 2 。②外语 自我效能感量表 。参照班
外语学习中口语焦虑感的研究
外语学习中口语焦虑感的研究摘要: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口语考试中的焦虑包含对考试的焦虑和对交际的恐惧等因素, 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面临的焦虑状态, 及时做出适当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英语口语考试积极焦虑消极焦虑负相关1、引言焦虑是指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 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自20 世纪40- 50 年代, 焦虑就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焦点, 如Sarason 等编写了“考试焦虑”测量表。
到60 年代,研究高焦虑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人员大量涌现,如Spielberger (1966) 的研究发现, 20%以上的学生因为焦虑而中途退学。
自70 年代以来, 国内外的语言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外语学习焦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学习焦虑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不安、焦急、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状态, 考试焦虑是指学生在考试临近时或考试中对考试情境所产生的焦虑情绪, 使考生正常的生理心理功能发生暂时的失调, 影响到考试水平的发挥。
考试焦虑十分常见, 尤其是在重要考试前, 学生多数会感到紧张不安。
这种焦虑在英语口语考试显示的尤为突出。
英语口语考试中的焦虑包含交际恐惧羞于和他人交谈, 考试焦虑对否定评价的普遍恐惧, 面子焦虑用外语和考官交流不畅会威胁到个人的自尊。
所以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的焦虑状态, 及时做出适当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2、相关文献回顾外语学习中的焦虑是学习者针对某种具体的学习情景所产生的焦虑情绪, 即只在某种事件或行为中被体验的焦虑情绪, 。
多年来, 外语学习的研究者和教育者越来越多地注意到外语学习中的焦虑, 并把它视为预测外语学习成绩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 焦虑在外语学习者中非常普遍, 。
但是, 基于实验和测量的有关外语学习中的焦虑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却得出非常不一致的结论。
在关于外语学习焦虑的早期研究中, Chastain1975年发现在美国大学生中, 焦虑和西班牙语的学习成绩呈显著正相关焦虑和德语的学习成绩呈正相关但不显著焦虑和一组法语听说学习者的成绩呈负相关, 但和另一组正规的法语学习者的成绩一点都不相关。
大学英语口语焦虑自我图式研究
[ 关键 词 】 口语 焦虑 ; 自我 图式 ; 对 策
[ 中 图分 类 号 ] H3 1 9 .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9— 2 2 3 4 ( 2 0 1 3 ) o 8— 0 1 4 0— 研 究 早 在 二 十世 纪 四 、五 十年 代 就 已经 开 始 。 S e y mo u r Be na r r d S  ̄a s o n在 1 9 5 2年 就 在 《 变 态 心 理 学 与 社 会 心 理 学 杂 志 》( T h e J o u ma l 0 f A b n o r ma I a n d S o c i  ̄P s y c h o l o  ̄ ) 发 表 了 A s t u d y o f a n x i e  ̄ a n d l e a r n i n g一 文 ,文 章 探 讨 了 由 测 试 所 诱 发 的 焦 虑 对 受 试 者 在 典 型 的 智 力测 试 中的 表 现 可能 造 成 的 影 响 ,并 且 指 出适 合 高 焦 虑 组 的受 试 者 的测 试状 况 是 对 于 将 要 进 行 的 测试 不 要 给 予 过 多
的 暗示 .而 对 于低 焦 虑 受 试 者 适 合 的 测试 状况 是 不 要 给 出
错误 报 告 。 口 语 焦 虑 的 原 因
一
、
造 成 口语 焦 虑 的原 因是 多 方 面 的 . 包括教育体系 、 教 学 模式 、 教师 的引 导 作 用 、 文 化 环 境 和 语 言 环 境 和 学 生 个 体 因 素等 。
会 引起 学 习者 和 使 用 者 的 焦 虑 , 但是通常而言 , 在 大 学英 语 教 学 中 。 又 以“ 说” 所 面 临 的 外语 焦虑 最为严重, 即 口语 焦 虑 现 象 最 为严 重 。本 文 试 图从 自 我 图 式 的 角度 对 大 学英 语 口语 焦 虑进 行 分
大学生英语课堂焦虑感与口语水平问题研究
Ken an 17 ) 根据 焦 虑 对 外语 学 习 的作 用 把 lim n (97
焦虑 分为促 进 性 焦 虑 (aitt ga x t) 妨 碍 性 f la n ni y 和 ci i e 焦 虑 ( e it igaxe ) ls 19 ) 把 焦虑 分 dbla n n iy 。El ( 9 4 it t i
教 育 文 化论 坛
2 1年6 0 1 期
大 学 生英 语 课 堂焦 虑 感 与 口语 水 平 问题 研 究
王
( 嘉兴学院 摘
平
杨 雪梅
嘉兴 34 0 ) 10 1
外国语学 院, 浙江
要 : 对大 学生的英语课 堂焦虑感进行调查并就其结果进 行统计分析 , 发现课 堂焦虑感可 以分 为性格 型焦虑和
目 前中国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参与积极性较
生和成绩欠佳 的学生对焦虑 的感受程度有 明显不
同 。D kl 17 )对 拉 丁语 学 生 进 行 了一 项 性 格 ue (95
低, 课堂气氛不活跃。调查显示许多学生也有类似 的感触 。一 些学 生 因性 格 内向 、 腆 , 紧 张 , 腼 易 因性 格导致其不愿积极参与课题 口语练习。也有部分学
Wie on L r n和 V g ( 9 5 见 Pm l r t mbr , as t e ii 14 , i s u , l e
G r e 等人将对有焦虑感的研究从一般性 格 a nr d 特征具体到具体环境下的性格表现 , 这无疑是一个
明显的进步 。可惜 的是 , 他们没有进一步发掘其 中 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 而这正是本项研究 的重点所
环境性焦虑。他们之 间呈 正相 关, 并且都与 学生 口语 水平呈 负相 关。分析结果将有 助于教 师加 深课 堂环境 因素的 认识 , 创造 更为宽松有利 的外语教 学环境。
教师如何应对大学生外语学习中所产生的焦虑
教师如何应对大学生外语学习中所产生的焦虑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外语教育已成为大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学习在提高大学生个人素质、扩展个人视野、提升就业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但同时,很多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也会面临一系列焦虑问题,例如焦虑语言能力、文化差异、压力和应试等问题,因此,教师应及时解决并指导大学生如何处理这些焦虑问题。
一、了解大学生外语学习中的一些焦虑与压力1、焦虑语言能力大学生在外语学习中面临的第一个焦虑问题是语言能力。
由于学校主要培养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因此他们在接触外语时,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害怕出国留学、害怕在外国社交场合交流的恐惧。
2、文化差异另一个导致焦虑的问题是文化差异。
留学生在外国学习中常常会面临一些本土的文化风俗,这些风俗可能会违反自己的文化信仰或价值观,浸染着浓厚的异国情调,可能会带来孤独、失落和疑惑。
3、压力和应试还有一部分学生会在外语学习中面临压力和应试焦虑。
