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霜降是什么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节⽓霜降是什么意思
时间顺着24节⽓的脉搏平稳前进,春来暑往,当24节⽓⾏⾛到了“霜降”这个节⽓上,意味着秋天即将过去,冬天马上到来。
以下是⼩编为⼤家准备了⼆⼗四节⽓霜降是什么意思以及霜降的介绍,欢迎参阅。
⼆⼗四节⽓霜降是什么意思
每年的10⽉23⽇是我国传统节⽓“霜降”,霜降节⽓含有天⽓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个节⽓,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见这个节⽓对我们的影响。
节⽓概述
霜降⼆⼗四节⽓之⼀,天⽓渐冷,开始有霜。
霜降⼀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23⽇。
这时中国黄河流域⼀带出现初霜,⼤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候豺乃祭兽;⼆候草⽊黄落;三候蜇⾍咸俯。
”此节⽓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
霜降解析: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个节⽓,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
秋晚地⾯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中的⽔蒸⽓在地⾯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形的霜花,⾊⽩且结构疏松。
霜只能在晴天形成,⼈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
霜降节⽓含有天⽓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
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部平均⽓温已在0℃以下,⼟壤冻结,冬作物停⽌⽣长,进⼊越冬期。
纬度偏南的南⽅地区,平均⽓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期还有两到三个节⽓。
在华南南部河⾕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
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由于海拔⾼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数也是不⼀样的。
“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候特征。
就全年霜⽇⽽⾔,青藏⾼原上的⼀些地⽅即使在夏季也有霜雪,年霜⽇都在200天以上,是我国霜⽇最多的地⽅。
西藏东部、青海南部、祁连⼭区、川西⾼原、滇西北、天⼭、阿尔泰⼭区、北疆西部⼭区、东北及内蒙东部等地年霜⽇都超过100天,淮河、汉⽔以南、青藏⾼原东坡以东的⼴⼤地区均在50天以下,北纬25°以南和四川盆地只有10天左右,福州以南及两⼴沿海平均年霜⽇不到1天,⽽西双版纳、海南和台湾南部及南海诸岛则是没有霜降的地⽅。
北宋⼤⽂学家苏轼有诗⽈:“千树扫作⼀番黄,只有芙蓉独⾃芳”。
南⽅地区⽓候温和,霜降期间,⽥畴青葱,橙黄桔绿,秋菊竞放,⼀树树芙蓉盛开,把南⽅⼤地打扮得更加艳丽。
霜降节⽓养⽣
在我国的北⽅,每逢霜降时节,空⽓中的⽔汽在夜晚温度降低时遇到地⾯上的物体,就会附着于其表⾯凝结成霜。
清晨在太阳出来前,我们时常能看到包裹在⼲枯树枝上的雾凇,这是⼤⾃然在提醒我们,冬天快要到来了。
⽽在我国南⽅地区,此节⽓后正进⼊了秋收秋种的⼤忙时段。
“霜降见霜,⽶⾕满仓”的农谚正反映出了劳动⼈民对这个节⽓的重视。
七⼗⼆候中关于霜降的有“三候”。
“初候豺乃祭兽”,是说豺这类动物从霜降开始要为过冬储备⾷物;“⼆候草⽊黄落”,此时节草⽊枯黄,落叶满地;“三候蛰⾍咸俯”,准备冬眠的动物开始藏在洞⽳中过冬了。
此时节⼤⾃然都处在⼀个向冬天过渡的阶段,我们⼈类也应该把“秋冻”放在⼀边,为健康地度过寒冷的冬天做些准备了。
天⽓逐渐变冷,⾝体局部保暖不当或⼈体为适应寒冷的刺激⽽有所增加的新陈代谢等原因,使得慢性胃病、“⽼寒腿”等疾病的发病随之增多。
尤其是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要特别注意⾃我保养,⼀定要坚持医⽣的指导治疗,避免服⽤对胃肠黏膜刺激性⼤的⾷物和药物。
“霜叶红于⼆⽉花”。
霜降过后,枫树、黄栌树等树⽊在秋霜的抚慰下,开始漫⼭遍野地变成红黄⾊,如⽕似锦,⾮常壮观。
⼤家在外出登⼭、欣赏美景的时候,⼀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护膝关节,切不可运动过量。
膝关节在遇到寒冷刺激时,⾎管收缩,⾎液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
⽼年⼈运动时,不宜做屈膝动作时间较长的运动,要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负重。