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力 弹力》学案苏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弹力》学案苏科版
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称为力,一个是施加力的物体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到力的物体受力物体;
2、知道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其原来的形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
弹力的概念
【教学过程】
1、小组合作讨论:力是什么。
学生自主讨论,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
(一)力是什么称为力。
课本图8—1中的拉、举分别是的作用形式,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有个物体发生作用,分别举出日常生活中推、拉、举、压的例子,并写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如:推土机推土,推土机是施力物体土是受力物体。
例:
推,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例:
拉,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例:
举,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例:
压,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
(二
)出示课件,展示事例,让学生明白力的概念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1、称为力。
2、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有个物体发生作用。
【板书】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受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二
学生活动:压气球,拉弹簧,拉橡皮筋教师引导:让学生有意识的明白,这些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弹性形变。
学生自主讨论,完成导学案第二部分(一)弹性形变在压气球、拉弹簧、拉橡皮筋、等的活动中,你会看到它们的发生了改变,分别松开手后,你又将看到:。
在物理学中称为弹性形变。
(二)学生活动:完成探究活动
8、1 探究弹性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结论:。
(3)老师提问:在压气球、拉弹簧、拉橡皮筋时,它们对你的手有什么作用?
可以引导学生回答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叫做弹力。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等都是弹力。
以8-3为例,解释弹力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其原来的形状,而对产生的力。
这个力叫做。
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练习8-4
【板书】
二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弹力
三、课堂练习
1、物体对物体的叫做力。
2、有力发生时一定有个物体,施加力的物体称做物体,受到力的物体称做物体。
3、人压跳板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这个力是。
4 、用手提水桶的力,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是。
5、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
B、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C、只要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产生弹力
四、课堂小结
1、力: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称为力。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弹性形变: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
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3、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对另一个物体会产生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拉力、压力都是弹力
五、布置作业复习本节学习内容,预习剩余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