由于学校的考试、评估等制度不同以及老师对成绩的处罚、奖励等因素,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这会导致焦虑,甚至失眠和厌学。
二、如何帮助大学生面对外语学习中的焦虑1、正确认识外语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外语教学的重要性,向大学生灌输外语对于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较高的社会认可度。
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多鼓励和肯定学生成果,培养先进互助的学风和良好的心态。
2、积极营造温馨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营造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此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从而减少焦虑。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加学生讲英语的机会,让学生相互交流,感受到提高的兴奋乐趣。
3、注意提高学生沟通能力教师应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在英语听力,发音和口语交际方面进行相关培训和课程设置,从实践中逐渐提升学生的英语技能。
通过分享学习经验等方式,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多了解他们的意愿和需求,有效解决学生的困惑和疑惑。
4、开展交流活动为了帮助学生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焦虑,老师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文化的魅力。
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口语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
9.l 98
8 .9 O3
从表 1 可看出,8 7%的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8 5 .5 l. 7%的学生有高焦虑, 5 而只有 2.%的学生处于低焦虑状态。 25 结合背景信息问卷中关于“ o o la o netse n— D ua y vl tropa Eg y w s u e k lhiyu a ? 的回答情况发现, i rl s” s n o cs 大部分有高焦虑和一般焦虑 的学生回答 “ o , N ”而低焦虑的学生大都回答“ e” Ys。这说明很 多中国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都会经历一定程度的焦虑感 , 这种 焦虑感会阻止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上的 口语活动, 对他们的 口语 能力的提高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 学生英语课堂上的口语焦虑程度 二)
表 1 井 冈 山大 学 非 英 语 专 业 大 学 生 课 堂英 语 焦 虑 程 度 状 况
பைடு நூலகம்
焦虑程 度分值范 围
l 1~16 1 2 9 0~19 1
6 8 4~ 9
焦虑程度 学生人数 百分 比 平均分
高 焦 虑 一 般 焦 虑
低 焦 虑
1 5 4 7
l 8
l .5 8 7 % l6 9 1.3 5 .5 8 7 %
Vo . 0,N 9 11 o
S p e e ,2 0 e tmb r 01
大 学 英 语 课 堂学 生 口语 焦 虑 状 况 的 调 查研 究
王 琼 , 陈红 霞 , 雪 华 郭
( 冈山大学外 国语学 院, 井 江西 吉安 3 30 ) 4 0 9
摘要 :/ 1语焦虑对大学生1语 水平的提 高有很大的 负面影 响, 中男生的焦虑程度 高于女 生。因此, 5 3 ' 其 创造一种充 满支持 和鼓励 的轻松 愉快的 学习环境 , 让学生获得 安全 感和成就感 , 使他们将注意力更多地集 中在学习任 务本 身, 能有效减 少他们的课 堂焦虑 感, 高他们 的英 提
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现状调查
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现状调查随着中国国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成为了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然而,许多人发现自己在英语口语方面遇到了焦虑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进程,也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因此,开展一项对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现状的调查十分必要。
本调查的目的在于探究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在外语口语学习方面遇到的问题,了解他们口语学习的情况和焦虑情况,进而为大学生及教师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本次调查采用了结构化问卷的形式,包括基本信息、学习情况、口语焦虑情况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在一定范围内向学生发放问卷并进行填写,最终得到了以下结果。
一、基本情况1. 性别:男性 30% 女性 70%2. 年级:大一 30% 大二 35% 大三 25% 大四 10%3. 专业:音乐类 40% 舞蹈类 30% 戏剧类 20% 美术类 10%4. 学习英语年数:1-3年 55% 4-6年 30% 7年及以上 15%5. 掌握英语水平:优秀 10% 良好 30% 一般 50% 较差 10%以上基本信息的调查结果显示,本调查样本中女性略多于男性,而且以大二的学生人数最多。
另外,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年数相对较短,大多数人的掌握英语水平也较为一般。
二、学习情况从学习情况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常用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而自学/网课和口语班则占比较少。
同时,学生们普遍认为口语是学习英语中最难的一个方面。
对于口语练习的时间,大多数人选择每天或每周进行练习,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只有很少的时间进行练习。
此外,大多数人自我评价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为一般。
三、口语焦虑情况1. 是否有过口语焦虑的经历:有 90% 没有 10%2. 口语焦虑的原因:语法不熟练 60% 没有自信 25% 发音不准确 10% 话题陌生5%3. 口语焦虑的程度:很严重 10% 有点严重 40% 不严重 40% 没有焦虑 10%4. 如何缓解口语焦虑:多练习 70% 深呼吸 15% 做准备 10% 心理疏导 5%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在学习英语口语方面普遍存在着口语焦虑问题。
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现状调查
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现状调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交流的日益频繁,外语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技能。
特别是对于艺体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外语口语能力更是至关重要。
近年来,一些调查显示,许多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在外语口语方面存在着焦虑情绪。
这种焦虑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还可能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外语口语焦虑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学习压力、自我意识、社交焦虑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大学生在面对外语口语表达时产生紧张和焦虑。
对于艺体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还要面对特殊的表达要求和挑战,比如在演讲比赛中展现自己的才艺及魅力,因此外语口语焦虑在这一群体中更加普遍。
针对这一现状,有必要对外语口语焦虑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便找出有效的解决途径和帮助措施。
只有帮助大学生克服外语口语焦虑,提高他们的外语表达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大学生艺体类专业外语口语焦虑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表现形式以及应对措施。
通过对外语口语焦虑的深入分析,旨在为大学生艺体类专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外语口语焦虑,提升外语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调查结果和分析,可以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参考,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大学生外语口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艺体类专业人才。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也可以促进外语口语焦虑领域的深入研究,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外语口语焦虑的影响因素1. 学习压力:艺体类专业大学生通常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上,导致他们在学习外语口语方面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从而增加了外语口语焦虑的可能性。
2. 自信心不足:艺体类专业大学生通常需要在公众场合表演或展示自己的才华,因此对于外语口语不够流利或有口音的担忧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进而加重外语口语焦虑。
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现状调查
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现状调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必备的一种能力,对于艺体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外语口语能力的提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许多艺体类专业的大学生却面临着外语口语焦虑的困扰。
本文将对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并邀请艺体类专业的大学生参与调查。
问卷中包含了关于外语口语焦虑的问题,参与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回答。
调查结果如下:1. 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水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参与者外语口语水平不高,只有少数人具备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外语口语焦虑原因在对外语口语焦虑原因的调查中,参与者普遍认为以下几点是造成焦虑的主要原因:- 缺乏实践机会:许多艺体类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外语时缺乏实际的使用机会,导致口语表达能力不足。
- 学习压力大:艺体类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艺术和体育方面已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难再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外语口语。
- 自信心不足:由于缺乏外语口语的训练和实践,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能力缺乏信心,进而产生焦虑。
3. 应对外语口语焦虑的方法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外语口语焦虑的解决方法,参与者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 多参与口语练习:参与各种口语活动,如英语角、演讲比赛等,增加实践机会,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 拓宽学习渠道:除了大学的课程,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学习外语,如观看英语电影、听英语音乐等。
- 增强自信心:通过积极的心态和自我肯定,增加对自己口语能力的信心,减少焦虑感。
4. 对学校支持的期望对于学校的支持,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者希望学校能够提供以下支持:- 增加外语实践机会:为艺体类专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组织英语角活动、开设英语演讲课程等。
- 提供专门口语培训: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口语培训课程,帮助大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 增加外籍教师数量:增加外籍教师的数量,提供更好的口语教学环境。
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现状调查
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现状调查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对外语口语能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艺体类专业大学生中,外语口语能力更是成为他们进入国际舞台的必备条件。
随之而来的是对外语口语能力的巨大压力和焦虑。
为了更深入了解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外语口语焦虑现状1. 学习压力:调查显示,85%的艺体类专业大学生认为外语口语学习是他们学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面临着来自学校、家长、同学甚至自己的压力,要求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外语口语能力,以应对未来的国际交流和竞争。
2. 自信心不足:73%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在外语口语方面缺乏自信。
在面对外教或者国外学生时,他们常常感到紧张和不安,导致口语表达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进而影响了他们对外语口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3. 社交困难:56%的大学生表示,由于外语口语能力欠缺,他们在国际交流或者交友过程中常常感到尴尬和局促。
有些人甚至因为口语障碍而错失了一些交流的机会和社交的机会,使得他们在国际化背景下的生活变得更加孤独和压抑。
1. 教学方法不合理:调查显示,68%的学生认为传统的外语口语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和死板,无法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
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更多的互动式教学和生活化教学,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 学习资源匮乏:有54%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外语口语学习资源有限,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他们需要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学习资源,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3. 自身心理压力:有6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外语口语焦虑主要来自内心的压力,他们对自己的外语口语能力缺乏信心,进而导致了在口语表达过程中的焦虑和紧张。
1. 学校加强教学改革:学校应该更加灵活地调整外语口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增加互动式教学和生活化教学的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2. 丰富学习资源: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外语口语学习资源,包括外语角、外教课程、国际交流机会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使用外语。
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现状调查
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现状调查随着世界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艺体类专业大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
然而,在面对外语口语时,许多学生却会感到焦虑和不安。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了解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的现状,并找出其原因,提出缓解焦虑的措施。
一、调查结果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有100名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参与。
1.外语口语焦虑程度(1)非常焦虑:30人(4)不焦虑:5人(1)紧张,心跳加速:70人(2)口干舌燥,说话困难:60人(3)语速过快或过慢:50人(4)思路混乱,经常卡壳:40人(5)害怕出错,不敢开口说话:80人二、原因分析通过调查结果可以发现,绝大多数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在面对外语口语时都会感到焦虑和不安。
那么,这种焦虑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列举了以下三大原因。
1.没有充足的练习“熟能生巧”,只有经常练习才能掌握一门外语的口语。
然而,许多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在学习外语时没有充足的练习机会,导致口语能力得不到提升,从而在面对实际口语情景时表现不佳,引发焦虑。
2.缺乏自信心由于艺术和体育类专业的特殊性,学生们在学习外语时往往会觉得自己并不擅长,并且总会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较,导致自信心缺乏,从而觉得自己的语言表现不佳。
3.文化背景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在语言表达上也会存在差异。
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导致在面对有文化背景差异的场合时感到不适应,从而引发焦虑。
三、缓解焦虑的措施针对以上原因,本文提出了以下三种缓解焦虑的措施。
1.加强口语练习要想掌握一门外语的口语,就必须经常练习。
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可以通过加入英语角、参加外语班等方式,增加口语练习机会。
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应该意识到,学习外语并不是唯一的标志,自己的才艺同样是其他学生无法比拟的。
在学习外语时应该加强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掌握好外语。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应该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以此来缓解跨文化交流时的压力。
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现状调查
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现状调查在当代社会,外语具备了重要的地位,成为了人们学习的一个重要科目。
尤其是对于艺体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掌握一门外语成了他们必不可少的能力。
由于各种原因,很多艺体类专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外语口语存在着一定的焦虑。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本文将对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的现状进行调查,并给出一些解决方法。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的原因。
首先一点是缺乏实际应用的机会。
艺体类专业的大学生主要是以专项培训为主,他们的学习时间主要集中在舞蹈、音乐、美术等方面,而对外语的学习时间并不多。
由于长时间缺乏外语实际应用的机会,他们对自己的外语口语能力缺乏信心,从而导致焦虑感。
外语学习难度加大也是引发焦虑的原因之一。
相比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艺体类专业的大学生并没有特别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学习外语。
而且,由于艺术类英语教材的内容和其他专业的教材有所不同,所以需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
加之外语学习本身的难度,使得艺体类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外语时会感到比较吃力,从而也会导致焦虑。
对于艺体类专业大学生来说,英语教学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方面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单一化。
很多艺体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是通过背单词、做题目等机械化的学习方法。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水平问题。
一些艺体类专业的教师在英语教学方面并不是特别专业,他们可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特长的培养,而对英语的教学并没有太多的关注。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
首先是增加实际应用的机会。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一些英语角、外语沙龙等活动来提供给艺体类专业的学生实际应用的机会。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信心,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实际口语能力。
其次是改善外语教学质量。
学校应该更加重视艺体类专业的英语教学,提供更专业的教师,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艺体类专业的学生更容易学习外语,并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
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现状调查
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现状调查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艺体类专业的大学生也逐渐成为了外语口语能力的重要受众群体。
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许多艺体类专业的大学生面临着外语口语焦虑的困扰。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状,本文通过对艺体类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希望能够揭示外语口语焦虑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选择题和开放性问题。
选择题主要涉及参与者的基本情况,以及他们的外语口语水平和焦虑程度。
开放性问题则主要询问参与者对外语口语焦虑的原因和影响的看法,以及解决外语口语焦虑的方法和建议。
二、调查结果分析1. 大部分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存在外语口语焦虑问题。
在调查中,近9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外语口语焦虑。
有超过半数的人表示,他们对自己的外语口语能力并不自信,甚至有些人表示因为外语口语焦虑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2. 外语学习环境和学习压力是主要原因。
在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中,许多受访者认为外语口语焦虑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压力过大。
他们表示在学校的外语学习中,往往只是注重语法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口语能力的培养并不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了外语口语能力的不足。
对外语口语能力的高要求和不断增加的学习任务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进一步加剧了外语口语焦虑的问题。
3. 自我调节和积极应对是解决外语口语焦虑的关键。
在解决外语口语焦虑的方法方面,受访者普遍认为自我调节和积极应对是关键。
他们表示要尽量抛开外语口语的负面情绪,放松心态,勇敢面对困难,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尝试多练习和多交流,以提升自己的外语口语水平和自信心。
三、解决外语口语焦虑的对策和建议1. 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口语能力培养。
学校应当加强对外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和重视,建立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提供更多的口语练习和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外语口语能力和自信心。
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现状调查
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现状调查近年来,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外语已成为人们最基本的交流工具之一,而艺术与体育专业的大学生由于职业特殊性,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来支撑他们的专业或职业。
然而,由于自身的职业特点,艺体类专业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外语口语焦虑的现状。
一、外语口语的重要性艺体类专业的大学生要想在职业上取得成功,必须掌握良好的外语口语能力,这是由他们所从事的职业特点决定的。
拿舞蹈专业来说,舞者需要不断的赴海外参加舞蹈演出,与国外的舞者交流互动,需要掌握流利地外语口语才能在交流中获得成功。
而美术专业的大学生,在国外参加展览或是与外国画家交流时,同样需要良好的外语口语能力来与他们沟通交流。
二、口语焦虑对大学生的影响然而,在外语口语方面,艺体类专业的大学生往往存在着普遍的焦虑现状。
口语焦虑表现为,在进行外语口语练习、面试或演讲等公开场合时,会感到紧张、害怕、自卑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外语口语表达。
具体表现如下:1. 生词量不足:由于英语词汇较多,而且专业术语不同,学生的生词量难以达到与专业相符合的标准,这就会导致在外语表达时常常卡壳。
2. 语音不标准:语音发音不准确,无法达到日常发音的标准,往往会影响对方的理解,也会严重影响到交流的顺畅。
3. 句子结构混乱:在外语表达的时候,很多学生会遇到句子结构混乱的难题,这会导致句子的表达不连贯,并且影响对方的理解。
三、应对策略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来解决:1. 积累生词量:通过较多的阅读和记忆单词达到积累生词量的目的,灵活运用所有已学生词进行口语表达,这样就能够避免学生在表达时的卡壳现象。
2. 练习语音准确:语音的准确性在外语交流中是很重要的,因此要注意修炼语感,尝试模仿标准的发音、重复词汇、短语等,让自己的语音更加流畅自然。
3. 磨练句子结构:外语句子结构相对规范,要基本掌握主谓宾的语言结构,将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组合,强化语言结构的规范性,让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流畅。
高校学生英语口语课堂焦虑感控制的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英语商务信函中礼貌策略的应用2 从《呼啸山庄》人物爱情看人性的特点3 唐诗意象英译中的文化障碍和策略4 An Analysis of Conflicts between Heroines in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5 从跨文化角度看中美商务谈判6 爱恨共辉煌——浅析《呼啸山庄》中的男主人公7 从生态和消费的角度解读《瓦尔登湖》中梭罗的思想8 从“礼貌原则”看中国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以“please”为例9 《贵妇画像》主题和写作艺术特征10 全身反应法在少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英之辅EF语言培训为例11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女主人公性格浅析12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799 75 79 3813 从《实习医生格蕾》浅析美剧所反映的文化背景和趋势14 Cultural Conflicts in Daisy Miller—An Analysis on Henry James’ International Theme15 An Eco-Critical Approach to Moby Dick16 超验主义思想在惠特曼诗歌中的体现17 从心理学角度探析爱米莉的爱情悲剧18 《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19 Analysis on the Picaresque Elements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20 论商业美学指导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21 从女性主义角度浅析简•爱的婚姻观22 论希斯克利夫出走的必然性23 Conflict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American Culture in The Joy Luck Club24 用本我,自我,超我的弗洛伊德理论来解析《红字》25 英汉人称指示语的对比研究26 三星公司营销策略研究27 浅析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28 论《霍华德庄园》中的象征主义29 小议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30 从目的论看电影《音乐之声》中对白的汉译31 A Script-based Study of the Female Theme in Scent of a Woman32 南北战争新思想在女性中的体现——浅析《小妇人》33 浅析《阿拉比》中男孩的心理成长历程34 词块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35 从《篡夺》中看辛西娅奥兹克作品中的反偶像崇拜精神36 情景法在新概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新东方为例37 显现的被动•隐现的自我——《看不见的人》中被动语态的身份建构功能研究38 从违反合作原则研究《生活大爆炸》39 公众演说中修辞人格的研究——以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演讲》为例40 从《篡夺》中看辛西娅奥兹克作品中的反偶像崇拜精神41 The Great Gatsby and the American Dream42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A Case Study of Two Chinese V ersions of OHenry’s The Cop and the Anthem43 美国电影与文化霸权—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为例44 《推销员之死》中美国梦破灭的主要原因45 从心理学角度看哈克贝利.费恩的性格4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47 从《认真的重要性》中的布雷克耐尔夫人看维多利亚时代贵族女性特点48 道林格雷——《道林格雷的画像》中华丽外表下的丑恶心灵49 英语基本味觉词“甜/苦”的隐喻机制5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51 中美脱口秀会话分析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52 隐喻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的功能53 量词“片”与“piece”的语法化对比研究54 在目的论运用中的标示英汉翻译55 对比不同思维方式下事物的中英文描述差异56 英语新词汉译原则研究57 《紫色》的妇女主义浅析58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59 动机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60 从合作原则看卡尔登的性格特点61 探讨宗教在世界战争史中所扮演的角色62 修辞在政治演讲中的作用--以奥巴马获胜演讲为例63 《雾都孤儿》中的反犹主义64 The Alternation of Language: A Study of Microblogging V ocabulary65 英汉基本颜色词对比研究66 中美时间观文化对比研究67 对儿子与情人中俄狄浦斯情结的分析68 “红”的中英对比及其翻译69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Flower Image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70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委婉语翻译探讨71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析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獠牙》72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概念隐喻分析73 分析《玫瑰色茶杯》中的女性主义74 从跨文化角度看电影标题汉译英75 On Diversified Applica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76 Preciseness of Legal English77 海明威心中的完美女性――论《永别了,武器》中的凯瑟琳形象78 《雾都孤儿》中的批判现实主义79 文学翻译中的对等80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比较81 英语体育新闻的翻译82 网络流行语翻译评析——“神马都是浮云”个案分析83 电影《纳尼亚传奇》中的圣经意象84 On Misreading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Analysis85 苔丝人生悲剧的研究86 An Analysis of Angel's Ambivalent Personalit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87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幽默的比较88 理想政体的历史超越性探因——《理想国》、《乌托邦》和《新亚特兰蒂斯》中哲学家的自我中心共性89 《老人与海》中的孤独90 The Poet’s Identity in Keats’s Six Odes91 论英语新课标下高中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92 《缅湖重游》之语义分析93 Analysis of the Individual Heroism in the American Movies94 初中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95 A Popular Form of Subtitles Translation by Fansub Group on the Internet96 社会因素对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影响97 (英语系经贸英语)中华老字号品牌的传承与创新研究98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99 分析法律英语的特点100 论《米德尔马契》中的人性主题101 论《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双面性102 教师身势语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103 从文化角度简要分析词语的意义104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主动语态在商务信函中的语用功能105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106 对中英语“丑”词的文化和认知解读107 应对写作逻辑乱象的对策108 A Study of Meta-cognitive Strategy Training and Its Effect on EFL Reading109 A comparison of values of money between Scarlett and Gatsby110 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111 The A wakening of the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Pride and Prejudice112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113 The Influence of Bob Dylan and His Works on American Social Movements114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歇后语的英译-以红楼梦为例115 爱默生超验主义对世纪美国人生观的影响——以《论自助》为例116 从《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看维多利亚时期的新女性主义观117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目的论的角度谈广告翻译118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Based on the different Chinese versions of Bacon’s essay Of Studies119 解析《安娜与国王》中的民族中心主义120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科技英语翻译121 企业文化构建的话语分析路径122 The Growth of Humphrey Weyden in The Sea Wolf123 透过霍尔顿看《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代际关系124 论后现代写作技巧在白雪公主中的运用125 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对比及其根源分析126 论中英商业广告及其翻译127 模因论指导下的商标翻译128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129 从“他者”到“自我”的转变——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卖花女》130 《当幸福来敲门》的人际功能文本分析131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English Business Letters132 英汉禁忌语的对比分析13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Spatial Language in Business Negotiation 134 初中英语阅读技能教学135 中美学生对待教师的礼貌言行的对比分析136 农村学生英语学习情感障碍分析137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138 跨文化视角下研究英汉民俗词语的不等值翻译139 The Characters and Personality of American Slang140 对比研究中西家庭观141 从文化角度看英语习语的汉译142 从符号学理论角度探讨网络命名的文化倾向143 浅谈商务英语信函写作144 论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145 试析英汉颜色习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异同146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Light of the Skopostheory:A Case Stud y of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147 A Study on Chinglish of EFL Learn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China148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妇女地位问题149 论“孔雀东南飞”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150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女权主义151 透析《洛丽塔》中的性152 论隐喻的本质与功能153 东方主义视角下康拉德《黑暗的心脏》中西方殖民话语分析154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藻海茫茫》155 电影《八月迷情》与小说《雾都孤儿》的对比156 觉醒的女性意识:《嘉莉妹妹》中女性主义分析157 浅析《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158 “美国梦”的幻灭——论《人与鼠》的社会悲剧159 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的翻译策略160 浅析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语用功能161 中西方文化中的节日比较162 An Analysis of Oscar Wilde’s Aesthetic Fairy Tale -The Happy Prince16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64 The Gothic Elements in Edgar Allan Poe’s Works165 从跨文化角度对商标翻译的研究166 浅析美国俚语的起源167 论《一个小时的故事》中马拉德夫人女性意识的觉醒168 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解读《吸血鬼日记》中的吸血鬼形象169 浅析《小王子》的象征与哲学170 大学生上网调查171 英文小说中的中国文化认同——《京华烟云》赏析172 《紫色》中“家”的解读173 跨文化交际中身势语的运用对比分析174 An Analysis on the Flexibility of Gulliver’s Personality175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浅析176 《红楼梦》汉译英对话翻译过程中人物个性的保留177 The Essence of Love——An Interpretation of Persuasion178 A Contrastive Study on Meanings of Animal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179 《呼啸山庄》中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复仇动机分析180 《红字》中霍桑的女性观181 影响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因素的调查及分析—以x市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182 委婉语与英语交际183 The Comparison between“the Mean”of Confucius and“the Mean”of Aristotle184 对《别对我说谎》中非言语因素的分析185 论《好人难寻》中的哥特特征186 研究《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187 Application of Foregrounding Theory to Translation of Simile and Metaphor188 文本分类理论与广告翻译189 高校学生英语口语课堂焦虑感控制的研究190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分析191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卫夫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192 用弗洛伊德理论解析品特早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房间》和《看管人》为例193 Influence, Barriers and Soft Cultural Power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194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19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196 圣诞节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研究197 On the Character of Scarlett O’Hara and the Transition of American Society198 从文化角度探析中英基本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199 《纯真年代》中社会与个人的碰撞200 从跨文化角度对品牌名称的研究——以化妆品品牌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外语教学当中口语焦虑自我图式研究摘要:相对于初中生,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支配的时间比较充足,因此在练习口语的方面应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相对于高中来说有着真正的外教,口语练习的机会也比初中或者是高中更加纯正。
还有,大学主要针对的是未来的就业,英语口语作为未来的重要工作能力,在大学生当中也受到了重视。
但是有调查显示,大学生恰好是在口语焦虑方面主要突出的群体。
基于大学生外语教学当中口语焦虑的严峻形势,本文将就大学生外语教学当中口语焦虑自我进行图式研究,希望能够为解决大学生的哑巴英语困境抛砖引玉,为新的理论进行铺路。
关键词:大学生外语教学口语焦虑自我图式研究
对于大学生来说,“哑巴英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不敢说英语,不敢大声把英语有关内容表现出来。
这就直接表现出了对于外语学习的人士和外语之间的复杂情感学习因素。
在对学习者进行影响的各个组成部分当中,对于外语学习的焦虑就构成了口语焦虑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换一种说法就是,哑巴英语的主要表现就是对于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方面产生焦虑的主要表现。
基于大学生外语教学当中口语焦虑的严峻形势,本文将就大学生外语教学当中口语焦虑自我进行图式研究,希望能够为解决大学生的哑巴英语困境抛砖引玉,在改进英语口语教学的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1 自我图式的含义
自我图式这个概念早在1890年就已经被正式提出了。
这个概念
在心理学上以及语言学上就被认为是产生个人情绪的十分重要的
来源之一。
一般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有双重性,包括主动性的i 以及被动性的me。
在这双重性当中,主体的i能够具有相当正度的主观能动性,而作为客体的me则是主体的所积累的知识能量总和。
这就在哲学上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层次结构的特点。
在1977年,有学者提出了相应的概念,认为自我的概念是由一系列的图式所组成的。
也就是说,自我表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对于自我的认知之上,而这些活动就是由客体逐步转移到主体之上的。
正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之上,很多在特定领域上的自我图式研究被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这其中也包括学生外语教学当中口语焦虑自我图式研究。
2 口语焦虑自我图式研究分类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研究者们可以把大学生关于外语的焦虑症状分成以下的几种类型:低口语焦虑者(主动型和回避型);高口语焦虑者(主动型和回避型);中口语焦虑者。
这其中占据了主要的份额的就是高口语焦虑者。
下面将对这五种类型的人群进行详细描述。
2.1 男女比例
在这五种人群当中,我们可以很显著地发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在低级阶段,男生所处的比例要远远大于女生,而在高级阶段情况则相反。
这说明相对于男生来说,女生在语言学习方面的天赋上更加强大,因此在外语学习以及相应的方面上女生更容易获得成功,并且在这种激励机制下更加正确的对待他人,以及在对待自己的时
候更加积极。
这些方面主要也影响了女生在学习外语方面的积极主动的行为。
随着不断的成功以及不断的积累,女生相对于男生相比更加容易达成相应的外语口语学习图式。
但是由于男生在学习语言的方面更加容易自暴自弃,则经常性的会形成低口语焦虑者。
2.2 年级的差异
不同的年级在进行大学生的外语口语的自我图式分布方面也存在着跟大的差别。
无论是五种形态的哪一种形态,大三学生在分布的广度上都要远远大于大二和大一的学生。
在刚经历了残酷的高考杀向大学之后,大一的学生一般都是意气风发,在英语口语方面有着极强的自信心。
但是随之时间的推移,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气氛逐步被淡化,所受到的挫折感也越来越强。
他们开始感觉到了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之处,在经历很多次尝试之后开始产生了颓废的情绪。
这个时候的低口语焦虑者就是这么形成的。
针对很多高校在大三开辟的针对于职业或者是能力的英语课程,这极大地促进了大三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努力程度,但是这个时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英语基础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扩散传播,反而更加加速了他们的自卑感。
正是这种原因,大三的学生在高焦虑性的程度上要大于其他年级。
2.3 学校分类
不同的学校存在着相应的焦虑自我图式分布情况。
一般来说,是与重点学校的学生在英语口语的焦虑图式分布上存在着低焦虑占大多数的情况。
这一般是因为市重点的高校学生普遍拥有一定的
优越感,同时在竞争压力上也相应的没有那么严重;211重点大学的学生则属于高焦虑的主动型占据大多数,这就是因为相对于其他学校来说,同龄人给这些学生的压力一直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他们必须主动学习才能获得更好的竞争位置,而正是这种高压力的竞争,直接导致了他们高压力高焦虑的主动型人群上升。
相比较之下,对于一般的院校来说,高口语焦虑的回避型则占据了大多数。
因为他们自身学校的原因,他们对于自身的口语学习态度最为消极,这是因为没有强大的压力,还有对自身学校定位产生的差异。
同时学校当中很多学生来自于英语基础不好的外地,这对学生来说产生了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感觉,这极大地拖累了学生们学习口语的积极性。
因此在表现上处于被动消极性的学习方式。
结论:
对于大学生来说,高焦虑的自我图式占据了主体,同时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女生所表现出的学习积极性往往要比男生更强,在这方面,三年级的学生最为颓废,其次是二年级和一年级。
重点学校的图式表现要比一般学校的学生好得多。
211的表现主动性最强,普通的市重点大学的学生图式压力最小,但是一般的学校表现的情况最为消极,呈现出逃避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秦晨;大学生外语焦虑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
[2] 俞国良;董妍;学业情绪研究及其对学生发展的意义[j];
教育研究;2005(10)
[3] 卢家楣;教学领域情感目标的形成性评价研究[j];教育研究;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